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接曹操命令,策馬南下,啟程歸魏。


    他身後的三千軍伍,人馬倦怠,疲憊不堪,但所有人的眼神裏都閃爍著明亮的光。


    自檀石槐統一鮮卑。


    而漢末國弱,漢人屢受鮮卑所欺。


    連北部的國境線,也一次次壓縮往南,被鮮卑侵占。


    別說孤軍奔襲,進入草原,便是走出長城以北,都沒有過。


    如今他們不僅深入鮮卑大後方,且全身而退。


    這些流淌著漢人血脈的魏軍,從骨子裏生出一種自豪感,自我認同,乃至對曹魏的認同。


    “中鮮卑好像也沒什麽了不起,前數十年不過是趁我們內亂,占了些便宜。”


    趙雲的副將是曹純,臉上興奮難掩。


    “等我們結束內亂,組織起來,就該他們倒黴了。”


    漢人隻要不內亂,在秦漢時期,幾乎都能保持對北部遊牧民族的壓製。


    直到…兩晉南北朝之後,司馬氏把中原的天時地利人和,全都給消耗的一幹二淨,險些誘發種族滅絕的大動蕩。


    “我覺得我們還能在草原上,再打一段時間。大兄傳令讓我們迴去?”曹純問。


    趙雲:“再打下去意義不大,徒增損失。”


    曹操召他們迴撤。


    是因為他們這支隊伍,人少,不足以對鮮卑造成重創,打不出殲滅戰。


    若人多則缺乏靈活性,很難保持隱秘,深入到這個地步。


    這次進入草原,能展現出威懾鮮卑的奔襲能力,讓他們大感忌憚,便是目的。


    繼續糾纏下去,鮮卑必會聚兵圍剿,到時己方消耗增加,不如退走。


    趙雲的撤離,沒遮掩蹤跡,想誘敵來追。


    他已和張遼取得聯係。


    如果鮮卑出兵來追,趙雲將和張遼配合,嚐試打一次伏擊。


    不過,鮮卑人並未追上來。


    趙雲撤走的同時,鮮卑後方的中央大部,拓跋部,正在舉行一次部落間的大聚集。


    草原上的民眾,知道東鮮卑被滅,是這幾日的事情。


    但各大王帳部落,卻是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有了這次聚集。


    草原上,各部紛紛派出人手,匯聚到拓跋部。


    還有多頭雄鷹,在天空徘徊。


    有的是部落之人所養的獵鷹。


    更高的蒼穹上,一頭灰背黑羽的大鷹,也在俯瞰下方的拓跋部。


    那是曹操寄托著神魂念頭的雄鷹,在觀察草原部族的這次聚集。


    趙子龍來奔襲草原,曹操以雄鷹隨行,另一個目的就是探查草原上的部落分布。


    遊牧部族,經常遷移,逐水草而居。


    但同樣是有規律可循的。


    尤其是大的王部,會坐落在草場最豐茂的區域。


    而草原上,水源地的位置是不變的。


    比如拓跋部,他們位於近乎草原中央,偏南的一片草場。


    即便遷移,也是在這片區域內。


    曹操借助雄鷹搜集訊息,早晚有一天要打過來,把這些部落的王帳掀了。


    “漢人長膽子了。”


    “竟然輪到他們來我鮮卑的草原上放馬了。”


    王頂大帳內,呈環形坐著三十來人,形象各異。


    這些人,多是各部落來的代表,或者首領親至。


    說話的是個壯碩又肥胖的中年人,叫俟力伐。


    他是以部落為姓氏的俟力部首領。


    “漢人敢來,各部就該盡起精銳,南下殺他個血流成河,我看誰還敢再來我鮮卑。”


    “我讚同。”


    另一個剛勁,雄健的鮮卑人,穿著白色皮袍,長臉,眼睛森利:


    “我們派出遊騎,去探查漢人的關隘。他們就派兵來我們的地方。誰給他們的膽子,跟我鮮卑宣戰!”


    此人叫紇骨斤,是紇骨部首領,也是多次動議鮮卑聚兵南下劫掠的人之一:


    “漢人派兵過來,明顯是在試探我們。


    若不給予迴擊,他們會越來越大膽。”


    “紇骨,俟力伐,你們知道這次東鮮卑生變,自家離得遠,分不到多少好處。就鼓動南下,生的什麽心?”


    一個瘦小的老者,胸前掛滿了骨飾,怒斥二人。


    他是另一部落的大酋,叫須卜。


    紇骨斤的長臉上,浮現出陰森森的冷意:


    “之前商議好,入秋南侵的事,看來你須卜部是不想參與了,要去爭奪東鮮卑的土地?”


    “漢人先攻東鮮卑,就是想引我們去爭搶。


    我們豈能讓漢人如願,正是該打他們的時候。”


    須卜哂道:“我們不去搶東鮮卑,扶餘人就會把東鮮卑拿走。


    我們憑什麽要把我鮮卑的土地,讓給扶餘?”


    “老須卜說的對,我們要拿迴鮮卑的土地,絕不容扶餘人得逞。”


    大帳內相互爭執。


    最終各部舉手表決,決定去搶迴東鮮卑的部落,比讚同南下攻魏的,明顯要多。


    曹操擊潰東鮮卑,先扔出一個不容拒絕的誘餌。


    然後展示武力。


    趨利避害,人性如此。


    既得利益就在眼前,中鮮卑不可能放棄東鮮卑,去和大魏死磕。


    啃難啃的骨頭,放棄旁邊的肉不吃,沒這個道理。


    趙雲這次出兵,帶來的威懾,則杜絕了中鮮卑分兵,一邊南下攻魏,一邊去搶東鮮卑的可能。


    少量部落南下,明顯不是大魏對手,誰出頭誰損失重。


    這是趙雲奔襲後,中鮮卑共同的認知。


    曹操也就達到了戰略目的。


    即先南後北,先內後外。


    漢中城。


    曹操收迴了借蒼鷹探查敵情的念頭。


    他開始處理諸事,大半天的忙碌,各方有序推進。


    傍晚。


    天空中輕雷陣陣。


    曹操來到窗畔,往外看了看。


    天空陰暗,很快便有雨滴淅瀝,從空中灑落。


    他離開公堂,往暫時落腳的這座府邸後宅行去。


    內宅的寢殿裏,剛點上燈。


    貂蟬在做女紅,縫製的是一款寬皮腰帶,給曹操的。


    寢殿入門處,有一扇被燈火照亮的屏風,薄如輕紗,分成四聯。一副繪著瑞鳥銜花,一副繪仙女浣紗,一副繪祥雲化海,一副繪山河錦繡,靈韻逼人。


    貂蟬的身影,映在屏風上,纖巧輕盈。


    她嘴裏哼著細弱的調子,側坐在榻上,腳上趿拉著蠶絲履,足踝白皙。


    清麗精致的容顏,盤起的秀發,斜插的木簪,一絲不苟的暖杏色長裙,裹著窈窕有致的身材。


    貂蟬就像是夜色初降後的皎月,將世間所有顏色都匯聚在一起。


    曹操從殿外進來,貂蟬嫣然起身,上前把腰帶圍在他身上,試了試長短。


    曹操心忖這小丫頭的身材越來越好,挺拔豐腴,日益妖嬈…


    燈影搖曳,水到渠成。


    五月開始,鮮卑多部奔走傳告。


    他們決定匯兵東進,要從扶餘手裏,奪迴東鮮卑的土地。


    而在益州,漢中一帶。


    劉備從那晚敗逃後,便南下在江城驛落腳。


    關於取漢中,他和法正早有商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先奪陽平關,是首選。


    不成就退而求其次。


    劉備又派將領陳式,去打漢中穀地西南角的馬鳴閣道,打算獲得戰略優勢。


    他得了教訓,這次愈發謹慎。


    然而劉備,法正的打算,再次被曹營預判,徐晃伏兵在馬鳴道附近。


    兩軍圍繞馬鳴道,廝殺開戰。


    數日交鋒,大軍推進。


    當張魯,夏侯淵領兵過來,蜀軍難挽頹勢,再敗,死傷甚多。


    領軍將領陳式,吳蘭,當場戰死。


    因為曹軍時常打斬首戰術,強將雲集,張飛和劉備共同進退,護持其安全,始終沒有用武之地。


    接近五月中,益州江城邑,劉備坐在府邸內。


    身邊沒人。


    他正在哭,淚水順著臉頰淌下來。


    劉備一生愛哭,為很多人哭過。


    當年見趙雲,因為趙雲暫時辭別,要迴公孫瓚處,他哭過。


    曆史上,他這次哭成功挖角趙雲。


    但在這方世界,被曹操截胡,先把趙雲搶走了,沒成功。


    他見皇帝劉協時也哭過,為皇帝的境遇哭,哭漢室傾危,發誓要匡扶漢室。


    曆史上,還有很多著名的‘哭’尚未發生。


    但眼下這次,劉備是為自己。


    他前半生,四處飄零,歲月蹉跎,屈身守分,以待天時,與命爭也。


    劉備常想,若能有塊根基之地,徐圖經營,天下碌碌,誠不足慮也。


    他一貫以來的行事準則,是以人為本,權衡各方,以定行止。


    這次攻漢中,劉備真正的心思,很少有人知道。


    他考慮過萬一若敗,自己能不能承受。


    事先也和法正,多次商議。


    兩人都想到曹軍勢大,趨炎附勢,投附者必多。


    而劉備初得益州,根基不穩,麾下一定有曹營的暗子。


    劉備和法正一致認為,攻漢中成則最好,方方麵麵的因素,也確實勝算很大。


    若萬一敗了,則可順勢肅清內部,再圖以後。


    輸贏都不虧。


    他們的構思,謀劃,其實是沒錯的。


    但不論是劉備還是法正,都沒想到曹操上來就連續發動手段,壓著他們打。


    接戰不過一個多月,兩次謀劃大戰,全部失敗。且都是主將被殺當場,迅速落敗。


    史上的漢中之戰,彼此糾纏達兩年。


    當下還不到兩個月,劉備已有些坐不住了。


    他和法正迴來後,反複思忖,感覺曹操似有未卜先知之能,處處堵在他們前邊,把先機全都給拿走了。


    他們幾次用兵,皆撞在曹操的算計裏,焉能不敗。


    劉備感覺自己好像活在曹操的陰謀裏。


    他隻要稍有反抗,就被曹操教訓一頓,撥亂反正,又迴到原來的道路上。


    這次的漢中之戰,給劉備留下的陰影尤其大。


    他首次對一個人,生出些驚懼感。


    繼續打下去,有沒有勝利的希望?


    沒有!


    益州不斷有人投曹,劉備甚至有種感覺,就是益州表麵上在他手裏。


    實際上曹操也對益州有著強大的影響力。


    法正迴來,複盤益州將領接連投曹的原因,已想到可能是劉璋出了問題。


    但棋差一招,一切都晚了。


    劉備思慮再三,決定退兵。


    曹營之勢,誰能抗之……劉備心裏掠過諸葛亮的名字。


    他看了眼天色,抹了抹臉,迅速調整心緒,恢複平靜。


    就在劉備打算去找法正議事時,忽然察覺不對,扭頭看去。


    一側的牆壁後,劉備迴頭的刹那,有一個身影,鬼魅般飄進來。


    ps:國慶快樂!月初求票,感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