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浴缸內的藥液不斷的翻滾著,易寒一邊忍受著劇痛,一邊借助著靈藥的藥力治療自己的傷勢。
距離第一次治療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他已經進行了九次治療了,今天已經是最後一次了。
經過多次的治療,他的身體已經基本上恢複了。目前體內大部分的經脈已經修複,隻剩下一些微小的經脈還沒有愈合。
連續幾次的治療,現在已經不像第一次那麽疼痛了,不過他還是很難習慣,忍不住叫出了聲。
時間慢慢的流過,浴缸內的藥液靈力越來越薄,而他體內的傷勢也在最後一次的治療過後,基本上痊愈了。
易寒從浴缸內跳出來,穿上了衣服。感受著體內完全恢複的經脈,這一刻他感到神清氣爽,前所未有的好。
而且借助藥液的治療屬於對他的經脈又經過了一次刺激,讓恢複後的經脈又堅韌了不少。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檢驗一下這近一個月的治療成果了。不過他忍住了,剛剛恢複,還不適宜立即修煉。
……
第二日一早,經過了一夜的休息過後。易寒剛剛恢複的身體已經完全的適應了。他來不及進食就立即修煉起來。
隨著功法的運轉,易寒再次的感受到了身體周邊濃鬱的靈氣,蒼嵐海域的靈氣要比流雲群島充裕許多。
一絲絲的靈氣深入肌膚,雷靈力在體內緩慢的運轉。
初恢複,運行功法之時還有一絲滯澀之感,他也不敢運轉太快。就這些緩慢的修煉著。
慢慢的,靈力在體內運轉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易寒逐步的加快了功法的運轉速度。
一圈兩圈三圈,三圈過後,靈力的運轉徹底變得流暢起來。遲滯之感消失不見。
易寒控製著一個正常的速度,繼續運轉著。又是三圈過後,他緩緩的停了下來。
恢複後的初次修煉,六個循環已經是易寒的極限了。他不敢太過拚命。修為的恢複需要緩緩圖之,不可一蹴而就。
修煉過後,易寒感受了一下體內的靈力。因為原來的底子,他現在已經是練氣期一層的修士了。而且他感覺現在體內的靈力比之當初一層之時的靈力更加的渾厚、更加的凝練,現在的戰力比之前強了兩層以上。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因禍得福,破而後立了吧。
不過一層隻是一個入門,基本上沒有什麽作用,他想要在蒼嵐海域有一點自保之力,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計劃的話,起碼要三層的修為才有可能。
此後的數天,易寒一邊修煉,繼續增進著自己的修為。一邊開始習練功法,增加自己的戰力。
他修煉的功法是一個很淺顯的適合煉氣期初期修士修煉的掌法,名為雷雲掌。與他的靈根也比較契合。
這門功法雖然一般,不過可以增進他的戰力,而且也有利於淬煉肉體,讓他的體修修為也可以慢慢的恢複。
時間慢慢的過去,轉眼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經過不斷的修煉,易寒的修為已經恢複到了煉氣期三層。
因為他的靈根資質突出,加上他以前的基礎。現在的他並沒有什麽瓶頸一說。不過過了三層以後,四層需要的靈氣就要多得多了,短期內也不容易突破。所以在達到了三層以後,易寒停止了修煉,開始考慮以後的規劃。
……
紀家村太小,包括淩峰堡也太小。估計這些地方都沒有他需要的信息。不過他現在實力低微,在紀家村無事,但是估計到了淩峰堡就不夠看了,想要去大部落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他現在計劃著先在淩峰堡立足,然後通過淩峰堡再接觸大部落。
一個普通的煉氣期修士想在淩峰堡立足並不容易。修為後台什麽的先不論,起碼要有靈石。
淩峰堡麾下有紀家村等幾十個小村莊依附。這些村莊的村長,也就是紀寅他們看似風光,其實也隻是淩峰堡的淘汰者而已。
如果能在淩峰堡立足,誰也不願意管理一個小小的村莊。自由是自由了,可是好處太少,而且還有危險。
淩峰堡麾下的村莊加起來有數百修士,算上散修估計可以過千。可是這些人估計淩峰堡的一個百人隊就能解決了。
所以易寒的第一步還是要在淩峰堡立足,甚至是在淩峰堡揚名,隻有打出來了名氣,才能接觸到更高一層的實力。
在三層過後係統仍然沒有反應,易寒不知道係統海麵達到覺醒條件,還是係統就此消失了。現在他不能依靠於係統了,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當然了,離開紀家村前往淩峰堡,並不是說明他打算做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了。他打算把紀老漢祖孫二人一起帶到淩峰堡。
易寒的想法很好,可是目前來說一個小小的淩峰堡也不是他可以隨隨便便就能留下的。即使進入淩峰堡,他也還有許多的準備需要做。
在確定下前往淩峰堡的短期目標以後,易寒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紀寅。
紀寅管理紀家村幾十年,而且口碑不錯。雖然他也沒有能力進入淩峰堡,但是幾十年的經驗以及這些年打下的人脈,他也可以給易寒一些指導。
如果紀寅真的可以給他提供幫助,在他進入淩峰堡以後不介意幫紀寅一把。
想到這,易寒往紀寅的府邸走去。
“易公子好。”門房看到易寒問候道。
他得到過紀寅的囑托,知道易寒並不簡單,所以不敢怠慢。
“嗯,紀村長在嗎?”易寒詢問道。
“老爺在修煉,我去稟報一下。公子稍等。”門房把他引到客廳。
“無礙。”易寒隨意的坐下,開始等待。
一邊等待他一邊思考著待會應該如何說服紀寅幫助自己。雖然紀寅的口碑不錯,但是他們二人也並不熟悉,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紀寅也不會幫助於他。
“不知道易公子到訪,有失遠迎,還望恕罪。”易寒正在思考之時,門外傳過來一個聲音。
紀寅到了。
浴缸內的藥液不斷的翻滾著,易寒一邊忍受著劇痛,一邊借助著靈藥的藥力治療自己的傷勢。
距離第一次治療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他已經進行了九次治療了,今天已經是最後一次了。
經過多次的治療,他的身體已經基本上恢複了。目前體內大部分的經脈已經修複,隻剩下一些微小的經脈還沒有愈合。
連續幾次的治療,現在已經不像第一次那麽疼痛了,不過他還是很難習慣,忍不住叫出了聲。
時間慢慢的流過,浴缸內的藥液靈力越來越薄,而他體內的傷勢也在最後一次的治療過後,基本上痊愈了。
易寒從浴缸內跳出來,穿上了衣服。感受著體內完全恢複的經脈,這一刻他感到神清氣爽,前所未有的好。
而且借助藥液的治療屬於對他的經脈又經過了一次刺激,讓恢複後的經脈又堅韌了不少。
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檢驗一下這近一個月的治療成果了。不過他忍住了,剛剛恢複,還不適宜立即修煉。
……
第二日一早,經過了一夜的休息過後。易寒剛剛恢複的身體已經完全的適應了。他來不及進食就立即修煉起來。
隨著功法的運轉,易寒再次的感受到了身體周邊濃鬱的靈氣,蒼嵐海域的靈氣要比流雲群島充裕許多。
一絲絲的靈氣深入肌膚,雷靈力在體內緩慢的運轉。
初恢複,運行功法之時還有一絲滯澀之感,他也不敢運轉太快。就這些緩慢的修煉著。
慢慢的,靈力在體內運轉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易寒逐步的加快了功法的運轉速度。
一圈兩圈三圈,三圈過後,靈力的運轉徹底變得流暢起來。遲滯之感消失不見。
易寒控製著一個正常的速度,繼續運轉著。又是三圈過後,他緩緩的停了下來。
恢複後的初次修煉,六個循環已經是易寒的極限了。他不敢太過拚命。修為的恢複需要緩緩圖之,不可一蹴而就。
修煉過後,易寒感受了一下體內的靈力。因為原來的底子,他現在已經是練氣期一層的修士了。而且他感覺現在體內的靈力比之當初一層之時的靈力更加的渾厚、更加的凝練,現在的戰力比之前強了兩層以上。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因禍得福,破而後立了吧。
不過一層隻是一個入門,基本上沒有什麽作用,他想要在蒼嵐海域有一點自保之力,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計劃的話,起碼要三層的修為才有可能。
此後的數天,易寒一邊修煉,繼續增進著自己的修為。一邊開始習練功法,增加自己的戰力。
他修煉的功法是一個很淺顯的適合煉氣期初期修士修煉的掌法,名為雷雲掌。與他的靈根也比較契合。
這門功法雖然一般,不過可以增進他的戰力,而且也有利於淬煉肉體,讓他的體修修為也可以慢慢的恢複。
時間慢慢的過去,轉眼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經過不斷的修煉,易寒的修為已經恢複到了煉氣期三層。
因為他的靈根資質突出,加上他以前的基礎。現在的他並沒有什麽瓶頸一說。不過過了三層以後,四層需要的靈氣就要多得多了,短期內也不容易突破。所以在達到了三層以後,易寒停止了修煉,開始考慮以後的規劃。
……
紀家村太小,包括淩峰堡也太小。估計這些地方都沒有他需要的信息。不過他現在實力低微,在紀家村無事,但是估計到了淩峰堡就不夠看了,想要去大部落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他現在計劃著先在淩峰堡立足,然後通過淩峰堡再接觸大部落。
一個普通的煉氣期修士想在淩峰堡立足並不容易。修為後台什麽的先不論,起碼要有靈石。
淩峰堡麾下有紀家村等幾十個小村莊依附。這些村莊的村長,也就是紀寅他們看似風光,其實也隻是淩峰堡的淘汰者而已。
如果能在淩峰堡立足,誰也不願意管理一個小小的村莊。自由是自由了,可是好處太少,而且還有危險。
淩峰堡麾下的村莊加起來有數百修士,算上散修估計可以過千。可是這些人估計淩峰堡的一個百人隊就能解決了。
所以易寒的第一步還是要在淩峰堡立足,甚至是在淩峰堡揚名,隻有打出來了名氣,才能接觸到更高一層的實力。
在三層過後係統仍然沒有反應,易寒不知道係統海麵達到覺醒條件,還是係統就此消失了。現在他不能依靠於係統了,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了。
當然了,離開紀家村前往淩峰堡,並不是說明他打算做一個忘恩負義之人了。他打算把紀老漢祖孫二人一起帶到淩峰堡。
易寒的想法很好,可是目前來說一個小小的淩峰堡也不是他可以隨隨便便就能留下的。即使進入淩峰堡,他也還有許多的準備需要做。
在確定下前往淩峰堡的短期目標以後,易寒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紀寅。
紀寅管理紀家村幾十年,而且口碑不錯。雖然他也沒有能力進入淩峰堡,但是幾十年的經驗以及這些年打下的人脈,他也可以給易寒一些指導。
如果紀寅真的可以給他提供幫助,在他進入淩峰堡以後不介意幫紀寅一把。
想到這,易寒往紀寅的府邸走去。
“易公子好。”門房看到易寒問候道。
他得到過紀寅的囑托,知道易寒並不簡單,所以不敢怠慢。
“嗯,紀村長在嗎?”易寒詢問道。
“老爺在修煉,我去稟報一下。公子稍等。”門房把他引到客廳。
“無礙。”易寒隨意的坐下,開始等待。
一邊等待他一邊思考著待會應該如何說服紀寅幫助自己。雖然紀寅的口碑不錯,但是他們二人也並不熟悉,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紀寅也不會幫助於他。
“不知道易公子到訪,有失遠迎,還望恕罪。”易寒正在思考之時,門外傳過來一個聲音。
紀寅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