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這大齊的天,要變了啊。”
“婦道人家,妄論國事!什麽變不變的,走吧,今日我送你迴家!”
太初四年十一月初二日,沈陽廣積門,鎮撫兵主官楊通站在沈陽商會衙門門口,迴望身後煙霧朦朧的南北大街,頻頻催促妻子。
淅淅瀝瀝的冷雨敲打在鐵鉤上,泛出冰冷的寒光。
兩人麵前停著的一輛馬車,一個鎮撫兵模樣的車夫在雨中耐心等待。
楊通舉起那隻幸存的右手,握著略顯破舊的油紙傘,給剛剛走出衙門的妻子,遮風擋雨。
“什麽婦道人家,我現在可是商會副司長,說不定再過幾日就是······”
楊通輕輕瞪了劉月兒一眼,示意她不要再說下去,他機警的朝四周望了一眼,催促妻子。
“有話在車上說,這裏人多嘴雜。”
劉月兒隨丈夫登上馬車,馬車緩緩駛向南北大街,朝楊府迴去了。
馬車背後一片氤氳霧氣中,帝國最大的商務衙門,已經亂成一團,不停有吏員進進出出,門口一片狼藉
楊通在車廂內坐下,活動了一下左臂,掏出塊抹布,小心翼翼擦拭鐵鉤上的雨水,前年,工坊雷匠頭幫他將鐵鉤子換成更好材質,說是精鋼打造,不過也需小心保養。
一陣劇痛從左臂斷裂處傳遍全身,楊通咬著牙,沒有吭聲。
消滅皇太極的那場赫圖阿拉大戰,距今已經十六年。狙擊手左臂的舊傷一直痊愈,遇到陰雨天氣或者勞累過度,骨頭縫會隱隱作痛,朔風淩冽的三九天,靠近火堆時,楊通會感覺到無數蟲子在裏麵爬。
“關內巡撫知府,兵團主官,都到了吧?剩下的事,交給蓑衣衛和禁衛軍,你該歇歇了。”
馬車輕微顛簸,劉月兒掏出盒煙卷,遞給丈夫,楊通抽出一根煙,動作嫻熟的塞到嘴裏,右手開始找火折子。
“給。”
劉月兒點燃火折,遞到楊通嘴邊。
煙卷發出呲呲沙沙聲音,翻滾的煙霧如?簇簇雲朵,在夫妻兩人中間彌漫開來。
雲朵淹沒劉月兒的瞬間,商會副司長也給自己點燃一根,和楊通一起吞雲吐霧。
劉月兒抽煙的動作,顯然比丈夫更加熟練,纖細修長的手指放到嘴邊,淺吸一口,悶了好久才輕輕吐出來。
馬車外麵,趕車的鎮撫兵像泥塑似得,一動不動,偶爾揮舞一下馬鞭,抽打在馬屁股上。
南北大街上,明亮的鯨油路燈湮沒在暮色細雨中,隻透出淡淡的黃光。路人撐著傘,行色匆匆。
“歇不了,人都不夠用,太上皇怎會給我放假。”
楊通吐出個淡淡的煙圈,盯著圓圈徐徐上升。
“貪官來了,今年要掛幾個路燈?”
從十月中旬開始,沈陽陸續來了一百多個巡撫知府,各省商會掌櫃,這些來自關內的實權人物,正在大正宮和內閣群臣,和太上皇商議新政,從土地製度到人事安排,很多東西都要發生改變。
沈陽到處都是操著外地口音的兵丁官吏,壓力都落在鎮撫兵和蓑衣衛身上。
這些天又是防備刺客,又是安撫百姓——封疆大吏們可不是一個人過來,很多都帶著親隨家眷——楊通忙得不可開交,舊傷複發。
“掛路燈?又不是大清洗,如何掛路燈?可別亂說話。”
楊通對妻子提出的這個問題有些不滿,太上皇喜歡讓貪官汙吏掛路燈,去年這時候,南北大街的鯨魚燈下,被吊死的官吏沒有八十也有一百,如同百姓門口懸掛的辣魚臘肉,有風的時候,貪官的屍體隨風搖曳·····
劉月兒沒把楊通的告誡放在心上,又開始詢問謝陽的事情。
謝陽是劉月兒的上官,也是這女人在商會的唯一上級。半個月前,因為湖廣商會塌方式的貪腐問題,命運多舛的商會老大,再次被抓入詔獄審訊。
“謝司長活著嗎?康應乾還要抓誰?”
楊通眉毛跳動,用力把燃燒殆盡的煙蒂在手心按滅,撥開眼前層層煙霧,指著妻子的臉,一字一句道:
“這事,不要過問,小心惹火上身!”
劉月兒一把推開丈夫的手,忿忿道:
“謝司長兢兢業業,天天想著多賺銀子,給戰兵打造鎧甲火器,給袁知府報仇,沒想到最後是這個結局!你讓戰場死去的兄弟,怎麽想!”
楊通氣鼓鼓瞪妻子一眼,沒再說話。
劉月兒加入大齊商會,任勞任怨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除了和成親以及生兒子產假,其他時間,都在為商會辛苦工作:
開拓南明煙卷市場、規劃與大西的鹵鹽貿易、規範與歐羅巴諸國的水泥香皂的出口······
這些年來,副司長給帝國掙的銀子,沒有八百萬也有一千萬。
最重要的是,這個女強人從不過問政事,對帝國上層走馬燈似的內閣變動充耳不聞。
每年商會組織評選德才兼備模範官員時,劉月兒都是當選人。
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這個女人完全算得上是極圈主義下做完美的工具人。也是最高級工具人之一。這也是他們夫婦能在一輪輪清洗運動中幸存的根本原因。
可是,到了太初四年,尤其是下半年,沈陽內外氣氛明顯發生變化,原本歲月靜好的商會,也開始人心惶惶,各種關於帝國崩潰的傳言,層出不窮。
有傳言說,朝廷要廢除商會,恢複私產,讓晉商徽商等勢力接手遼東和各地生意,讓他們作為大齊的皇商,繼續幫朝廷掙錢。
消息傳得有模有樣,連幾個晉商的名字都公布出來了。
沈陽到遼東各地驛道上,走私貿易越來越猖獗,連很多商會主官都牽涉其中·····
原以為皇圖霸業終會實現。
沒想到,最後要倒退迴去。
劉月兒第一次對信仰產生了懷疑。
“謝陽,是不是也參與走私了?說話啊。”
“這得去問章麻子,我不知道。”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楊通和他手下鎮撫兵,屬於齊朝田畝製度的堅定捍衛者。
可是現在,連這些帝國鷹犬,也開始動搖了。
沈陽傳言,謝廣坤這次兇多吉少。
雨還在下,車夫穿著黑色軍服,在前麵從容不迫的趕車。
“問什麽都不知道,你在鎮撫衙門吃幹飯的嗎?明日太上皇把我抓進詔獄!你也不得好過!”
楊通伸手止住眼前這個情緒激動的女人,沉默半響,咬了咬牙,低聲對劉月兒道:
“沒錯,要變天了。”
劉月兒連忙拉住丈夫衣袖。
“怎麽?又有人要逼宮?”
楊通搖頭道:“康應乾和那些巡撫主官,嚷嚷著恢複舊製,幾十個人圍著太上皇吵。”
“恢複舊製?”劉月兒瞪大眼睛。
“恢複科舉,皇權不下鄉,廢除商會,廢除農會,允許百姓經商、租地·····”
劉月兒早料到朝廷會有大變動,隻是沒想到,會變的這麽徹底。原以為隻會對《齊朝田畝製度》微調,會有一段時間過渡,國家仍掌握土地,沒想到會這樣。
這些天各種謠言滿天飛,商會各位掌櫃和司長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一些聰明點的人,已經開始在給自己找後路。
楊通憂心匆匆道:“地主老財迴來了,天又要黑了。”
他又貼在劉月兒身邊,聲音壓到了最低:
“一群人在大正宮吵了好幾天,現在還沒個頭緒,太上皇不肯讓步,康監軍說要找幾個替罪羊,做戲給百姓看。”
劉月兒驚道:“所以謝陽因為這個被抓嗎?”
“尚不清楚,現在,他們找到了孫傳庭馬士英金大久宋應星,給四人的定罪是叛國和篡權,以及貪墨。”
“康應乾等人說宋應星貪墨了四千萬兩白銀,所以大齊這兩年才如此貧困,百姓忍饑挨餓。”
劉月兒立即搖頭道:“絕無可能!這麽多銀子他一個人怎麽貪得了?何況人在湖廣,沒人幫忙,他一人根本做不到。”
楊通道:“誰讓他逃去南明了,國庫虧空四千萬兩,他就貪墨四千萬兩,虧空四億兩,他便貪墨四億兩,均州周邊,百姓存進銀鋪的糧票儲蓄都沒了,朝廷總得給個交代不是?”
“這·····”
劉月兒無語。
宋應星在南直隸或者揚州,左擁右抱揚州瘦馬秦淮八豔紙醉金迷之時,拿起一份大齊發行的邸報,看到自己卷款四千萬潛逃出國的消息,再瞅瞅身上攜帶的四萬兩銀票,內心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昨日太上皇下詔,命令弘光皇帝交出宋應星,以及所有逃往南方的貪官,不過南明應該不會聽咱們的。”
劉月兒喃喃自語道:“孫首輔為何被抓?便是替罪羊也輪不到他啊,他這些年對大齊功莫大焉。”
楊通沒再迴答,事實已經很明顯,康應乾想要真正掌權,就必須拎出一批替罪羊,從而否定之前的各項政策,至於這些人是誰,並不重要。
“那我們呢?”
馬車緩緩停在楊府門口,車夫扶著欄杆跳下來,打開門簾。
兩個衛兵從前庭走出,牽著馬匹朝後院去了。
楊通扶著妻子走進大院,揮退眾人,低聲道:
“事已至此,我與裴大虎劉興柞等人密謀,準備兵諫太上皇,清除宵小,不可讓大齊功業毀於一旦。這便是我們的出路。”
7017k
“婦道人家,妄論國事!什麽變不變的,走吧,今日我送你迴家!”
太初四年十一月初二日,沈陽廣積門,鎮撫兵主官楊通站在沈陽商會衙門門口,迴望身後煙霧朦朧的南北大街,頻頻催促妻子。
淅淅瀝瀝的冷雨敲打在鐵鉤上,泛出冰冷的寒光。
兩人麵前停著的一輛馬車,一個鎮撫兵模樣的車夫在雨中耐心等待。
楊通舉起那隻幸存的右手,握著略顯破舊的油紙傘,給剛剛走出衙門的妻子,遮風擋雨。
“什麽婦道人家,我現在可是商會副司長,說不定再過幾日就是······”
楊通輕輕瞪了劉月兒一眼,示意她不要再說下去,他機警的朝四周望了一眼,催促妻子。
“有話在車上說,這裏人多嘴雜。”
劉月兒隨丈夫登上馬車,馬車緩緩駛向南北大街,朝楊府迴去了。
馬車背後一片氤氳霧氣中,帝國最大的商務衙門,已經亂成一團,不停有吏員進進出出,門口一片狼藉
楊通在車廂內坐下,活動了一下左臂,掏出塊抹布,小心翼翼擦拭鐵鉤上的雨水,前年,工坊雷匠頭幫他將鐵鉤子換成更好材質,說是精鋼打造,不過也需小心保養。
一陣劇痛從左臂斷裂處傳遍全身,楊通咬著牙,沒有吭聲。
消滅皇太極的那場赫圖阿拉大戰,距今已經十六年。狙擊手左臂的舊傷一直痊愈,遇到陰雨天氣或者勞累過度,骨頭縫會隱隱作痛,朔風淩冽的三九天,靠近火堆時,楊通會感覺到無數蟲子在裏麵爬。
“關內巡撫知府,兵團主官,都到了吧?剩下的事,交給蓑衣衛和禁衛軍,你該歇歇了。”
馬車輕微顛簸,劉月兒掏出盒煙卷,遞給丈夫,楊通抽出一根煙,動作嫻熟的塞到嘴裏,右手開始找火折子。
“給。”
劉月兒點燃火折,遞到楊通嘴邊。
煙卷發出呲呲沙沙聲音,翻滾的煙霧如?簇簇雲朵,在夫妻兩人中間彌漫開來。
雲朵淹沒劉月兒的瞬間,商會副司長也給自己點燃一根,和楊通一起吞雲吐霧。
劉月兒抽煙的動作,顯然比丈夫更加熟練,纖細修長的手指放到嘴邊,淺吸一口,悶了好久才輕輕吐出來。
馬車外麵,趕車的鎮撫兵像泥塑似得,一動不動,偶爾揮舞一下馬鞭,抽打在馬屁股上。
南北大街上,明亮的鯨油路燈湮沒在暮色細雨中,隻透出淡淡的黃光。路人撐著傘,行色匆匆。
“歇不了,人都不夠用,太上皇怎會給我放假。”
楊通吐出個淡淡的煙圈,盯著圓圈徐徐上升。
“貪官來了,今年要掛幾個路燈?”
從十月中旬開始,沈陽陸續來了一百多個巡撫知府,各省商會掌櫃,這些來自關內的實權人物,正在大正宮和內閣群臣,和太上皇商議新政,從土地製度到人事安排,很多東西都要發生改變。
沈陽到處都是操著外地口音的兵丁官吏,壓力都落在鎮撫兵和蓑衣衛身上。
這些天又是防備刺客,又是安撫百姓——封疆大吏們可不是一個人過來,很多都帶著親隨家眷——楊通忙得不可開交,舊傷複發。
“掛路燈?又不是大清洗,如何掛路燈?可別亂說話。”
楊通對妻子提出的這個問題有些不滿,太上皇喜歡讓貪官汙吏掛路燈,去年這時候,南北大街的鯨魚燈下,被吊死的官吏沒有八十也有一百,如同百姓門口懸掛的辣魚臘肉,有風的時候,貪官的屍體隨風搖曳·····
劉月兒沒把楊通的告誡放在心上,又開始詢問謝陽的事情。
謝陽是劉月兒的上官,也是這女人在商會的唯一上級。半個月前,因為湖廣商會塌方式的貪腐問題,命運多舛的商會老大,再次被抓入詔獄審訊。
“謝司長活著嗎?康應乾還要抓誰?”
楊通眉毛跳動,用力把燃燒殆盡的煙蒂在手心按滅,撥開眼前層層煙霧,指著妻子的臉,一字一句道:
“這事,不要過問,小心惹火上身!”
劉月兒一把推開丈夫的手,忿忿道:
“謝司長兢兢業業,天天想著多賺銀子,給戰兵打造鎧甲火器,給袁知府報仇,沒想到最後是這個結局!你讓戰場死去的兄弟,怎麽想!”
楊通氣鼓鼓瞪妻子一眼,沒再說話。
劉月兒加入大齊商會,任勞任怨工作,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除了和成親以及生兒子產假,其他時間,都在為商會辛苦工作:
開拓南明煙卷市場、規劃與大西的鹵鹽貿易、規範與歐羅巴諸國的水泥香皂的出口······
這些年來,副司長給帝國掙的銀子,沒有八百萬也有一千萬。
最重要的是,這個女強人從不過問政事,對帝國上層走馬燈似的內閣變動充耳不聞。
每年商會組織評選德才兼備模範官員時,劉月兒都是當選人。
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說,這個女人完全算得上是極圈主義下做完美的工具人。也是最高級工具人之一。這也是他們夫婦能在一輪輪清洗運動中幸存的根本原因。
可是,到了太初四年,尤其是下半年,沈陽內外氣氛明顯發生變化,原本歲月靜好的商會,也開始人心惶惶,各種關於帝國崩潰的傳言,層出不窮。
有傳言說,朝廷要廢除商會,恢複私產,讓晉商徽商等勢力接手遼東和各地生意,讓他們作為大齊的皇商,繼續幫朝廷掙錢。
消息傳得有模有樣,連幾個晉商的名字都公布出來了。
沈陽到遼東各地驛道上,走私貿易越來越猖獗,連很多商會主官都牽涉其中·····
原以為皇圖霸業終會實現。
沒想到,最後要倒退迴去。
劉月兒第一次對信仰產生了懷疑。
“謝陽,是不是也參與走私了?說話啊。”
“這得去問章麻子,我不知道。”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楊通和他手下鎮撫兵,屬於齊朝田畝製度的堅定捍衛者。
可是現在,連這些帝國鷹犬,也開始動搖了。
沈陽傳言,謝廣坤這次兇多吉少。
雨還在下,車夫穿著黑色軍服,在前麵從容不迫的趕車。
“問什麽都不知道,你在鎮撫衙門吃幹飯的嗎?明日太上皇把我抓進詔獄!你也不得好過!”
楊通伸手止住眼前這個情緒激動的女人,沉默半響,咬了咬牙,低聲對劉月兒道:
“沒錯,要變天了。”
劉月兒連忙拉住丈夫衣袖。
“怎麽?又有人要逼宮?”
楊通搖頭道:“康應乾和那些巡撫主官,嚷嚷著恢複舊製,幾十個人圍著太上皇吵。”
“恢複舊製?”劉月兒瞪大眼睛。
“恢複科舉,皇權不下鄉,廢除商會,廢除農會,允許百姓經商、租地·····”
劉月兒早料到朝廷會有大變動,隻是沒想到,會變的這麽徹底。原以為隻會對《齊朝田畝製度》微調,會有一段時間過渡,國家仍掌握土地,沒想到會這樣。
這些天各種謠言滿天飛,商會各位掌櫃和司長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一些聰明點的人,已經開始在給自己找後路。
楊通憂心匆匆道:“地主老財迴來了,天又要黑了。”
他又貼在劉月兒身邊,聲音壓到了最低:
“一群人在大正宮吵了好幾天,現在還沒個頭緒,太上皇不肯讓步,康監軍說要找幾個替罪羊,做戲給百姓看。”
劉月兒驚道:“所以謝陽因為這個被抓嗎?”
“尚不清楚,現在,他們找到了孫傳庭馬士英金大久宋應星,給四人的定罪是叛國和篡權,以及貪墨。”
“康應乾等人說宋應星貪墨了四千萬兩白銀,所以大齊這兩年才如此貧困,百姓忍饑挨餓。”
劉月兒立即搖頭道:“絕無可能!這麽多銀子他一個人怎麽貪得了?何況人在湖廣,沒人幫忙,他一人根本做不到。”
楊通道:“誰讓他逃去南明了,國庫虧空四千萬兩,他就貪墨四千萬兩,虧空四億兩,他便貪墨四億兩,均州周邊,百姓存進銀鋪的糧票儲蓄都沒了,朝廷總得給個交代不是?”
“這·····”
劉月兒無語。
宋應星在南直隸或者揚州,左擁右抱揚州瘦馬秦淮八豔紙醉金迷之時,拿起一份大齊發行的邸報,看到自己卷款四千萬潛逃出國的消息,再瞅瞅身上攜帶的四萬兩銀票,內心複雜程度,可想而知。
“昨日太上皇下詔,命令弘光皇帝交出宋應星,以及所有逃往南方的貪官,不過南明應該不會聽咱們的。”
劉月兒喃喃自語道:“孫首輔為何被抓?便是替罪羊也輪不到他啊,他這些年對大齊功莫大焉。”
楊通沒再迴答,事實已經很明顯,康應乾想要真正掌權,就必須拎出一批替罪羊,從而否定之前的各項政策,至於這些人是誰,並不重要。
“那我們呢?”
馬車緩緩停在楊府門口,車夫扶著欄杆跳下來,打開門簾。
兩個衛兵從前庭走出,牽著馬匹朝後院去了。
楊通扶著妻子走進大院,揮退眾人,低聲道:
“事已至此,我與裴大虎劉興柞等人密謀,準備兵諫太上皇,清除宵小,不可讓大齊功業毀於一旦。這便是我們的出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