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學堂裏麵學習儒學!至於陛下所說的實學,可以讓他們跟著自己的父兄學習!”李綱想了想,開口道。


    “一則他們父兄所懂得的頗為有限,我們把全國的實學經驗都集合起來,提取其中的精華,豈不勝過他們的父兄?二則,學習實學可以增長見識、明白事理,即便是將來不從事這些實學,也應該知道一些。”趙諶道。


    “陛下,老臣仍舊覺得不妥。”李綱皺了皺眉,道。


    “陛下,微臣也覺得不妥。”李若水此刻也開口道。


    “你們覺得怎麽樣?”趙諶的目光從其他的軍機大臣臉上掃過,道。


    “陛下,微臣覺得可行!增加實學是為了讓天下學子學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對於學子成長大有好處!”王庶道。


    “陛下,微臣也覺得不錯!”胡銓此刻也開口道。


    “陛下,微臣以為可以加入實學!微臣本來在江南讀書,後來天下大亂,微臣從江南跑到了關陝投靠陛下!加入生產建設兵團之後,微臣才發現以前所學基本上毫無用處,許多東西都是在生產建設兵團中重新學來!既然這樣,何不讓天下少年一開始就學習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呢?”王十朋也是道。


    “微臣不讚同。”李處溫想了想,道。


    “你們也都說說看!”趙諶看向下麵的軍機章京,這些軍機章京大都是從生產建設兵團中提拔起來,年紀都不是很大。


    他們也紛紛說了起來,幾乎所有人都支持趙諶。


    趙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來年輕人都支持自己的改革!尤其是胡銓、王十朋為代表的從生產建設兵團中走出來的年輕人!像是胡銓、王十朋都是曆史上有名的學者,他們都是江南書香門第出身,可是現在都明白儒學實用性有限,應該增加一些實際的東西。


    “陛下,即便是如此,這製定實學書籍也是一件難事!”李綱又道。


    “這個倒不是很難!我們可以將各地的一些實學領袖召集過來,比如種田的高手,算數精妙的掌櫃,等等,讓他們把一些技巧說出來,寫在書中!關於實學,今後每隔幾年,我們還可以再加入新的實學知識!”趙諶道。


    “陛下,書本一旦定下來,都是一用千年,哪有不斷變更的道理?”李若水道。


    “從古到今,實學在不斷的進步,我們的知識自然也應該不斷的進步!今人的種田之法和古人就大不相同,今人的算學和古時就大不相同!關於實學,我們也應該分成許多種類,農學、算學、商學等等分別編製成書,教給學子!”趙諶道。


    “陛下,這樣一來,學子們需要學子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恐怕他們難以掌握那麽多的知識!”李綱道。


    “我們可以由淺入深教給天下學子,剛剛入學,隻是學習識字,一年之後再加入一些簡單的算學,之後再加入一些更加高深的知識!儒學四書五經,無數書籍,學子們都能夠掌握,何況是一些實學呢?”趙諶道。


    “陛下所說,老臣還是不能讚同!老臣還是以為應該隻教儒學!”李綱再次搖頭道。


    “這件事情咱們可以容後再議,你們迴去之後都好好的想一想!咱們再說科舉的事情,朕先把自己的觀點告訴大家!這件事情我也已經和虞允文商議過了,虞允文已經讚同!科舉也不能僅僅隻靠儒學,也要加入實學內容!”趙諶道。


    “陛下,萬萬不可!學堂裏麵增加實學,或者還有一些用處,可是科舉萬萬不能發生變化,科舉隻能考儒學,不能加入所謂的實學!”李綱聽了製服後大驚失色,立刻道。


    “隻懂得儒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進入朝廷、官府之後,如何做事?”趙諶淡淡道。


    “陛下,曆朝曆代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官員們隻學習儒學,之後成為知縣,可以在任上慢慢的學習實學!”李綱道。


    “既然在任上可以學習,為何不能早早學好,然後在科舉的時候進行考試,通過之後才能為朝廷、官府做事?”趙諶道。


    “陛下,古製不可變!”李綱焦急道。


    “古製?老師,你知道這科舉製到現在有多長時間嗎?”趙諶道。


    “大約有五百多年。”李綱想了想,道。


    “是啊,科舉製到現在也不過五百多年而已!三皇五帝之時,未曾用科舉選拔人才,秦漢兩晉之時,未曾用科舉選拔人才!一直到了隋文帝、隋煬帝,他們為了打破門閥製度,這才開始試行科舉!到了唐朝,科舉才盛行於世!唐朝滅亡一直到本朝,如果不算五代十國的話,也不過經曆了一個半朝代而已!這並非古製,為何不可改變?”趙諶道。


    “陛下,從古到今都是學習儒學,以儒學治理天下!現在加入實學,必然會影響儒學地位!”李綱再次道。


    “老師,我再問你一個問題,讀了儒學之後,是不是真的能夠治理天下?不讀儒學,是不是就無法治理天下?”趙諶想了想,道。


    “這……或許是這樣吧。”李綱道。


    “老師又錯了!儒學一直到了漢時才獨尊天下,在漢之前乃是百家爭鳴,秦朝乃是法家治國!漢高祖劉邦連書都沒有讀過,大字都不認識幾個,照樣可以治理天下,並且乃是一代聖君!蕭何、曹參這樣的漢初名相,他們本來都是獄卒,僅僅是看管監獄的,他們也沒有學過儒學,僅僅是識得一些字而已,不也是治理天下了嗎?天下儒生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勝過他們?我朝太祖當年乃是一介武夫,太宗當年也沒有讀過多少書,我大宋開國名相趙普僅僅讀了半本論語,論學識遠遠不如當今的一些學子,他們不也是治理天下嗎?可見能不能治理天下和是否讀了儒學沒有多少關係!”趙諶道。


    “這……”李綱呆在了那裏,無法辯駁。


    趙諶所說的都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尤其是涉及到宋太祖、宋太宗等人,根本不能否認。


    儒學實用性有限,開國君臣少有死讀書的儒士。隻是儒家講究一個“忠”,因此君王登基之後又立刻將儒學當作工具,推行天下。


    “除了這些之外,朕還有一個想法,也是曾經和虞允文討論過的!一個書生,讀書十年,對於天下大事一無所知,對於農事商事一無所知,如何能夠統禦一方?從唐代到現在,凡是中了進士的,要麽是留在翰林院,要麽是成為地方上的縣令!留在翰林院的先不說他,那些僅僅死讀書便可以成為縣令的,他們當真能夠治理好地方?他們未必比得上縣中的一個小吏!曆代的開國名相之中多有小吏出身,如我前麵所說的蕭何、曹參、趙普等人都是小吏,因為他們在地方上呆的時間長了,知道如何治理地方,舉一反三之際,對於治理天下自然也有心得!可見,死讀書的書生還不如經驗豐富的小吏!所以,朕以為,科舉之後,學子不宜立刻掌控一方,而應該成為地方上的屬官或者吏員!他們如果真的優秀,那麽必然表現突出,等到他們有了成績之後,再提拔成為地方官員不遲。”趙諶道。


    “陛下,不可如此!無數學子十年寒窗,這才能夠中舉,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這才能夠成為眾人之上!他們能夠執掌一方,成為知縣,這也是對他們辛苦的補償!陛下現在卻讓他們從屬官、吏員幹起,這讓學子們情何以堪?”李綱道。


    “學子們辛苦,難道天下其他的百姓就不辛苦了嗎?天下人人皆辛苦,難道都要成為眾人之上不成?讀書好未必就能治理好地方,如果真的優秀,又何不在地方上呆上一段時間,如果真的表現突出,朝廷自然會重用!而且,朕還有另一個想法,漢時,地方上的小吏如果表現優秀,還可以做官,到了本朝之後,小吏即使表現再優秀,可是因為沒有中過科舉,所以根本無法做官!朕以為,小吏如果做得好,也可以去參見一些簡單的考試,晉升成為官員!”趙諶道。


    趙諶說完,下麵許多大臣都眉頭緊皺,不過也有人輕輕點頭。


    四月的天氣本來還不是很熱,但是此刻這殿堂中卻有一種燥熱的感覺。


    “王庶,你覺得朕說的如何?”趙諶道。


    “陛下說的不錯!科舉之後立刻掌控一方,很容易出亂子,那些學子們什麽都不懂,他們僅僅是會讀書而已,讀書好未必就能治理好一方!陛下,微臣還有一個想法,科舉之中應該加入時政!比如我國國土大小,我們鄰國的情況,我國的各種律法,我國對於農人、商人的態度如何,各地稅收如何收取,出海的關卡是如何運營,一些最基本的知識他們應該知道!從今以後這科舉再也不要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人!”王庶道。


    “你說的不錯!”趙諶點了點頭。


    “陛下,老臣仍舊無法認可!老臣仍舊以為科舉隻應該考儒學,各地的學堂之中也應該隻學儒學!”李綱沉默了好一陣之後,再次道。


    “陛下,微臣也是這樣認為!儒學乃是天下學問總綱,天下人隻要學好儒學就可以了!隻要會了儒學,農學、算學、商學等等自然精通!”李若水也是道。


    “陛下,微臣也覺得加入實學不太恰當。”李處溫也道。


    而胡銓、王十朋等人則是再次站起來支持趙諶,一時間朝中竟然形成了對峙的兩派,李綱這樣的老人都不支持改變,而胡銓、王十朋這樣的青年都支持改變。


    “這件事情你們迴去再想一想,然後再議。”趙諶道。


    ♂♂熱門小說最快更新,歡迎收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顛覆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生武大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生武大郎並收藏重生之顛覆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