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馬是李世民賜給李淳風的,名義上說是供李淳風能更快的在住處和弘義宮間往返。


    不過,仔細看來,以小白馬現在的體格,想要真的變成一匹“千裏馬”還需一些時日,所以李淳風暫時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因此去往弘義宮,他依然隻能選擇徒步而行。


    時間如流水,一眨眼又平平靜靜的過去了幾日,這幾日間,李淳風也逐漸適應了一些大唐的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雖仍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大唐人,說話辦事卻也不那麽“特殊”了。


    這一天早上,李淳風起了一個大早,天剛蒙蒙亮便已經穿戴整齊。原來,今天是他前往弘義宮教授李承乾、李麗質術數的日子。


    前天,秦王府的人前來通報,李淳風的授課安排是每月逢三需前往弘義宮,也就是每個月初三,十三,廿三他才需要去給李承乾、李麗質上課,算起來十天才上一天課,倒也不算多。


    今兒個是九月初三,第一天去上課,李淳風自然不敢懈怠,說實話,他這第一迴當老師學生便是李世民的一雙兒女,心裏還真的有些緊張。


    站在門前,臨行前,袁天罡望著李淳風,再次囑咐道:“淳風,到了秦王的地方,一定要低調行事。”


    顯然,袁天罡不想李淳風太張揚,也從側麵反映了他不想李淳風和秦王府糾纏太多,不想卷入李世民和太子之爭,但曆史的車輪隆隆而來,一切又怎是那麽輕易就掌控的。


    李淳風明白袁天罡的苦心,點頭:“徒兒記下了。”


    “好,路上小心。”


    道別了袁天罡,李淳風在蒙蒙夜色中出城,這一次李淳風吸取了教訓,一早就跟袁天罡要了“身份證”,不過李淳風的身份證和李大牛卻是不同。


    李大牛的是一份“公驗”,而李淳風,作為秦王府的官員,他的身份證明是一個魚符。


    魚符乃是高祖李淵所創,魚符分左右,左符放於內廷,作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隨身帶著,作為身份的證明,其上麵刻有持符官員的姓名、官職、任職衙門、官階等信息。


    親王、三品以上的高官用的魚符是純金打造,五品以上的官員用的是銀質魚符,六品以下的官員用的是銅質魚符,為方便攜帶,朝廷還專門為官員們定做了一種裝魚符的“魚袋”——符不離袋、袋不離符。


    因此,上次他們師徒二人前往弘義宮覲見,那兩個證明身份的袋子中所放的正是兩人的魚符。


    魚符比起公驗果然好用許多,出城的時候,那守成的甲兵見他掏出魚袋,態度明顯不同。


    出城之後,天色已亮,和那些進城的菜農相比,隻有李淳風一個人逆勢出城。


    當李淳風在此站在弘義宮門前,朝陽已經升到了半空。


    “來人可是李淳風李博士?”


    李淳風笑道:“正是。”


    遞上自己的魚袋,那守門的甲兵檢驗一番後還給李淳風:“李博士,請隨我來。”


    於是,在那甲士的帶領下,李淳風再次進入了秦王的弘義宮。


    此刻,時間約莫來到了上午九點鍾左右,在那甲士的一番請示後,李淳風被帶到了正殿一側的一處旁殿——崇文殿。


    崇文殿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規模雖比不得正殿,其中的設施卻也是一應俱全。


    “小王子和小縣主平日便是在此讀書,李博士稍待,卑職這就去通傳一聲。


    “有勞。”


    崇文殿隻剩下李淳風一人,李淳風環視一周,發現李世民與長孫氏對於子女的教育非常上心。崇文殿本是一處殿宇,被拿來教學之用後,殿內被重新布局,以適應對李承乾、李麗質的教育。


    崇文殿被重新裝潢,用一個個巨大的屏風將其分成若幹部分。


    有的裏麵,盛放著一排排的書架,顯然是這是小型的“圖書館”。


    有的裏麵,懸掛著一幅幅珍貴的畫作,魚鳥蟲蝦栩栩如生,觀之使人不禁讚歎畫家的妙手丹青。


    有的裏麵,放置著幾張逍遙椅和其他家具,看起來像是休息室。


    而布置最為莊重的一間,地麵上鋪著一層真皮毯,上麵放置著兩張特製的大矮桌,矮桌比李淳風見到的都要大,上麵放置著筆墨紙硯,以及其他書房用品。


    兩張大矮桌的前麵,同樣放置著一張矮桌,如果李淳風沒有猜錯的話,這桌子應該是給老師坐的。


    正在瀏覽間,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李淳風立刻轉身折返到門前。


    仔細一看,李淳風不禁有些吃驚,想不到長孫氏竟然親自帶著李承乾、李麗質前來。


    “臣李淳風,見過王妃。”


    “免禮。”


    “謝王妃。”


    長孫氏望著李淳風,笑意盈盈道:“李道長,來到這崇文殿,不必如此拘謹,在這崇文殿中,隻有師長、弟子之分,沒有身份之別。”


    “臣明白。”


    長孫氏繼續道:“殿下讓李道長教授乾兒和質兒算學,在你的課上,你就是師長,我們都是弟子。”


    “王妃嚴重了,我怎麽敢做王妃的老師。”


    “李道長還是太過拘謹,”長孫氏笑道,“還是那句話,在這崇文殿中,隻有師長、弟子,忘掉我們王妃、王子、縣主的身份,在這裏,他們隻是你的弟子。”


    說罷,長孫氏低頭,對手下牽著的李麗質、李承乾道:“乾兒、質兒,快來拜見李博士。”


    “李博士!”


    “李博士!”


    兩聲童音響起,李承乾、李麗質竟對著李淳風欠身拜了下去,這對於李淳風而言是一種尊敬,也是一種榮譽。


    顯然,李承乾、李麗質兩人年紀雖小,卻被長孫氏教導的很守禮節,在禮節方麵長孫氏如此看重,也怪不得會著《女則》三十卷了。


    兩個小孩子都這麽有禮了,李淳風又怎麽能失禮?李淳風也欠身迴禮。


    “幸好這幾天師父給我惡補了幾天禮節,不然怕是真的要出糗了。”上一次來這弘義宮因為時間倉促,所以袁天罡隻教了李淳風一種絕對“保險”的跪拜禮,經過這幾天的惡補,李淳風已經不用一見到大官就需要“跪拜”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預言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帥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帥蟈並收藏大唐預言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