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唿嘯。


    馬蹄聲起,一支隊伍,從北邊馳騁接近。


    他們出現在數萬具鮮卑人骨骸堆砌的區域。


    這支隊伍大概有七八千人。


    他們似乎剛經曆過血戰,有的人連甲胄都已破碎殘缺。


    還有人刀鞘丟失,露出來的裸刀,刃口崩壞如鋸齒。


    “兩位將軍,我們就這麽退迴去?”


    “大夥都不甘心,我們還能再戰!”


    “不能再打了,再打折損會很重。”


    來到近處,才見到為首的將領是張遼,趙雲。


    他們率領的兵馬,是整個大魏最早形成戰鬥力的並州老卒。


    還有最早一批跟著趙雲,戍衛北關的青州軍,兗州軍。


    直到今日,這兩支隊伍,仍是整個魏軍中的砥柱,真正的老卒,作戰經驗豐富。


    魏軍其他將領追逃到草原深處,鮮卑各部落,並不是一點反應都沒有。


    曹操為了追逃大量潰兵,做了諸多安排。


    麹義,高順在水源地伏擊托和納吉所部,張遼和趙雲則帶兵更為深入,殺到了湖岸彼端。


    他們的奔襲目標,是拓跋詰汾和伊婁拖都,組織在大後方放牧的族群。


    而其周邊的鮮卑部落,迅速反應,被張遼,趙雲的奔襲吸引。


    雙方在草原深處,多次接戰廝殺。


    所以此前魏軍能不斷的追逃,深入草原擴大戰果,而不受幹擾,是趙雲,張遼所部頂在前邊,牽製了鮮卑其他部落。


    當曹操下令追逃結束,全軍迴撤。


    趙雲,張遼才帶隊收兵,途經這處殺俘後留下的屍骨堆!


    這裏位於大魏北關五百裏,已不算太遠。


    趙雲,張遼率部過來沒多久,便聽到急劇的蹄聲。


    另一隊魏軍,趕來匯合。


    為首的是馬超,龐德。


    兩人奉命接應張遼,趙雲迴撤。


    當遇上追襲的隊伍,兩人殺上去阻敵殿後,此時又追了上來。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馬後,掛著不少鮮卑人的腦袋。


    馬超統領的涼州軍,割頭計功是傳統。


    隨後又有蹄聲傳來,是高順率陷陣營,和典韋統領的重騎,聯袂而至。


    魯肅竟也在兩人的隊伍中。


    他們同樣是阻截追襲張,趙二人的鮮卑兵,負責接應。


    這次深入草原,魏軍和鮮卑,已是全麵開戰,廝殺不斷。


    人都碰齊了。


    張遼笑道:“這次交手,鮮卑死傷很重,內部很可能出現動蕩。對他們是個重創,兩個王部幾乎被打沒了。


    大王說,今年就打到這,讓我們全部收兵迴去。”


    幾個將領碰在一起,兵強馬壯,彼此交換訊息,踏上了歸途。


    “大王在哪?”


    “大王先一步南返,還有其他事。”


    萬骨堆的區域。


    魏軍走後兩個時辰,有一隊鮮卑人追了上來。


    為首將領有些偏古銅色的皮膚,麵龐方正,騎在馬上,額頭紮著一指寬的皮帶,腦後的頭發纏繞成一束。


    他身穿皮袍,背著一柄特大的長弓,身後跟著上萬鮮卑精銳。


    這支鮮卑兵聚集的兵勢,讓其隊列中仿佛有狼嚎般的嘶吼聲,時而傳出,懾人無比。


    他們是鮮卑最頂尖的薩滿軍。


    在鮮卑內部,傳說這支隊伍得到了薩滿的賜福,是神在人間的衛隊。


    他們駐紮在草原深處,得知這次鮮卑王帳被屠,才出兵南下。


    當他們來到萬骨堆的區域。


    為首將領,勒住了戰馬。


    他身後的全軍,呆看著數萬遺骨散布的骨堆。


    其慘厲駭人處,讓這支鮮卑強軍,也不禁生出一種戰栗感。


    那將領帶領眾人下馬,來到骨堆前,低聲呢喃:


    “眾位同族兄弟,願薩滿之神接引你們迴歸大草原的懷抱。”


    他舉目南望,看了良久:“我們迴去吧,不要繼續往南追了!”


    “穆托大將,我們並未追到漢軍,迴去如何對大薩滿,對阿伏於交代?”一個副將說。


    被稱為穆托的將領,眼神中似乎蒙上了一層異力,眉頭緊皺:


    “你們看南邊的方向,充滿了刀兵氣。”


    “他們在南下的草原上,布滿兵馬,我們獨自南下,討不了好處。


    稍有不慎,可能就迴不來了。”


    “這次大敗,損失了兩大王部,不能再有損失了。”


    “當年,我鮮卑崛起於草原,收服諸多部落,組建鮮卑大部,控製草原。


    這次漢人殺的多是我們鮮卑王帳精銳,若再有折損,草原上便會有動蕩。


    那些部落,並不都是死心塌地的跟著我們。


    他們隻是附庸我們的強大。”


    “南下的慘敗,告訴我們應該警惕起來。


    我們贏得太久,已失去了謹慎。隻有重新團結,才能從漢人身上把仇恨討迴來。


    先迴去,大薩滿將親自召集部落大會。”


    穆托對數萬人的骨堆,單膝跪倒:


    “就讓他們在這裏天葬,看護著草原。


    不久的將來,他們會見到,我們擊潰漢人,為他們報仇。”


    ……


    兩天後,大漢北關,眾將南歸。


    遠遠地,看見前方出現一座城池。


    那城池造型方正,頗具規模。


    但高聳的外牆,滿是缺口,許多位置已倒塌。


    這城池曾被嚴重的破壞過。外牆被火燒後,留下的黑色痕跡,多年殘留不去。


    整座城池破敗。


    這裏便是當年西漢的北部重鎮,邊城定襄!


    東漢末年,國力羸弱。


    漢人不斷收縮防線,這座在曆史上留下卓著功勳的曆史名城,便被鮮卑南下所占,舉火焚燒,推倒了城牆。


    檀石槐在世時,曾說過永遠不許漢人重建定襄。


    北部草原民族對定襄充滿了仇恨,因為這座城池,在曆史上屢次作為北攻外族的橋頭堡,是北線最著名的戰爭之城。


    多少次漢軍從這裏出擊,雄兵逐北,擊潰外族。


    西漢有多位名將,從定襄出北關為神州而戰,最終凱旋。


    這裏被鮮卑占領後,引入羌氐等河西周邊各部族混居。


    還有定襄往東的高柳,往南的盛樂,往西的雲中等名城,也是類似的情況。


    這些北部城池,被鮮卑占領後,漢人的北關,一路迴縮到了長城以南。


    曹操這次打仗,先潰鮮卑,然後便準備收迴這幾座邊城,把國境大幅往北推進,讓定襄再次成為驅逐北部遊牧民族的雄城。


    定襄在內的多座城池,勢力混雜,和更西側的胡集,情況相似。


    鮮卑人不會在這裏居住。


    但強占不還。


    定襄等地遂成了邊貿活躍,各方勢力紛雜的地方。


    此前有江東士族逃到益州,說知道一條走私線,能衝擊大魏本土,說的就是這裏。


    定襄往西,可以成為衝擊河西的屯兵地。


    往南可以威脅漢土防線。


    這些北部邊城,其實極具戰略和曆史價值。


    曹軍和鮮卑大戰,是第一步。


    拿迴定襄沿線,國境北擴,是第二步。


    以後還會有第三步,第四步。


    曹操的最終目的,是希望把五胡亂華,曆史上周邊這些流氓部族對漢人做的事,先在他們身上用一遍。


    北上追逃後,曹操率先南返,如今就在定襄城內。


    他迴來後,突然派兵入駐定襄,掌控周邊。


    但凡邊關城池,有一個共性,就是消息靈通。


    南來北往的人,帶來了整個天下的消息。


    大魏和鮮卑,在東西兩線開戰。東部拓跋詰汾的索頭部大潰,折損數萬人,拓跋詰汾連日被追逐北逃。


    西鮮卑則被徹底擊敗。


    首領步度根,繼魁頭之後,成為第二個被殺的大酋。


    鮮卑王部之首伊婁拖都親征,被曹軍斬殺在戰場上。


    這些消息,像風暴一樣席卷定襄等邊城。


    每一個消息,都帶來一次莫大的震撼。


    定襄周邊眾城,無數消息匯聚,曹軍,曹魏之主,被傳的沸沸揚揚,神乎其神。


    曹操稱王數年,多次北擊外族。


    驀然迴首,三五年間,已連潰烏桓,河西羌族,東、西鮮卑,現在又將其王部聯軍擊潰。


    這次的轟動性,尤其的大。


    胡集,定襄這種邊城,勢力混亂,最為崇尚武力。


    所以當曹操突然帶兵,進入定襄,這座環境複雜,勢力交錯的邊城,居然沒人站出來反對。


    曹軍入城,全城民眾,自發的夾道歡迎。


    不是因為他們都親近曹魏,而是擔心曹操不悅,大家一起背鍋,承受他們承受不起的後果。


    曹操入城便張榜,讓城內各方勢力首領來見。


    不來的,立即滾出定襄。


    城內各方,接到消息後,沒一個敢視若不見,也沒一個真敢離開。


    曹操的虎威下,定襄這種天下知名的混亂之地,平素各種兇名卓著的人,全都成了順民,很聽話的趕來見他。


    曹操到定襄前,已讓賈詡做過功課。


    誰親鮮卑,或者親羌氐等外族,摸得門清。


    城內以百計有名有姓的勢力之主,忐忑不安的來覲見,被曹操見麵就殺了超過半數,七十餘人。


    定襄頓時蒙上了濃重的血色,全城噤若寒蟬。


    但眾多勢力首領被殺,沒引起任何動蕩。


    被殺了首領的一些勢力,不約而同的夾緊尾巴,屁也不敢放。


    強權就是公理。


    城內各方出於慕強心理,誰惹了曹魏之主,活該你死。


    和曹魏對壘,沒哪個有這種勇氣,也不會那麽蠢。自比鮮卑,就知道結果!


    曹操率軍占據定襄等城池,比預料的要順利。


    他人在定襄,趙雲等將領迴來後,便趕來覲見。


    他們從草原上迴來,殺氣騰騰。一入城,便引起不少民眾圍觀,都想看看逐鮮卑於北的曹魏兵馬什麽樣。


    馬超為了宣功,馬後掛了不少砍殺的鮮卑人頭。


    殺敵懸首。


    在定襄,民眾對這種暴虐的殺戮手段,反而格外敬畏。


    所有兵將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馬超,龐德這一隊。


    “聽說大魏在草原上立了一座萬骨堆,殺死的鮮卑兵,有十幾萬?”


    “你們看那個身穿精甲,握大槍的將領,好不英武。”


    街上的百姓小聲議論。


    馬超挺了挺腰杆,這說的不就是我嗎!


    ps:求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