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投壺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到了唐朝,重新得到了發揚光大。
秦王命令下達,左右立即行動,不一會兒,兩尊投壺便由侍女抬入大帳。投壺,壺頸長七寸,口徑二寸半,壺高一尺二寸,容鬥五升,壺腹五寸。
仔細一算,這投壺口徑很小,想要在遠距離將矢投入其中,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想技壓群雄在今天勝出,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李世民、尉遲敬德等人皆是投壺高手,而李淳風則是第一次聽說“投壺”這項遊戲,光是這一點,李淳風便已遙遙落後,看不到絲毫取勝的希望,想要李淳風奪得投壺遊戲的最終勝利除非他走了狗屎運。
李世民和長孫氏離開座位,也和眾人一起來到大帳中央,望著那被擺在一丈外的投壺,李世民笑著擺手道:“太近,太近了。”
尉遲敬德授意,道:“來人,把投壺擺遠一些。”
兩名侍者上前,將投壺又向前擺遠了一丈。
李世民看看那兩個投壺,道:“兩個投壺,還是太容易了些。”
於是尉遲敬德再次開口,道:“來人,去掉一個投壺。”
於是,在秦王李世民的“主持”下,一場難度極高的投壺遊戲即將開始。
“這樣吧,咱們人這麽多,就三個人一起投壺吧。”李世民再次提議。
“臣等領命。”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侍者給每人分發四支矢,李世民和長孫氏則作為“主持人”並不參加此次投壺遊戲。
“遊戲規則很簡單,投入壺中的矢越多,分到的獵物就越好,”尉遲敬德道,“下麵,投壺開始。”
尉遲敬德一聲令下,大帳內的文臣武將、侍者婢女三三一組走上前,分別將手中的矢投向兩丈外的壺。
投壺遊戲的前期,侍者、婢女爭相出手,尉遲敬德等人卻並不著急,隻是靜觀其變。
“張三郎,入壺1矢。”
“劉二妹,入壺1矢。”
……
開始之時,能投入壺中的人並不多,不僅是因為投壺擺放的位置較遠,也因為三人一組投出的矢相互之間有所影響。不過人群中不乏投壺高手,在普通人看來,能在這麽遠的距離1矢入壺已經算是很好的成績了。
投過壺的人越來越多,等待投壺的越來越少。
終於,場上隻剩李淳風、袁天罡、孫思邈、李益達、尉遲敬德、程咬金六人沒有參加過投壺,而場上目前中矢最多的,乃是秦叔寶的2矢。
4中2,對於秦叔寶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畢竟秦叔寶對投壺這遊戲並不精通。
場上,要說投壺高手中的高手,當屬尉遲敬德莫屬,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投壺和射箭尤為相似,而尉遲敬德絕對是“神射手”級別的。
“不如我們也試試吧。”孫思邈轉頭望向袁天罡和李淳風,畢竟是秦王親自組織的遊戲,如果連參加都不參加,那後果不可估量……
袁天罡和李淳風點點頭,拿著矢便要邁步上前,這時一旁的尉遲敬德站了出來,對孫思邈道:“孫翁稍待,我先投壺如何?”
“啊?好……好。”
尉遲敬德親自開口,孫思邈又怎麽有拒絕的理由?
隻是李淳風和袁天罡都感到意外,不過二人卻並未多想。
一下子,場上眾人的目光均集中在了尉遲敬德身上,畢竟他是投壺高手中的高手,能不能破了秦叔寶2矢的記錄,就全看尉遲敬德了。
三人來到投壺位置站定,尉遲敬德和李世民對視一眼,兩人仿佛心意相通,尉遲敬德從眼神中便讀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假裝有些漫不經心,尉遲敬德一邊擺弄著手中的矢一邊道:“好久沒有投壺了,技術已經生疏了。”
“好,準備。”負責投壺指揮的司射發令。
尉遲敬德,李淳風,袁天罡三人皆拿起手中的矢準備。
“射!”
又是一聲令下,三人均將手中的矢投了出去,不過和李淳風、袁天罡相比,尉遲敬德投矢的時間稍稍靠後。
說實話,就算是李淳風認真準備,這投矢入壺對他來說也是小概率事件,更何況他並沒有那麽認真,投出矢後,李淳風連看都沒看。
隻見三支矢向著兩丈外的投壺飛去,按照飛行軌跡,李淳風和袁天罡的矢距離壺口有不小的距離,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兩人的矢是絕不可能穿過壺口的。
可是,便在最後一刹,尉遲敬德的矢後發而至,以巧妙的姿態飛入袁天罡和李淳風的矢中央,然後準確的命中在李淳風那支矢上。
兩支矢相撞,按之前的經驗,兩支矢怕事都沒有進入壺的可能。不可思議的事情,偏偏發生了。
隻見尉遲敬德和李淳風的矢相碰之後,均改變了方向,尉遲敬德的矢偏向一旁,而李淳風的矢改變方向後,竟然直直向著壺口飛去。
“哇!——”
這突然的改變,讓眾人不禁發出驚歎。
“咚!——”
驚歎之後便是一聲脆響,李淳風的那支矢準確的落入壺中。
“李淳風,入壺1矢。”司射的聲音傳來,李淳風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淳風驚訝的抬起頭,什麽?自己投中了?不是自己聽錯了吧?瞎貓也能碰上死耗子?
目光鎖定在兩丈外的壺上,裏麵果然安安靜靜等插著一支矢。
“邪門,真是邪門。”李淳風心中暗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李淳風向一旁的袁天罡望去,但見袁天罡一臉苦笑,很顯然,在矢飛行的途中,李淳風應該是錯過了什麽。
一旁,尉遲敬德卻是哇哇大叫:“哎呀,竟然沒投中!哇呀呀——”懊惱的樣子,讓場上所有人都未懷疑他想取勝的決心。
現在,尉遲敬德想要超過秦叔寶的2矢,隻能寄希望將所剩的3支矢全部投入壺中。
不過,隻有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兩人心裏知道,這次遊戲能夠超越秦叔寶的,隻能是李淳風。
秦王命令下達,左右立即行動,不一會兒,兩尊投壺便由侍女抬入大帳。投壺,壺頸長七寸,口徑二寸半,壺高一尺二寸,容鬥五升,壺腹五寸。
仔細一算,這投壺口徑很小,想要在遠距離將矢投入其中,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想技壓群雄在今天勝出,更是難上加難。
尤其李世民、尉遲敬德等人皆是投壺高手,而李淳風則是第一次聽說“投壺”這項遊戲,光是這一點,李淳風便已遙遙落後,看不到絲毫取勝的希望,想要李淳風奪得投壺遊戲的最終勝利除非他走了狗屎運。
李世民和長孫氏離開座位,也和眾人一起來到大帳中央,望著那被擺在一丈外的投壺,李世民笑著擺手道:“太近,太近了。”
尉遲敬德授意,道:“來人,把投壺擺遠一些。”
兩名侍者上前,將投壺又向前擺遠了一丈。
李世民看看那兩個投壺,道:“兩個投壺,還是太容易了些。”
於是尉遲敬德再次開口,道:“來人,去掉一個投壺。”
於是,在秦王李世民的“主持”下,一場難度極高的投壺遊戲即將開始。
“這樣吧,咱們人這麽多,就三個人一起投壺吧。”李世民再次提議。
“臣等領命。”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侍者給每人分發四支矢,李世民和長孫氏則作為“主持人”並不參加此次投壺遊戲。
“遊戲規則很簡單,投入壺中的矢越多,分到的獵物就越好,”尉遲敬德道,“下麵,投壺開始。”
尉遲敬德一聲令下,大帳內的文臣武將、侍者婢女三三一組走上前,分別將手中的矢投向兩丈外的壺。
投壺遊戲的前期,侍者、婢女爭相出手,尉遲敬德等人卻並不著急,隻是靜觀其變。
“張三郎,入壺1矢。”
“劉二妹,入壺1矢。”
……
開始之時,能投入壺中的人並不多,不僅是因為投壺擺放的位置較遠,也因為三人一組投出的矢相互之間有所影響。不過人群中不乏投壺高手,在普通人看來,能在這麽遠的距離1矢入壺已經算是很好的成績了。
投過壺的人越來越多,等待投壺的越來越少。
終於,場上隻剩李淳風、袁天罡、孫思邈、李益達、尉遲敬德、程咬金六人沒有參加過投壺,而場上目前中矢最多的,乃是秦叔寶的2矢。
4中2,對於秦叔寶而言,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了,畢竟秦叔寶對投壺這遊戲並不精通。
場上,要說投壺高手中的高手,當屬尉遲敬德莫屬,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投壺和射箭尤為相似,而尉遲敬德絕對是“神射手”級別的。
“不如我們也試試吧。”孫思邈轉頭望向袁天罡和李淳風,畢竟是秦王親自組織的遊戲,如果連參加都不參加,那後果不可估量……
袁天罡和李淳風點點頭,拿著矢便要邁步上前,這時一旁的尉遲敬德站了出來,對孫思邈道:“孫翁稍待,我先投壺如何?”
“啊?好……好。”
尉遲敬德親自開口,孫思邈又怎麽有拒絕的理由?
隻是李淳風和袁天罡都感到意外,不過二人卻並未多想。
一下子,場上眾人的目光均集中在了尉遲敬德身上,畢竟他是投壺高手中的高手,能不能破了秦叔寶2矢的記錄,就全看尉遲敬德了。
三人來到投壺位置站定,尉遲敬德和李世民對視一眼,兩人仿佛心意相通,尉遲敬德從眼神中便讀懂了李世民的意思。
假裝有些漫不經心,尉遲敬德一邊擺弄著手中的矢一邊道:“好久沒有投壺了,技術已經生疏了。”
“好,準備。”負責投壺指揮的司射發令。
尉遲敬德,李淳風,袁天罡三人皆拿起手中的矢準備。
“射!”
又是一聲令下,三人均將手中的矢投了出去,不過和李淳風、袁天罡相比,尉遲敬德投矢的時間稍稍靠後。
說實話,就算是李淳風認真準備,這投矢入壺對他來說也是小概率事件,更何況他並沒有那麽認真,投出矢後,李淳風連看都沒看。
隻見三支矢向著兩丈外的投壺飛去,按照飛行軌跡,李淳風和袁天罡的矢距離壺口有不小的距離,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兩人的矢是絕不可能穿過壺口的。
可是,便在最後一刹,尉遲敬德的矢後發而至,以巧妙的姿態飛入袁天罡和李淳風的矢中央,然後準確的命中在李淳風那支矢上。
兩支矢相撞,按之前的經驗,兩支矢怕事都沒有進入壺的可能。不可思議的事情,偏偏發生了。
隻見尉遲敬德和李淳風的矢相碰之後,均改變了方向,尉遲敬德的矢偏向一旁,而李淳風的矢改變方向後,竟然直直向著壺口飛去。
“哇!——”
這突然的改變,讓眾人不禁發出驚歎。
“咚!——”
驚歎之後便是一聲脆響,李淳風的那支矢準確的落入壺中。
“李淳風,入壺1矢。”司射的聲音傳來,李淳風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淳風驚訝的抬起頭,什麽?自己投中了?不是自己聽錯了吧?瞎貓也能碰上死耗子?
目光鎖定在兩丈外的壺上,裏麵果然安安靜靜等插著一支矢。
“邪門,真是邪門。”李淳風心中暗道,“到底發生了什麽?”
李淳風向一旁的袁天罡望去,但見袁天罡一臉苦笑,很顯然,在矢飛行的途中,李淳風應該是錯過了什麽。
一旁,尉遲敬德卻是哇哇大叫:“哎呀,竟然沒投中!哇呀呀——”懊惱的樣子,讓場上所有人都未懷疑他想取勝的決心。
現在,尉遲敬德想要超過秦叔寶的2矢,隻能寄希望將所剩的3支矢全部投入壺中。
不過,隻有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兩人心裏知道,這次遊戲能夠超越秦叔寶的,隻能是李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