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章1039.斬首罪官


    劉公公在旁也看到信件上的內容,滿臉堆笑,柔聲道:“老奴恭喜皇上,賀喜皇上了。”


    趙洞庭輕輕點頭,笑道:“這事倒真是值得恭喜。福州安定下來,忽必烈是想不議和都不行了。”


    之前即便收到黃華密信,他心裏也還有點沒底氣,但現在,那真正是底氣十足。


    稍作沉吟以後,趙洞庭便開始提筆給黃華迴信。


    諸位愛卿在福州作戰有功,當為我大宋諸地表率,待戰功統計出來以後,朕自當另行封賞。


    黃安撫使所言立碑之事,朕答應,隻斬將之事且再做斟酌,待和元朝議和後再定。此前,黃安撫使務必留下那些降將性命。


    趙洞庭的迴的信就這些內容。


    此前各地作戰,各軍中都有不少將士立有軍功。他自不可能在現在就全部封賞下去。


    因為這是需要細細斟酌的。


    待紙上墨跡幹涸以後,趙洞庭便讓太監將密信送往了易詩雨那信鴿豢養司去。


    然後他也沒有繼續呆在禦書房裏,迴到了寢宮裏去。


    長沙城內街道上。


    高滿山、關蜀等足足上百官吏被押在囚車內遊街。


    囚車蔓延足足數條大街。


    不知道多少百姓駐足在街邊觀望。


    這陣仗,甚至和兩天前朱海望、朱河琮迴城時差不多。


    有監察省和律法省官員騎著高頭大馬走在囚車前麵,身後及街道兩側都有穿著銀甲的將士隨行,有足足數百之眾。


    而且,其中還有武鼎堂的高手隱藏在其中。


    這種陣仗,想來即便是有人膽大包天敢來截囚,那也隻能是自尋死路。


    “貪官!”


    “罪人!”


    街道兩旁的百姓聽著那監察省官員嘴裏喊著高滿山這些人的罪責,人群漸漸激憤起來。


    有不少百姓拿著爛菜葉、臭雞蛋什麽的向著囚車內的那些官吏扔去,直讓得他們都是好生狼狽。


    這些人,都是罪應當斬的。除去通敵以外,不少人都還有其餘的罪名。


    一路行,一路罵聲不止。


    等終於趕到菜市場的時候,高滿山等人臉上已是看不出原來的容貌。


    他們神色各異,有的失落,有的悲憤,有的黯然。


    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他們心中大概是沒有什麽怨念的。因為監察省全部是以律法判他們的罪,算得上極為公正。


    皇上沒有用那種酷刑,如淩遲、蛇坑之類的來解決他們,而給他們斬頭這樣痛快的死法,已經算是仁至義盡。


    午門處。


    監察令張世傑已經親自等候在這裏。


    這迴官員牽扯極多,涉及的勢力也是極多,由他親自監斬。


    午門處的士卒比押送的士卒要更多,且連皇宮內的禁衛也都被調撥過來不少。


    等眾嫌犯押到,許多百姓也跟著到這裏。


    張世傑眼神從高滿山、關蜀等人臉上掃過,眼神有些複雜。


    同僚多年,他真沒有想過高滿山等人竟然會是大理的棋子。而且,現在將由他來送他們離開。


    有官吏在旁側將罪狀遞給張世傑。


    單是這罪狀,就是一張很長很長的紙。


    待得眾士卒將高滿山等人都押下囚車,張世傑高聲念道:“罪人高滿山,原社安部尚書,通敵叛國……處死。”


    “罪人關蜀,原財務部侍郎,通敵叛國……處死。”


    念這百餘罪官的罪狀,便是足足念了十多分鍾之久。


    刑場周圍早已是悄然安靜下來。


    無數百姓震驚。


    因為這些官吏的身份要遠遠超乎他們的意料。尤其是高滿山和關蜀兩人,這已經是他們尋常連想都不敢想的大官兒。


    而這百餘人中官階最低者,也都是從七品。根本沒有沒有品階的小吏。


    天曉得這皇城周遭城市到底會空出多少空缺來。


    “午時已到……”


    忽然間,有帶著插雲帽的官吏一聲長吼。


    高世傑從他麵前書案上簽筒中抽出了一支竹簽,扔到地上,“斬!”


    竹簽上有個腥紅的“斬”字。


    刑台上,筷子手們將高滿山等人背後的罪簽給抽了去。


    手氣刀落。


    一顆顆頭顱滾倒到地上。


    一具具無頭屍體栽倒下去。


    鮮血噴濺。


    午門亡魂百餘數。


    在大宋鬧得浩浩蕩蕩的通敵案,至此總算是初步有個告落。


    隻是餘波顯然並不會就這麽結束。


    百餘官吏午門處斬,總是要在民間興起不少議論之聲的。


    等不多時,高滿山等人被處斬的消息便被太監遞到趙洞庭的寢宮內。


    正在陪著趙安、趙如兩個小家夥的趙洞庭看過張世傑親自寫的奏疏,隻是輕輕歎息一聲。


    對於高滿山這些人,他不想發表什麽評論,也不知道該怎麽評論。


    其實如高滿山、關蜀,乃至於官居監察省副監察令的謝枋得,他們能夠官居到這個位置,能力自是有的。這些年來,他們也為大宋出過不少力,建立過不少功勞。隻可惜,終究是各為其主。


    他們對大宋造成的損失不是他們的功勞能夠相抵的。


    趙洞庭也不得不斬他們。


    法不容情。


    沉默半晌之後,趙洞庭才對身旁劉公公說道:“將這消息通報各地吧!”


    “諾。”


    劉公公隻是領命,就向著外麵走去。他當然看得出來此刻的趙洞庭心情有些沉重。


    數十騎離開長沙。


    上百隻信鴿向著各地而去。


    又是一日。


    元中都。


    大宋駐元使臣周興言在收到趙洞庭的信以後,臉上露出喜色,便立刻帶著信向元皇宮,求見忽必烈去了。


    而此時,元皇宮內皇帝忽必烈已是氣得臥病在床。


    他到底是年紀大了。


    之前收到江陵府敗報,大軍徹底潰敗的消息,就已是讓得他大發雷霆。


    而前夜,他又收到福州敗報。


    福州簡直比江陵府敗得還慘,除去信鴿外,基本上沒有士卒逃出城去,連阿術都沒有絲毫消息。


    這自是讓得忽必烈惱怒非常。


    在看到信的瞬間,他便隻覺得有股逆血忽然間湧到腦袋裏,然後直接昏迷了過去。


    五路大軍聯合大理、新宋、越李朝攻宋國,忽必烈真的從沒想過最後會是這個結果。


    他之前甚至想,即便是新宋、大理、越李朝兵敗,單以他元朝兵力,也是足夠和宋軍爭鋒的。


    而現在現實卻告訴他,他大元的兵力已是根本無法和宋軍相提並論了。


    短短數年之內,宋國於絕處逢生,現在已是這中原大地上最大的霸主。


    他雖在北疆還有二十多萬大軍,但這點人,根本不可能是宋國的敵手了。


    求和……


    之前求和,忽必烈尚且是看著大理、新宋、越李朝、江陵府接連兵敗,想退軍保留實力,以期日後繼續和宋國爭鋒。


    但現在,他是想不求和都不行了。


    以忽必烈的頭腦,當然可以預料到自己在此次議和中必然盡處下風。


    他已經沒有和宋國談判的本錢。


    越想,便是越氣。


    於是忽必烈病倒後,愣是沒有能很快就痊愈。這是心病,就像當初段興智那樣,實在不是那般容易就能痊愈的。


    周興言到元皇宮門口求見以後,在門口等待許久,才被太監給領進去。


    隻到裏麵,他自是沒有能見到忽必烈,而是被帶到中書省,見到了桑哥。


    耶律鑄被俘、阿術自盡,忽必烈的頂尖智囊團中也就僅僅隻剩下桑哥了。


    周興言見到桑哥,頗感意外。


    桑哥坐在椅子上,眼神掃過周興言,道:“皇上偶感風寒,身體不適。特命本官來接見於你。”


    他看出來周興言臉上的疑惑了。


    而忽必烈臥病的事,他自是不可能告訴周興言的。甚至這事,在皇宮中都是秘密。


    不是因為別的,而僅僅是因為現在太子真金還在宋朝北疆。


    若是忽必烈撐不過這個劫……太子不迴朝……元朝局麵將會很難想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為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貳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貳蛋並收藏重生為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