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朝光雙手握住一把大長斧鉞,掄轉如飛。平盧軍絲毫不敢怠慢輕敵,平盧馬隊中兩員年輕武將馳馬而出,雙雙架住拓跋朝光的大斧。
“此二人皆乃平盧軍裨將。左邊武者喚作李正己,本名懷玉,乃高句麗人,生於營州。”尹子琦得意洋洋的笑道:“右邊小將喚作李懷仙,是柳城胡人,家族世代皆仕契丹,負責守衛營州。此二人擅長騎馬射箭。”
尹子琦的話在眾人看來無異於自吹自擂,畢竟平盧軍是四打二。王武俊、張孝忠對戰安抱真,而李懷仙與李正己則合攻拓跋朝光,無論是長安的達官貴人還是皇族貴戚,都頗為看不起平盧軍這種行為,畢竟以多戰少,難免給人一種以多欺少,勝之不武的感覺。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便是於今為止,無論是河西軍的安抱真、拓跋朝光還是平盧軍的王武俊、張孝忠、李正己與李懷仙,其六人都是邊鎮胡人。到目前為止,兩鎮武將都無漢人出場。安抱真是昭武九國的安國胡人,拓跋朝光是黨項人,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張孝忠是奚族乙失活部人,而新出場的李正己是高句麗人,而李懷仙則是時代侍奉契丹的柳城胡人。
這裏所反映的現實是,在諸胡大雜居的塞北以及河西等地,蕃胡在唐帝國軍隊下級軍官組成中所占的比例已經是很高了。事實上,河北道的平盧、範陽兩鎮因為界臨塞北,與諸種蕃胡部族交流甚深,導致這兩藩鎮從設立之初便不可避免的融入大量北方胡人入軍。同樣的九胡雜居的河西鎮也是如此,這個地區到了宋朝都是一大堆少數民族政權先後聳立。
“這平盧軍的陣容還真是豪華啊。”顧元溪暗暗感慨道:“成德軍的節度使王武俊、易定鎮的節度使張孝忠、幽州盧龍軍的節度使李懷仙,還有淄青鎮的節度使李正己。河朔三鎮的大佬來了兩位,“建中四鎮之亂”的藩鎮頭頭到了三個,中唐後割據一方的藩鎮大佬們都到了七七八八了。”
王武俊、張孝忠分別是成德節度使與易定節度使,而李懷仙是幽州節度使,幽州節度使便是目前的範陽節度使,因幽州因領盧龍軍,又稱盧龍節度使。而李正己是淄青節度使。其中成德與魏博、盧龍三鎮又稱為“河朔三鎮”,這三鎮是唐朝藩鎮裏割據與獨立意識最強的三個藩鎮,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屢屢對抗中央。而淄青鎮在李正己時期則坐擁十五州的廣大領土,擁兵十萬餘人,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藩鎮。
這幾個人日後都擁兵坐鎮一方,執掌一隅之地的大佬。但在目前強盛的大唐帝國中央貴族的眼裏,不過是博人一笑的玩物。在他們看來,觀看這幾個邊軍武將私鬥跟平日在庭院觀看鬥雞、鬥狗等雜戲沒什麽區別,激烈程度比之皇家獸園裏的猛獸搏擊場麵遠遠不如。
隻有後世的顧元溪才看到這幾個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拋卻日後這幾名武將的個人成就不說,作為高句麗族後裔李正己,其背後的高句麗國,從大漢朝到國朝大唐屢屢挑戰中國,成為中央帝國的心腹大患。
早在公元197年,高句麗便與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發生了大規模戰爭。公元197年,也就是東漢建安二年。這一年,人們隻記得發生在中國內地等一係列戰爭。在中原,曹操兩征宛城張繡,在第一次戰役中,曹操的中軍校尉典韋、長子曹昂及侄兒曹安民皆死於亂兵之中,曹操的衛士也損失殆盡。在河北,曹操懾於袁紹的勢力,派遣孔融代表朝廷拜袁紹為大將軍,督青幽並四州,正式承認河北為袁紹的勢力範圍。在淮南,袁術稱帝登基,並與先後與呂布、曹操大戰,將士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在江東,孫策擊破嚴白虎、陳瑀。在徐州,劉備於小沛城宴席間使人縛殺楊奉,將其軍士據為己有。在關中,曹操派遣鍾繇督關中諸軍,韓遂、馬騰等不敢與皇帝對抗,於是各遣子入侍許都,以示服從中央,關中得以暫時安定。整個公元197年發生了一係列大事,然而人們往往忽略了遼東公孫度擊破高句麗山上王軍隊迫使其遷都的大事記。
高句麗,這個在漢朝、曹魏、拓跋北魏時期一直被吊打的邊遠政權在隋唐兩大帝國時期卻成為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亂。由此引發了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祖兩朝四帝的十多次遼東征伐。此時高句麗雖然已經被滅,然後李正己所代表的這個已經消亡的國家與民族,其影響卻是不可輕視的。
而安抱真是昭武九國的安國胡人,安國不過是中亞小國,但其族裔卻出了一個顛覆盛世大唐的燕朝安祿山。拓跋朝光的黨項族在宋仁宗時期獨立創建了“西夏王國”。而李懷仙與王武俊背後的契丹族與張孝忠背後的奚族更是共同構造了後世威名赫赫的“大遼帝國”。在唐朝滅亡之後,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兵書中,還將中國宋朝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羅斯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當中,也依舊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唿。
然而此時依舊是如日中天的李唐皇室當政,大唐帝國的旗幟在四方胡人的領土上飄揚,大唐帝國的節度使們為興慶宮那位開元大聖皇帝橫刀立馬四處開疆拓土。這種對外戰爭在明年的高仙芝西征小勃律之後,接下來長餘十多年,對外開邊戰爭愈演愈烈。而帝國中央朝廷的威信也達到巔峰。所以,這群處於帝國最上層的貴族們自然把這群邊軍將士當做草芥,就如同古羅馬鬥獸場的那群元老貴族們把場上的奴隸角鬥士當做一件可供人娛樂的玩具一般,這群長安貴族們似乎在為戰鬥的不激烈而感到無趣。
“真是沒意思,打了那麽久,怎麽就沒人出點血呢?”說話的依舊是那個廣武郡王李承宏,隻見他不停地摸著自己下吧的胡須,唉聲歎氣不已。
“雷大哥、南大哥,你們怎麽看,河西軍與平盧軍兩鎮誰會勝出?”顧元溪忽然對著南霽雲、雷萬春問道。
“呃……”雷萬春聞言一頓,隨即往場上注視凝思許久,才緩緩說道:“應該說是不相伯仲吧。這場上除了拓跋朝光那漢子外,河西軍那安娃娃跟平盧軍的四個小娃娃實力都是差相仿佛。而王武俊那小娃娃是吃了一開始那個茬還有武器太短的虧,不然他的實力與安抱真也是旗鼓相當的。”
南霽雲指著場上道:“你看這安抱真現在都是邊打邊跑,顯然在王武俊與張孝忠的夾擊之下已經撐不住了。”
“那拓跋朝光呢?”顧元溪看著場上拓跋朝光一把大斧在李正己、李懷仙兩名小將的圍攻之下絲毫不落下風,便問道:“這麽說來,拓跋朝光的武藝是六人裏麵最強的咯?”
“那是自然。”雷萬春聞言啞然失笑道:“你也不看看,拓跋朝光那漢子四十歲年紀,正值壯年。論氣力、臨戰經驗豈是其它四個小娃娃可以比的?那幾個娃娃其實都是武藝不凡,隻是年齡還小,氣力不足,況且臨敵經驗也是欠缺,所以即便平盧軍那四個小家夥一起上,恐怕拓跋朝光都能跟他們打個不相上下。”
果不其然,拓跋朝光見安抱真已落下風,便拍馬前去攔截欲追趕的張孝忠,於是一把大斧分別頂住了張孝忠、李懷仙與李正己的三把鐵槍,而且越戰越猛,越戰鬥誌越旺盛。
這邊平盧軍的主將尹子琦見四將都無法勝過河西兩將,雖然深知作戰勝負並未依靠數量,也知道對麵河西軍的拓跋朝光在年紀上占了很大優勢,但依舊還是羞慚不已。此時也顧不得什麽以多欺少這種話了,他對著旁邊一名武將輕聲說了幾句,然後平盧軍中一名全盔甲武將便縱馬肆虐而出,雙手緊握一把七尺陌刀,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強大的氣場。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出現於隋,盛之於唐,是唐朝極為常見且盛行的兵器。陌刀形製多樣,天下各藩鎮間風格並不相同。而這麽平盧軍武將的陌刀,便是一種類似於三尖兩刃刀式的陌刀。
“此人李忠臣,原名董秦,幽州薊縣人。少年時便在幽州從軍,先後在範陽三任節度使薛楚玉大將軍、張守珪大夫、安祿山大將軍帳下效力,屢隨征戰,累功至平盧軍先鋒使。”尹子琦自鳴得意的介紹道。
“終於出現一名漢人將領了。”顧元溪搖頭苦笑道:“好了。淮西節度使李忠臣也到了,除了代表魏博的田承嗣外,幾大割據一方的藩鎮人員基本到齊了。”
李忠臣看起來三十歲,一把陌刀在陽光照耀下灼灼發光,而他的臉色看起來也是十分桀驁不馴。
“平盧軍這下子出大本了。”年輕的順化郡王李侒拍掌大笑道:“連他們的先鋒使都派出了,這下子可有好戲看了。我看著李忠臣一定能讓我們見點血。”
旁邊幾個人聽到他這樣沒心沒肺的屁話居然都是點頭讚同起來。讓顧元溪不禁大咂其舌。
“李忠臣,你是平盧軍先鋒使、我是河西軍先鋒使,就讓在場眾人看看,到底是你們平盧軍的先鋒使有能耐,還是我們河西軍的先鋒使強!”先前被辛雲京勸阻的安重璋終於忍不住拍馬而出,而他手中的兵器,則是兵器中的“高富帥”,標誌軍功世家貴族出身的馬槊。
甲騎具裝的安重璋揮舞著那把兵中之王的武器“馬槊”,用極為炫富的裝備與極為拉風的方式,朝天大吼一聲,縱馬馳騁直奔李忠臣處而去。
(下一章,公主駕到,女一號登場,主角豔遇來了)
“此二人皆乃平盧軍裨將。左邊武者喚作李正己,本名懷玉,乃高句麗人,生於營州。”尹子琦得意洋洋的笑道:“右邊小將喚作李懷仙,是柳城胡人,家族世代皆仕契丹,負責守衛營州。此二人擅長騎馬射箭。”
尹子琦的話在眾人看來無異於自吹自擂,畢竟平盧軍是四打二。王武俊、張孝忠對戰安抱真,而李懷仙與李正己則合攻拓跋朝光,無論是長安的達官貴人還是皇族貴戚,都頗為看不起平盧軍這種行為,畢竟以多戰少,難免給人一種以多欺少,勝之不武的感覺。
但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便是於今為止,無論是河西軍的安抱真、拓跋朝光還是平盧軍的王武俊、張孝忠、李正己與李懷仙,其六人都是邊鎮胡人。到目前為止,兩鎮武將都無漢人出場。安抱真是昭武九國的安國胡人,拓跋朝光是黨項人,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張孝忠是奚族乙失活部人,而新出場的李正己是高句麗人,而李懷仙則是時代侍奉契丹的柳城胡人。
這裏所反映的現實是,在諸胡大雜居的塞北以及河西等地,蕃胡在唐帝國軍隊下級軍官組成中所占的比例已經是很高了。事實上,河北道的平盧、範陽兩鎮因為界臨塞北,與諸種蕃胡部族交流甚深,導致這兩藩鎮從設立之初便不可避免的融入大量北方胡人入軍。同樣的九胡雜居的河西鎮也是如此,這個地區到了宋朝都是一大堆少數民族政權先後聳立。
“這平盧軍的陣容還真是豪華啊。”顧元溪暗暗感慨道:“成德軍的節度使王武俊、易定鎮的節度使張孝忠、幽州盧龍軍的節度使李懷仙,還有淄青鎮的節度使李正己。河朔三鎮的大佬來了兩位,“建中四鎮之亂”的藩鎮頭頭到了三個,中唐後割據一方的藩鎮大佬們都到了七七八八了。”
王武俊、張孝忠分別是成德節度使與易定節度使,而李懷仙是幽州節度使,幽州節度使便是目前的範陽節度使,因幽州因領盧龍軍,又稱盧龍節度使。而李正己是淄青節度使。其中成德與魏博、盧龍三鎮又稱為“河朔三鎮”,這三鎮是唐朝藩鎮裏割據與獨立意識最強的三個藩鎮,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屢屢對抗中央。而淄青鎮在李正己時期則坐擁十五州的廣大領土,擁兵十萬餘人,成為天下最強大的藩鎮。
這幾個人日後都擁兵坐鎮一方,執掌一隅之地的大佬。但在目前強盛的大唐帝國中央貴族的眼裏,不過是博人一笑的玩物。在他們看來,觀看這幾個邊軍武將私鬥跟平日在庭院觀看鬥雞、鬥狗等雜戲沒什麽區別,激烈程度比之皇家獸園裏的猛獸搏擊場麵遠遠不如。
隻有後世的顧元溪才看到這幾個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拋卻日後這幾名武將的個人成就不說,作為高句麗族後裔李正己,其背後的高句麗國,從大漢朝到國朝大唐屢屢挑戰中國,成為中央帝國的心腹大患。
早在公元197年,高句麗便與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發生了大規模戰爭。公元197年,也就是東漢建安二年。這一年,人們隻記得發生在中國內地等一係列戰爭。在中原,曹操兩征宛城張繡,在第一次戰役中,曹操的中軍校尉典韋、長子曹昂及侄兒曹安民皆死於亂兵之中,曹操的衛士也損失殆盡。在河北,曹操懾於袁紹的勢力,派遣孔融代表朝廷拜袁紹為大將軍,督青幽並四州,正式承認河北為袁紹的勢力範圍。在淮南,袁術稱帝登基,並與先後與呂布、曹操大戰,將士損失殆盡,從此一蹶不振。在江東,孫策擊破嚴白虎、陳瑀。在徐州,劉備於小沛城宴席間使人縛殺楊奉,將其軍士據為己有。在關中,曹操派遣鍾繇督關中諸軍,韓遂、馬騰等不敢與皇帝對抗,於是各遣子入侍許都,以示服從中央,關中得以暫時安定。整個公元197年發生了一係列大事,然而人們往往忽略了遼東公孫度擊破高句麗山上王軍隊迫使其遷都的大事記。
高句麗,這個在漢朝、曹魏、拓跋北魏時期一直被吊打的邊遠政權在隋唐兩大帝國時期卻成為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亂。由此引發了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祖兩朝四帝的十多次遼東征伐。此時高句麗雖然已經被滅,然後李正己所代表的這個已經消亡的國家與民族,其影響卻是不可輕視的。
而安抱真是昭武九國的安國胡人,安國不過是中亞小國,但其族裔卻出了一個顛覆盛世大唐的燕朝安祿山。拓跋朝光的黨項族在宋仁宗時期獨立創建了“西夏王國”。而李懷仙與王武俊背後的契丹族與張孝忠背後的奚族更是共同構造了後世威名赫赫的“大遼帝國”。在唐朝滅亡之後,西域、西亞與東歐地區皆將遼朝(契丹)作為中國的代表稱謂。中亞和西亞的******兵書中,還將中國宋朝傳過去的火藥與火器稱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羅斯民族的語言和文字當中,也依舊以契丹作為中國的稱唿。
然而此時依舊是如日中天的李唐皇室當政,大唐帝國的旗幟在四方胡人的領土上飄揚,大唐帝國的節度使們為興慶宮那位開元大聖皇帝橫刀立馬四處開疆拓土。這種對外戰爭在明年的高仙芝西征小勃律之後,接下來長餘十多年,對外開邊戰爭愈演愈烈。而帝國中央朝廷的威信也達到巔峰。所以,這群處於帝國最上層的貴族們自然把這群邊軍將士當做草芥,就如同古羅馬鬥獸場的那群元老貴族們把場上的奴隸角鬥士當做一件可供人娛樂的玩具一般,這群長安貴族們似乎在為戰鬥的不激烈而感到無趣。
“真是沒意思,打了那麽久,怎麽就沒人出點血呢?”說話的依舊是那個廣武郡王李承宏,隻見他不停地摸著自己下吧的胡須,唉聲歎氣不已。
“雷大哥、南大哥,你們怎麽看,河西軍與平盧軍兩鎮誰會勝出?”顧元溪忽然對著南霽雲、雷萬春問道。
“呃……”雷萬春聞言一頓,隨即往場上注視凝思許久,才緩緩說道:“應該說是不相伯仲吧。這場上除了拓跋朝光那漢子外,河西軍那安娃娃跟平盧軍的四個小娃娃實力都是差相仿佛。而王武俊那小娃娃是吃了一開始那個茬還有武器太短的虧,不然他的實力與安抱真也是旗鼓相當的。”
南霽雲指著場上道:“你看這安抱真現在都是邊打邊跑,顯然在王武俊與張孝忠的夾擊之下已經撐不住了。”
“那拓跋朝光呢?”顧元溪看著場上拓跋朝光一把大斧在李正己、李懷仙兩名小將的圍攻之下絲毫不落下風,便問道:“這麽說來,拓跋朝光的武藝是六人裏麵最強的咯?”
“那是自然。”雷萬春聞言啞然失笑道:“你也不看看,拓跋朝光那漢子四十歲年紀,正值壯年。論氣力、臨戰經驗豈是其它四個小娃娃可以比的?那幾個娃娃其實都是武藝不凡,隻是年齡還小,氣力不足,況且臨敵經驗也是欠缺,所以即便平盧軍那四個小家夥一起上,恐怕拓跋朝光都能跟他們打個不相上下。”
果不其然,拓跋朝光見安抱真已落下風,便拍馬前去攔截欲追趕的張孝忠,於是一把大斧分別頂住了張孝忠、李懷仙與李正己的三把鐵槍,而且越戰越猛,越戰鬥誌越旺盛。
這邊平盧軍的主將尹子琦見四將都無法勝過河西兩將,雖然深知作戰勝負並未依靠數量,也知道對麵河西軍的拓跋朝光在年紀上占了很大優勢,但依舊還是羞慚不已。此時也顧不得什麽以多欺少這種話了,他對著旁邊一名武將輕聲說了幾句,然後平盧軍中一名全盔甲武將便縱馬肆虐而出,雙手緊握一把七尺陌刀,一出場就給人一種強大的氣場。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出現於隋,盛之於唐,是唐朝極為常見且盛行的兵器。陌刀形製多樣,天下各藩鎮間風格並不相同。而這麽平盧軍武將的陌刀,便是一種類似於三尖兩刃刀式的陌刀。
“此人李忠臣,原名董秦,幽州薊縣人。少年時便在幽州從軍,先後在範陽三任節度使薛楚玉大將軍、張守珪大夫、安祿山大將軍帳下效力,屢隨征戰,累功至平盧軍先鋒使。”尹子琦自鳴得意的介紹道。
“終於出現一名漢人將領了。”顧元溪搖頭苦笑道:“好了。淮西節度使李忠臣也到了,除了代表魏博的田承嗣外,幾大割據一方的藩鎮人員基本到齊了。”
李忠臣看起來三十歲,一把陌刀在陽光照耀下灼灼發光,而他的臉色看起來也是十分桀驁不馴。
“平盧軍這下子出大本了。”年輕的順化郡王李侒拍掌大笑道:“連他們的先鋒使都派出了,這下子可有好戲看了。我看著李忠臣一定能讓我們見點血。”
旁邊幾個人聽到他這樣沒心沒肺的屁話居然都是點頭讚同起來。讓顧元溪不禁大咂其舌。
“李忠臣,你是平盧軍先鋒使、我是河西軍先鋒使,就讓在場眾人看看,到底是你們平盧軍的先鋒使有能耐,還是我們河西軍的先鋒使強!”先前被辛雲京勸阻的安重璋終於忍不住拍馬而出,而他手中的兵器,則是兵器中的“高富帥”,標誌軍功世家貴族出身的馬槊。
甲騎具裝的安重璋揮舞著那把兵中之王的武器“馬槊”,用極為炫富的裝備與極為拉風的方式,朝天大吼一聲,縱馬馳騁直奔李忠臣處而去。
(下一章,公主駕到,女一號登場,主角豔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