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公夫婦便坐在他們對麵,自然能瞧見這一幕,相視一笑,微微點頭,崔氏感慨道:“小兒女啊。”
李政在鍾意那兒賣完乖,便想轉戰到嶽父嶽母那兒去,哪知還沒開口,便見有太極殿內侍前來,麵色微急,言說有事迴稟。
李政心頭微突,向席間人歉然一笑,走了出去。
“殿下,”那內侍見左右無人,方才低聲道:“陛下令您即刻迴宮。”
李政道:“發生什麽事了?”
那內侍麵有難色,躊躇一會兒,垂首道:“皇後薨了。”
第105章 報應
皇後薨了?
李政麵色驟變,眼底閃過一抹陰厲:“好端端的,人怎麽沒了?”
“這奴婢便不知了,”那內侍低聲道:“此事事關重大,尚未傳揚出去,陛下請殿下即刻迴宮,再行商議。”
還沒有傳揚出去?
李政心頭一跳,吩咐道:“備馬。”
說完,又斂了麵上森寒,往前廳去,含笑告罪:“宮中出了些事,怕要迴去一趟,過幾日再向幾位設宴請罪。”
他既是太子,臨時有事也是尋常,廳中幾人並不奇怪,起身相送。
鍾意見他神情隱約有些微妙,心中微覺不安,然而仔細思量前世這一年到底發生過什麽大事,卻是一無所獲。
李政看她麵色,也知她在想些什麽,握住她手,灑脫一笑道:“寬心吧,阿意,沒事。”
鍾意叮囑道:“不管怎樣,都照顧好自己。”
“知道了。”李政含笑應聲,這才同其餘幾位長輩頷首:“就此別過。”
……
剛入宮門,李政便見內侍總管刑光迎了上來,麵色平靜,眼底卻隱有急色,上前低聲道:“殿下可算是迴來了。”
李政將韁繩扔給侍從,大步向前,道:“父皇現下何在?”
刑光快步跟上,道:“正在清寧宮中。”
現下正是午後,日光最盛,然而時值隆冬,陽光透過窗欞照進內殿,仍有種慘澹的涼意。
皇後衣冠整齊,鳳袍華美,麵上妝容一絲不亂,神情溫婉恬淡,唇邊笑意隱約,人卻平躺在塌上,沒了氣息。
皇帝坐在床榻之側,手撐額頭,光線迷離,在他側臉上留下了深深陰翳,喜怒難辨,說不出是沉鬱還是哀慟。
順安郡王正跪在塌下,神情悲痛,哀哀痛哭。
“先太子被廢後,娘娘大病一場,後來雖也調養好了些,身體卻驟然弱了,時有病痛,精神也不濟,有時不高興了,連藥都不肯吃。”
“郡王來探望時,少不得要勸說幾句,娘娘倒還肯聽,奴婢們送藥去,也肯喝上幾口,等郡王走了之後,便不肯再服用了。”
侍奉皇後的宮人跪伏於地,哭泣道:“昨日郡王與郡王妃來,還帶了新生的小郎君,娘娘很高興,晚間多飲了幾杯,便說累了,要睡個好覺,叫我們退下,今日不要早早驚擾,奴婢們一直等到了快午時,內殿都沒動靜,正逢郡王落了東西在這兒,前來尋找,一道入內查看時,才見娘娘穿戴整齊,已經沒了氣息……”
皇帝久久沒有言語,李政也不做聲,刑光擺擺手,那宮人便被內侍帶下去了,他也躬身退下,順手掩上了內殿的門。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方才開口,大概是因為靜默太久,他嗓音中有了些許澀然:“朕從沒想過,她居然會自戕。”
他們夫妻多年,也曾彼此相睦過,雖然後來也曾有過齟齬,然而斯人已逝,很多事情,反倒沒必要那麽計較了。
“母後心裏大概是太難過了,”順安郡王眼眶通紅,眼淚簌簌流下:“都怨我沒出息……”
李政能明白父親此刻的心境,也能體諒順安郡王此刻的悲痛,然而對於皇後的死,尤其是刻意選在此時的自戕,心中卻沒有半分憐憫感觸,隻有厭惡與冷漠。
“是啊,她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但兒子還要守孝,甚至要因此推遲婚事,”他淡淡道:“父皇,倘若她是病逝,或者是別的什麽原因,為了您著想,兒子都願意給她最後的體麵,但既然是自戕,也隻能請您寬恕兒子不孝了。”
《唐律疏議》有載,父母之喪,法合二十七月,若在此期間求仕、嫁娶、生子,皆有對應懲處。
時下歷來注重孝道,李政既是儲君,更應該為人表率,皇後始終是他名義上的母親,既然去世,合該守孝二十七月的。
道理大家其實都明白,可皇後選在這種時候自戕,未免有些太膈應人,也太噁心人了。
皇帝也明白,故而聽他這樣講,倒也不曾動氣,微微一笑,道:“那你待如何?”
“若要避開熱孝,便要趕在喪儀之前成婚,時間太過匆忙,根本來不及,我也不想委屈阿意。”
“路都是自己選擇的,那就千萬不要後悔才是。”李政掃了塌上皇後一眼,笑容譏誚:“兒子的意思是,先將此事瞞下去,等大婚之後,再酌期宣布皇後病逝。”
皇帝靜默不語,順安郡王變了臉色,他慣來性柔,提及已逝的母親,卻少見作色,驚怒道:“這如何使得?母後已然去世,難道連入土為安,這樣最基本的敬重都得不到嗎?”
</br>
李政在鍾意那兒賣完乖,便想轉戰到嶽父嶽母那兒去,哪知還沒開口,便見有太極殿內侍前來,麵色微急,言說有事迴稟。
李政心頭微突,向席間人歉然一笑,走了出去。
“殿下,”那內侍見左右無人,方才低聲道:“陛下令您即刻迴宮。”
李政道:“發生什麽事了?”
那內侍麵有難色,躊躇一會兒,垂首道:“皇後薨了。”
第105章 報應
皇後薨了?
李政麵色驟變,眼底閃過一抹陰厲:“好端端的,人怎麽沒了?”
“這奴婢便不知了,”那內侍低聲道:“此事事關重大,尚未傳揚出去,陛下請殿下即刻迴宮,再行商議。”
還沒有傳揚出去?
李政心頭一跳,吩咐道:“備馬。”
說完,又斂了麵上森寒,往前廳去,含笑告罪:“宮中出了些事,怕要迴去一趟,過幾日再向幾位設宴請罪。”
他既是太子,臨時有事也是尋常,廳中幾人並不奇怪,起身相送。
鍾意見他神情隱約有些微妙,心中微覺不安,然而仔細思量前世這一年到底發生過什麽大事,卻是一無所獲。
李政看她麵色,也知她在想些什麽,握住她手,灑脫一笑道:“寬心吧,阿意,沒事。”
鍾意叮囑道:“不管怎樣,都照顧好自己。”
“知道了。”李政含笑應聲,這才同其餘幾位長輩頷首:“就此別過。”
……
剛入宮門,李政便見內侍總管刑光迎了上來,麵色平靜,眼底卻隱有急色,上前低聲道:“殿下可算是迴來了。”
李政將韁繩扔給侍從,大步向前,道:“父皇現下何在?”
刑光快步跟上,道:“正在清寧宮中。”
現下正是午後,日光最盛,然而時值隆冬,陽光透過窗欞照進內殿,仍有種慘澹的涼意。
皇後衣冠整齊,鳳袍華美,麵上妝容一絲不亂,神情溫婉恬淡,唇邊笑意隱約,人卻平躺在塌上,沒了氣息。
皇帝坐在床榻之側,手撐額頭,光線迷離,在他側臉上留下了深深陰翳,喜怒難辨,說不出是沉鬱還是哀慟。
順安郡王正跪在塌下,神情悲痛,哀哀痛哭。
“先太子被廢後,娘娘大病一場,後來雖也調養好了些,身體卻驟然弱了,時有病痛,精神也不濟,有時不高興了,連藥都不肯吃。”
“郡王來探望時,少不得要勸說幾句,娘娘倒還肯聽,奴婢們送藥去,也肯喝上幾口,等郡王走了之後,便不肯再服用了。”
侍奉皇後的宮人跪伏於地,哭泣道:“昨日郡王與郡王妃來,還帶了新生的小郎君,娘娘很高興,晚間多飲了幾杯,便說累了,要睡個好覺,叫我們退下,今日不要早早驚擾,奴婢們一直等到了快午時,內殿都沒動靜,正逢郡王落了東西在這兒,前來尋找,一道入內查看時,才見娘娘穿戴整齊,已經沒了氣息……”
皇帝久久沒有言語,李政也不做聲,刑光擺擺手,那宮人便被內侍帶下去了,他也躬身退下,順手掩上了內殿的門。
不知過了多久,皇帝方才開口,大概是因為靜默太久,他嗓音中有了些許澀然:“朕從沒想過,她居然會自戕。”
他們夫妻多年,也曾彼此相睦過,雖然後來也曾有過齟齬,然而斯人已逝,很多事情,反倒沒必要那麽計較了。
“母後心裏大概是太難過了,”順安郡王眼眶通紅,眼淚簌簌流下:“都怨我沒出息……”
李政能明白父親此刻的心境,也能體諒順安郡王此刻的悲痛,然而對於皇後的死,尤其是刻意選在此時的自戕,心中卻沒有半分憐憫感觸,隻有厭惡與冷漠。
“是啊,她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但兒子還要守孝,甚至要因此推遲婚事,”他淡淡道:“父皇,倘若她是病逝,或者是別的什麽原因,為了您著想,兒子都願意給她最後的體麵,但既然是自戕,也隻能請您寬恕兒子不孝了。”
《唐律疏議》有載,父母之喪,法合二十七月,若在此期間求仕、嫁娶、生子,皆有對應懲處。
時下歷來注重孝道,李政既是儲君,更應該為人表率,皇後始終是他名義上的母親,既然去世,合該守孝二十七月的。
道理大家其實都明白,可皇後選在這種時候自戕,未免有些太膈應人,也太噁心人了。
皇帝也明白,故而聽他這樣講,倒也不曾動氣,微微一笑,道:“那你待如何?”
“若要避開熱孝,便要趕在喪儀之前成婚,時間太過匆忙,根本來不及,我也不想委屈阿意。”
“路都是自己選擇的,那就千萬不要後悔才是。”李政掃了塌上皇後一眼,笑容譏誚:“兒子的意思是,先將此事瞞下去,等大婚之後,再酌期宣布皇後病逝。”
皇帝靜默不語,順安郡王變了臉色,他慣來性柔,提及已逝的母親,卻少見作色,驚怒道:“這如何使得?母後已然去世,難道連入土為安,這樣最基本的敬重都得不到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