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劉招孫與萬曆、方從哲經過友好協商,所達成的意見基本如下:


    一、皇帝須付十三萬兩內帑銀;


    二、兵部要給一萬斤火藥、一千把步弓,一千把長槍、镋鈀;


    三、戶部須調撥五千石糧食,五百頭耕牛;


    有了康應乾總送的銀子,六部辦事人員都很積極,隻用兩天便湊齊了物資。


    當然,除了那十三萬內帑是足數的,其他物資都被打了折扣。


    五折而已。


    火藥三千斤,步弓五百把,長槍镋鈀五百把,糧食三千石,耕牛沒有。


    換句話說,劉招孫送禮花費的一萬八千兩銀子,就換了這些東西。


    康應乾粗略算了一筆賬,最後得出結論,他們這次虧大了,不由勃然大怒。


    “也算結交了些熟人,”


    劉招孫安慰康大人。


    兵部尚書黃克纘就成了劉招孫的熟人,曆史上,此人腳踩東林黨、閹黨兩條船竟沒翻船,也是條好漢。


    黃克纘收了劉招孫幾千兩銀子,見六部同僚們如此坑這位年輕總兵,覺得良心有虧,於是讓兵部主事帶劉總兵去神機營淘一些寶貝,算是給他的補償。


    正直的主事大人收了兩百兩銀子,便帶劉招孫去神機營倉庫淘寶,建議劉總兵帶些火銃迴去,算是買火藥的贈送。


    劉招孫查看了下這些火銃,銃身都長滿黴點,朽壞不堪,銃管也有生鏽,於是果斷謝絕了這位京官好意。


    這些火銃放在武庫不知多少年,用起來極易炸膛,有了上次渾江之戰的慘痛教訓,劉招孫決定以後還是自己來打造火銃。


    就這樣被六部官員們擺了一道,康應乾心裏很不爽,攛掇劉招孫再去六部要物資,從戶部要到刑部,一個都不能放過,銀子送了卻不辦事,還有天理沒?


    劉招孫知道,除了戶部,兵部,其他幾個衙門根本啥東西可要,送了銀子,就當是混個臉熟,凡事還是要從長計議。


    康應乾卻是不依不饒,罵劉招孫太傻,又白白花了一萬多兩銀子。


    劉招孫嗬嗬一笑,讓老康去刑部要幾副鐐銬,或者《大明律》,因為刑部現在能給他們,隻有這些東西。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老康聽了不再說話。


    萬曆四十七年四月三十,京師廣渠門。


    三十六輛馬車從左安門緩緩駛過,劉招孫策馬走在前麵,狂熱的京師紛紛將糧食菜蔬布匹扔到車上,以表示對宣武將軍的不舍,幾個蒙古女人甚至朝車上扔銀子和首飾。


    “人心可用啊!”康應乾眯縫著眼睛,若有所思道。


    黝黑瘦削的袁崇煥沒見過這場麵,也很是興奮,這位即將去開原上任兵備道膽子很大,從馬車窗戶探出腦袋,向幾位熱情洋溢的蒙古少女表達謝意,他剛伸出腦袋,就招來幾片爛菜葉子的攻擊···


    半個時辰後,開原總兵劉招孫最後一次迴望繁花似錦的京師,毅然策馬往東行去。


    身後是長長的馬車隊伍,總兵大人的中軍衛隊緊隨其後,後麵還有兩百四十名戰兵。


    這趟來京師宣捷獻俘,所得收益已經遠遠超過劉招孫的預期,可以說是滿載而歸。


    出了京師,劉招孫讓康應乾和袁崇煥騎馬先行,提前趕往天津港口采買糧食,他自己則押送馬車車隊走在後麵。


    十名戰兵護送遼東巡按和兵備道大人消失在官道上。


    距離京師漸遠,道路泥濘不堪,兩邊的行人變得稀疏,偶爾能碰到幾個挑著擔子的菜農,見到這支獻俘歸來的戰兵,都像見了鬼似得遠遠躲開。


    隻有那些衣衫襤褸的流民,也不怕劉招孫他們,隻是翻著白眼,像惡鬼似得望向車上的糧食布匹。


    劉招孫知道他們中很多人都殺過人,因為這種惡毒眼神,隻有墮入地獄的人才有。


    他在左安門看到過一個閹人,被兵馬司打斷了雙腿,癱坐在護城河邊,抬頭望著過往路人,也是這樣的眼神。


    這些人大都是附近的破產農民,被當地豪強劣紳逼成這樣,從人變成了鬼。


    金虞姬張弓搭箭,瞄準一個躍躍欲試的流民,劉招孫伸手攔住她,淡淡道:


    “這些人沒膽子攻擊我們,此地距京師不遠,不要殺人,”


    劉招孫說罷,從金虞姬手裏接過把三眼銃,對著天空扣動扳機,一陣爆響,周圍流民一哄而散。


    過了順天府,路旁流民越來越多,也更加危險,一些強壯者,三五個人湊成一夥,光天化日之下,打劫那些落單的行人。


    劉招孫在馬上冷冷望向不遠處那些流民,他手執騎槍,目光銳利,流民都自覺離這個殺神遠一些。


    此時馬車路過的地域,距離京師不過區區幾十裏遠,竟然可以如此混亂,流民白天便在官道上搶劫,劉招孫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千總王二虎下令戰兵加強戒備,五十名戰兵手持長槍,驅逐那些成群結隊的流民,特勤隊放出了五名夜不收,在周圍五裏進行哨探。


    劉招孫策馬往走,金虞姬連忙跟了上去。


    宋應星正在隊伍後麵和幾個戰兵聊天,踩著泥濘的土路,在官道上艱難前行。


    他不會騎馬,也不願坐馬車,就落在了隊伍後麵,劉招孫怕這書生被流民掠去,便派了兩名戰兵貼身保護。


    宋應星現在的身份,已經不再是原先那個窮困潦倒的江西舉人,而成了開原安樂州知州。


    永樂六年(1408年),明廷在開原設立安樂、自在州,由於當時遼東屬於化外之地,大明在開原地區,控製能力極為有限,雖然設立有這兩個州,其實都隻是設置在開原城內。


    說白了,這兩個州都沒有實際的控製區域,隻是兩個空頭單位,因為當年出了開原城,外麵就是女真和蒙古的地盤,想管人家也要問問人家同不同意。


    顯然,蒙古和女真是不同意的。後來,自在州遷到了遼陽,開原就剩下安樂州,也成了虛殼。


    劉招孫一路觀察,發現宋應星宅心仁厚,有時又有些固執不知變通,和康應乾那樣的政治老油條完全是兩個極端。


    讓宋應星來擔任這歌安樂州知州,劉招孫是經過一番思慮的。


    明代知州品級為從五品,對宋應星來說,已經是破格提拔了,畢竟他隻是個舉人而已,須知像袁崇煥、孫傳庭這樣的三甲進士,仕途起點也隻是個偏遠地區縣令。


    安樂州知州,此時連辦公衙門都沒有,掛在參將府名下,完全是個閑差(至少現在是這樣),特別適合宋應星抽出時間來從事他的科學研究。


    宋應星對這樣的安排也很滿意,臨行前告別兄長宋應升,叮囑兄長好好照顧母親,便隨劉總兵踏上了漫漫遼東征程。


    隊伍繼續往東,一路無話,第二日下午便到了天津衛張家灣。


    康應乾袁崇煥他們早早等在張家灣碼頭,見到劉招孫率兵趕來,康應乾長長出了口氣。


    劉招孫從翻身下馬,環顧四周發現碼頭上堆積起密密麻麻的麻袋,裏麵都裝著買好的糧食。


    糧食周圍聚集著上百個纖夫和難民,幾個青皮在外圍起哄。


    康應乾帶來的十個戰兵,此時用長槍組成個圓陣,不懼人山人海,堅定的守在糧食四周。


    身材瘦小的袁崇煥也拔出了順刀,站在士兵前麵,這位進士出身的廣西人,血液裏流淌著粵人械鬥的基因,和一群天津纖夫青皮幹起架來絲毫不懼。


    “宣武將軍可算來了,再等會兒老夫也要拎刀子去砍人了!”


    康應乾擦擦額頭汗水,接過劉招孫遞過來的椰瓢,咕嘟嘟喝了一口,不及擦掉胡子上的水珠,便接著道:


    “天津衛指揮使也真是,說派水營兵來幫咱買糧食,娘希匹,老子買了糧食,兵毛都沒一個,倒來了這群千殺的纖夫,還有青皮,”


    康應乾袁崇煥他們昨日抵達天津衛,很快便找到了天津衛所指揮使呂大人。


    送了兩百兩見麵禮後,買賣便很快做成,花了一萬多兩買了五千石糧食,又花了三千兩雇了十五條福船,錢貨兩清。


    糧食就要搬到船上時,呂指揮使建議遼東巡按,讓他再花些銀子雇傭水營兵看守糧食,這些天天津衛來了好多流民,怕糧食不安全。


    康應乾聽了這話自是大怒,上萬兩銀子的買賣他都沒怎麽砍價,也不知這姓呂的賺了多少錢,如今還想敲自己的竹杠,平時都是康應乾陰別人,這次到京師走了一趟,接連被人坑了兩次,他越想越是惱怒,覺得自己也帶了兵,無須擔心幾個毛賊,便果斷拒絕了這位貪得無厭的指揮使。


    結果,第二天,也就是今日,張家港碼頭上便突然湧來了幾百號纖夫,還有些青皮在遠處慫恿,福船上的幾千石糧食,連同岸上還沒裝運上船的,一起被他們堵在了港口。說是康應乾他們擋了纖夫的生意,要他們賠錢再走,或者就把岸上還沒運到船上的一千石糧食留下。


    幸好劉招孫率戰兵及時趕到,否則再拖半個時辰,後果不堪設想。


    劉招孫了解事情緣由後,冷冷笑道:


    “康大人,你在這位呂指揮使地盤上買糧食,當然按人家的規矩來,”


    康應乾正要罵劉招孫替別人說話,卻見他從馬背上取下把重刀,緩緩拔刀:


    “不過這位呂大人,拿了咱們銀子,還想訛糧食,下手太黑了吧!”


    這時,幾個青皮歪著腦袋朝這邊走來,瞟了瞟劉招孫身上的便服,以為劉招孫隻是個援遼的客兵把總,各人臉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天津衛東鄰大海,西鄰海河,南通漕運,北近都城,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可謂遼東與京畿的交通咽喉,薩爾滸之前,便有大量客兵聚集天津,由此進入遼東。


    天津的青皮打行,在北方各地可說是數一數二,這些地頭蛇心狠手黑,上到威脅過路官吏,下到欺壓小民百姓,什麽喪天害理的事都敢做。


    青皮猖獗的背後,是天津標營、水營各位老爺撐腰,他們最愛欺壓外地過路的客商,通常來說,客商在外吃了虧,隻會自認倒黴。也沒辦法報複。


    除了對客商,他們對客兵也不手軟,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而且客兵是什麽貨色,青皮們都是門兒清,好多河南來的毛兵連胖襖都沒得穿,瘦骨嶙峋,比街上的叫花子還慘。


    眼看得今日又能訛點錢,眼前突然冒出這個頭上包白布的小把總,在此苦等一夜的青皮,如何不恨!


    “砍他!一條腿十兩銀子,一隻手五兩!一起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夢吳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夢吳越並收藏挽明從薩爾滸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