既然射殺了使節,相信清兵會很快攻城。任思齊感謝了劉肇基的好意,返迴了岱山軍負責駐防的新城。


    前麵說了,揚州城分舊城新城。其實兩城是一體的,新城就是借用舊城的東城牆往東擴張修築而成的。舊城裏有揚州府衙,而江都縣衙卻在新城。所以舊城又稱府城,而新城則稱縣城。


    岱山軍駐防縣城,江都知縣陳邦傑慷慨的把縣衙讓了出來,作為肅虜伯的行轅,自己則到側廳辦公。


    在李彥直帶著參謀司眾人的努力下,岱山軍士兵已經妥善的安置了下來。一萬步兵分成三波輪流上城牆守城。五千水軍則在水門外運河內側紮營,有運河遮擋清兵無法直接攻擊他們,而駐紮在城外又可以隨時支援各方,並保護運河邊眾多的船隻。


    對於揚州來說,運河就是一條與外界相通的重要渠道。因為滿清騎兵太厲害,明軍根本無法在陸上和清兵正衡,隻有靠著水軍的優勢,牢牢的把運河掌控在自己手中,這才能進可攻退可守。曆史上史可法就是全軍龜縮在揚州城中,城外任憑清兵縱橫,結果清兵在運河邊收集了大量的船隻,這才有了橫渡長江,擊敗鄭鴻魁江防船隊的本錢。而鄭鴻魁見清兵船多竟然不敢拚力作戰,任由清兵渡過長江直下南京。


    因為整個新城都由岱山軍獨自防守,也不用擔心友軍的掣肘。


    任思齊當即下令,讓水軍副統領薛雨來派出大量的人手,乘坐小船沿河去查探敵情,他必須要了解清兵的動向。


    薛雨來是原福春號的老人,一直是茅十八的助手。茅十八被派到崇明島,薛雨來便負責率領這五千水軍。


    揚州地帶山巒起伏,河流眾多,清兵大營位於城西北方向斑竹園,哨探可以乘船沿著運河北上,然後駛入河流的岔道,借著丘陵地形的遮掩抵近探查清兵的動向。


    ......


    陳平是秀山島的漁民,在岱山軍第一次擴張的時候加入了岱山水軍,因為技藝考核為一等,被任命為小旗。這次被派做哨探探查清兵的動向。


    帶著手下的九名兄弟,劃著一艘烏篷船,沿著運河向北劃去。這樣的哨船一次就派了二十艘之多,因為揚州周圍河流實在太多,沒有足夠的哨船根本就沒法探清楚附近的情形。


    十個士兵中有四個是槳手,負責輪流劃船,戰鬥時則是盾牌手負責護衛船隻的安全。另外四個是火槍手,剩下的兩個就是陳平和另外一個伍長張翔,是長槍手,是廝殺時的主要力量。


    隨著槳手的劃動,哨船緩緩沿著運河北上,很快越過了揚州城,進入了曠野之中。


    即將發生的大戰使得昔日繁忙的運河靜悄悄的,舉目望去,寬闊的河麵上看不見一絲船影。


    哨船往北劃了十多裏後,順著一條河岔往西花去。這條河岔比運河窄了許多,也不知道叫什麽名字。小河北岸是連綿的丘陵,南麵則分布著一塊塊的農田,站在船上往外看去,能看到一片片綠油油的水稻,可是農田裏卻沒農夫忙碌。


    在小河的一側就有一座小村莊,遠遠的就看到大片的濃煙在村子上方升起,劃近了後便看到村子裏一片火光。不過卻沒有哭喊廝殺的聲音。


    小船在村子旁靠了岸,伍長張翔帶著兩個士兵悄悄的進了村莊。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跑了出來。


    “村莊裏沒有活人,到處都是屍體!”張翔的臉色很難看。


    “真慘啊,那麽小的孩子,被活活的摔死了,腦漿濺的滿地都是。”二等兵吳六子強忍著嘔吐描述著村中的慘狀。


    “肯定是清兵幹得,血液還未凝固,他們應該還沒走遠。”張翔總結道。


    “繼續往前劃吧。”陳平歎了口氣,吩咐道。發生戰爭時,最受苦的就是百姓!


    兩個槳手劃著船槳,哨船繼續前進。


    又往前走了二裏多,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座拱橋,橫跨在小河兩岸。拱橋兩邊是一條南北大路。大路的南麵就是揚州,北麵應該直通清兵的營地。


    “把船停在橋下,留兩個人看船,其他人跟我上岸。”陳平吩咐道。


    哨船劃到了拱橋之下,隱藏了起來。陳平等八人便上了岸,不敢走大道,在大道旁邊的田野中蹣跚著前行。


    揚州古稱廣陵,意思就是附近多山陵,地勢起伏,脫離大道行走的話很是難走。害怕被清兵發覺,八個人藏形匿跡,走的很慢。


    剛經過一片灌木叢時,就聽到大道上響起一陣馬蹄聲,陳平抬頭看去,就見從後方大道塵土飛揚,隱約有騎兵飛馳而來。幾個人急忙俯身在草叢之中,偷偷抬頭觀看,沒一會兒功夫就見到兩匹戰馬沿著大道奔來,馬上端坐著兩名身穿鐵甲頭戴兜纓的騎士,戰甲的樣式和明軍騎士無異,就是兜纓頂部有一根長長的鐵針。


    因為戰馬奔馳的速度很快,看不清騎士的麵貌。


    等戰馬奔到最近距離時,陳平聽到有婦女的抽泣聲,定睛看去卻見兩匹戰馬的橋鞍上都橫放著一名女子,肯定是肆掠的大明婦女!


    陳平看的怒氣勃發,卻又不得不忍了下來。


    “說不定他們就是燒了剛才那個村子的清兵。”張翔道:“他們不肯能就這兩個人,說不定大隊人馬在後麵呢。咱們留在橋下的兄弟會不會有危險?”


    “應該不會,”陳平想了一下,道:“船隻在橋下藏的很隱蔽,再說他們倆水性好的很,即使被發現了也能從河中逃走。咱們繼續往前吧,說不定清軍大營就在前麵。”


    於是一行人繼續前進,又走了三裏多地,就見前方二裏多出現一大片園林,隱隱有喧嘩聲從遠方傳來,那肯定就是清軍營地了!


    再越過一片叢林,就見到前方陡然一空,一片連綿數裏的大營出現在眼前。營地上方旗幟招展,無數的士兵從營門出進進出出。


    隱藏樹林之中,陳平小心的觀察著,從懷中掏出一張白紙和一截炭筆,低下頭把觀察到的情形畫在了白紙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才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秀才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