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外,沈哲靠在門框上啃黃瓜。


    母親楊欣和林語菡都圍著圍裙,一起忙活午飯。


    自從高考結束,兩家三個上班的全都不迴家吃午飯,林語菡自己在家做飯吃。


    不過很快就被沈哲拉到自家了,一共仨人還做兩頓?


    母親當然是舉雙手歡迎。


    女孩帶上圍裙光彩收斂,反而是最美的時候。當然,華夏是現代社會,男人圍上圍裙的樣子也別有一番韻味。


    沈哲曾經是泡麵高手,現在快忘記泡麵什麽滋味了。


    由於母親楊欣是家庭主婦,他也沒有什麽機會練習做菜這個基本生活技能。


    再說,讓一個雞蛋都會煎糊的人學會做菜,難度不小。


    林語菡因為父母都上班,早學會了十幾個家常菜,似模似樣的。


    五月中旬,天氣正熱,廚房沒有空調,楊欣和林語菡額頭都隱隱見汗,林語菡整張小臉都紅彤彤的。


    “好熱啊。”沈哲把一根黃瓜啃得哢哧哢哧的。


    兩個女人同時迴頭,狠狠白了他一眼。


    楊欣皺眉斥道:“出去!”


    沈哲舉起雙手,說道:“當我什麽都沒說!”


    不動手還亂發言,確實招人嫌,有說風涼話的嫌疑,閃人比較好。


    他也感覺挺累的,上午一口氣把《舒克和貝塔》碼出十二集,又頂著毒太陽跑到小區門口打印出來。


    昨天把林語菡畫好的稿子已經傳給了甄奶奶,很快就接到迴電,說可以在連載之外做一個圖畫增刊,孩子們肯定會非常喜歡。還問林語菡是哪位漫畫作者,得知是一名十八歲的女孩,狠狠誇獎了一通。


    不過連載計劃也相應改變了,文字圖畫如果同步,每期連載三集內容就太少。


    商議後決定每期連載六集,文字當中就不配插圖了,反正主要是家長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才看。


    沈哲就要在半個月內再拿出十二集稿子,和圖稿一同傳給《少兒365》。


    文稿很容易,沈哲悶頭一上午就完成了。


    林語菡的進度卻快不了,還要依據故事內容進行設計,要花費一番功夫。


    做愛做的事,她也沒什麽意見。


    ……


    沈哲又遛迴了書房,隨意在網上瞎逛。


    點開幾個網址,忽然想起“說文評書”論壇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看看讀者什麽反應。


    華夏網友剛接觸網絡也沒幾年,那些神迴複、罵人詞句還在醞釀之中,沈哲在上麵找不到太多樂趣。


    進入論壇,先被一個帖子吸引了目光。


    這是一個轉帖,不知道從哪裏搬運到了這個論壇,帖名:經樓主鑒定,島主已是大師!


    經過那次訪談,都知道島主剛高中畢業,忽然冒出大師的評語,很是吸引眼球。


    “經本人查證,島主去年暑期出版兩本書,分別是《假如》和《那些年》,然後消失了,最近才知道原因。”


    “從文聯官方公布的數據看,不算最近幾天的爆發,《假如》國內銷量128萬冊左右,《那些年》截至上月銷量340萬冊。另外根據估算,還有部分手抄書不算在內,兩本書銷量共計約470萬冊。”


    “隻差30萬冊就能達到五星作者的出版數據,所以島主如今是四星作者。”


    “但不要忘記,《假如》一書在國外銷售了700多萬冊!”


    “加在一起就是1170萬冊,六星大師作者!”


    這個帖子沒什麽幹貨,都是人人能找到的數據,但因為是他第一次提出,很多人都點擊進去。


    “樓主,你這樣算是不對的,文聯星級評定隻算國內銷量!”


    “二樓正解,這樣算的話對其他作者不公平。”


    開始都是不讚同的聲音,到了十幾樓,忽然一個跟帖把樓頂歪了。


    “你們說了一大堆,就是不認同島主有大師水準,那我來給你們扯扯。首先,目前國內作者沒有人在西方取得如此高的出版成績,甚至有的連一萬冊都達不到;其次,文聯這種做法本就不合理,對國內作者不利,故此主動尋求西方出版社合作的作者很少;還有,你們以為島主會在乎他的文聯星級?”


    沈哲笑笑,這名網友倒了解他,他確實對那個作者星級不太在意。


    文聯成立不過十一個年頭,一代人都還沒長大。一項製度的建立,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裏深入人心。


    六星作者被稱作大師,更像是民眾一種調侃的叫法。


    目前全國七星作者十餘人,六星作者幾十個,如果都這樣稱唿,那大師也太多了些。


    沈哲私下算算,那個規則待定的十星且不說,九星作者出版銷量一億冊以上,要達到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隻需要搬運足夠多的作品。


    而大師這個稱唿,應該是對作者做出長期貢獻後的一種尊稱,而不是像玄幻世界一樣的修煉等級。


    例如一本書超級火爆,一下子賣了一億冊,作者能被稱為大師嗎?


    事實上,國內公認的大師根本沒有文聯星級,他們都在文聯成立之前已經得到了這種尊敬。甄奶奶一輩子寫出無數的童話故事,除了雜誌外,沒有出版過,一樣被稱作童話大師,甚至宗師。


    像某些新入行的作者那樣,糾結於星級太低,實在沒有必要。


    或許再過一二十年,成長起來一批七八星的作者,那時才可能被讀者認可為真正的文學大師。


    ……


    關了帖子,正好林語菡在門外喊他吃飯。


    沈哲起身前去客廳,把去小說版塊看看的念頭忘到腦後了。


    他現階段可以不把星級評定看在眼中,是因為芯片中的作品給了他足夠的底氣,有的人顯然不這麽認為。


    中海文聯,主席辦公室。


    譚易看著坐在對麵的小兒子,暗暗歎了口氣。


    “爸……”譚立行小心翼翼叫道。


    “你還想遍瞎話麽?我都聽說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最初就是投向青年人,是你不問緣由就把稿件退還。我猜你連看都沒看,是不是?”


    譚立行抬頭道:“我看了!”


    “看了?那為何還要退稿,還把提審的那位女編輯開除了?”


    “我看了開頭,發現是西方文學,華夏人怎麽可能寫好西方文學?至於那個姓蘇的編輯,是她自己辭職的……”


    譚易皺眉道:“你覺得華夏人寫不好西方文學,現在呢?”


    譚立行不吭聲了。


    “立業也是的,你就不是搞文學的料,怎麽把你安排在主編的位置上?你知不知道,今年那本書如果是從青年人出版,對我有多大好處?”


    “爸,要不然,我們把那個桃花島主請迴來?”


    譚易瞄了他一眼,問道:“怎麽請迴來?”


    “這還不簡單,”譚立行來了精神,馬上說道:“我們可以給他提升稿費,鍾離給他多少,我們多加3%!”


    譚易冷笑一聲:“真聰明,這就是你的辦法?”


    “爸,您覺著不行?”


    “行不行我不知道,我問你,你知道鍾離給他多少分成?還有,你怎麽確定他會為了錢來青年人?”


    譚立行瞪眼道:“不為錢寫哪門子書!”


    譚易盯著兒子不說話。


    夏蟲不可語冰,當初他開始創作,初衷也不是為錢,愛好文學的,誰沒有一點追求?


    “那我們可以在網上把他搞臭,他不是在網絡上很出名嗎!”


    譚立行咬咬牙。


    “嘿!”譚易氣笑了,“果然手段不少,網絡都學會利用了,人家不理會你,你還怎麽辦?”


    譚立行皺眉:“他是作者,連名聲都不在乎?”


    “誰不在乎名聲,但你知道那個少年的性子和做事風格嗎?去看看俠客協會的訪談,再看他是怎麽迴應的。”


    說著,他歎口氣:“我和你大哥說說,把你安排在老曹手下,到發行部做個副經理吧。三室的主編可以從編輯中間提上來一位老資格接任,你不是搞文學的料,就不要往裏瞎參和!”


    譚立行不服氣道:“不是搞文學的料怎麽了,鍾離也不是搞文學的,一樣做總編!”


    譚易一拍桌子:“他把雜誌銷量從200萬提升到400萬,你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眠並收藏文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