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琉璃淨瓶的人正是於崇阿,他與莫閑帶著依山盡和依依朝中央趕去。


    陡然他像有感應一樣,扭頭向右看,與此同時,莫閑也向右看,但莫閑很快就迴頭,不過是兩個人為一件法寶相爭。


    莫閑不留意,但於崇阿卻注意了,因為琉璃淨瓶本是觀世音手中所托,雖然這件琉璃淨瓶不應該是觀世音所托,但於崇阿不想它落到別人手中。


    他說了句:“你們等一下!”便化作一道光華,突進了兩人防圈,正巧智光上人身隕,於崇阿順手接著了淨瓶。


    居然有人虎口奪食,莫山紫立刻火了,手抬就是一拳,數十丈的青龍咆哮著衝向於崇阿。


    這一拳沛然不可敵,就算於崇阿功力大進,依然不可能抵擋,但於崇阿腳下白蓮一閃,一步出了拳力範圍,青龍咆哮著走空。


    莫山紫手往背後一抄,金剛劍在手,一劍向於崇阿砍去,很簡單一劍,直接幾無變化,但劍一出手,虛影暴漲,幻成一柄數十丈長的巨劍,所過之處,似乎空間都被切割開,劍未到,劍意已到。


    在那一瞬間,於崇阿似乎感到身體不聽自己指揮,連抬手都不可能,隻才明白,莫山紫斬殺智光上人的一劍是怎麽迴事。眼睜睜看著巨大的劍影向自己劈下。


    莫閑一見,心隨意動,世界由實變虛,虛空之中開始沸騰,刹那間,重重世界似乎無窮無盡,恆河沙數世界開始出現,一劍劈下,許多虛幻的世界紛紛破碎,但劍似乎變慢了,這是莫閑了悟法身後,勉強在此施展出一種手段,隨心所化世界,這種大神通隻在此處空間中施展,出了這處空間,莫閑根本沒有能力施展。


    世間本無物,甚至連空間都沒有,隻是法身一動,智慧光明所化作的報身,化成無數無情有情,由心而明,是謂化身,牽涉到前念已了,後念未生之際,電光石火之間,莫閑都不能將它真正化出,隻是無盡的虛影而已。


    於崇阿陡然身上壓力全消,好像刹那間自己奪迴了自己,感覺到他與巨劍之間的情況,知道莫閑出手了,身體一晃,又一次消失。


    他剛消失,虛幻的無窮無盡的空間消失,莫山紫一劍又落空。


    “道友請住手!”莫閑喊到。


    “你們趁亂搶我的戰利品,還要我住手,哪裏有這個道理,要我住手可以,將瓶中水給我!”莫山紫冷冷地迴首說到。


    “道友為了甘露淨水?”莫閑問到。


    “不錯,寶物我並不在乎,但甘露淨水關係到我的前途,我一定要得到它。”莫山紫說。


    莫閑明白了,於崇阿此時現身,說到:“瓶中淨水隻能給你一些,莫閑道友也有份,此淨瓶是佛寶眾寶,我必須收迴。”


    “可以,我要瓶中三成淨水,少於三成,我們兵刃相見!”莫山紫提出要求,他不呆,能不用武力得到,就不用武力得到,因為對方一共四人,其中二人是高手,鬥起來鹿死誰手還真的難說,雖然他的境界高於二人,但兩人聯手,情況真的難說。


    莫閑看了於崇阿一眼,於崇阿點點頭:“行,就給你三成,給莫閑道友三成,依山盡和依依一人一成,剩下兩層歸我,怎麽樣?”


    莫山紫這才臉色緩和下來,口中說:“大善!”


    能不用武力得到目的再好不過,於崇阿將甘露淨水分割完畢,說:“莫山紫道友,你往什麽時候地方去?”


    “我再尋找出去的路,告辭!”莫山紫顯然不想與他們在一起,作為個人,他的武力可以說在眾人最高,但對方四個人,人多勢眾,不如自己獨自一路,目的已達成,就此分手,反而對自己的更好。


    莫閑見此,也沒有挽留,任其離開。此時,於崇阿才向莫閑道謝:“多謝道友出手,不然,我怕已經身亡。”


    莫閑笑到:“不用謝,我出手也是為了自己,二人麵對莫山紫,總比一個強。”


    “就算是這樣,我還是謝謝你。我們繼續往前。”於崇阿說。


    四人又禦起遁光,飛了有兩個時辰,前方出現一座高台,不是高台,而是由天青石砌成的祭壇。


    在之前,眾人並沒有看見,好像突兀的出現在眾人麵前,祭壇前有一座牌樓,上麵有幾個篆字:拜佛台。


    莫閑與於崇阿對望一眼,緩步邁上台階。登上拜佛台,才發現好像在拜佛台上看大佛,卻正對著大佛安詳的笑容。


    正對著大佛有著一張供桌,上麵一個香爐,旁邊有著香,於崇阿上前,抓起三支香,用真火點燃,恭敬地上香,其他人依次上香。


    上香完畢,大佛笑了,眼睛微微一睜,眼中射出兩道金光,罩著了四人,莫閑剛想提防,金光已上身,莫閑這一刻感到安祥,麵前結出一篇經文:


    ……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


    莫閑細細品味,這段經文是從耳根入手,正是觀音的法訣,觀世音菩薩說自己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必須說明,觀世音菩薩說的是從聞思起修,而不是聞、思、修的三個次第。


    這是一部上乘大法,從聽覺入手,“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常人聞聲,心念順聲音而流出,神即隨聲外流,而它正好相反,聽到聲音,收迴聽覺機能,光返照,使心光內注,做到不出流隨聲,而入流照性,反聽能聽的自性,也就是用觀智思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黃庭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歸臥故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歸臥故山並收藏黃庭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