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人對袁尚,並不真正信任。


    他們的用兵計劃,袁尚也是一知半解。


    聽到今晚就要動手,袁尚同樣吃驚:“你們打算從哪下手?”


    頭戴兜帽的人:“烏桓曾統治周邊三郡,而漢人當中和他們有往來的不在少數。”


    袁尚立即明白過來。


    烏桓和他一樣,被曹操抄家滅族。


    去年那一戰,曹操把抓到的烏桓人全殺了。


    包括幾名單於,和想要投降的大單於。


    少部分北逃的烏桓人,也選擇了依靠鮮卑,蓄謀報仇。


    而往昔和烏桓有過往來,比如走私人口的那些士族,同樣被曹操揪出來,除名者不在少數。


    這些人中的幸存者,躲到暗處,通過烏桓的聯係,與我一樣,要報複曹操,成了鮮卑的內應……袁尚嘴唇緊抿的想。


    要怪隻能怪曹操到處樹敵。


    對付士族,靠殺戮是很難清除幹淨的。


    有的士族傳承數百年,在地方的勢力,根深蒂固,涉及方方麵麵。


    他們明麵上被曹操除了,剩下的人卻隱在暗處,等待機會。


    袁尚念頭起伏。


    此次鮮卑來攻,就是曹操過往對付士族,對付烏桓,乃至從袁氏手裏搶走冀州的一次集中反彈。


    ……


    拓博本去年入冬時,和慕容百支,統領鮮卑兵南下。


    後來因為慕容百支被麹義伏擊重創,他們被迫帶兵退走。


    今年鮮卑再次南下,拓博本是副帥之一。


    主帥叫拓博雄都,是東鮮卑,拓博部的首領。


    而拓博部是東鮮卑大人聯盟的七大核心部落之一。


    拓博雄都,今年四十三歲。


    他在東鮮卑地位尊崇,為此次南下的主帥。


    這次東鮮卑,匯聚了四大部,十幾個小部落的兵馬,來勢洶洶。


    皎月懸空。


    拓博雄都魁梧的體型,站在一處高地上,眺望前方。


    他長發披散,頭發上紮著許多猛獸牙齒模樣的骨飾。


    拓博本站在其身畔,說:“大酋,漢人狡詐,善於用計。今晚的布置,依我看未必穩妥。”


    拓博雄都的聲音很高亢,像是能誘發虛空的震蕩:


    “我自有考慮,漢人奸詐,不足信任,我怎會不知。”


    拓博本,拓博雄都,乃至他們身後的一支兵馬,此時的狀態頗為特殊。


    他們身後,有多位士兵,聯袂撐起一頂巨大的‘傘’。


    準確的說,是一座大帳的帳頂。


    這頂帳幕,用諸多獸皮縫製,在鮮卑是部落首領的王帳。


    其上描刻著草原人崇拜的薩滿咒紋,進行賜福。


    大帳散布的氣息,能讓整隊鮮卑兵和草原上的夜色,融合在一起。


    起到的作用,是幫助他們隱跡行軍,與漢人的兵術神通類似。


    拓博雄都隔空眺望,前方是一座漢人的邊城。


    忽然,那邊城的城頭,亮起火把的光芒。


    火光在夜色裏,正向轉動三圈。


    而後逆向轉動兩圈。


    拓博雄都,拓博本一看,便知道對方作為內應,即將打開城門,迎他們入城。


    果然,一刻鍾後,下方邊城的城門,緩緩開啟。


    按照約定,鮮卑人應該盡起騎兵,衝入城內,進行搶掠。


    但拓博雄都矚目城門,皺眉道:


    “我們大軍南來,雖說行跡隱秘,但數萬兵馬南下,漢人不會毫無所覺。”


    “他們的邊城必定加強了防務,內應如此輕易打開城門,不合常理…多半有詐。”


    拓博本建議道:“讓烏桓投過來的那支隊伍,進去一試便知。”


    讓烏桓依附他們的兵馬衝城,若不是陷阱,他們再後續跟上。


    若是陷阱,則鮮卑毫無損失。


    不久之後,一支數百人的烏桓兵馬,率先衝入城內,殺聲驟起。


    城內確有漢軍的埋伏。


    拓博本崇敬道:“大酋看的很準,漢人真有伏兵。”


    城頭。


    徐晃下令關閉城門,把進來的烏桓人先吞掉。


    人進來了,他們就必須跟著動,不可能任憑進來的人搞破壞。


    徐晃在城頭起身,眺望城外:


    “鮮卑人倒是謹慎,看破了我們的算計。”


    “這些草原部落,和我們打了多年,對我們利用城池布防,戒心很重。


    武帝的時候,衛大將軍就曾用空城之法,引匈奴兵入城,而後關門擊寇,一次坑殺匈奴兵六千餘。”


    一個副將說:“幾百年來的糾纏,這些外族上了不少當。


    他們既渴望入城劫掠,又對入城充滿戒心,類似手段,很少能再引他們上當。”


    “無妨,較量剛開始,一次沒讓他們上當,就下次。”


    徐晃迴頭看了眼。


    一旁被捆綁了數十人。


    城下還有不少人倒在血泊裏。


    這些人就是曹操入主冀州後,除掉的士族餘孽。


    剛才就是他們,想開城當內應,放鮮卑人進來。


    而徐晃等人,則是早就識破這些士族餘孽,蟄伏在暗處,打算將計就計。


    雙方經過一輪博弈,都沒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過鮮卑雖然沒上當,但士族餘孽暴露出來,是好事。


    把他們誘出來,一波波的殺幹淨,才能逐漸掃盡餘患,真正安穩。


    徐晃心忖幸虧魏王和其身畔眾人,多謀善策,早有預見,做好了布置。


    當晚,鮮卑發動的攻勢,不止一處。


    在徐晃這裏沒得手,他們還同時對遼西郡用兵。


    要知道漢時的長城,從西往東,修到右北平郡而終。


    再往東的遼西,長城並不連貫,遂成為鮮卑用兵的重點。


    此後數日,鮮卑南下犯邊的兵馬,陸續出現。


    冀州北部往幽州沿線,風聲鶴唳,厲兵秣馬。


    遼西郡北部,連日廝殺,戰況激烈。


    ……


    慕容百支,去年差點被麹義射死,迴去養了一個冬天,才保住性命。


    寒冬過後,他基本恢複過來,但一直沒能痊愈。


    此時他帶著刻骨的仇恨,打算南下報複漢軍。


    鮮卑表麵上攻勢四起,在遼西用兵,暗地裏則由慕容百支,親領一支兵馬,另有圖謀。


    他們通過某條秘密途徑,成功繞開北部的外圍防線,準備進入漢土。


    慕容百支正統兵,逐漸靠近目的地:


    “這次要讓漢人,知我鮮卑兵馬的厲害。”


    他麾下的鮮卑部眾,皆露出嗜血之色。


    而在北部邊境,有一隻大鳥,在天空飛翔,沿北部邊防,徘徊觀察。


    這隻大鳥,將北部邊境發生的戰事,逐一看在眼裏。


    鄴城。


    書房。


    曹操眼神闔動,收迴分化神念,借那隻大鳥查看戰場的視角。


    他麵前,放著一張牛皮地圖。


    郭嘉,荀攸,程昱,賈詡四人都在。


    幾人正在進行一場小的軍事會議。


    地圖上標注著數條紅線,表示鮮卑的用兵方位,虛虛實實。


    鮮卑經過初步的試探後,避開了曹軍嚴守的邊塞。遊騎散開,不攻城,而是往遼西南部滲透,四處攻擊。


    但幾乎所有攻擊,都是一沾即走。


    他們在尋找漢軍的防守漏洞。


    若有所發現,便會聚兵,圍上來全力撕咬。


    從地圖上看,張繡統兵鎮守的遼西,是鮮卑的主攻位置。


    “鮮卑的統帥,倒是精於兵事。”


    “他們知道自己不善攻城,所以躲開城池,分成一股股的小隊伍,深入各地,充分利用靈活性,循機行事。”


    郭嘉盯著地圖,來迴打量:“鮮卑人表麵上兵馬四出,打的熱鬧。”


    “但依我看,他們暗中或許還有圖謀。眼前的用兵,是為了掩飾真正的意圖。”


    荀攸附和道:


    “鮮卑的兵馬,是依靠部落聯盟的方式,召集各部共組。”


    “他們聚兵南下,來勢堅決。


    隻看匯集的部眾數量之多,就知道他們進行戰爭動員時,必是讓各部看見了很大的利益,才能拉這麽多部族,參與南下。”


    “我也認為他們另有謀劃,眼前看似到處用兵,是為了掩護真正目的。”


    曹操露出笑意。


    他也有一樣的判斷,並且從戰略角度,對鮮卑的真實意圖,有精準的預見。


    他執筆,在地圖上標出一條紅線。


    眾人盯著曹操標注的位置,若有所悟:“鮮卑人好大的膽子!”


    曹操:“吃虧多了,他們就會變老實。


    不老實就拖出來吊打,打上幾次,看哪個還敢南下。”


    “先把來的人都吞掉,看鮮卑有多少兵馬,夠我們吃的。”


    “通知各部,關門滅敵!”


    ps:求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告並收藏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