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自大宋這迴大舉攻元後,規模最為浩大的一戰。


    若勝,可重重打擊元軍的氣焰。


    而若是敗了,便會讓得元軍不再那麽畏懼大宋的將士。


    是以這仗不僅僅要勝,而且要勝得漂亮。


    白玫孚從軍多年,有這種決斷。


    以四千輕騎,若是拉開陣線對峙,根本不可能將這些元軍全部擋在城內。


    唯有進行衝擊,才有可能。


    看著這些綠林營供奉殺機森森,天富軍輕騎將士們仍是一往無前的向著前麵衝殺過去。


    軍旗在軍中鼓鼓飄蕩著。


    白玫孚周遭的士卒幾乎是換了一撥又一撥。


    也就他,因為有供奉和士卒們保護著,是以直到這個時候都仍然安然無恙。


    轉眼間,輕騎便是和那些個綠林營供奉們碰撞起來。


    在白玫孚身邊有武鼎堂供奉飛身下馬,持著兵刃向著地麵上那些綠林營供奉殺去。


    槍聲仍是密集。


    這些綠林營供奉們的確修為不俗,站在地上也沒費力氣去斬馬上的騎士,而多數都是去斬馬蹄。


    數十人,足以將整個街道橫向攔截下來了。


    但是,他們卻是並不知道,在街道的兩側,還有天富軍特種團的狙擊手們。


    狙擊手就是用來應對他們這種江湖高手的。


    在碰撞的瞬間,在不遠處,就已是有狙擊手對著這些綠林營供奉開槍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綠林營供奉可以擋得住暗箭,但要想擋住狙擊手們經過改裝的神龍銃,無疑不太可能。


    是以,在他們正要大顯神威的時候,反而是先行遭受到了重創。


    一團團血花在這些供奉的額頭或是心口處炸開。


    莫說他們中間最強者也不過是上元境高手,這刻就算是真武境強者,也不可能再活。


    隨著神龍銃的問世,上元境高手早已經不像當年那樣難以斬殺。


    隨著這些中槍的綠林營供奉到底,阿剌罕和司木奇的高手阻擊戰術便宣告破滅。


    這些綠林營供奉並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天富軍輕騎將士們仍舊是呈秋風掃落葉之勢,向著他們隊列的深處馳騁過去。


    雖然在這個過程裏,也有輕騎將士和武鼎堂的供奉陣亡,但相較於大局來說,顯然算不得什麽。


    這樣的戰爭,是免不了折損的。


    阿剌罕和司木奇瞧著這些供奉接連倒地,皆是驚愕之際,司木奇喃喃又道:“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他倒也不是擔心這些天富軍輕騎就能夠將他和阿剌罕麾下的兩萬大軍全部覆滅,但是這麽下去,他們的腳步必然被拖住。


    等到其餘宋軍都趕到這裏,他們想要再抽身,便就難了。


    最為讓人惱火的是,他們隊列後麵的將士此時隻能瞪眼看著,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阿剌罕則是向著天上看去。


    他現在隻能寄希望於天上的熱氣球軍了。


    若是這些熱氣球軍對天富軍輕騎的後陣進行轟炸,或許可以讓得天富軍陣腳大亂。


    而在這個時候,文起、何方鬆、金灝等人也各率著步卒將士趕到了宿遷城內。


    文起、何方鬆皆是直接向著府衙方向匯聚。


    金灝也同樣是率著大軍沿著北城區主街向著府衙方向趕去。


    在看大天上的元軍熱氣球後,他的臉色微變,意識到什麽,連忙又讓士卒加快步伐。


    同時,大宋禁軍中之前轟炸城牆的熱氣球軍們,此時也都是向著元軍的熱氣球包圍而來。


    他們在空中,對地麵上的情況最是熟悉。


    阿剌罕、司木奇匯聚大軍準備從這北街突圍,根本瞞不過他們的眼睛。


    從整體局勢上來說,無疑是大宋禁軍占據著絕對的勝場。


    隻待文起、何方鬆兩人率軍到府衙,再往北大街行進,便完全可以將元軍圍困在中央主街之上。


    但這個時候,金灝卻也是遇到麻煩。


    司木奇之前派到城外的那兩千鐵騎,在看到城內的狼煙後,也都殺迴來了。


    他們在天富軍步卒進城後不過十餘分鍾的時間裏,也出現在宿遷城的北城門外。


    然後,直接沿著主街向前突進。


    好在是沿著北城頭也在向著城內突進的天富軍熱氣球將士看到了這幕。


    在發現突然出現的騎兵闖進城後,天富軍熱氣球團的都統譚璞餘當機立斷,傳下令去,讓熱氣球不再前進。


    他們向著天富軍步卒將士的後方蔓延過去。


    這便是大宋將領和元軍將領的不同。


    在大宋軍中,不管是如白玫孚那樣的老將,還是如譚璞餘這樣的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將領,都是接受過軍事教育培養的。


    幾年的時間,雖然不至於讓那些老將都成為大文豪,但也絕對不會再是當初那樣大字不識的人。


    如譚璞餘這樣的科舉佼佼者,就更不用說了。


    而往往這樣接受過教育的人,也有著相對應的判斷、決斷能力。


    以前的大多數大宋將領都隻知道言聽計從,而現在的大宋將領,則多數都有著臨機應變的能力。


    打仗,主帥固然重要,但絕非隻單憑主帥厲害就可以取勝。


    或許些微的變故就可以引導整個戰爭的走向。


    趙洞庭刻意培養軍中將士的決斷能力、應變能力,為的,就是應對那些總是出乎意料的變故。


    隻不多時,炮聲便在天富軍步卒們的後方不遠處炸響了。


    有步卒將士迴頭,看到天上落下的那些轟天雷。


    譚璞餘剩餘的不到兩百熱氣球雖是不能阻擋兩千鐵騎,但他們給步卒將士預警,卻是給步卒們提供了應對的時間。


    在最後方的天富軍第七步兵團都統唐元凱在收到斥候傳報後,當機立斷,下令道:“第七團將士,隨本將殿後!”


    說完,便拔出佩劍,帶著持大纛的猛士和親兵向著軍列最後頭跑去。


    一眾第七步兵團的將士都跟著大纛迴了頭。


    隻有斥候持著令旗向前,去向金灝稟報。


    很快,唐元凱便率著第七團將士們在街上布下了防線。


    相較於元軍應對騎兵的陣仗,在這方麵,大宋禁軍顯然要厲害許多。


    他們為此不知道演練過多少次。


    唐元凱將軍中絕大多數將士都安排到了街道兩側以及店鋪房頂上,街道正中央的士卒緊緊不過百餘而已。


    這百餘將士分為三排。


    一排匍匐、一排半蹲、一排站立。


    在每排的最旁邊,還有持紅色小三角旗的士卒站立。


    這樣的布置,能夠讓得神龍銃手們有充足的換彈時間。


    當那些元軍鐵騎頂著熱氣球軍的轟天雷好不容易衝殺過來,瞧見第七步兵團的陣仗,難免傻眼。


    他們沒法想象宋軍怎麽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做好布置。


    同樣都是當兵的,大宋禁軍的軍事素養真要是超過他們太多太多了。


    但到這刻,他們也是騎虎難下了。


    大軍就在城內,他們總不能就這樣扭頭就走。


    莫說他們本來就承擔著接應的重任,即便想走,還得再經過熱氣球的轟炸才行。


    於是乎那鐵騎中將領隻得硬著頭皮率領將士向著天富軍第七團將士衝殺過去。


    槍炮聲響了。


    在應對元軍鐵騎的衝鋒時,大宋禁軍將士的應對要比元軍靈活許多。


    在街道兩旁的將士扔雷的扔雷,開槍的開槍。


    瞧著騎兵衝殺過來也不戀戰,扭頭便跑。


    街道兩側有的是店鋪,完全可以給他們提供躲藏之地。


    相較於他們,此時還在街上被天富軍輕騎將士們掠殺的元將,無疑顯得有些傻乎乎了。


    元軍不過兩千鐵騎,在這密集的火力交織網下,很快便是紛亂起來。


    他們並沒有大宋禁軍那樣的勇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者歸來趙洞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洞庭穎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洞庭穎兒並收藏王者歸來趙洞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