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脈日月山,東側是羌人開墾多年的農田區,阡陌相連,頗有一派塞上江南的風貌。往西則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一陣驟急的大風吹過,壓低齊肩高的野草,露出成群牛羊的身影,端的是一派塞外風景。
日月山實為自然地理上極為明顯的分界線,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中原的農耕文明和塞外的遊牧文明,在此處劃分出的截然不同的區域。
日月山體頂部是紫色的砂岩,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為絢麗的金紫色,被附近的民眾尊稱為赤嶺,又名紫金山、萬壽山。
地仙之祖鎮元子居於此地,特意開辟了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人參果宴就在洞天裏舉行,沒有得到邀約和通行令牌的人,根本找不到門徑進入。
葉知秋應約到了地界,不敢落足峰巔,逕自落在紫色砂岩的山根處,環視左右沒有任何發現,俯仰天地也摸不著福地洞天的根腳,知道鎮元子大仙的厲害,不慌不忙地取出清風道童所贈玉牌。
玉牌出世,就與一道靈光閃過,與偌大赤嶺隱隱發生共鳴。片刻過後,灼灼日光分出一縷淡金的太陽真火,藉著玉牌為橋梁,折射到紫色砂岩上。
葉知秋看見金光四下遊走,憑空刻劃出門戶的輪廓線條,紫色的砂岩也隨之變成金相玉質,仿佛被誰往裏拉動,在他麵前緩緩地洞開。
有過一麵之緣的清風道童,正在門後恭迎,與他對立的道童,葉知秋估計就是明月了。
隻見他頭頂雙髻,黃發垂髫,目似點漆,麵如羊脂,膚若敷粉,兩袖清風,道袍飄飄,頗有清靜出塵之意,望之不似凡人。
葉知秋心裏咯噔一聲,以仙人的眼睛去看,兩位道童渾身泛起一層薄薄清光,與洞天福地隨時保持共鳴。
“這便是傳聞中的地仙道果,以洞天福地為根基,奠定長生不死的仙業,無時不刻維持著仙體的勃勃生機。我記得,昔日函穀關與白骨真人生死相搏,清風道童還是陰神圓滿境界,沒成想短短數月,就臻至地仙之境。有鎮元子大仙作靠山,難怪能夠如此快的成就,旁人真是難以望其項背。”
葉知秋自然清楚這種仙二代的際遇,不是能以常理去推斷。當然了,地仙之祖願意為門下道統開掛,旁人即便再是羨慕嫉妒恨,也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這就是赤果果的現實,不是為了毫無來由地打臉,不是為了顯擺自家的底蘊,而是鐵一般的事實真相,根本無從更改。
葉知秋收起自己散漫的思緒,在兩位地仙道童的邀請下,逕自邁步跨進洞天福地裏,話說迴來,鎮元子也算是很給麵子了。
“莫非地仙之祖已知曉本道的境界?這並非沒有可能,鎮元子可是天道眷顧,七日成仙的主角,牽製玄門三教多年,即便如今龍氣法禁崩塌,玄門勢力急劇膨脹,也是有功無過。若說地仙之祖還能與大道本源密切聯係,本道根本不覺得奇怪!”
身後的金庭玉戶緩緩合攏,周遭絢爛金光悄然收斂消褪,葉知秋舉目遠眺,終於得見萬壽山福地,不知道方圓多少裏,總之一眼望不到邊際。
福地居中位置,有一座巍峨高山,與大地緊密相連,山勢崢嶸陡峭,峰頂直入雲霄。山澗蒼翠鬆柏成林,幾隻白鶴振翅飛過,清脆的鶴鳴迴蕩其間,驚起青藤白蘿之間,攀援跳躍嬉戲的黑猿。
清泉溪流抱岩而過,蜿蜒遊走在山澗,匯聚成一潭後,水滿自溢,泄作白練似的瀑布,落在遍布青苔的岩石上,重重疊疊端的是一副盛景。
水汽氤氳,驕陽晴彩,映照在層層瀑布之上,頓時泛起七色虹光,橫貫東西,又有千條彩霞,萬道瑞氣,都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沒有一點人工營造的痕跡。
葉知秋深吸一口氣,頓覺風中芝蘭清香,即便仙人之體,也是口舌生津,吞咽一口,如飲甘醴,不由地歎道:“萬壽山真福地,仙山盛景遠勝海外蓬萊諸島。”
清風道童、明月道童聽了這話,默契地相視一笑,也不言語,就在前麵引路開道。
一行三人沿著山澗碎石小道,往峰巔五莊觀洞天漫步前行,幾隻猿猴瞧見清風、明月近前,就摘了蟠桃火棗,親手捧來奉上。
葉知秋看到兩位道童眉開眼笑,卻擺了擺手,沒有收下猿猴的奉獻,忍不住暗忖:“正事要緊,旁顧無暇!照此看來,這趟人參果宴不簡單啊!”
猿猴們知道清風、明月往外推拒出自真心,也就見好就收,不過摘下的蟠桃火棗丟棄了可惜,自是蹲在樹上,一個個啃地不亦樂乎。
葉知秋隱約聞到淡淡的清香,曉得這是乙木靈氣的精髓,降化生成果實被人取用。若是流落到洞天福地外麵,即便給凡人吃了,也可以憑此奠定道基,功能伐毛洗髓,轉成木德道體。
換做是普通的仙人,也能增益修為,不過對於天仙境界的葉知秋來說,不過是換換口味的果子,已經食之無益了。
越往前走,頗具道性的生靈也就越多。出沒在山澗溪穀之間,常年食用仙靈果實,不僅具備靈根,就連懵懂無知的獸性都消退殆盡,轉成靈獸之屬。
葉知秋暗中揣摩:“鎮元子此舉頗有趣,類似女媧娘娘造就上古妖族的手段。不定是地仙之祖發覺直係勢力暗弱,故意培養出一支靈族罷!”
此節試演一番就罷了,葉知秋也沒有往深處去想,畢竟五莊觀洞天悠然在望,不好胡思亂想,冒犯好客的鎮元子。
葉知秋舉目望去,就看見亭台樓閣樹層,掩住一株奇樹,幾有千尺之高,樹冠蔥容如慶雲,其間青枝橫生,樹葉若玉,葉兒形似芭蕉,脈絡像是雲紋。一陣輕風吹過,樹葉互相碰撞,發出清吟脆響,宛如一曲鸞雛舞。
即到近前,有一方柱形石碑,上麵有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葉知秋看了一眼,頓時了然與胸:“原來如此!福地乃是日月山地脈自然天成,鎮元子在此開辟洞天,升起這座仙山,就將洞天往上抬舉。若是能破除關隘,定能一具成為天仙。照此看來,鎮元子走的是厚積薄發的路數!不過他被地仙之祖的聲名所累,想要跨越過去,成就天仙可真是千難萬阻,恐怕就連天道都會暗中幹涉。”
那株奇樹,葉知秋估計就是天賜靈根人參果樹,又名草還丹,結出的果子,凡人吃一個就能長生不死,聞一聞都能增壽三百載,實在是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的大道之果。
想到這裏,葉知秋忽然明白地仙之祖鎮元子,為何選擇祁連山脈的日月山駐足,不僅因為此地分割區間華夏農耕文明與塞外遊牧文明,更因為地名應景,紫砂山體地氣最佳,簡直貴不可言。
一行三人過了石碑,又往前走了裏許,終於看見五莊觀洞天,三層亭台樓閣,並非修士隱居的道觀,而是類似富貴人家在山野深處修築的別院。
這處宅邸門口有兩幅對聯,分為:長生不老地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葉知秋也是見過大世麵的,對鎮元子如此豪情自然不會輕看,反而仔細看著對聯上的十四個大字,其餘都是尋常,唯獨“天地”二字道氣隱隱,顯然不是俗流凡品。
“依我看,不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手筆,難道是清風明月二位道童?”
日月山實為自然地理上極為明顯的分界線,是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中原的農耕文明和塞外的遊牧文明,在此處劃分出的截然不同的區域。
日月山體頂部是紫色的砂岩,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為絢麗的金紫色,被附近的民眾尊稱為赤嶺,又名紫金山、萬壽山。
地仙之祖鎮元子居於此地,特意開辟了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人參果宴就在洞天裏舉行,沒有得到邀約和通行令牌的人,根本找不到門徑進入。
葉知秋應約到了地界,不敢落足峰巔,逕自落在紫色砂岩的山根處,環視左右沒有任何發現,俯仰天地也摸不著福地洞天的根腳,知道鎮元子大仙的厲害,不慌不忙地取出清風道童所贈玉牌。
玉牌出世,就與一道靈光閃過,與偌大赤嶺隱隱發生共鳴。片刻過後,灼灼日光分出一縷淡金的太陽真火,藉著玉牌為橋梁,折射到紫色砂岩上。
葉知秋看見金光四下遊走,憑空刻劃出門戶的輪廓線條,紫色的砂岩也隨之變成金相玉質,仿佛被誰往裏拉動,在他麵前緩緩地洞開。
有過一麵之緣的清風道童,正在門後恭迎,與他對立的道童,葉知秋估計就是明月了。
隻見他頭頂雙髻,黃發垂髫,目似點漆,麵如羊脂,膚若敷粉,兩袖清風,道袍飄飄,頗有清靜出塵之意,望之不似凡人。
葉知秋心裏咯噔一聲,以仙人的眼睛去看,兩位道童渾身泛起一層薄薄清光,與洞天福地隨時保持共鳴。
“這便是傳聞中的地仙道果,以洞天福地為根基,奠定長生不死的仙業,無時不刻維持著仙體的勃勃生機。我記得,昔日函穀關與白骨真人生死相搏,清風道童還是陰神圓滿境界,沒成想短短數月,就臻至地仙之境。有鎮元子大仙作靠山,難怪能夠如此快的成就,旁人真是難以望其項背。”
葉知秋自然清楚這種仙二代的際遇,不是能以常理去推斷。當然了,地仙之祖願意為門下道統開掛,旁人即便再是羨慕嫉妒恨,也根本造成不了任何影響。
這就是赤果果的現實,不是為了毫無來由地打臉,不是為了顯擺自家的底蘊,而是鐵一般的事實真相,根本無從更改。
葉知秋收起自己散漫的思緒,在兩位地仙道童的邀請下,逕自邁步跨進洞天福地裏,話說迴來,鎮元子也算是很給麵子了。
“莫非地仙之祖已知曉本道的境界?這並非沒有可能,鎮元子可是天道眷顧,七日成仙的主角,牽製玄門三教多年,即便如今龍氣法禁崩塌,玄門勢力急劇膨脹,也是有功無過。若說地仙之祖還能與大道本源密切聯係,本道根本不覺得奇怪!”
身後的金庭玉戶緩緩合攏,周遭絢爛金光悄然收斂消褪,葉知秋舉目遠眺,終於得見萬壽山福地,不知道方圓多少裏,總之一眼望不到邊際。
福地居中位置,有一座巍峨高山,與大地緊密相連,山勢崢嶸陡峭,峰頂直入雲霄。山澗蒼翠鬆柏成林,幾隻白鶴振翅飛過,清脆的鶴鳴迴蕩其間,驚起青藤白蘿之間,攀援跳躍嬉戲的黑猿。
清泉溪流抱岩而過,蜿蜒遊走在山澗,匯聚成一潭後,水滿自溢,泄作白練似的瀑布,落在遍布青苔的岩石上,重重疊疊端的是一副盛景。
水汽氤氳,驕陽晴彩,映照在層層瀑布之上,頓時泛起七色虹光,橫貫東西,又有千條彩霞,萬道瑞氣,都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沒有一點人工營造的痕跡。
葉知秋深吸一口氣,頓覺風中芝蘭清香,即便仙人之體,也是口舌生津,吞咽一口,如飲甘醴,不由地歎道:“萬壽山真福地,仙山盛景遠勝海外蓬萊諸島。”
清風道童、明月道童聽了這話,默契地相視一笑,也不言語,就在前麵引路開道。
一行三人沿著山澗碎石小道,往峰巔五莊觀洞天漫步前行,幾隻猿猴瞧見清風、明月近前,就摘了蟠桃火棗,親手捧來奉上。
葉知秋看到兩位道童眉開眼笑,卻擺了擺手,沒有收下猿猴的奉獻,忍不住暗忖:“正事要緊,旁顧無暇!照此看來,這趟人參果宴不簡單啊!”
猿猴們知道清風、明月往外推拒出自真心,也就見好就收,不過摘下的蟠桃火棗丟棄了可惜,自是蹲在樹上,一個個啃地不亦樂乎。
葉知秋隱約聞到淡淡的清香,曉得這是乙木靈氣的精髓,降化生成果實被人取用。若是流落到洞天福地外麵,即便給凡人吃了,也可以憑此奠定道基,功能伐毛洗髓,轉成木德道體。
換做是普通的仙人,也能增益修為,不過對於天仙境界的葉知秋來說,不過是換換口味的果子,已經食之無益了。
越往前走,頗具道性的生靈也就越多。出沒在山澗溪穀之間,常年食用仙靈果實,不僅具備靈根,就連懵懂無知的獸性都消退殆盡,轉成靈獸之屬。
葉知秋暗中揣摩:“鎮元子此舉頗有趣,類似女媧娘娘造就上古妖族的手段。不定是地仙之祖發覺直係勢力暗弱,故意培養出一支靈族罷!”
此節試演一番就罷了,葉知秋也沒有往深處去想,畢竟五莊觀洞天悠然在望,不好胡思亂想,冒犯好客的鎮元子。
葉知秋舉目望去,就看見亭台樓閣樹層,掩住一株奇樹,幾有千尺之高,樹冠蔥容如慶雲,其間青枝橫生,樹葉若玉,葉兒形似芭蕉,脈絡像是雲紋。一陣輕風吹過,樹葉互相碰撞,發出清吟脆響,宛如一曲鸞雛舞。
即到近前,有一方柱形石碑,上麵有十個大字: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葉知秋看了一眼,頓時了然與胸:“原來如此!福地乃是日月山地脈自然天成,鎮元子在此開辟洞天,升起這座仙山,就將洞天往上抬舉。若是能破除關隘,定能一具成為天仙。照此看來,鎮元子走的是厚積薄發的路數!不過他被地仙之祖的聲名所累,想要跨越過去,成就天仙可真是千難萬阻,恐怕就連天道都會暗中幹涉。”
那株奇樹,葉知秋估計就是天賜靈根人參果樹,又名草還丹,結出的果子,凡人吃一個就能長生不死,聞一聞都能增壽三百載,實在是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的大道之果。
想到這裏,葉知秋忽然明白地仙之祖鎮元子,為何選擇祁連山脈的日月山駐足,不僅因為此地分割區間華夏農耕文明與塞外遊牧文明,更因為地名應景,紫砂山體地氣最佳,簡直貴不可言。
一行三人過了石碑,又往前走了裏許,終於看見五莊觀洞天,三層亭台樓閣,並非修士隱居的道觀,而是類似富貴人家在山野深處修築的別院。
這處宅邸門口有兩幅對聯,分為:長生不老地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葉知秋也是見過大世麵的,對鎮元子如此豪情自然不會輕看,反而仔細看著對聯上的十四個大字,其餘都是尋常,唯獨“天地”二字道氣隱隱,顯然不是俗流凡品。
“依我看,不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手筆,難道是清風明月二位道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