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徐天九和赫敏同時站起身來,去了康複中心的行政大樓。他們首先找到了負責專門照料刑華宇的醫護人員。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赫敏隻說想私下關心同事的兒子,還說警隊要組織募捐,但不想邢誌國一家人知道。
“得了這個病,花錢就像流水,一般家庭根本無法承受,還好他們家還有些能耐。”護工這樣說道,看來他認為中國特警的收入很高。
“這種病沒得醫治,隻能減緩病發速度,說白了就是用錢來續命,經濟條件再好的家庭也始終是無法承受的。”
“那你有沒有聽他們抱怨過什麽?”徐天九繼續問護工。
“沒有,從來沒聽他們抱怨過,這夫妻倆對兒子,那真是沒話說。”
“這麽說他們的經濟條件還不錯嘛。”徐天九故意這樣試探性地說。
“那倒也不是,他們家迄今為止已經第二次欠醫院的費用了,上一次就欠了近一個月,醫院想到他們家有公職人員,所以破格墊付了一個月的醫藥費。”
“醫療保險看來挺有效啊。”徐天九這句話明顯又是試探,赫敏突然覺得他的神態和說話方式和邱雲峰很像。
“醫保哪裏夠哦,我聽說把房子都抵押給銀行了。”
“什麽時候的事?”
“幾個月以前了吧,具體我不清楚。”
“具體一天要花多少錢?”
“這我可不知道,你得去問主治醫生。”
主治醫生名叫郭曉蘭,是一名五十六歲的老專家。徐天九和赫敏在住院部大樓找到她。
“你們私下這麽關心同事,真是難得,同事三分親,還真說對了。”
郭曉蘭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赫敏繼續以警隊代表私下關心同事為由前來詢問,還請求醫生保密。
“他家最近很拮據,所以我們私下來了解,想盡些綿薄之力。”徐天九語氣溫和,這點倒是和邱雲峰以前在派出所時查案的風格很像。
“得了這個病呀,那就是燒錢哦,每天都是靠進口藥物,還要通過特殊治療來續命。”
“怎麽治療呢,究竟有多貴?”赫敏此問是真心出於好奇。
“簡單說吧,每天都嚐試著不同的治療,有時候交叉治療,像美國fa批準的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治療,還有神經營養因子治療,日本正在研發的自由基清洗抗氧化治療,基因治療等,也就是這樣,才能保住病人的性命。”
赫敏和徐天九雖聽不懂醫生的專業術語,但能感覺出治療過程的確繁瑣複雜。純進口藥物,加上國內一流專家團隊治療,費用可想而知。
“費用的話,每天基本在七千到兩三萬之間不等。”
天啦,太貴了吧!赫敏一副驚訝的表情。
“美國著名科學家霍金也得了這個病,我看過報道,傳聞他當時隻能活一兩年,但他似乎活了四十多年了,當年他那會兒應該沒這麽多先進的手段吧……”
赫敏的語氣似乎暗指醫院亂收費。也難怪,當前中國醫患關係空前緊張,這樣想也在所難免。
“你這丫頭,說話的語氣可不中聽呀!”醫生有些不悅,“醫生也都為人父母,看著孩子受罪我們也揪心啊。至於你說霍金,說是個例、特例也不準確,als這個病本身就沒多少臨床經驗可循,因人而異,千人千變也毫不誇張。”
“明白,明白,”徐天九打圓場,“主要還是父母在替孩子的生命作決斷,所以花錢方麵絕不會吝惜,這也是人之常情嘛,為了孩子,父母即便犧牲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啊!”
徐天九這話意味深長,他心裏同時盤算著什麽。
“聽說他們家已經第二次欠醫院的醫藥費了是嗎?”天九用的是慰問的口氣,看來上一秒就想好了該怎麽提問。
“是的,說是得緩上幾天。”
“上一次欠費是什麽時候?”
“九月份。據說抵押了房子來繳的醫藥費。”
“原來是這樣啊,第二次欠費聽說就這兩天是吧?”
“恩,這兩天費用大,五萬多了。”
普通人一年的工資兩三天便沒了。徐天九腦子裏突然想到了一句話,那是邱雲峰寫在日記中的一句話,但他沒說出來。
再問下去似乎也沒什麽意義,寒暄兩句以後,徐天九和赫敏告別了郭曉蘭,兩人前往停車場。
“我知道你剛剛詢問醫護人員的目的,我算了算,誌哥近半年在醫院的開銷差不多兩百萬左右,為了這個數目的錢去犯罪不大可能吧?”
赫敏依然帶有濃厚的個人主觀色彩,這也是女性特有的,某種程度可稱為優點的世界觀。
“兩百萬?”徐天九眼珠子左右動了兩下,“平均每天就算一萬元,一個月就是三十萬,半年就是一百八十萬,再加上一些額外開銷應該兩百萬左右,是吧?”
“沒錯,我就是這樣算的。”
“這筆賬可不是這樣算的!”
“為什麽?”
“我得去醫院看看我媽,明天我們抽空再談,我正好要和你好好聊聊——某種程度你也是我下一個要走訪的人,因為你是邢誌國的同事。”
徐天九說話的語氣突然像個警察一樣。
“為什麽你那麽堅定地懷疑誌哥……”
你說話的神態真的好像峰哥當年。赫敏本想說這句。
“當命運越是操控著人的時候,人們越想反過來操控命運,走投無路時,犯罪心理往往就這樣產生了。”
“這句話是……峰哥……”
赫敏記得這句話是邱雲峰日記裏寫下的,這話並非和邢誌國有任何關聯,但這話卻和人的犯罪心理息息相關。
徐天九和赫敏同時站起身來,去了康複中心的行政大樓。他們首先找到了負責專門照料刑華宇的醫護人員。為了避免打草驚蛇,赫敏隻說想私下關心同事的兒子,還說警隊要組織募捐,但不想邢誌國一家人知道。
“得了這個病,花錢就像流水,一般家庭根本無法承受,還好他們家還有些能耐。”護工這樣說道,看來他認為中國特警的收入很高。
“這種病沒得醫治,隻能減緩病發速度,說白了就是用錢來續命,經濟條件再好的家庭也始終是無法承受的。”
“那你有沒有聽他們抱怨過什麽?”徐天九繼續問護工。
“沒有,從來沒聽他們抱怨過,這夫妻倆對兒子,那真是沒話說。”
“這麽說他們的經濟條件還不錯嘛。”徐天九故意這樣試探性地說。
“那倒也不是,他們家迄今為止已經第二次欠醫院的費用了,上一次就欠了近一個月,醫院想到他們家有公職人員,所以破格墊付了一個月的醫藥費。”
“醫療保險看來挺有效啊。”徐天九這句話明顯又是試探,赫敏突然覺得他的神態和說話方式和邱雲峰很像。
“醫保哪裏夠哦,我聽說把房子都抵押給銀行了。”
“什麽時候的事?”
“幾個月以前了吧,具體我不清楚。”
“具體一天要花多少錢?”
“這我可不知道,你得去問主治醫生。”
主治醫生名叫郭曉蘭,是一名五十六歲的老專家。徐天九和赫敏在住院部大樓找到她。
“你們私下這麽關心同事,真是難得,同事三分親,還真說對了。”
郭曉蘭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赫敏繼續以警隊代表私下關心同事為由前來詢問,還請求醫生保密。
“他家最近很拮據,所以我們私下來了解,想盡些綿薄之力。”徐天九語氣溫和,這點倒是和邱雲峰以前在派出所時查案的風格很像。
“得了這個病呀,那就是燒錢哦,每天都是靠進口藥物,還要通過特殊治療來續命。”
“怎麽治療呢,究竟有多貴?”赫敏此問是真心出於好奇。
“簡單說吧,每天都嚐試著不同的治療,有時候交叉治療,像美國fa批準的抗興奮性氨基酸毒性治療,還有神經營養因子治療,日本正在研發的自由基清洗抗氧化治療,基因治療等,也就是這樣,才能保住病人的性命。”
赫敏和徐天九雖聽不懂醫生的專業術語,但能感覺出治療過程的確繁瑣複雜。純進口藥物,加上國內一流專家團隊治療,費用可想而知。
“費用的話,每天基本在七千到兩三萬之間不等。”
天啦,太貴了吧!赫敏一副驚訝的表情。
“美國著名科學家霍金也得了這個病,我看過報道,傳聞他當時隻能活一兩年,但他似乎活了四十多年了,當年他那會兒應該沒這麽多先進的手段吧……”
赫敏的語氣似乎暗指醫院亂收費。也難怪,當前中國醫患關係空前緊張,這樣想也在所難免。
“你這丫頭,說話的語氣可不中聽呀!”醫生有些不悅,“醫生也都為人父母,看著孩子受罪我們也揪心啊。至於你說霍金,說是個例、特例也不準確,als這個病本身就沒多少臨床經驗可循,因人而異,千人千變也毫不誇張。”
“明白,明白,”徐天九打圓場,“主要還是父母在替孩子的生命作決斷,所以花錢方麵絕不會吝惜,這也是人之常情嘛,為了孩子,父母即便犧牲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啊!”
徐天九這話意味深長,他心裏同時盤算著什麽。
“聽說他們家已經第二次欠醫院的醫藥費了是嗎?”天九用的是慰問的口氣,看來上一秒就想好了該怎麽提問。
“是的,說是得緩上幾天。”
“上一次欠費是什麽時候?”
“九月份。據說抵押了房子來繳的醫藥費。”
“原來是這樣啊,第二次欠費聽說就這兩天是吧?”
“恩,這兩天費用大,五萬多了。”
普通人一年的工資兩三天便沒了。徐天九腦子裏突然想到了一句話,那是邱雲峰寫在日記中的一句話,但他沒說出來。
再問下去似乎也沒什麽意義,寒暄兩句以後,徐天九和赫敏告別了郭曉蘭,兩人前往停車場。
“我知道你剛剛詢問醫護人員的目的,我算了算,誌哥近半年在醫院的開銷差不多兩百萬左右,為了這個數目的錢去犯罪不大可能吧?”
赫敏依然帶有濃厚的個人主觀色彩,這也是女性特有的,某種程度可稱為優點的世界觀。
“兩百萬?”徐天九眼珠子左右動了兩下,“平均每天就算一萬元,一個月就是三十萬,半年就是一百八十萬,再加上一些額外開銷應該兩百萬左右,是吧?”
“沒錯,我就是這樣算的。”
“這筆賬可不是這樣算的!”
“為什麽?”
“我得去醫院看看我媽,明天我們抽空再談,我正好要和你好好聊聊——某種程度你也是我下一個要走訪的人,因為你是邢誌國的同事。”
徐天九說話的語氣突然像個警察一樣。
“為什麽你那麽堅定地懷疑誌哥……”
你說話的神態真的好像峰哥當年。赫敏本想說這句。
“當命運越是操控著人的時候,人們越想反過來操控命運,走投無路時,犯罪心理往往就這樣產生了。”
“這句話是……峰哥……”
赫敏記得這句話是邱雲峰日記裏寫下的,這話並非和邢誌國有任何關聯,但這話卻和人的犯罪心理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