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紗幔帳,雕欄畫棟,飛簷鬥拱,光影琉璃,今日的寧壽宮輕歌曼舞,明星熒熒。
仁憲皇太後端坐在鳳椅上,一邊欣賞著歌舞,一邊聽容嬤嬤匯報著禮單,一些珍珠翡翠,琳琅如意的玩意見多了,也不覺稀罕,隻是聽到新奇的,才讓呈上麵前。
“德妃送玉如意一對,西域夜光杯一隻,珊瑚瑪瑙若幹,百壽字畫一幅”聽到此,太後打斷道:“百壽字畫?這倒是聽著新鮮,呈上來給哀家瞧瞧。”
一個小太監捧著一卷黑軸畫卷走上來,攤開呈現在太後麵前。太後仔細一看,上麵是用篆體、楷體、魏碑、行草、柳體等百種字體寫的壽字,更妙的是百個壽字拚湊一起又成一個大的壽字。
“這…德妃,這字出自誰人之手啊?”
見太後問話,德妃忙起身道:“迴太後,是羅察家的海若特意為您的萬壽之日而作。那日臣妾準備壽禮,她也在場,便求我將這字畫也算做禮單內,臣妾念她一片誠心,便同意了”。
太後向德妃身後望了望,並沒有看到海若,便饒有興趣地問道:“哦?那丫頭人呢,怎麽沒在?”
“這是皇室的家宴,她不敢擅入,況且她額娘才剛去了,恐晦氣,便在宮外候著呢”德妃笑道。
太後點頭道:“倒是個懂規矩的孩子,宣她進來吧”。
稍頃,海若隨著傳喚的太監上殿而來,隻見她一身淺紫色的暗花旗裝,項間掛著一串珠絡,發髻上插著紫玉梅花簪,冰肌瑩徹,素淡若雪。
待她請安後,太後問道:“你阿瑪就是禮部侍郎羅察?”
“迴太後娘娘,正是”海若低聲道。
太後笑道:“聽德妃說,這百壽字畫是出自你手,想你定是下了不少工夫吧。”
海若道:“迴太後,算不上費工夫,不過幾日而已。”
下麵的人有驚歎的,有疑惑的,也有不信的,胤禎看著海若,不覺為她擔心起來。
見底下人盡是唏噓,海若又道:“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奴婢堅信隻要有心,沒有什麽做不到的事。”
太後垂目歎息道:“果真是與眾不同啊…”正說著,外麵太監報“萬歲爺駕到”,眾人一起跪下請安。
康熙為仁憲皇太後請安入座後問道:“什麽事這麽熱鬧?”
太後含笑道:“皇上來得正好,快來看看羅察家的海若格格送哀家的百壽字畫”,說罷,將畫卷攤開在康熙麵前。
康熙看了一眼,讚歎道:“想不到一個女子竟還有這樣的才學”,於是望向海若,卻看到了那支發簪…
“皇上,依哀家看,這樣的孩子若不留在皇家,豈不可惜”,說罷,眼神望向了德妃。
康熙打量了座下的海若,問道:“那黃額娘的意思呢?”
太後頓了頓,笑道:“其實這丫頭心裏有人了,我也是方才聽德妃說的”說完,與康熙低語了兩句。
胤禎此刻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眼睛死死的盯著跪在殿前的海若。
康熙笑道:“既如此,就依黃額娘的意思辦吧”,轉身對身後的梁九功示意。
皇太後頷首,對海若笑道:“你的字,哀家很喜歡,哀家是老了,可心卻不瞎,既你二人有情,今日哀家便成全了你。”
“謝太後成全”,海若俯身磕頭謝恩。
聽得康熙開口召胤禎上前,胤祥撇過臉,放在身後的雙手不覺攥得更緊,而胤禎趕忙大步上前,與海若並肩而跪。
“宣旨…”洪亮的聲音響徹寧壽宮內外,“皇恩浩蕩,福澤天下,今日賜婚…”
殿前,海若含情的望著胤禎,身後卻是胤祥悵惘的眼神…
仁憲皇太後端坐在鳳椅上,一邊欣賞著歌舞,一邊聽容嬤嬤匯報著禮單,一些珍珠翡翠,琳琅如意的玩意見多了,也不覺稀罕,隻是聽到新奇的,才讓呈上麵前。
“德妃送玉如意一對,西域夜光杯一隻,珊瑚瑪瑙若幹,百壽字畫一幅”聽到此,太後打斷道:“百壽字畫?這倒是聽著新鮮,呈上來給哀家瞧瞧。”
一個小太監捧著一卷黑軸畫卷走上來,攤開呈現在太後麵前。太後仔細一看,上麵是用篆體、楷體、魏碑、行草、柳體等百種字體寫的壽字,更妙的是百個壽字拚湊一起又成一個大的壽字。
“這…德妃,這字出自誰人之手啊?”
見太後問話,德妃忙起身道:“迴太後,是羅察家的海若特意為您的萬壽之日而作。那日臣妾準備壽禮,她也在場,便求我將這字畫也算做禮單內,臣妾念她一片誠心,便同意了”。
太後向德妃身後望了望,並沒有看到海若,便饒有興趣地問道:“哦?那丫頭人呢,怎麽沒在?”
“這是皇室的家宴,她不敢擅入,況且她額娘才剛去了,恐晦氣,便在宮外候著呢”德妃笑道。
太後點頭道:“倒是個懂規矩的孩子,宣她進來吧”。
稍頃,海若隨著傳喚的太監上殿而來,隻見她一身淺紫色的暗花旗裝,項間掛著一串珠絡,發髻上插著紫玉梅花簪,冰肌瑩徹,素淡若雪。
待她請安後,太後問道:“你阿瑪就是禮部侍郎羅察?”
“迴太後娘娘,正是”海若低聲道。
太後笑道:“聽德妃說,這百壽字畫是出自你手,想你定是下了不少工夫吧。”
海若道:“迴太後,算不上費工夫,不過幾日而已。”
下麵的人有驚歎的,有疑惑的,也有不信的,胤禎看著海若,不覺為她擔心起來。
見底下人盡是唏噓,海若又道:“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奴婢堅信隻要有心,沒有什麽做不到的事。”
太後垂目歎息道:“果真是與眾不同啊…”正說著,外麵太監報“萬歲爺駕到”,眾人一起跪下請安。
康熙為仁憲皇太後請安入座後問道:“什麽事這麽熱鬧?”
太後含笑道:“皇上來得正好,快來看看羅察家的海若格格送哀家的百壽字畫”,說罷,將畫卷攤開在康熙麵前。
康熙看了一眼,讚歎道:“想不到一個女子竟還有這樣的才學”,於是望向海若,卻看到了那支發簪…
“皇上,依哀家看,這樣的孩子若不留在皇家,豈不可惜”,說罷,眼神望向了德妃。
康熙打量了座下的海若,問道:“那黃額娘的意思呢?”
太後頓了頓,笑道:“其實這丫頭心裏有人了,我也是方才聽德妃說的”說完,與康熙低語了兩句。
胤禎此刻心都快跳出了嗓子眼,眼睛死死的盯著跪在殿前的海若。
康熙笑道:“既如此,就依黃額娘的意思辦吧”,轉身對身後的梁九功示意。
皇太後頷首,對海若笑道:“你的字,哀家很喜歡,哀家是老了,可心卻不瞎,既你二人有情,今日哀家便成全了你。”
“謝太後成全”,海若俯身磕頭謝恩。
聽得康熙開口召胤禎上前,胤祥撇過臉,放在身後的雙手不覺攥得更緊,而胤禎趕忙大步上前,與海若並肩而跪。
“宣旨…”洪亮的聲音響徹寧壽宮內外,“皇恩浩蕩,福澤天下,今日賜婚…”
殿前,海若含情的望著胤禎,身後卻是胤祥悵惘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