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真是太有趣了。”


    《少兒365》主編辦公室傳來一陣老年女子的歡暢笑聲,年輕編輯們紛紛相顧莞爾,投向總編室的目光帶著崇拜的情緒。這種情況不是第一次發生了,都知道總編甄奶奶七十多歲了,依舊一顆童心不減,每當看到好故事都會像年輕時那樣發出爽朗的笑聲。


    華夏最出名的那個人,不是首相,而是一輩子精力都獻給了少兒文學的甄奶奶。


    近半個世紀以來,幾乎所有的華夏少年兒童都是伴隨著她的故事長大。


    她的名字早已經被人們選擇性忘記,即使三十多歲的華夏人迴憶起童年時期,可能記不清自己的小夥伴,但必然還會記得那個稻草人,腦海自動浮現一張慈祥老奶奶的麵容。


    “這架直升機真漂亮。”小螞蟻打量著機艙說。


    他忽然看見了舒克的尾巴,“喲,你的繩子真像老鼠的尾巴。”


    “啊,是嗎?”舒克一驚,這才想起忘了將尾巴藏起來,他一邊把尾巴往褲子裏塞,一邊說:“直升機上的繩子都是這樣的,有彈性。”


    “哈哈,這個沈哲同學真是太有意思了,一隻老鼠也能描寫的這麽充滿童趣。”


    總編室再次響起笑聲,一位女編輯忍不住好奇,蹦跳著推門而入。


    她臉上帶著嬌憨的模樣,笑嘻嘻問道:“甄奶奶,您見到好故事啦?”


    “是小琪啊,”辦公桌後的老婦人抬頭,臉上皺紋都笑成了花,“你們也都拿去看看,一個叫沈哲的高中生投來的稿子,逗死人了,看樣子還是長篇,下一期可以放在第三版,推薦給爸爸媽媽們。”


    她繞過辦公桌,七十多歲的老人卻腳步鏗鏘,看起來比年輕人還活躍。


    “呀,甄奶奶,怎麽能放在第三版呢?”


    《少兒365》的編輯室氛圍很融洽,就像一家人,沒有上下之分,可能和平時接觸的故事有關。


    這家雜誌的第三版向來都是甄奶奶的專屬,基本上每期都會在上麵發表最新創作的一些童話故事。華夏讀者也習慣買到雜誌後首先翻到那一版,然後講給孩子聽。


    “你這丫頭,真以為奶奶還能想出孩子們願聽的故事啊,都七十多了。”


    小琪道:“就是嘛,我還是願意看甄奶奶您的故事。”


    “就放那一版,這個故事隻有三個章節,已經能看出是一篇好故事了,孩子們肯定喜歡。”


    “哦。”小琪接過稿件,心裏有些不樂意。


    一個高中生寫的童話,怎麽可能比得上甄奶奶的故事好看。


    ……


    紅油添香伴抄書。


    沈哲的書房多了一個女孩,自從知道《那些年》的作者後,林語菡就纏上了他。


    追問沈佳宜和柯景騰是不是以他們兩個為原型,沈哲當然是矢口否認。翻著白眼說,你願意做沈佳宜,我可不願意做柯景騰,讓林語菡小小失望。


    填完誌願後,沈哲便開始了自己的搬運大業。


    林語菡除了每周末兩次的美術課,也變得無所事事,泡在沈哲的書房裏看閑書。


    更遠的不說,華夏當今俠客小說和原時空20世紀中期的情況差不多,產生於大變革時代的社會現實。內容大都是舒胸中不平氣,創造世間樂土,就離不開爭勇鬥狠、綠林和鏢師那一套。


    這種情況其實和“俠”的關係不大,更加偏向於“武”。


    這就造成了雖有近百年的發展,俠客這個文學類別依舊得不到文聯承認。


    文聯主辦的各種頒獎、征文活動,從來沒有俠客這個類別,江湖和廟堂涇渭分明。


    有關俠客的出版物,作者評定星級也隻能單靠銷量說話。


    積累了很多讀者,像林遠誌這樣的堅定擁躉也不少。沈哲看過一篇統計表,二十年前全國俠客小說讀者四千多萬,到新世紀開葉的時候,差不多隻剩一千萬左右,可見整體趨勢是走下坡路的。


    這和梁老當年的情況何其相似。


    1954年,太極派與白鶴派因門戶之見起爭執,進行擂台比武。當時街頭閭巷以為談資,議論紛紜,反響熱烈。梁老以此為契機,創作了其本人武俠處女作——《龍虎鬥京華》,甫登出即廣受歡迎,從而拉開了中國武俠小說複興的序幕,同時預示了新派武俠小說繁榮期的到來。


    沈哲後來想想這則傳聞,覺得武俠的興起或許也是一次偶然。


    在梁老之前,“俠”是具有兩麵性的,一麵是讚美,一麵被認為“俠”與“盜”同體,是反秩序的。


    所以才有江湖的說法,江湖人行蹤隱秘,交流都使用個各種黑話切口,見不得光。


    一次比武,讓梁老偶然提出“以俠勝武”,到後來查老先生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才讓武俠這個文學類別登上大雅之堂,為主流社會所容。


    兩個聲音聽上去顯得有些空洞,但無疑是武俠的最強音。


    尤其是前者,在黑暗中找到一抹亮色,才被後來公認為新派武俠的開派祖師。


    讓後來的沈哲略顯可惜的是,梁老的作品依然沒有完全脫離舊派武俠的一些樊籬,帶著說書人的痕跡。往往開篇精彩,收尾的時候讓人鬱悶,故事性稍弱。


    這一點被後來的查老先生完全超越,成就一代宗師之名。


    給“俠”重新下了定義之後,才有了後來郭靖守衛襄陽的壯舉,楊過擊殺蒙哥的傳說。


    沈哲也打算遵循原時空新武俠文學的發展規律,或許還有向梁老致敬的心思,第一部小說選擇的就是《龍虎鬥京華》。


    ……


    “楔子:夜雨空山,深宵來怪客,自雲蒼狗,古刹話前緣”


    “罰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繹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迴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


    在文檔上敲完開篇詞,沈哲搖頭晃腦念了一遍。


    梁老的文學造詣,在一票武俠名家之中或許是最高的,查老先生也未必比得上。


    “咦,阿哲,你這是準備寫什麽書,這個是你想出來的嗎?”


    不知道什麽時候,林語菡探著身子從後麵看著電腦屏幕,看到開篇後,驚疑了一聲。


    沈哲迴頭笑道:“有感覺吧,是一篇武俠小說。”


    “是我爸喜歡的那種小說?”


    沈哲搖搖頭:“有些不同,咱爸那家雜誌社主打的是俠客小說,我寫這個有些變化。”


    “哼,”林語菡用手打了他一下,“你臉皮怎麽這麽厚……”


    隨後問道:“那你準備向我爸投稿?”


    “語菡,我正準備和你說說這事,也想和林叔叔談談。”


    林語菡詫異道:“談什麽?”


    “《東方俠客》這家雜誌社太小,我今後會寫出很多武俠小說,這家雜誌社承載不了。所以想建議林叔叔換家單位,最好是《華夏青年》吧,以前和他們合作蠻愉快的。”


    “那你自己和咱……我爸說去!”


    正說話間,編輯蘇薇的迴信來了。


    “明天上午派車去接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道宗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晨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晨眠並收藏文道宗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