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現在大家投票表決吧……”趙洞庭輕輕點頭,並沒有對蘇劉義的意見發表任何評論。


    坐在桌旁的人也沒再說什麽,各自將自己覺得適合副軍機令這個職位的人選的名字寫在紙上。


    此時不在前線的元帥級別官員、將領總共就那麽幾人,人人都被提名,但還是以鍾健、蕭賢忠兩人得票最多。


    至於前麵數次的探討明明已經讓鍾健、蕭賢忠成為熱門人選,但為何還有人會舉薦別人,這個中原因就實在錯綜複雜了。


    這關乎著個個派係之間的角力,還有他們對自己立場的堅持、體現。


    最後是由趙洞庭親自唱票。


    兵部尚書鍾健以多過蕭賢忠兩票的優勢獲得最多票數。


    趙洞庭唱票完,臉上露出些微微笑,道:“那就由鍾愛卿轉任副軍機令之職吧!”


    他開口,下麵的人也都沒有要反對的意思。


    鍾健站起身施禮,“臣鍾健叩謝皇上!”


    大宋軍中最具聲望的青壯派是嶽鵬、蘇泉蕩,朝中則是他,還有希逸、李狗蛋等人。


    之前他是兵部尚書,希逸是成都府路轉運使,嶽鵬、蘇泉蕩是軍區元帥,李狗蛋科技部尚書,誰都沒到各省正副令級別。


    現在他從兵部尚書這個位置到副軍機令位置上,雖然是劍走偏鋒,但終究是跨出這步了。


    從趙洞庭的表情上,鍾健看得出來皇上應該是更偏向於自己的。


    這也就意味著,皇上日後會更加倚重青壯派。


    隨著朝中老臣們一個個的退休,換血的速度似乎越來越快了。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無疑是不錯的信號。


    而至於空缺下來的兵部尚書之職位,這就不是由軍機內閣投票表決了,而是由國務內閣提名任命。


    趙洞庭擺擺手讓鍾健起來,道:“就此散會吧!”


    “臣等告退。”


    一眾大臣都站起身來施禮,然後緩緩向著禦書房外退去。


    其後趙洞庭又將陸秀夫等人宣到了禦書房裏。


    新任兵部尚書的人選也被確定下來,是現任兵部侍郎池風鼓。


    作為曾經鬼穀學宮中的大才,以他的能耐,管理兵部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翌日,有早朝。


    趙洞庭在大殿上宣布了關於對文起、鍾健以及池風鼓等人的任命。


    且正式給鍾健、池風鼓等人換了官袍、大印。


    鍾健在三十歲這個年紀就成為堂堂的副軍機令,不能說是後無來者,但前無古人是真的。


    當然,僅限於趙洞庭時代。


    同時,趙洞庭也讓蘇泉蕩案的主審官王文富宣讀了對蘇泉蕩的處置。


    原建康軍區元帥蘇泉蕩,複仇心切,不顧大局,且置上官之命於不顧,私調大軍。


    剝奪其官身、爵位,貶為庶民。


    就這麽簡單。


    在大殿裏的人誰都明白,這些罪責完全是避重就輕了。


    真說到底,蘇泉蕩最大的錯其實是違抗聖意。


    這條罪比任何哪條都重。


    再就是不顧文天祥的勸阻。


    朝廷、軍中的兩條大忌,他都犯了。


    趙洞庭要保蘇泉蕩的心思坦露無疑,不僅僅在判決書上避開這兩條,還隻貶為庶民。


    真要處置,殺頭都夠。


    當然,自蘇泉蕩的事傳到皇城,就有許多人覺得蘇泉蕩肯定不會被刺死。


    他畢竟是從硇洲島就跟著皇上的,勞苦功高。


    王文富宣讀完對蘇泉蕩的判決以後,大殿裏的大臣們都很識趣,沒任何人反對。


    趙洞庭見沒人表態,便道:“稍後便將對蘇泉蕩的判決張貼出去吧!以儆效尤!”


    然後宣布了散朝。


    眾臣魚貫而出。


    “恭喜了,鍾大人!”


    “鍾大人,恭喜恭喜啊!”


    “下官恭賀鍾大人了!”


    “恭賀池大人。”


    才剛出大殿,就有不少大臣對鍾健和池風鼓表示了恭賀。


    當然大多數都以鍾健為主。


    兵部今日真是走運了。


    原尚書成了副軍機令,原左侍郎,則成了尚書。


    鍾健和池風鼓兩人連連還禮。


    有太監從他們旁側捧著公文匆匆而過。


    這是關於蘇泉蕩的判決書,要印刷出來張貼出去的。


    至於蘇家,其實昨夜就已經收到消息。


    對於這份判決,蘇劉義和蘇泉蕩兩人都沒有任何怨言,反倒頗感龍恩浩蕩。


    他們都以為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


    沒想到,皇上隻是剝奪他的爵位和官身。


    以後蘇泉蕩還是照樣可以活得滋潤。


    不管軍中事,可精心下來陪伴妻兒。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就在告示張貼出去還不到兩個時辰,長沙城內便發生了騷動。


    百姓們圍在各個告示區議論紛紛。


    蘇泉蕩的事本來就發酵有很長時間,現在隨著他的判決告示出來,便將這件事情再度推上風口浪尖。


    隻以前,百姓們隻是議論議論。


    而這迴,竟是有人在告示區跪倒在地上,說請求以國法論處蘇泉蕩,而且還為數不少。


    先是各個告示區出現這樣的人,然後漸漸有人聚集到律法省衙門、軍機省衙門、長沙府衙,甚至是皇宮。


    本就是出乎任何人意料的事情,竟是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般的唿聲,誰都不敢怠慢。


    才過正午,就有數撥官員到禦書房求見趙洞庭。


    隻是被趙洞庭吩咐下去,攔在了外麵。


    皇城裏不缺軍情處的眼線,他雖在宮中,但得到消息很早。


    這件事情才剛剛騷動不久,他就收到了匯報。


    那時趙洞庭就把王文富和萱雪兩個人宣到了禦書房裏。


    時間迴到大概一個時辰前。


    王文富和萱雪相繼進禦書房。


    萱雪先到,才剛進裏屋,不及給趙洞庭施禮,就見得趙洞庭臉色有些嚴肅地問道:“可查清楚是否有人背後造勢?”


    萱雪揖禮答道:“迴皇上,暫且還在查。


    隻是,現在唿聲越來越高,臣以為,怕不是有人造勢那麽簡單。”


    “此言何意?”


    趙洞庭微微皺起眉頭問道。


    萱雪滿臉凝重道:“隻怕是……百姓確實對律法司給予蘇帥的處置不滿。


    要不然,應該不會有如此多的人……抗議才是。”


    趙洞庭若有所思。


    其實,他也不是沒這樣想過。


    但他不明白,為什麽百姓們會對蘇泉蕩的這件事有如此大的看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洞庭穎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穿越為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穿越為皇並收藏趙洞庭穎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