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隻要您不碰陛下的紅線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作者:粉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陛下的權謀手腕我真是佩服的很,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常凱申在浙江起義之後才決定把汪兆銘抬上首輔位置的,這樣一來,常凱申可就真的是失道寡助了——按照一般情況來說,首輔應該由議會中占據多數的執政聯盟向皇帝提名,我記得我已經向諸君說過,因為欽定議員和勳貴的原因,沒有一個政黨能夠獲得半數議席。不過這次,卻是由皇帝欽定,這就表明了皇帝隻想幹掉常凱申,而不想動同盟會的態度。而議會裏的東林大佬們,也會因為戰時法案,而無法把皇帝欽定的這任內閣轟下台。。
在同盟會裏麵,支持汪兆銘的人絕對不比常凱申少,當初同盟會和光複會、共進會在大選勝利之後達成協議共同組閣的時候,同盟會內部就因為向皇帝提名常凱申還是汪兆銘擔任內閣首輔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最後還是汪兆銘為了防止黨內發生分裂,才決定讓賢的。因此一旦汪兆銘能夠擔任內閣首輔的話,同盟會之中有可能會跟著常凱申造反的家夥有不少都會選擇觀望,甚至某些常凱申麾下的幹將也會考慮投誠。可以說,這樣的舉動能夠極大的削弱原本常凱申潛在的力量。
至於皇帝到底有沒有識人之明嘛,我卻反而無法下判斷了,在我的印象裏,眼前的汪姓男子的私德幾近完美,不賭博,不抽煙,不納妾,不受賄,比凱申公高到不知哪裏去了,青年鬧革命的時候更是有著身綁炸彈刺殺出洋五大臣的壯舉,為政除了有些軟弱之外倒也稱得上是幹練寬仁,一副賢相的派頭,但他晚年的那個最大汙點,卻無論如何也消抹不掉——有人說,他那樣做是和法國達爾朗將軍一般,讓華夏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後無論哪一方獲勝都能有一個戰勝國地位而忍辱負重,他也沒有勸降過任意一名與他關係密切的將軍司令,但事實擺在那裏,我也無法為他辯護。
這樣的汙點讓我麵對麵前的美男子時糾結的很,我也曾經想過向皇帝進言是不是能夠換一個首輔的人選?但最後還是放棄了,一是另一個時空發生的事情我不可能對這裏的人坦言,就算說出來也沒人信,二是除了他之外,目前並沒有合適的首輔人選,我也不想真的讓皇帝直接掌控內閣,這對華夏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三則是如果不能借著這個機會分化同盟會,我真的害怕內戰會在華夏爆發。
同盟會目前在大明政壇的勢力真的不小,他們代表了商人市民階層和激進主義者的勢力,雖然論規模仍舊不如大明曆史悠久的保守黨派東林黨,但在組織能力上卻還要勝之。光常凱申一派鬧自然無傷大雅,分分鍾平滅之,但惹上了一個兩個新興階層就不是什麽好主意了。更何況華夏也不能任由東林黨一家獨大,上到皇帝,下到小民,沒有一個人樂意看到那樣的局麵。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所以現在由汪兆銘組閣似乎已經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汪兆銘顯得很開心的同時也帶著一絲憂慮:“甄大人,陛下他認命我做內閣首輔,我當然是十分開心的。但是……我還是希望陛下他能夠不再多加幹涉內閣事務……”
我趕緊揮揮手打斷了他:“汪大人,這件事就麻煩您親自去和陛下說了,您跟我這樣一個人微言輕的年輕官吏說,也沒啥用處。不過請您不必過於緊張,隻要不觸陛下劃下的紅線,就沒有絲毫問題。您看皇帝和前任首輔常大人失和,不也忍了他八年嗎?”
“不知這紅線是……”汪兆銘偷偷往我的衣袖裏塞了一塊玉。不過被我偷偷塞迴去了——潛規則我也懂,而且那玉佩也是好貨色,看起來價值不菲,但我還是不想收下。我的目標可不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中層官僚,隻能看到眼前的小恩小惠可就太跌份了。雖然收下汪兆銘的禮物能讓我和他的關係走的更近,但是我所畏懼的,恰恰正是此點——當皇帝的最怕的是什麽呢?不是臣子不忠,而是臣子結黨。如果不結黨,臣子再不忠心也隻能把自己的也行隱藏在心底的最深處,可一旦結黨,就代表著臣子們能夠有實力對抗皇權了,再忠誠的臣子也可能隨波逐流的背棄自家的主子。
“汪大人您不必如此。我可以給您透個底。”我小聲趴在他的耳邊道,“我想皇帝的底線是,不要結黨營私,不要接受蘇聯人的任何政治獻金,也不要有任何試圖限製皇帝權力的行為,更不要在和蘇聯人有py交易……我是說有勾結的情況下結黨營私。那可是太太危險了啊,陛下的耳目之廣,可遠遠不是你我這等做臣下的能夠度量的。”
錦衣衛可比所謂的軍統要可怕多了,別的不說,就說這個組織積累了將近六百年的曆史,便遠遠不是任何她的後備所能比擬的。雖說在麵對蘇聯人的突然進攻之時,他們都奇跡般的沒有發現,但其中有我家老頭子這種能人,還有足夠的力量顛覆一個超級帝國,就已經怎樣也無法讓人輕視了。
“您是說,常公是因為和蘇聯人有勾結才會被……”汪兆銘的臉上寫滿了訝然,我也不知道這隻老狐狸是真的傻還是裝出來的,這點事情你打探不出來?就算被五對負重輪堵了好幾天的門也不至於如此吧,你有著這麽廣的人脈!
我沒有繼續思考汪兆銘的水到底是深是潛,反正肯定比我眼睛看到的要深,我隻需要完成皇帝的任務,在交給他任命狀的同時敲打敲打他就好了,當然同時也得給他留下個好印象:“汪大人,千真萬確,我冒死從迪化城錦衣衛那裏得來的消息,不光是常公,朝中很多大臣都和蘇聯人有勾結——最起碼錦衣衛都是這樣說的。抱歉我隻能說到這了,剩下的等您正式就任首輔之時,再由專門的情報人員告訴您好了。”
在同盟會裏麵,支持汪兆銘的人絕對不比常凱申少,當初同盟會和光複會、共進會在大選勝利之後達成協議共同組閣的時候,同盟會內部就因為向皇帝提名常凱申還是汪兆銘擔任內閣首輔產生了不小的分歧,最後還是汪兆銘為了防止黨內發生分裂,才決定讓賢的。因此一旦汪兆銘能夠擔任內閣首輔的話,同盟會之中有可能會跟著常凱申造反的家夥有不少都會選擇觀望,甚至某些常凱申麾下的幹將也會考慮投誠。可以說,這樣的舉動能夠極大的削弱原本常凱申潛在的力量。
至於皇帝到底有沒有識人之明嘛,我卻反而無法下判斷了,在我的印象裏,眼前的汪姓男子的私德幾近完美,不賭博,不抽煙,不納妾,不受賄,比凱申公高到不知哪裏去了,青年鬧革命的時候更是有著身綁炸彈刺殺出洋五大臣的壯舉,為政除了有些軟弱之外倒也稱得上是幹練寬仁,一副賢相的派頭,但他晚年的那個最大汙點,卻無論如何也消抹不掉——有人說,他那樣做是和法國達爾朗將軍一般,讓華夏能夠在戰爭結束之後無論哪一方獲勝都能有一個戰勝國地位而忍辱負重,他也沒有勸降過任意一名與他關係密切的將軍司令,但事實擺在那裏,我也無法為他辯護。
這樣的汙點讓我麵對麵前的美男子時糾結的很,我也曾經想過向皇帝進言是不是能夠換一個首輔的人選?但最後還是放棄了,一是另一個時空發生的事情我不可能對這裏的人坦言,就算說出來也沒人信,二是除了他之外,目前並沒有合適的首輔人選,我也不想真的讓皇帝直接掌控內閣,這對華夏來說絕對不是好事。三則是如果不能借著這個機會分化同盟會,我真的害怕內戰會在華夏爆發。
同盟會目前在大明政壇的勢力真的不小,他們代表了商人市民階層和激進主義者的勢力,雖然論規模仍舊不如大明曆史悠久的保守黨派東林黨,但在組織能力上卻還要勝之。光常凱申一派鬧自然無傷大雅,分分鍾平滅之,但惹上了一個兩個新興階層就不是什麽好主意了。更何況華夏也不能任由東林黨一家獨大,上到皇帝,下到小民,沒有一個人樂意看到那樣的局麵。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所以現在由汪兆銘組閣似乎已經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汪兆銘顯得很開心的同時也帶著一絲憂慮:“甄大人,陛下他認命我做內閣首輔,我當然是十分開心的。但是……我還是希望陛下他能夠不再多加幹涉內閣事務……”
我趕緊揮揮手打斷了他:“汪大人,這件事就麻煩您親自去和陛下說了,您跟我這樣一個人微言輕的年輕官吏說,也沒啥用處。不過請您不必過於緊張,隻要不觸陛下劃下的紅線,就沒有絲毫問題。您看皇帝和前任首輔常大人失和,不也忍了他八年嗎?”
“不知這紅線是……”汪兆銘偷偷往我的衣袖裏塞了一塊玉。不過被我偷偷塞迴去了——潛規則我也懂,而且那玉佩也是好貨色,看起來價值不菲,但我還是不想收下。我的目標可不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中層官僚,隻能看到眼前的小恩小惠可就太跌份了。雖然收下汪兆銘的禮物能讓我和他的關係走的更近,但是我所畏懼的,恰恰正是此點——當皇帝的最怕的是什麽呢?不是臣子不忠,而是臣子結黨。如果不結黨,臣子再不忠心也隻能把自己的也行隱藏在心底的最深處,可一旦結黨,就代表著臣子們能夠有實力對抗皇權了,再忠誠的臣子也可能隨波逐流的背棄自家的主子。
“汪大人您不必如此。我可以給您透個底。”我小聲趴在他的耳邊道,“我想皇帝的底線是,不要結黨營私,不要接受蘇聯人的任何政治獻金,也不要有任何試圖限製皇帝權力的行為,更不要在和蘇聯人有py交易……我是說有勾結的情況下結黨營私。那可是太太危險了啊,陛下的耳目之廣,可遠遠不是你我這等做臣下的能夠度量的。”
錦衣衛可比所謂的軍統要可怕多了,別的不說,就說這個組織積累了將近六百年的曆史,便遠遠不是任何她的後備所能比擬的。雖說在麵對蘇聯人的突然進攻之時,他們都奇跡般的沒有發現,但其中有我家老頭子這種能人,還有足夠的力量顛覆一個超級帝國,就已經怎樣也無法讓人輕視了。
“您是說,常公是因為和蘇聯人有勾結才會被……”汪兆銘的臉上寫滿了訝然,我也不知道這隻老狐狸是真的傻還是裝出來的,這點事情你打探不出來?就算被五對負重輪堵了好幾天的門也不至於如此吧,你有著這麽廣的人脈!
我沒有繼續思考汪兆銘的水到底是深是潛,反正肯定比我眼睛看到的要深,我隻需要完成皇帝的任務,在交給他任命狀的同時敲打敲打他就好了,當然同時也得給他留下個好印象:“汪大人,千真萬確,我冒死從迪化城錦衣衛那裏得來的消息,不光是常公,朝中很多大臣都和蘇聯人有勾結——最起碼錦衣衛都是這樣說的。抱歉我隻能說到這了,剩下的等您正式就任首輔之時,再由專門的情報人員告訴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