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年開始,曹家就開設了私塾。


    長公主,曹操和卞媚所生的次子等適齡孩童,到了年紀,都在學舍上學。


    曹操覺得用當世最好的師資,隻教自家的幾個孩子,過於浪費學習資源。


    於是讓荀彧等幾家的子嗣,曹氏,夏侯氏的一些子弟,也把孩子送來。


    這幾年,適齡的學童增多,已有三十來人。


    從四歲到七歲,分大小兩個班。


    漢時的幼童,授學內容簡單,識字,練字,初級算數。


    教師團隊包括蔡邕,文姬,鍾繇,連鄭玄有空時,也會來教一教。


    都是名揚後世的大文豪。


    三十來個孩子,其中有天賦好的,六七歲已會做啟蒙詩。


    文姬給曹操的冊子上,寫的便是這些孩子的授學內容。


    每過一段時間,師長會考一考字詞,書法,算數加減。


    長公主殿下在三十多個孩子裏,位列第二。


    二王子殿下,以姐姐為榜樣,是第三。


    但都是倒數。


    學字,算數,姐弟倆全班倒第二和倒第三。


    倒第一那個,是夏侯淵的幼子,生的五大三粗,從小就以護持公主和殿下為己任。


    他爹都教好了,咱得給長公主和二殿下兜底。


    所以那孩子交的白卷。


    曹操看過姐弟倆的成績,如遭雷擊。


    曆史上曹老板有名的會因材施教,子嗣都是學霸,有幾個,還是少見的天縱之才。


    他在教子方麵的能力,毋庸置疑。


    穿越過來,改變了許多事,把孩子們從學霸變成學渣也是其中一項?


    朕忙著理事,言傳身教少了些,救一救應該還來得及……曹操自我安慰。


    文姬本是開個玩笑,見他看了閨女兒子的成績,臉色難看,有些後悔,從曹操手裏拿迴小冊子,柔聲道:


    “夫君勞心國事,是妾沒教好,夫君切莫著急。


    他們都很聰慧,隻是貪玩。清兒過於頑劣了些。”


    清兒是長公主的乳名,家裏人叫。


    “快點,快點,趕緊落子。”


    蔡邕在旁催促,打算趁機狠贏曹操一局,扳正嶽父和女婿的關係。


    在漢時,圍棋的規則是執白先行。


    雙方在四個星位上(對角星布局)各擺兩子,即座子,以確定黑白雙方,各占兩角。


    漢時的主要棋類,有圍棋、象棋、六博、彈棋。


    曹操,蔡邕皆是博聞強記之輩,棋力雄健。


    雙方以黑得角,白得邊為開局,落子奇快。


    你一子,我一子。


    又以計數法算勝負,中盤曹操就開始落在下風。


    蔡邕精神抖擻,容光煥發,連掃曹操兩條小龍,優勢愈發明顯,最終鎖定勝局。


    蔡邕見好就收,玩一局就不玩了,“願賭服輸啊,今日起開始叫嶽翁。”


    蔡邕贏完棋就跑,因為贏曹操一次不容易。


    他打算去找虞文,水鏡,龐德公等人顯擺一下。


    這些人當下都是大魏的底蘊,包括張槐,童淵,有的四處走動,雲遊山水,有的便在鄴城常居。


    蔡邕把外孫女也帶走了,顯擺孫女,徒弟,也是幾個老頭的固定項目。


    “夫君。”


    文姬攬著曹操的頸子坐下,和聲細語:“你讓著阿父了?”


    剛才的下棋,曹操確是暗中相讓。


    蔡邕年紀日漸大了,讓一局叫他高興高興。


    文姬聰穎異常,蔡邕沒發現,她卻是看的明白。


    讓棋,曹操準備找補迴來:“叫爸爸。”


    “不要。”


    文姬滿臉嬌羞,看神態就知道以前試過,很清楚其中的特殊含義。


    夫妻倆也開始下棋,落子如雨,又急又快,響聲清脆。


    文姬輸慘了……


    繁星滿綴。


    五月的天氣已頗熱。


    大喬沐浴後,換了中衣,倚在榻上做女工。


    見曹操過來,她從榻上扭腰用白淨的足端一挑繡鞋,趿拉著鞋子迎上來,幫曹操解下外衫:


    “陛下今日怎過來的這般早?”


    曹老板喜歡三更半夜的串門,眾妃嬪都知道他的習慣,來早了反而不太適應。


    沐浴後的大喬,俏臉粉潤,頸項下是玉琢般的鎖骨,連兩個骨窩也很精致,膚若凝脂,白的耀眼。


    再往下,卻又變得波瀾壯闊…


    果然人間絕色,以朕這種不為女色所動的人,亦難自持……曹老板牽著自家妃嬪迴到榻上。


    兩人說了一會話,便漸入佳境。


    半個時辰後,大喬嬌弱無力,難以反抗的被帶到了隔壁小喬的寢殿。


    小喬剛睡下,迷蒙間睜開眼,見是曹操,嘴角微揚,扭過身子表示還想睡會。


    但她旋即被曹操拉起來鍛煉身體。


    小喬這時候才看見姐姐在一側,低唿了一聲,把自己藏到被子裏……


    夜色漫長。


    次日淩晨,曹操起身時,姐倆都在身側,兩張活色生香的臉蛋,嬌豔魅惑。


    曹老板從寢殿出來,頗有些意猶未盡,打算今晚還來。


    他進入靜室,展開修行。


    自從突破神話境,他的修行就出現了一些特殊的變化。


    最直觀的是五感提升,對空間,對萬物的感知,達到了一個常人無法想象的層麵。


    近來,他先後兩次,從空間中看見水波紋一樣的漣漪。


    有時側耳傾聽,還能聽到空間深處,湧起潮汐般的聲音。


    他對季候,天時的變化和感知,更是準確到了驚人的地步。


    神話境界,像是能觸摸到天地藏在表象下的一些秘密。


    此時,曹操經過一個時辰的修行,結束吐納,便看見麵前有詞條的推送:


    【商王墓,出現了殷商鎮國器】


    在那座大墓內,道尊和令晉,厲五方,最終來到了墓葬深處。


    其主墓室,有六階玉台,上有王座。


    王座後方,放著一口棺槨。


    而玉台前邊,有一尊三足兩耳的青銅鼎。


    “商王鼎!”令晉脫口道。


    殷商時期崇尚祭祀,萬事求問天地,卜卦以定吉兇。


    一些古籍上留下的記載,曾記錄過殷商有一口鎮國的鼎器。


    傳說能承載天機。


    商王以其鎮壓國運,祭祀天地。


    關於殷商鼎,還有人將其與九鼎聯係在一起,認為是九口禹鼎中的一口。


    商王朝覆滅前,這口鼎便不知所蹤。


    眼前所見的大鼎,折沿方唇,深腹圓底,蹄形圓足,口下有六組獸麵紋,以雲雷紋為底。


    特別的是鼎內承載氣運,如混沌蒸騰。


    這種形製的鼎,且能承載氣運,過於神異,所以令晉脫口便道出是殷商鼎。


    世間的鼎器,隻有九鼎,神農鼎,殷商鼎等三四件神物,有如此氣象!


    “把這鼎弄迴去,可成為我大魏的國運重器,潑天之功。”令晉激動道。


    “可你搬不動!”


    厲五方:“若真是商王鼎,承載天機國運,必重若山河。除非帝王之尊,以氣運與其相融,絕難搬走。”


    令晉怔了怔。


    厲五方迴頭看向身後的墓道:


    “你發現沒有,我們接近這主墓室後,始終跟在你後邊的東西,就退走了。”


    令晉嗯了一聲。


    他們這幾日曆盡兇險,來主墓室前,剛經過一座人殉坑。


    甫一靠近,便如同闖進了陰間地獄。


    當時道尊動用了一尊青銅印和三皇棺。


    以那尊銅印,鎮壓人殉坑,又推動三皇棺,才得以在其中找到正確方向,最終來到這主墓室。


    令晉瞅瞅道尊,若無這位一起進來,非喪命不可。


    “道尊,剛才你用的那枚印…”


    “就是你想的那件東西。”


    道尊打斷令晉,當先走入主墓室,往那口鼎走去。


    隨著他的接近,王座後方的青銅棺,忽然傳出動靜。


    聽聲音,像是有人在棺材裏,用利刃滑動棺壁,刺耳尖銳。


    道尊抬手祭出一件器物,落在那棺壁上,卻是一枚很小巧的銅印。


    銅印的底座,祭刻著九座簡筆畫般的小山。


    奇妙的是,那印上的天地是倒懸的,九山倒立而存。


    銅印一落,棺槨就變得無聲無息。


    令晉隨行在道尊身側,先一步來到大鼎旁,觀察片刻,探手托住鼎壁,驀然發力。


    大鼎紋絲不動。


    令晉使出吃奶的勁,亦難撼動分毫。


    他訕訕的收手道:“這鼎果然難以搬運,根本拿不走。”


    “你們看鼎口!”


    那鼎內混沌般的氣機流轉,朦朧間似乎有東西在鼎內遊曳飛騰,變化萬千,奇詭之極。


    “有典籍上記載,說玄鳥落而生商,殷商王鼎,是天降玄鳥所化,與商朝之祖同生。


    這鼎裏飛騰之物,好像是一隻黑色的大鳥!”厲五方凝視鼎口。


    此時那鼎中的東西,沉入深處,不見了蹤跡。


    道尊也是探手一托,巨鼎頓時離地而起,被他托在手裏。


    令晉瞠目道:“你為何能拿起來?”


    “你拿的姿勢不對。”


    道尊試了試鼎是能拿走的,又放迴原來的位置:


    “這墓中的陪葬室,金銀之物眾多,讓人進來取吧。”


    “但主墓室不要再進來了,棺中的商王,以此鼎汲取地脈之氣,溫養自己的遺骸。


    把鼎拿走,必會誘發變故。


    我留在此地看護,你們取完金銀來告訴我一聲,咱們一起退走,到時再拿這鼎。”


    道尊居然坐到了那王座後的棺槨上邊,閉目打坐,再不言語。


    ……


    曹操收迴查看商王墓的視角,走出靜室。


    這天下午,他得了些閑暇,在書房再次審視地圖。


    收歸扶餘後,是先對付鮮卑,還是先取高句麗?


    “荀司馬寫給高句麗的國書,送出去多久了?”


    “32天。”


    甄宓穿著淺玫色長裙,欺霜賽雪的手裏拿著竹筆,在抄錄卷本,抬眸看了眼曹操。


    曹操外出征戰迴來,便讓荀彧執筆,給高句麗送了一封國書。


    算著時間,已該到了高句麗。


    曹操矚目地圖的視線下移,看向沿海區域。


    三天前,采鑿自倭國的第一批金礦,剛送到東部沿海的琅琊郡,所得頗豐。


    而當下的大魏,船舶漸多,已有了初步探索海疆的能力。


    南向近海的幾個國家,也到了可以勘察登陸的時候。


    曹操正在思忖,有內侍送來一疊奏折,等待批複。


    分管外務的大臣蔣幹,負責宗廟祭祀,鬼神之禮的太常,連同諸葛亮,相繼進入書房。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