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方麵的專家,韓啟功最感興趣的是沈哲怎麽學習文言的。
半個世紀教育投入,目前國內大部分都能閱讀文言,但是能流暢寫作的還是專業研究者,高中生不多。
直到傍晚,談的都是這件事情。
閑談式的交流,沈哲就感覺輕鬆多了。
從前世發生過的一些事,和他本人的學習經曆,文言學習並不是想象中那麽難。
經典文章寫不出,寫出比古人更晦澀的文言是可能的。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
2010年江蘇高考考生王雲飛一篇《綠色生活》,使用的就是通篇駢體,當時的古典文獻學專家、閱卷老師竟然看不懂,注釋就寫了四頁紙。最重要的是古為今用,還十分切題,他還是理工科學生。
以沈哲當時的水平,大半字根本不認識。
高考時如果能切題抄上去,由於傷仲永缺少曆史沉澱,估計還趕不上這篇《綠色生活》轟動。
可能會被懷疑出生時七星連珠、一道紫氣衝天。
雖然它的現實意義不大,因為沒幾個人看得懂,無人看懂的文章就沒有意義,有裝x嫌疑。
正是荀子“文以明道”、唐宋八大家“反對駢文”思想的批判對象。
但同時也能證明現代人可以學好文言,甚至比古人還牛。
錢鍾書先生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有段話:【時代愈古,愈在前,它的曆史愈短;時代愈在後,積累閱曆愈深,年齡愈多。所以我們反是我們祖父的老輩,上古三代反不如現代的悠久古老……我們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許是賣老……所以我們也相信現代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
今不如古是個偽命題。
沈哲道:“英語作為一門單獨語言都能學好,文言怎麽會那麽難?”
韓啟功也道:“字、詞、句、篇的掌握,文言語句的積累比較枯燥,又顯得無用,抵觸心理作祟。”
所以沈哲一直認為,通俗和學術相比並不遜色。
不過這話還是不說的好。
具體到文言學習,沈哲道:“如果沒有興趣,說什麽都是枉然,變語言積累為語言運用,突出對人文素養、現代語言水平提高方麵的作用,也許有些用處……”
“隨便說,年輕人怎麽那麽多顧忌?”韓啟功看到沈哲欲言又止,催促道。
沈哲連忙搖搖頭,想說的話憋迴去了。
對於作者來說,現代語言複音節為主,文言單音節為主,句子更凝練、簡約。
創作時加點進去,順便裝一裝深度。
……
十一月初,天高淨爽,有些寂寥。
燕大校園裏,仿佛被滾水裏潑上一勺油,徹底喧鬧起來。
到處扯滿了橫幅、彩帶,傳單發到每個路過的同學手中,沈哲半路就收到十幾份。
大學生文化節來了。
趁著天氣還未入冬,課業有一部分結束的時候舉行。
不止隻燕大,國內所有大中專院校都在同時做這件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
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大學生處在最激昂的人生階段,這樣的文化盛事怎麽能少得了他們。
明年就是偶數年,世界大學生文化節才是重頭戲。
現在是預熱和選拔,為期一個月。
每屆新生都有兩次機會參加,華夏會有十所院校參加明年的正式文化節。
校內各大文藝團體早就開始準備了。
而沈哲這位當初入校的狀元,最初引起過同學們的興趣,但他實在沒什麽藝術細胞,除了書法協會偶爾去露露臉外,很少出動。至於詩歌什麽的,他沒有現代詩麵世。
漸漸邀請他入會的消失了,正好樂得輕鬆。
校園廣場被led燈照亮,沈哲路過的時候,又被塞了一張宣傳單。
沈哲抬頭一瞧,驚訝道:“老戴?”往他身邊一瞅,戴家媳婦也在,“青青也在呢。”
同在一所校園,見過好幾麵了。
“咦,是阿哲啊,剛迴來?又找你林妹妹去了?”
戴誌學身材比較寬,還穿上一身淡色嫩裝,顯得清涼敗火。
“你這發的是什麽?”沈哲低頭一瞧,樂了,“水果拚盤大賽?文化節還有這活動?”
一旁青青馬上道:“當然有,節目已經通過主席團審核。每一種水果,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顏色和心情,每一個創作,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創意和價值……”
戴誌學猛點頭:“對!”
青青:“赤日炎炎,綠柳撫風,環保新風尙,水果也瘋狂……”
戴誌學:“對!”
“哈哈!”沈哲笑成鬼了,“這是誰寫的策劃案?”
戴誌學不滿道:“有什麽好笑的!周六上午三食堂舉行,你們都要來,聽到沒?”
“一定捧場!”
沈哲止住笑,問道:“可以免費品嚐吧?”
“品嚐?”青青皺眉,戴誌學馬上道:“阿哲,那是藝術,怎麽能吃呢,說話注意點!”
“行,”沈哲又是一樂,“我先迴宿舍,晚上小風吹著,身邊又沒溫暖……”
“對了,現在快入冬了,這廣告詞能不能改改?”
“阿哲,你變得真無趣!”
“……老戴,你基因都快變了……行,當我沒說!”
校園裏青春飛揚,沈哲試圖融入進去,卻感覺有點飛揚不起來。
剛打發了幾個老頭級前輩。
一路迴到宿舍,推門而入,發現陳泰和楚飛燕竟然破天荒都早迴了。
楚飛燕正在指點陳泰。
“一身搭配的顏色不超過三種,黑白、金銀不包括其中……你以前那種和裸著沒差……”
沈哲無語道:“今天大家怎麽都不正常?”
“哪裏不正常了?”
陳泰頭也不抬,從衣櫃裏不停掏出一件件衣服,可惜全是花溜溜的品種。
好不容易找到件米色小西服,高興道:“飛燕,這件總可以了吧,再不行隻好去商場重新買了。”
“嗯,這件倒可以,米色是百搭色,你褲子怎麽辦?”
陳泰低頭瞅瞅:“還是要去?”
“去吧,你要得到先得付出,麻煩也是,要不然我讓人幫你買好送來?”
“算了吧,你大少爺的生活,我們凡人享受不起,是吧,阿哲?”
沈哲笑道:“說得對,鄙視他!”
陳泰話音一轉:“話說你也不是什麽好鳥,千萬巨款說捐就捐,我的小心肝都疼……我捐一千塊,學校會收嗎?”
楚飛燕笑道:“阿哲捐錢是大賺,你捐錢學校可能會報警。”
“幼兒園都不收!”
陳泰把手中衣服一扔:“我要去買衣服,你們誰陪我去?”
楚飛燕搖頭。
沈哲也搖頭:“沒興趣陪大老爺們逛商場,老戴在下麵,拉著他去吧。”
陳泰一陣風似的摔門而去。
“阿泰今天怎麽了?”沈哲好奇道。
楚飛燕撫著額頭,歎道:“他要擠到那個什麽青年合唱團裏,人家不願意帶他。”
“哈,我不知道他會唱歌啊,濫竽充數?”
“那不重要,他想打下手,據說團長就是他們係花,嫌他穿的不莊重……”
“難怪迴來挑衣服。”
沈哲看著陳泰床上、書桌上扔著的一堆衣服,搖頭無語。
“你參加嗎?”楚飛燕問道。
沈哲搖頭:“這些人都是湊熱鬧的吧,平時不訓練,事到臨頭熱乎勁挺高,你呢?”
“沒有,不知道參加什麽?”
沈哲詫異道:“你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怎麽會沒有擅長的文藝節目?”
“會的太多,無從選擇……”
“你牛!”沈哲豎豎大拇指,“我去說書倒是可以,不過怕被人扔磚頭。”
……
宿舍裏剩下沈哲和楚飛燕的時候,就會顯得很沉悶。
兩個人各做各的事。
沈哲最近要做的不少,武俠連載,《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準備,《舒克和貝塔》也要補上一部分。
緩急有序。
先把《文學選刊》的約稿完成。
沈哲想了想,很快選定歐·亨利另一篇代表作——《最後一片藤葉》
兩個年輕畫家蘇、瓊西同鄰居貝爾曼之間的故事。
瓊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嚴重的肺炎,將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後一片藤葉上,認為葉落即死。
蘇看到朋友失去活下去的信念,傷心之下告訴了貝爾曼。
這個老畫家是火爆脾氣,也是個愛取笑人的酒鬼,聽到後,罵了一通,無計可施。
後來發生了令人驚奇的事情,無論寒風刮得怎麽厲害,窗外最後那片藤葉依舊牢牢長在藤枝上。經曆過寒冬,藤葉仍在,瓊西重拾生活的信念。
故事的轉折依然發生在結尾部分。
貝爾曼在醫院去世,他也害上了肺炎,隻挺了兩天。
【你不是覺得納悶,最後一片藤葉為什麽總是不飄不動嗎?啊,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傑作——那晚最後一片藤葉掉落時,他雨夜畫在牆上的。”蘇說道。】
一生飽經風霜、掙紮在社會底層,隻熱愛繪畫藝術的貝爾曼,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傑作。
同樣很短的一篇文章,4000餘字。
“經典都有兩個特征,謳歌真善美,或批判假惡醜……”
歐·亨利兩篇代表作,加上泰格特的《窗》,都是同一種創作手法。
登上《文學選刊》官網,把碼好的文章發到總編郵箱。
……
周三,青年酒店一間套房裏,沈哲見到了鍾離。
鍾離算是自派出差,因為有些事需要和沈哲商量,還有些文件需要簽字,幹脆親自跑來燕京。
“北邊是冷一些,怎麽樣,還適應吧?”鍾離笑著問。
“我可沒那麽脆弱。”沈哲嘟囔一聲,旋即熱情道:“鍾哥,好久不見!”
平時交流不少,不過都是通過網絡和電話。
寒暄一番,鍾離從公文包裏掏出一遝文件,“這些都需要你簽字。”
沈哲想了一下,說道:“咱們還是簽一份委托書吧,這些事情你代理就行了。”
“沒那必要,交通方便,經常見見麵不好嗎?”
沈哲對這些也不在意,說了一嘴就拋到一邊去了,一邊忙活,邊道:“他們都還好吧?”
問的是一幹總編。
“新公司新氣象,升官發財,當然好了。”鍾離頷首笑了,“就是雜誌社盈利還比較難,上個月開始有廣告商找上門了,你的稿費可是支出大頭。”
“要不然,我就不要稿費了?”
“還像捐款一樣,把連載稿費也給捐了?”
“捐款不好嗎?”
“那要看什麽事,你這事做的不錯,就是早了點。”鍾離考慮一會,說道:“我看了你的專訪,還有征文的幾篇稿子,隻寫通俗小說太可惜了。如果能在學術方麵有些成就,這次捐款就成美談了……我覺得你以後總會成為大師,那時再這樣做,就不會有任何爭議。不過也沒關係,做自己的事,也沒什麽好顧忌的……”
沈哲抬頭苦笑:“當時手裏錢太多,沒過腦子就行動了。”
“錢太多?”
“哦,現在感覺錢又太少了!”
鍾離哭笑不得:“你都沒有一個長期人生規劃嗎?”
“有啊,大學畢業、結婚、寫寫書、看看世界……”沈哲數了一遍,又道:“鍾哥,我告訴你吧,人生規劃我做過兩次了,通常是yy出來的,我也不例外。人生太無常,這個規劃沒有太大意義。”
“謔,年紀輕輕,感慨倒不少!”
沈哲心道,咱倆年紀其實差不多,或許就是對脾氣的某些原因。
“三五年的願景、年度計劃倒是可以做一下。”沈哲忽然想起一事,問:“影視方麵的事你了解嗎?”
鍾離一愣,馬上反應過來:“有人找你買作品改編權?”
“嗯,我一舍友的哥們,正好是星辰傳媒少董。”
鍾離點頭道:“不奇怪,聽你說過,是陳氏集團那位吧,他們那一批起家的創業者,聯係都很緊密。”
忽然問道:“星辰傳媒隻有電影公司吧?”
沈哲道:“你還真了解這些道道,怎麽樣,寫劇本我沒問題,其它事就不行了。”
“寫劇本沒問題?”鍾離很開心,說道:“不如交給公司操作,比你個人去談好得多。”又搖頭道:“不過成立一個新部門,還需要你追加投資。”
“這敢情好,求之不得,忘了文化公司本來就能幹這活。”
“相應股份也需要變化。”鍾離目光湛然。
沈哲立即搖頭道:“鍾哥,不必了,我一甩手掌櫃,什麽都要你們來做,現在都於心不安了!”
“就算將來畢業,精力肯定還是在創作上。”
半個世紀教育投入,目前國內大部分都能閱讀文言,但是能流暢寫作的還是專業研究者,高中生不多。
直到傍晚,談的都是這件事情。
閑談式的交流,沈哲就感覺輕鬆多了。
從前世發生過的一些事,和他本人的學習經曆,文言學習並不是想象中那麽難。
經典文章寫不出,寫出比古人更晦澀的文言是可能的。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至於弱冠,不明犍狀。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
2010年江蘇高考考生王雲飛一篇《綠色生活》,使用的就是通篇駢體,當時的古典文獻學專家、閱卷老師竟然看不懂,注釋就寫了四頁紙。最重要的是古為今用,還十分切題,他還是理工科學生。
以沈哲當時的水平,大半字根本不認識。
高考時如果能切題抄上去,由於傷仲永缺少曆史沉澱,估計還趕不上這篇《綠色生活》轟動。
可能會被懷疑出生時七星連珠、一道紫氣衝天。
雖然它的現實意義不大,因為沒幾個人看得懂,無人看懂的文章就沒有意義,有裝x嫌疑。
正是荀子“文以明道”、唐宋八大家“反對駢文”思想的批判對象。
但同時也能證明現代人可以學好文言,甚至比古人還牛。
錢鍾書先生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有段話:【時代愈古,愈在前,它的曆史愈短;時代愈在後,積累閱曆愈深,年齡愈多。所以我們反是我們祖父的老輩,上古三代反不如現代的悠久古老……我們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許是賣老……所以我們也相信現代一切,在價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進步。】
今不如古是個偽命題。
沈哲道:“英語作為一門單獨語言都能學好,文言怎麽會那麽難?”
韓啟功也道:“字、詞、句、篇的掌握,文言語句的積累比較枯燥,又顯得無用,抵觸心理作祟。”
所以沈哲一直認為,通俗和學術相比並不遜色。
不過這話還是不說的好。
具體到文言學習,沈哲道:“如果沒有興趣,說什麽都是枉然,變語言積累為語言運用,突出對人文素養、現代語言水平提高方麵的作用,也許有些用處……”
“隨便說,年輕人怎麽那麽多顧忌?”韓啟功看到沈哲欲言又止,催促道。
沈哲連忙搖搖頭,想說的話憋迴去了。
對於作者來說,現代語言複音節為主,文言單音節為主,句子更凝練、簡約。
創作時加點進去,順便裝一裝深度。
……
十一月初,天高淨爽,有些寂寥。
燕大校園裏,仿佛被滾水裏潑上一勺油,徹底喧鬧起來。
到處扯滿了橫幅、彩帶,傳單發到每個路過的同學手中,沈哲半路就收到十幾份。
大學生文化節來了。
趁著天氣還未入冬,課業有一部分結束的時候舉行。
不止隻燕大,國內所有大中專院校都在同時做這件事,甚至在世界範圍內。
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大學生處在最激昂的人生階段,這樣的文化盛事怎麽能少得了他們。
明年就是偶數年,世界大學生文化節才是重頭戲。
現在是預熱和選拔,為期一個月。
每屆新生都有兩次機會參加,華夏會有十所院校參加明年的正式文化節。
校內各大文藝團體早就開始準備了。
而沈哲這位當初入校的狀元,最初引起過同學們的興趣,但他實在沒什麽藝術細胞,除了書法協會偶爾去露露臉外,很少出動。至於詩歌什麽的,他沒有現代詩麵世。
漸漸邀請他入會的消失了,正好樂得輕鬆。
校園廣場被led燈照亮,沈哲路過的時候,又被塞了一張宣傳單。
沈哲抬頭一瞧,驚訝道:“老戴?”往他身邊一瞅,戴家媳婦也在,“青青也在呢。”
同在一所校園,見過好幾麵了。
“咦,是阿哲啊,剛迴來?又找你林妹妹去了?”
戴誌學身材比較寬,還穿上一身淡色嫩裝,顯得清涼敗火。
“你這發的是什麽?”沈哲低頭一瞧,樂了,“水果拚盤大賽?文化節還有這活動?”
一旁青青馬上道:“當然有,節目已經通過主席團審核。每一種水果,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顏色和心情,每一個創作,都有屬於它自己的創意和價值……”
戴誌學猛點頭:“對!”
青青:“赤日炎炎,綠柳撫風,環保新風尙,水果也瘋狂……”
戴誌學:“對!”
“哈哈!”沈哲笑成鬼了,“這是誰寫的策劃案?”
戴誌學不滿道:“有什麽好笑的!周六上午三食堂舉行,你們都要來,聽到沒?”
“一定捧場!”
沈哲止住笑,問道:“可以免費品嚐吧?”
“品嚐?”青青皺眉,戴誌學馬上道:“阿哲,那是藝術,怎麽能吃呢,說話注意點!”
“行,”沈哲又是一樂,“我先迴宿舍,晚上小風吹著,身邊又沒溫暖……”
“對了,現在快入冬了,這廣告詞能不能改改?”
“阿哲,你變得真無趣!”
“……老戴,你基因都快變了……行,當我沒說!”
校園裏青春飛揚,沈哲試圖融入進去,卻感覺有點飛揚不起來。
剛打發了幾個老頭級前輩。
一路迴到宿舍,推門而入,發現陳泰和楚飛燕竟然破天荒都早迴了。
楚飛燕正在指點陳泰。
“一身搭配的顏色不超過三種,黑白、金銀不包括其中……你以前那種和裸著沒差……”
沈哲無語道:“今天大家怎麽都不正常?”
“哪裏不正常了?”
陳泰頭也不抬,從衣櫃裏不停掏出一件件衣服,可惜全是花溜溜的品種。
好不容易找到件米色小西服,高興道:“飛燕,這件總可以了吧,再不行隻好去商場重新買了。”
“嗯,這件倒可以,米色是百搭色,你褲子怎麽辦?”
陳泰低頭瞅瞅:“還是要去?”
“去吧,你要得到先得付出,麻煩也是,要不然我讓人幫你買好送來?”
“算了吧,你大少爺的生活,我們凡人享受不起,是吧,阿哲?”
沈哲笑道:“說得對,鄙視他!”
陳泰話音一轉:“話說你也不是什麽好鳥,千萬巨款說捐就捐,我的小心肝都疼……我捐一千塊,學校會收嗎?”
楚飛燕笑道:“阿哲捐錢是大賺,你捐錢學校可能會報警。”
“幼兒園都不收!”
陳泰把手中衣服一扔:“我要去買衣服,你們誰陪我去?”
楚飛燕搖頭。
沈哲也搖頭:“沒興趣陪大老爺們逛商場,老戴在下麵,拉著他去吧。”
陳泰一陣風似的摔門而去。
“阿泰今天怎麽了?”沈哲好奇道。
楚飛燕撫著額頭,歎道:“他要擠到那個什麽青年合唱團裏,人家不願意帶他。”
“哈,我不知道他會唱歌啊,濫竽充數?”
“那不重要,他想打下手,據說團長就是他們係花,嫌他穿的不莊重……”
“難怪迴來挑衣服。”
沈哲看著陳泰床上、書桌上扔著的一堆衣服,搖頭無語。
“你參加嗎?”楚飛燕問道。
沈哲搖頭:“這些人都是湊熱鬧的吧,平時不訓練,事到臨頭熱乎勁挺高,你呢?”
“沒有,不知道參加什麽?”
沈哲詫異道:“你小時候就開始學習,怎麽會沒有擅長的文藝節目?”
“會的太多,無從選擇……”
“你牛!”沈哲豎豎大拇指,“我去說書倒是可以,不過怕被人扔磚頭。”
……
宿舍裏剩下沈哲和楚飛燕的時候,就會顯得很沉悶。
兩個人各做各的事。
沈哲最近要做的不少,武俠連載,《明朝那些事兒》第二部準備,《舒克和貝塔》也要補上一部分。
緩急有序。
先把《文學選刊》的約稿完成。
沈哲想了想,很快選定歐·亨利另一篇代表作——《最後一片藤葉》
兩個年輕畫家蘇、瓊西同鄰居貝爾曼之間的故事。
瓊西在寒冷的十一月患上嚴重的肺炎,將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後一片藤葉上,認為葉落即死。
蘇看到朋友失去活下去的信念,傷心之下告訴了貝爾曼。
這個老畫家是火爆脾氣,也是個愛取笑人的酒鬼,聽到後,罵了一通,無計可施。
後來發生了令人驚奇的事情,無論寒風刮得怎麽厲害,窗外最後那片藤葉依舊牢牢長在藤枝上。經曆過寒冬,藤葉仍在,瓊西重拾生活的信念。
故事的轉折依然發生在結尾部分。
貝爾曼在醫院去世,他也害上了肺炎,隻挺了兩天。
【你不是覺得納悶,最後一片藤葉為什麽總是不飄不動嗎?啊,親愛的,那是貝爾曼的傑作——那晚最後一片藤葉掉落時,他雨夜畫在牆上的。”蘇說道。】
一生飽經風霜、掙紮在社會底層,隻熱愛繪畫藝術的貝爾曼,用生命完成了最後的傑作。
同樣很短的一篇文章,4000餘字。
“經典都有兩個特征,謳歌真善美,或批判假惡醜……”
歐·亨利兩篇代表作,加上泰格特的《窗》,都是同一種創作手法。
登上《文學選刊》官網,把碼好的文章發到總編郵箱。
……
周三,青年酒店一間套房裏,沈哲見到了鍾離。
鍾離算是自派出差,因為有些事需要和沈哲商量,還有些文件需要簽字,幹脆親自跑來燕京。
“北邊是冷一些,怎麽樣,還適應吧?”鍾離笑著問。
“我可沒那麽脆弱。”沈哲嘟囔一聲,旋即熱情道:“鍾哥,好久不見!”
平時交流不少,不過都是通過網絡和電話。
寒暄一番,鍾離從公文包裏掏出一遝文件,“這些都需要你簽字。”
沈哲想了一下,說道:“咱們還是簽一份委托書吧,這些事情你代理就行了。”
“沒那必要,交通方便,經常見見麵不好嗎?”
沈哲對這些也不在意,說了一嘴就拋到一邊去了,一邊忙活,邊道:“他們都還好吧?”
問的是一幹總編。
“新公司新氣象,升官發財,當然好了。”鍾離頷首笑了,“就是雜誌社盈利還比較難,上個月開始有廣告商找上門了,你的稿費可是支出大頭。”
“要不然,我就不要稿費了?”
“還像捐款一樣,把連載稿費也給捐了?”
“捐款不好嗎?”
“那要看什麽事,你這事做的不錯,就是早了點。”鍾離考慮一會,說道:“我看了你的專訪,還有征文的幾篇稿子,隻寫通俗小說太可惜了。如果能在學術方麵有些成就,這次捐款就成美談了……我覺得你以後總會成為大師,那時再這樣做,就不會有任何爭議。不過也沒關係,做自己的事,也沒什麽好顧忌的……”
沈哲抬頭苦笑:“當時手裏錢太多,沒過腦子就行動了。”
“錢太多?”
“哦,現在感覺錢又太少了!”
鍾離哭笑不得:“你都沒有一個長期人生規劃嗎?”
“有啊,大學畢業、結婚、寫寫書、看看世界……”沈哲數了一遍,又道:“鍾哥,我告訴你吧,人生規劃我做過兩次了,通常是yy出來的,我也不例外。人生太無常,這個規劃沒有太大意義。”
“謔,年紀輕輕,感慨倒不少!”
沈哲心道,咱倆年紀其實差不多,或許就是對脾氣的某些原因。
“三五年的願景、年度計劃倒是可以做一下。”沈哲忽然想起一事,問:“影視方麵的事你了解嗎?”
鍾離一愣,馬上反應過來:“有人找你買作品改編權?”
“嗯,我一舍友的哥們,正好是星辰傳媒少董。”
鍾離點頭道:“不奇怪,聽你說過,是陳氏集團那位吧,他們那一批起家的創業者,聯係都很緊密。”
忽然問道:“星辰傳媒隻有電影公司吧?”
沈哲道:“你還真了解這些道道,怎麽樣,寫劇本我沒問題,其它事就不行了。”
“寫劇本沒問題?”鍾離很開心,說道:“不如交給公司操作,比你個人去談好得多。”又搖頭道:“不過成立一個新部門,還需要你追加投資。”
“這敢情好,求之不得,忘了文化公司本來就能幹這活。”
“相應股份也需要變化。”鍾離目光湛然。
沈哲立即搖頭道:“鍾哥,不必了,我一甩手掌櫃,什麽都要你們來做,現在都於心不安了!”
“就算將來畢業,精力肯定還是在創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