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是個擁有二十餘年經驗的老水手,當初在“福春號”時,就擔任了火長這個最重要的職位。


    隻不過後來福春號老舶主傅春在和荷蘭人的戰鬥中身死,司馬南不甘心位居在他看來一無是處的傅斌之下,悍然發動了叛變。不過由於茅十八當時站在傅斌那邊,使得他的叛變功敗垂成,不得不委身於自立門戶的任思齊手下。


    司馬南連傅斌都看不起,自然同樣看不上乳臭未幹的任思齊,剛開始加入任思齊部下時,隻不過抱著避避風頭的打算,以後若有機會自然會離開或者取而代之。


    誰知任思齊當了“飛魚號”舶主後,展現出了強大的能力,先是迴到任家灣招募了眾多的鄉親,使得“飛魚號”牢牢控製到他手裏。然後借著為傅斌報仇的名義攻打岱山海盜,以區區一艘帆船三四十人,竟然剿滅了七八十名海盜。從而占據了岱山島,有了牢固的基地。


    旋即到日本貿易,竟然和日本大名鬆浦家勾搭在一起,又合縱連橫,購買戰船,招募武士,快速擴充實力,最後竟然幹掉了強大的荷蘭艦隊!


    若說一開始司馬南對任思齊並不服氣,可是經過了和荷蘭人的海戰之後,司馬南才真的對任思齊心服口服。覺得在任思齊屬下,以後會前途無量。


    果然沒過多久,任思齊先是當上了岱山巡檢司巡檢,旋即有當上了遊擊將軍,而司馬南也水漲船高,被任命為千戶,統領一支由三十多艘船組成的艦隊。


    千戶,正五品的武官,理論上和知府平級,這是以前司馬南連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卻成為了現實。


    所以現在的司馬南對任思齊可以說死心塌地,是最忠心的部下之一。


    這些天來,按照任思齊的命令,司馬南以岑港為基地,巡查舟山以南海域,俘獲江浙一帶的海船八艘。


    前兩天,接到任思齊小心戒備的命令之後,司馬南帶著艦隊不再走遠,就在附近海域遊弋,小心防守著岑港。


    雖然俘獲的海船大都送迴來岱山,可是留在岑港的還有兩艘,而且岑港的貨棧裏有著大量的物質,那是這兩個月來,岑港收購的從對岸而來的走私貨物。


    收到快船報信後,司馬南離開就命令船隊出港,他要親自帶隊,給定海的官軍以迎頭痛擊。


    若論海戰,司馬南誰都不服,茅十八在他眼裏也不過匹夫之勇而已,隻不過靠著任思齊的信任,才位於眾將之首。


    在司馬南的命令下,三十多艘帆船張開了全帆,快速向著來襲的定海軍迎去。


    在岑港西十裏的海麵,兩支艦隊迎頭碰上。


    岱山軍戰船三十五艘,其中三桅福船五艘,士兵一千二百人。定海軍張魁部戰船五十艘,其中三桅福船六艘,士兵一千五百人。


    雙方實力相近,在很多人看來這應該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鬥,然而戰事的發展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岱山軍艦隊順風行駛,完全發揮了速度的優勢,高速向著定海軍船隊切了過來,從定海軍品字型隊列前麵那個“口”字邊緣劃過,斜斜的插進定海軍艦隊中間。


    張魁乘坐的旗艦位於陣列最前,本打算帶頭搏殺,誰知岱山軍艦隊根本不與他糾纏,距離他的陣列還有二十多丈時,從邊緣滑了過去。


    然後從岱山軍戰船上射來如雨般的彈丸。為了此次的戰鬥,任思齊把所有的火槍都從步兵掉出,均分給三支艦隊,每個艦隊都有火槍二百餘支。


    二十多丈的距離,剛好在火槍的射程之內,定海軍的戰船士兵一下子被擊中十多人。


    “轉舵,貼上去!”張魁大聲命令著,一隻隻令旗順著繩索被拉起到桅杆之上。看到張魁的命令之後,所有船隻都開始轉舵,拚命向岱山軍戰船靠攏,試圖貼近混戰。


    定海軍前陣後方的一艘二桅帆船當先完成了轉舵,斜斜的向著對麵而來的岱山軍艦隊駛去,剛好卡在岱山軍船隊的前方。


    “好!”密切關注著局勢的張魁大聲叫好,隻要這艘船能阻住對方一時半刻,其他船就會完成轉舵,迅速向對方貼近,然後就會進入到定海軍最熟悉的接舷戰模式。


    然而張魁忽視了船的大小和速度,岱山軍的領頭的戰船是一艘三桅帆船,體積和重量比攔路的那艘二桅帆船要大得多,加上速度又高,其衝量豈是那艘二桅帆船能承受的住的?


    兩船一下子撞擊到一起,岱山軍三桅帆船船頭的撞角正好撞在定海軍二桅帆船船側。


    巨大的撞擊聲響起,再看那艘二桅帆船一下子被撞到一邊,上麵甲板上的定海官兵在巨大的衝擊下變成了滾地葫蘆,根本就沒有接舷戰的機會。


    這還不算完,就見十幾團物體從岱山軍高大的三桅帆船上落下,砸在二桅帆船甲板上,然後一下子冒出幾朵火花,火光蔓延,整個甲板燃燒成一片,上麵的定海軍士卒發出慘絕人寰的叫聲,一個個活人掙紮著,向著船舷衝去,跳入大海之中!


    張魁目瞪口呆的看著燃燒的帆船,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燒,大聲怒吼著,下令旗艦轉舵掉頭,去追擊可惡的岱山軍。


    然而在海上掉頭哪有那麽容易,這需要拐一個很大的彎。


    就在張魁旗艦掉頭之餘,岱山軍船隊已經插入了定海軍艦隊之中。


    火槍“砰砰砰”的連續轟鳴,一隻隻燃燒的火罐被扔到了定海軍的帆船甲板之上。


    在和荷蘭人的戰鬥中嚐了火攻的甜頭之後,岱山軍的水軍將領大力推崇火攻戰術,多次對火攻戰術進行總結,提出了好多的建議。


    例如,為了把火罐拋到對方的船上,岱山軍研製了一種小型的拋石機,這種拋石機比在日本和荷蘭人海戰事那種還小,隻是一個木架上設立了一個杠杠,隻需兩個人操作,就可以把火罐拋到二十丈之外。


    除了拋石機外,有個放過羊的士兵提出了一種更簡單的拋擲方法,隻需用繩索綁住火罐,一個人甩動繩索,就可以把火罐甩到十丈以外,隻不過這種方法火罐不能做的太大。


    在岱山軍的攻擊之下,諸多的定海軍戰船陷入了一片火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秀才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國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國成並收藏秀才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