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警長章友光和調查科好幾個調查組的刑警都等在會議室裏,此時的會議室已經煙霧繚繞,藍色的煙霧在空中起舞,尼古丁的味道充滿了每一個角落。
趙樹斌幸好感冒了,什麽也聞不到。
徐德貴的屍體終於找到了,既然他在十月中旬以前就死了,那麽十一月初發短信給趙樹斌的就另有其人。
邱雲峰收黑錢一說不攻自破,幕後黑手推論也就證實成立。
徐德貴屍體被意外發現,這點超乎了幕後黑手的預料和控製。趙樹斌看著窗外,心有所思,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他或她,跟徐家究竟有著什麽關聯?邱雲峰又如何被卷入其中?
趙樹斌迴過神,擤了擤清鼻涕,說話時鼻音依然很濃。
“徐德貴與越南女匪串通,利用所謂的搶劫做掩護,槍殺了特警邱雲峰,事後徐德貴被滅口,而後,幕後黑手冒名徐德貴,發匿名短信陷害邱雲峰收贓款。這一係列陰謀隨著徐德貴的屍體一起浮出水麵,然而幕後黑手目的何在?”
首先,冒著生命危險槍殺一名特警動機是什麽?
其次,殺死徐德貴滅口之後,為何還要陷害邱雲峰收贓款?按理說開槍的女匪已死,徐德貴也死了,陷害邱雲峰顯得多此一舉。
“邱雲峰是不是掌握了幕後黑手的什麽把柄而遭到滅口?”
刑警隊內部大多數人都持有這個疑問性的觀點,但目前線索太少,這個觀點根本無法展開討論。
章友光眼珠子左右動了動,圓圓的臉,微微上翹的嘴角,給人感覺似乎總掛著微笑,哪怕是焦慮時也好像在微笑。他給劉勇遞了個眼色。
“雇傭女悍匪殺死一名特警……我是這樣想的,咱們換個角度看——”劉勇接著說:“特警隻是執行行動任務的工具,按常理,查到幕後黑手所謂把柄的幾率很小,如果邱雲峰的為人如材料上所述,他也不可能跟誰不法勾結,從動機來講,殺人滅口一說很牽強,還有,邱雲峰背景資料顯示,他並不像有什麽仇家的人,當了四年多特警卻從未開槍殺過人。如果再排除仇殺的話,那麽幕後黑手與邱雲峰之間的聯係,似乎顯得很間接。”
在場大多數刑警並沒聽明白其中深意。
趙樹斌示意繼續。
“幕後黑手與邱雲峰之間,或許還存在某個人,或許是這個人與邱雲峰之間起了某種直接衝突。”
章友光是個穩重的刑警,沒把握的時候不會憑空假設,但這次卻很支持自己的下屬。這卻立即引來一片議論聲。
這個假設一旦成立,那麽幕後黑手就是複數,至少兩個人,也可能是兩個團夥,不過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團夥的話更容易暴露。
劉勇的直覺並非沒有依據,從陷害邱雲峰收贓款來看,幕後黑手和邱雲峰之間必然是熟悉的人,但調查顯示邱雲峰和徐德貴之間沒有任何接觸,和徐家的人也素不相識,而種種跡象表明幕後黑手與徐家又有著深度關聯,如果事件與徐家有關,為何查不到與邱雲峰關聯的痕跡?
唯一的聯係就是那一百萬贓款,結果已證實了是誣陷。
幕後黑手是複數,不止一個人——這個假設其實當初也有人提出過,隻不過把“嫌疑人”的範圍鎖定在了特警隊中,但隨著調查又否定了這一說。
邱雲峰一個人生活,連個親人也沒有,他身邊的人除了特警就是教會的教友,幾番調查下來毫無發現,而當初刑警隊“過分”調查開槍打死人的邢誌國,並非完全是查他開槍是否合理,特警隊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有嫌疑。
其中邢誌國可謂“嫌疑”重大,他和邱雲峰認識了四年多,很熟悉邱雲峰的情況,尤其當天還參與了槍戰,所以當初公安局內部借故調查他開槍的合理性,其實完全把他當作疑犯在調查,而赫敏和多吉也都接受了刑警隊的調查,名義上隻說“協助破案”。
邢誌國開槍打死了阮銀紅,會不會是殺人滅口?
刑警隊當初的機密文件上,便提出了這樣一個可能會讓特警隊所有人感到心寒的“疑問”,盡管如此,趙樹斌還是頂著壓力對一名特警精英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趙樹斌當初在分析槍戰時,一邊用紙筆畫出槍戰時的人員位置,一邊與上下級的同事進行分析,沒有放過任何細節。
“超市後門外,女特警赫敏被女匪從背後襲擊暈倒,而後紮波多吉和邢誌國同時衝出超市後門,前者留下照顧赫敏,後者追擊女匪。這時候女匪已衝到巷子內,並且對邱雲峰打完了一槍,邢誌國這才衝進了巷子,女匪打中邱雲峰以後,邢誌國一槍爆了女匪的頭,其他特警衝進巷子時,看見邢誌國距離女匪倒地位置有五六米遠,他雙手握著槍,槍口的硝煙還未散盡。”
槍戰過程隻有邢誌國知道,雖然他的口供以及赫敏和其他特警的口供是吻合的,但槍戰過程的口供目前已沒有其他證人作參考。
於是趙樹斌反複通過現場痕跡,最終卻沒有發現漏洞。
女匪左右手上分別拿著一把俄羅斯造九二式手槍,槍上的指紋也跟她左右手匹配,槍上並無其他人的指紋及痕跡。
兩顆5。45口徑的子彈,一顆在牆壁上,一顆在邱雲峰的心髒裏被發現——醫院做手術時取出了這顆子彈。女匪倒地的位置,距離邱雲峰倒地位置大約八米,從邱雲峰傷口的深度和方向,推測出開槍的位置就是這裏。
邢誌國當天出任務的配槍是一把中國造九二式,子彈口徑是5。8,法醫驗屍時在女匪的後腦中取出。他的右手在解救人質時受了刀傷,槍上也都沾有大量血跡。血跡也進行過化驗,證實隻屬於邢誌國本人。
事後調查,發現他與女匪素不相識,並無報複性動機,女匪身上及槍械物品等也均沒有邢誌國的血跡——用魯米諾藥水做潛血反應,即便被擦掉的血跡也會檢測出。
這點作為判斷兩人當場並無異常接觸的重要依據。
排除了邢誌國殺人滅口的嫌疑。
年輕好勝的劉勇在當時卻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邢誌國可能同時槍殺了邱雲峰和阮銀紅,然後把手槍“移花接木”到阮銀紅手中。
依據是阮銀紅使用雙槍這點大有可疑。既然左手對槍不熟,為什麽左右手兩把手槍都各少了一顆子彈?
但是女匪倒地的位置,確實是開槍打死邱雲峰的位置,還有,邢誌國手上以及槍上的血跡是無法短時間擦掉的,即便擦掉,事後用魯米諾藥水也能檢測出,但阮銀紅的兩把手槍上毫無血跡。
這個假設被當場否決。甚至有人罵他荒唐。
劉勇當時還苦惱了一陣子,趙樹斌和章友光倒是安慰了他不少。其實趙樹斌也有過這個大膽的假設,隻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並沒有當眾說出來。
經驗是需要時間累積的,為人處事和破案都需要經驗。
事後,暗中調查過邢誌國的檔案背景,發現他是一個為人正直的警察,在特警隊擁有良好的口碑,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簡直是一個男人楷模,這樣的人怎麽看也不像“嫌疑犯”。
不過趙樹斌心裏卻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特別是那天在邱雲峰家裏搜出現金時,邢誌國的反應似乎過於激烈了。
這點他沒對任何人說起。
刑警一致認為,當天的槍擊過程的疑點,隻有邱雲峰為什麽不開槍這點,當時的情況推理有兩種:
第一,根據邱雲峰的日記,他作為天主教徒,遵守勿要殺人的戒條;
第二,邱雲峰與女匪可能認識,或許出於震驚,瞬間走神了。
當那一百萬贓款在邱雲峰家被找到時,顯然指向了第二種推理,這也就有了先前的一係列調查,然而,當徐德貴屍體被意外發現,證實了有人故意陷害邱雲峰。
陷害一個死人的動機是什麽?難道就是為了掩飾邱雲峰不開槍打死女匪的疑點?這當中有何蹊蹺?
經過一係列討論後卻依然無解。
關於本案的線索,目前隻有一本日記,但是裏邊究竟有沒有線索,暫時還說不清楚。日記上寫了很多關於女特警赫敏的事,關鍵是被撕掉的那一頁——
如果是被人撕掉的,為什麽不整本拿走?
多數刑警都持這個觀點。
大邑縣刑警大隊從電腦上傳來了徐德貴一案的匯報材料,市刑警支隊調查科的刑警接著進行分析。
徐德貴被殺的第一現場尚不明了,除了傷口,屍體上也無其他線索,從手法上來講處理得很幹淨,幾乎一點線索沒留下。
先前調查徐德貴的家人,也毫無線索可言,隻是得知徐德貴的父親很多年前就死了,據說是一次船難。
徐家上一輩很多男丁都死於那次船難,而他的母親幾年前也過世了。其餘親戚,也幾乎與他沒有來往。
本案的線索隻有根據傷口推斷的特殊兇器——管道扳手,然而普通五金店均有銷售,還不足以成為鎖定嫌犯的依據。
緊急會議結束後,趙樹斌剛走出會議室,便接到處長的電話,他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晚上六點四十多,這時候打電話,不是應酬就是有事發生。
處長在電話裏叫他去一趟辦公室,說是北川縣刑警大隊來了兩名刑警。
警長章友光和調查科好幾個調查組的刑警都等在會議室裏,此時的會議室已經煙霧繚繞,藍色的煙霧在空中起舞,尼古丁的味道充滿了每一個角落。
趙樹斌幸好感冒了,什麽也聞不到。
徐德貴的屍體終於找到了,既然他在十月中旬以前就死了,那麽十一月初發短信給趙樹斌的就另有其人。
邱雲峰收黑錢一說不攻自破,幕後黑手推論也就證實成立。
徐德貴屍體被意外發現,這點超乎了幕後黑手的預料和控製。趙樹斌看著窗外,心有所思,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他或她,跟徐家究竟有著什麽關聯?邱雲峰又如何被卷入其中?
趙樹斌迴過神,擤了擤清鼻涕,說話時鼻音依然很濃。
“徐德貴與越南女匪串通,利用所謂的搶劫做掩護,槍殺了特警邱雲峰,事後徐德貴被滅口,而後,幕後黑手冒名徐德貴,發匿名短信陷害邱雲峰收贓款。這一係列陰謀隨著徐德貴的屍體一起浮出水麵,然而幕後黑手目的何在?”
首先,冒著生命危險槍殺一名特警動機是什麽?
其次,殺死徐德貴滅口之後,為何還要陷害邱雲峰收贓款?按理說開槍的女匪已死,徐德貴也死了,陷害邱雲峰顯得多此一舉。
“邱雲峰是不是掌握了幕後黑手的什麽把柄而遭到滅口?”
刑警隊內部大多數人都持有這個疑問性的觀點,但目前線索太少,這個觀點根本無法展開討論。
章友光眼珠子左右動了動,圓圓的臉,微微上翹的嘴角,給人感覺似乎總掛著微笑,哪怕是焦慮時也好像在微笑。他給劉勇遞了個眼色。
“雇傭女悍匪殺死一名特警……我是這樣想的,咱們換個角度看——”劉勇接著說:“特警隻是執行行動任務的工具,按常理,查到幕後黑手所謂把柄的幾率很小,如果邱雲峰的為人如材料上所述,他也不可能跟誰不法勾結,從動機來講,殺人滅口一說很牽強,還有,邱雲峰背景資料顯示,他並不像有什麽仇家的人,當了四年多特警卻從未開槍殺過人。如果再排除仇殺的話,那麽幕後黑手與邱雲峰之間的聯係,似乎顯得很間接。”
在場大多數刑警並沒聽明白其中深意。
趙樹斌示意繼續。
“幕後黑手與邱雲峰之間,或許還存在某個人,或許是這個人與邱雲峰之間起了某種直接衝突。”
章友光是個穩重的刑警,沒把握的時候不會憑空假設,但這次卻很支持自己的下屬。這卻立即引來一片議論聲。
這個假設一旦成立,那麽幕後黑手就是複數,至少兩個人,也可能是兩個團夥,不過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團夥的話更容易暴露。
劉勇的直覺並非沒有依據,從陷害邱雲峰收贓款來看,幕後黑手和邱雲峰之間必然是熟悉的人,但調查顯示邱雲峰和徐德貴之間沒有任何接觸,和徐家的人也素不相識,而種種跡象表明幕後黑手與徐家又有著深度關聯,如果事件與徐家有關,為何查不到與邱雲峰關聯的痕跡?
唯一的聯係就是那一百萬贓款,結果已證實了是誣陷。
幕後黑手是複數,不止一個人——這個假設其實當初也有人提出過,隻不過把“嫌疑人”的範圍鎖定在了特警隊中,但隨著調查又否定了這一說。
邱雲峰一個人生活,連個親人也沒有,他身邊的人除了特警就是教會的教友,幾番調查下來毫無發現,而當初刑警隊“過分”調查開槍打死人的邢誌國,並非完全是查他開槍是否合理,特警隊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有嫌疑。
其中邢誌國可謂“嫌疑”重大,他和邱雲峰認識了四年多,很熟悉邱雲峰的情況,尤其當天還參與了槍戰,所以當初公安局內部借故調查他開槍的合理性,其實完全把他當作疑犯在調查,而赫敏和多吉也都接受了刑警隊的調查,名義上隻說“協助破案”。
邢誌國開槍打死了阮銀紅,會不會是殺人滅口?
刑警隊當初的機密文件上,便提出了這樣一個可能會讓特警隊所有人感到心寒的“疑問”,盡管如此,趙樹斌還是頂著壓力對一名特警精英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趙樹斌當初在分析槍戰時,一邊用紙筆畫出槍戰時的人員位置,一邊與上下級的同事進行分析,沒有放過任何細節。
“超市後門外,女特警赫敏被女匪從背後襲擊暈倒,而後紮波多吉和邢誌國同時衝出超市後門,前者留下照顧赫敏,後者追擊女匪。這時候女匪已衝到巷子內,並且對邱雲峰打完了一槍,邢誌國這才衝進了巷子,女匪打中邱雲峰以後,邢誌國一槍爆了女匪的頭,其他特警衝進巷子時,看見邢誌國距離女匪倒地位置有五六米遠,他雙手握著槍,槍口的硝煙還未散盡。”
槍戰過程隻有邢誌國知道,雖然他的口供以及赫敏和其他特警的口供是吻合的,但槍戰過程的口供目前已沒有其他證人作參考。
於是趙樹斌反複通過現場痕跡,最終卻沒有發現漏洞。
女匪左右手上分別拿著一把俄羅斯造九二式手槍,槍上的指紋也跟她左右手匹配,槍上並無其他人的指紋及痕跡。
兩顆5。45口徑的子彈,一顆在牆壁上,一顆在邱雲峰的心髒裏被發現——醫院做手術時取出了這顆子彈。女匪倒地的位置,距離邱雲峰倒地位置大約八米,從邱雲峰傷口的深度和方向,推測出開槍的位置就是這裏。
邢誌國當天出任務的配槍是一把中國造九二式,子彈口徑是5。8,法醫驗屍時在女匪的後腦中取出。他的右手在解救人質時受了刀傷,槍上也都沾有大量血跡。血跡也進行過化驗,證實隻屬於邢誌國本人。
事後調查,發現他與女匪素不相識,並無報複性動機,女匪身上及槍械物品等也均沒有邢誌國的血跡——用魯米諾藥水做潛血反應,即便被擦掉的血跡也會檢測出。
這點作為判斷兩人當場並無異常接觸的重要依據。
排除了邢誌國殺人滅口的嫌疑。
年輕好勝的劉勇在當時卻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邢誌國可能同時槍殺了邱雲峰和阮銀紅,然後把手槍“移花接木”到阮銀紅手中。
依據是阮銀紅使用雙槍這點大有可疑。既然左手對槍不熟,為什麽左右手兩把手槍都各少了一顆子彈?
但是女匪倒地的位置,確實是開槍打死邱雲峰的位置,還有,邢誌國手上以及槍上的血跡是無法短時間擦掉的,即便擦掉,事後用魯米諾藥水也能檢測出,但阮銀紅的兩把手槍上毫無血跡。
這個假設被當場否決。甚至有人罵他荒唐。
劉勇當時還苦惱了一陣子,趙樹斌和章友光倒是安慰了他不少。其實趙樹斌也有過這個大膽的假設,隻是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並沒有當眾說出來。
經驗是需要時間累積的,為人處事和破案都需要經驗。
事後,暗中調查過邢誌國的檔案背景,發現他是一個為人正直的警察,在特警隊擁有良好的口碑,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簡直是一個男人楷模,這樣的人怎麽看也不像“嫌疑犯”。
不過趙樹斌心裏卻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勁,特別是那天在邱雲峰家裏搜出現金時,邢誌國的反應似乎過於激烈了。
這點他沒對任何人說起。
刑警一致認為,當天的槍擊過程的疑點,隻有邱雲峰為什麽不開槍這點,當時的情況推理有兩種:
第一,根據邱雲峰的日記,他作為天主教徒,遵守勿要殺人的戒條;
第二,邱雲峰與女匪可能認識,或許出於震驚,瞬間走神了。
當那一百萬贓款在邱雲峰家被找到時,顯然指向了第二種推理,這也就有了先前的一係列調查,然而,當徐德貴屍體被意外發現,證實了有人故意陷害邱雲峰。
陷害一個死人的動機是什麽?難道就是為了掩飾邱雲峰不開槍打死女匪的疑點?這當中有何蹊蹺?
經過一係列討論後卻依然無解。
關於本案的線索,目前隻有一本日記,但是裏邊究竟有沒有線索,暫時還說不清楚。日記上寫了很多關於女特警赫敏的事,關鍵是被撕掉的那一頁——
如果是被人撕掉的,為什麽不整本拿走?
多數刑警都持這個觀點。
大邑縣刑警大隊從電腦上傳來了徐德貴一案的匯報材料,市刑警支隊調查科的刑警接著進行分析。
徐德貴被殺的第一現場尚不明了,除了傷口,屍體上也無其他線索,從手法上來講處理得很幹淨,幾乎一點線索沒留下。
先前調查徐德貴的家人,也毫無線索可言,隻是得知徐德貴的父親很多年前就死了,據說是一次船難。
徐家上一輩很多男丁都死於那次船難,而他的母親幾年前也過世了。其餘親戚,也幾乎與他沒有來往。
本案的線索隻有根據傷口推斷的特殊兇器——管道扳手,然而普通五金店均有銷售,還不足以成為鎖定嫌犯的依據。
緊急會議結束後,趙樹斌剛走出會議室,便接到處長的電話,他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已經晚上六點四十多,這時候打電話,不是應酬就是有事發生。
處長在電話裏叫他去一趟辦公室,說是北川縣刑警大隊來了兩名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