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不足以使獲獎作品得到太多關注。
網絡上剛剛出現兩份賬單的段子,愛好文學的網友嘖嘖讚歎,爭相貼到個人空間。
但對《免費》的評論還沒徹底熱起來,需要時間。
征文第二題已經開始公布。
——愛
一樣的題目,沒有絲毫變化。
關注此次征文的家長、作者和評論家們有些嘩然,完全搞不懂文聯官方在搞什麽。
獲得參賽資格的作者也很不滿,紛紛表示費解。
因為這個題目真的不好寫,評委們也知道,從上一輪的稿件中能看出,水平都差不多,以感人為主。
出現一篇《免費》已經讓人驚喜了。
同樣的題目,兩天內連續寫兩次,三十二個作者開始抓耳撓腮。
……
時間迴到征文第三天早上。
經過幾次商討之後,新一輪的征文主題依舊沒有確定下來,準備好的幾個選擇,得不到全部評委的認可。比如奉獻、友誼、尊老愛幼等等,清一色的正能量。
沒辦法,華夏近代受西方影響,輿論相當開放,爭議題目容易受到譴責。
這些傳統公認的美德,民眾也無法表達不滿。
眼看著安排好的時間就要到了,外界和參賽作者都在等待,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正在這時,征文辦公室走進一位老人。
童百齡連忙迎了上去:“老韓,你怎麽來了,對征文也感興趣?”
“我感什麽興趣,被你們搞得烏七八糟的。”老人臉色淡然,打過招唿後,坐到了老先生身旁,說道:“我隻對一個人感興趣。”
馮副部長笑道:“這幾年被民眾戳脊梁骨,我們也是沒辦法。”
“所以想了個歪招?”老人皺眉道。
“您的名聲在那放著呢,罵不到身上,當然不會感到壓力,我們可不好受。”馮副部長苦笑。
韓姓老人哼了哼。
如果國內文學界的boss是老先生,童話界的boss是老奶奶,那教育界的boss,就是這位韓啟功老人了。
不到三十歲就獲得正高級教授職稱,任教於燕京師大,後來一路從大學、初高中、小學,差點連幼兒園都去教一遍。很多大學教授並不能勝任低級別老師的角色,而作為最著名的教育理論研究者,韓啟功卻在這兒取得了更高的教育成果,讓所有教育界人士不佩服都不行。
所以他成了國內教育權威。
五十歲之後,他被教育部聘為終身顧問,負責考核製定出的各種教育方案。
韓啟功還有一個不為大多數人知道的身份,民間古文協會的發起者。
沈哲前幾天剛在香山公園見到過。
隻是這位老人比較低調,很少在電視上出現,又是一身便裝,當時沒認出來。
“老韓,你說你對一個人感興趣,是誰啊?”童百齡忽然問道。
“沈哲。”
童百齡恍然道:“是為傷仲永的事吧,你現在也就這點愛好了。”
“不隻是這個,”韓啟功微微搖頭,“前幾天還從他手裏得了兩首詩,所以對這個年輕人有些好奇。”
“哈,不用好奇,昨天他又寫了篇好文章。”
“《免費》是吧,我已經聽說了,古文能寫出來,閱讀量低不了,寫篇好文章有什麽奇怪的!”
“……你還是看不起現代文體,小心被人指著鼻子罵!”
韓啟功失笑道:“沒有看不起的意思,隻是年紀越大,越覺得前代文體更有味道。”抬頭問道:“本來想見他一麵,剛聽你們文聯人說起,改成線上征文了?”
“嗯,沒必要召集起來,不過你想見那小家夥容易,問問老先生就知道了。”
老先生笑道:“現在不行,完事了可以讓小任把他送來。”
童百齡正要問韓啟功新得兩首什麽詩,隻聽馮副部長道:“先把征文題目定好吧,時間不多了。”
“你們還沒定好題目?”韓啟功皺眉,“兒戲了吧?”
一位評委老師走過來,遞上一張稿紙,笑道:“韓老師,您看看哪個合適。”
“噢?”韓啟功接過來一看,“嗬,全是好詞,被嚇壞啦?”
在場評委都笑,確實受到外界不少影響。
韓啟功想了想,抬頭問童百齡:“老童,上輪題目是母愛?”
“隻有一個愛字,因為母愛最好寫,也最能打動人心,所以參賽作者選這個方向的比較多。”童百齡道。
“那就還用這個字嘛,寫寫別的方向……”韓啟功把稿紙一丟,隨口道。
評委們眼前一亮,紛紛道:“是個好辦法!”
……
題目很快公布,參賽作者和民眾都認為文聯在故弄玄虛。
沈哲看到的時候也愣了一下。
不過並不擔心,有海量名作加持於身,他無懼任何形式的出題。
參加這個征文,一是老先生的要求,另外他也想借這次機會,在文學界占據一席之地。征文一般都是短篇,這方麵打開突破口,適合他這個年齡段。以前的幾部作品都是小說類的通俗文學,在真正的文學界地位不高,即使他不以為然,也根本改變不了什麽。
一旦有幾個短篇文學名作壓陣,局麵又會不同。
看到題目,馬上就有數篇印象深刻的名作跳出腦海,不過首先要確定主題。
上次是母愛,這次父愛?
太沉重,再說,這類名作似乎不多。
沈哲笑了一下,全世界的父親們挺冤枉的,愛不少,表達的卻不多。
記憶最深的是《背影》,可惜寫實意味太重。
不如選擇以愛情為主題更適合他。
既然想利用作品在文學界打響名氣,當然要選擇彼時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概括出真實的生活。
契科夫,早期擅長諷刺揭露官場人物的醜惡麵目,後期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的悲慘。
歐·亨利,風格是喜劇形式、悲劇內涵,作品被稱為“含淚的微笑”。
沈哲個人最喜歡的是歐·亨利的作品,往往構思精巧,語言幽默,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種創作手法,對短篇小說界、甚至整個文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歐·亨利式結尾
後來的文學創作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說的就是他。
米國式幽默故事、對虛偽道德的批判,讀到最後,再重重給人敲一悶棍,真是酸爽。
《麥琪的禮物》就是他的代表作。
網絡上剛剛出現兩份賬單的段子,愛好文學的網友嘖嘖讚歎,爭相貼到個人空間。
但對《免費》的評論還沒徹底熱起來,需要時間。
征文第二題已經開始公布。
——愛
一樣的題目,沒有絲毫變化。
關注此次征文的家長、作者和評論家們有些嘩然,完全搞不懂文聯官方在搞什麽。
獲得參賽資格的作者也很不滿,紛紛表示費解。
因為這個題目真的不好寫,評委們也知道,從上一輪的稿件中能看出,水平都差不多,以感人為主。
出現一篇《免費》已經讓人驚喜了。
同樣的題目,兩天內連續寫兩次,三十二個作者開始抓耳撓腮。
……
時間迴到征文第三天早上。
經過幾次商討之後,新一輪的征文主題依舊沒有確定下來,準備好的幾個選擇,得不到全部評委的認可。比如奉獻、友誼、尊老愛幼等等,清一色的正能量。
沒辦法,華夏近代受西方影響,輿論相當開放,爭議題目容易受到譴責。
這些傳統公認的美德,民眾也無法表達不滿。
眼看著安排好的時間就要到了,外界和參賽作者都在等待,不能一直拖延下去。
正在這時,征文辦公室走進一位老人。
童百齡連忙迎了上去:“老韓,你怎麽來了,對征文也感興趣?”
“我感什麽興趣,被你們搞得烏七八糟的。”老人臉色淡然,打過招唿後,坐到了老先生身旁,說道:“我隻對一個人感興趣。”
馮副部長笑道:“這幾年被民眾戳脊梁骨,我們也是沒辦法。”
“所以想了個歪招?”老人皺眉道。
“您的名聲在那放著呢,罵不到身上,當然不會感到壓力,我們可不好受。”馮副部長苦笑。
韓姓老人哼了哼。
如果國內文學界的boss是老先生,童話界的boss是老奶奶,那教育界的boss,就是這位韓啟功老人了。
不到三十歲就獲得正高級教授職稱,任教於燕京師大,後來一路從大學、初高中、小學,差點連幼兒園都去教一遍。很多大學教授並不能勝任低級別老師的角色,而作為最著名的教育理論研究者,韓啟功卻在這兒取得了更高的教育成果,讓所有教育界人士不佩服都不行。
所以他成了國內教育權威。
五十歲之後,他被教育部聘為終身顧問,負責考核製定出的各種教育方案。
韓啟功還有一個不為大多數人知道的身份,民間古文協會的發起者。
沈哲前幾天剛在香山公園見到過。
隻是這位老人比較低調,很少在電視上出現,又是一身便裝,當時沒認出來。
“老韓,你說你對一個人感興趣,是誰啊?”童百齡忽然問道。
“沈哲。”
童百齡恍然道:“是為傷仲永的事吧,你現在也就這點愛好了。”
“不隻是這個,”韓啟功微微搖頭,“前幾天還從他手裏得了兩首詩,所以對這個年輕人有些好奇。”
“哈,不用好奇,昨天他又寫了篇好文章。”
“《免費》是吧,我已經聽說了,古文能寫出來,閱讀量低不了,寫篇好文章有什麽奇怪的!”
“……你還是看不起現代文體,小心被人指著鼻子罵!”
韓啟功失笑道:“沒有看不起的意思,隻是年紀越大,越覺得前代文體更有味道。”抬頭問道:“本來想見他一麵,剛聽你們文聯人說起,改成線上征文了?”
“嗯,沒必要召集起來,不過你想見那小家夥容易,問問老先生就知道了。”
老先生笑道:“現在不行,完事了可以讓小任把他送來。”
童百齡正要問韓啟功新得兩首什麽詩,隻聽馮副部長道:“先把征文題目定好吧,時間不多了。”
“你們還沒定好題目?”韓啟功皺眉,“兒戲了吧?”
一位評委老師走過來,遞上一張稿紙,笑道:“韓老師,您看看哪個合適。”
“噢?”韓啟功接過來一看,“嗬,全是好詞,被嚇壞啦?”
在場評委都笑,確實受到外界不少影響。
韓啟功想了想,抬頭問童百齡:“老童,上輪題目是母愛?”
“隻有一個愛字,因為母愛最好寫,也最能打動人心,所以參賽作者選這個方向的比較多。”童百齡道。
“那就還用這個字嘛,寫寫別的方向……”韓啟功把稿紙一丟,隨口道。
評委們眼前一亮,紛紛道:“是個好辦法!”
……
題目很快公布,參賽作者和民眾都認為文聯在故弄玄虛。
沈哲看到的時候也愣了一下。
不過並不擔心,有海量名作加持於身,他無懼任何形式的出題。
參加這個征文,一是老先生的要求,另外他也想借這次機會,在文學界占據一席之地。征文一般都是短篇,這方麵打開突破口,適合他這個年齡段。以前的幾部作品都是小說類的通俗文學,在真正的文學界地位不高,即使他不以為然,也根本改變不了什麽。
一旦有幾個短篇文學名作壓陣,局麵又會不同。
看到題目,馬上就有數篇印象深刻的名作跳出腦海,不過首先要確定主題。
上次是母愛,這次父愛?
太沉重,再說,這類名作似乎不多。
沈哲笑了一下,全世界的父親們挺冤枉的,愛不少,表達的卻不多。
記憶最深的是《背影》,可惜寫實意味太重。
不如選擇以愛情為主題更適合他。
既然想利用作品在文學界打響名氣,當然要選擇彼時空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作品。
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段,以小見大概括出真實的生活。
契科夫,早期擅長諷刺揭露官場人物的醜惡麵目,後期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的悲慘。
歐·亨利,風格是喜劇形式、悲劇內涵,作品被稱為“含淚的微笑”。
沈哲個人最喜歡的是歐·亨利的作品,往往構思精巧,語言幽默,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種創作手法,對短篇小說界、甚至整個文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歐·亨利式結尾
後來的文學創作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說的就是他。
米國式幽默故事、對虛偽道德的批判,讀到最後,再重重給人敲一悶棍,真是酸爽。
《麥琪的禮物》就是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