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閑在藏經樓已經十幾天,他和二位師兄負責第一層,外門弟子隻能在第一層借書和翻閱資料,上麵還有幾層,莫閑目前沒有資格看。
外門弟子來借書和翻閱經典的並不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人,弟子入門,根本不需要進入藏經樓,修行的法門由外門傳功長者帶著一幫真傳弟子傳授,而且,才入門的弟子,除非情況特殊,隻得一些健身的法門。
真正傳授由第一年砍柴挑水等事務滿後,才能傳授,從而進入修行。莫閑進入山門本不是由正常方式進入,根本沒有得到傳授,不過,有對新的弟子所進行的識字等教育,有不少弟子,剛進入山門,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能夠讀書了。
莫閑從小進行嚴酷的殺手訓練,字就是在那個時候所習,故沒有進行補習。
就是識字後,大多數人隻讀一些道家經典,如《道德經》《南華經》《衝虛經》之類,根本不會來藏經樓。
因此,莫閑雖在第一層,每日打掃一遍,由於是三人,很快就打掃完,下麵時間,通常留一個人值班,其餘二人就藏身書庫內。
道士以修行為主,另外二人根本不翻書,就在藏經樓打坐,莫閑初進裏麵,看到各類書籍,心中一動,他修行得綠如一言所開,受鬆溪指點,才踏上修行路,對修行了解得很少,現在眼前這麽多書,他揣摩潛虛子的意思,恐怕是要他增加見識。
他一本接一本的看,書分為三洞四輔十二支,也收入數本佛經和一些雜書。
三洞為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四輔是為太清、太平、太玄和正一,十二支是為三洞真經各分十二支,具體來說,是為本文類:經教的原本真文;神符類: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玉訣類:對道經的注解和疏義;靈圖類: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像為主的著作;譜錄類: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跡和功德名位的道書;戒律類:戒規、科律的經書及功過格;威儀類:齋法、醮儀及道教科儀製度的著作;方法類: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各種方法之書;眾術類: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和一切術數等方術書;記傳類:眾仙傳記、碑銘及山瀆道觀的誌書;讚頌類:歌頌讚倡的著作,如步虛詞、讚頌靈章、諸真寶誥等;章表類:建齋設醮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詞等。
這些書讓莫閑眼界大開,他如饑似渴閱讀,他才知道,他所修的《黃庭經》有多個版本,有《內景經》,有《外景經》,有《中景經》,還有《黃庭內景五髒六腑補泄圖》、《黃庭遁甲緣身經》、《上清黃庭養神經》、《太清中黃真經》、《誦黃庭經法注》、《太清境黃庭經注解》等,中間多處含糊不清,他才明白,他得到《黃庭集注》是一本真正修行寶典。
但那些並不是沒有用,《黃庭經》一書,衍生出各類修行方法,甚至有金丹*,以《黃庭經》中的內容為譬喻,也解說得頭頭是道。
莫閑隱隱有悟,方法是不同,但大道是殊途而歸,最終都為了能登上大道的巔峰。
轉眼間過了二個月,這日,莫閑依然在看書,門口傳來了聲音。
“拜見長老。”
莫閑趕忙將手中書放下,而另一個人正在打坐,熬煉精神,並未進入深層次的入定之中,聽到動靜,趕忙起身,連收功都顧不上。
潛虛子已經走了進來,兩人忙上前拜見。
潛虛子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實際上他在進入藏經樓時,就已用神識打量了一遍,他是傳法長老,想看看幾個人究竟在做什麽。
他已經知道兩人剛才在幹什麽,他微微一笑:“莫閑,你說說你有什麽收獲?”
“晚輩看了一些書,才知道真正的道術浩如煙海。”莫閑中規中矩的迴答。
“你挺不錯,道基築就。”
“晚輩在進入宗門時,就已修黃庭大道,有些基礎。”
“宗門並不強求你修行金丹之道,道家三千六百門,門門有正果。”
“師叔,為什麽本門大多數修行金丹大道?”旁邊的秋聲問到,遇仙宗不到金丹或者類似層次,都無法號,一入金丹,會有賜號大典,然而,修行者如牛毛,又有幾人有這個榮譽?
“因為我宗祖師丹陽子修行的金丹大道。你修行的龍虎丹法,而且走的借天地之力的方法,這種丹法在修行界是主流,好好修行。”
龍虎丹法分為二種,一種是內煉,一種是外煉,其中外煉是主流,築基後,先采地煞,再融天罡,以外界天罡地煞為龍虎,一旦交匯,生成金湯玉液,再以真意為媒,金丹成就。
這種丹法一旦進入地煞,戰鬥力就顯現出來,要比內煉龍虎丹法強上不少,不過,耐久性就比不過內煉,通常隻有內煉的四分之三,在進入金丹後,內煉法慢慢追上外煉法。
內煉者,築基之後,以自身為基,開地煞七十二穴,凝天罡三十六穴,共一百零八穴,曾有修煉者,煉到三百六十穴大周天圓滿,不過大多數人在一百零八穴時,就開始龍虎交匯,以產生金湯玉液。
畢竟修行者是人,壽命是個大問題,築基之後,壽至一百五十至二百歲,金湯玉液一成,壽三百。
金丹是一類*,基本上分為三類,清淨丹法,陰陽丹法和龍虎丹法,清淨丹法悟性要求高,陰陽丹法,易於流入邪道采戰,故龍虎丹法成為主流,步驟清晰,練氣、築基、地煞、天罡、龍虎交匯、金丹等,後麵就是培育元神,元嬰、化神,接下來,還虛和合道,世間法盡於此。
成就金丹,就是神仙,壽八百,並且來生胎中不謎,到達一定歲數,就會憶起前世經曆。
“師叔,莫閑師弟煉的黃庭之道如何?”
“黃庭之道,亦是一部*,不走金丹,存思內觀,周身神現,育就聖胎,不弱於金丹大道。”潛虛子說道。
“師叔,我聽聞佛法,不知佛法如何?”莫閑想起了惠明和惠海,感覺到亂的一塌糊塗,不知是敵是友,莫閑雖然很想成為他們的朋友,可是卻殺了保護惠明的端木良,惠明可能沒有認出他來,要不然,上次在鄭侯府中,自己恐怕就難逃一劫。
“佛法號稱八萬四千門,不過是誇張,分為小乘、大乘和秘密乘,修法眾多,禪法最重,分為如來禪、祖師禪、秘密禪。”潛虛子說到這裏,想了想,又補充道:“還有一門淨土宗的念佛禪。”
“各種禪法有什麽特點?”莫閑問到,他很想了解一下佛教的修行,畢竟有可能有佛教的敵人,而秋聲和斛丹也很感興趣,這二人和莫閑一起在藏經樓一樓。
“如來禪為三學六度之禪,以安般入手,都攝六根,則重息法,其目的,小乘在破惑證真,大乘在圓成實相;祖師禪以觀心為本體,則重心法,其目的在明心見性;秘密禪以六大四曼三密為體相用,則重於色法,其目的在即身成佛;念佛禪是以念誦佛號和觀想為主的禪法,不失是一種快捷方便法門,在世俗界有較大影響力。”潛虛子遲疑了一下,“秘密禪爭議較大,一般說來,密宗受佛家所謂外道影響較大,甚至有些大乘小乘佛宗不承認密宗。”
“何謂三學六度?”莫閑又問到。
“三學,又稱之為三無漏學,使所有佛子修行的總綱,依照三學的次第修行而得到最終的解脫。其內容雖然短短三個字,但是包括了佛教無量行門。三無漏學為‘戒,定,慧’。六度,度梵語為波羅密達或是波羅密多,意為到彼岸,六度既是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六度是大乘菩薩道的修學總綱,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何謂安般?”
“安般,即安那般那,是一種唿吸相關的修行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教他的兒子羅睺羅修學的法門。梵語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就是一唿一吸。”
三個外門弟子難得有此機會,借機進行討教,總算對佛法有了個大概的認識,色在佛法中是有形的物質,六根是指人的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周圍的能力,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不過潛虛子也不太了解佛法,他畢竟不是修佛,隻說了他所了解的,就這些,也讓三人眼界大開,莫閑還好一些,畢竟在藏經樓中讀過二本佛經,而秋聲和斛丹雖身在藏經樓,連書都沒有看過二本。
潛虛子今日興致頗高,末了,他想起一事,對三人說:“下個月,門中進行大比,你們準備好。”
“不是說還有半年?”秋聲問到。
“提前了,你們不用問,我今天來,就是想看看有什麽好苗子。”他眼睛瞄了一下莫閑,莫閑沒有留意,但秋聲和斛丹眼中流露出一絲妒意。
外門弟子來借書和翻閱經典的並不多,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人,弟子入門,根本不需要進入藏經樓,修行的法門由外門傳功長者帶著一幫真傳弟子傳授,而且,才入門的弟子,除非情況特殊,隻得一些健身的法門。
真正傳授由第一年砍柴挑水等事務滿後,才能傳授,從而進入修行。莫閑進入山門本不是由正常方式進入,根本沒有得到傳授,不過,有對新的弟子所進行的識字等教育,有不少弟子,剛進入山門,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能夠讀書了。
莫閑從小進行嚴酷的殺手訓練,字就是在那個時候所習,故沒有進行補習。
就是識字後,大多數人隻讀一些道家經典,如《道德經》《南華經》《衝虛經》之類,根本不會來藏經樓。
因此,莫閑雖在第一層,每日打掃一遍,由於是三人,很快就打掃完,下麵時間,通常留一個人值班,其餘二人就藏身書庫內。
道士以修行為主,另外二人根本不翻書,就在藏經樓打坐,莫閑初進裏麵,看到各類書籍,心中一動,他修行得綠如一言所開,受鬆溪指點,才踏上修行路,對修行了解得很少,現在眼前這麽多書,他揣摩潛虛子的意思,恐怕是要他增加見識。
他一本接一本的看,書分為三洞四輔十二支,也收入數本佛經和一些雜書。
三洞為洞真、洞玄和洞神三部,四輔是為太清、太平、太玄和正一,十二支是為三洞真經各分十二支,具體來說,是為本文類:經教的原本真文;神符類: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玉訣類:對道經的注解和疏義;靈圖類:對本文的圖解或以圖像為主的著作;譜錄類:記錄高真上聖的應化事跡和功德名位的道書;戒律類:戒規、科律的經書及功過格;威儀類:齋法、醮儀及道教科儀製度的著作;方法類:論述修真養性和設壇祭煉等各種方法之書;眾術類:外丹爐火、五行變化和一切術數等方術書;記傳類:眾仙傳記、碑銘及山瀆道觀的誌書;讚頌類:歌頌讚倡的著作,如步虛詞、讚頌靈章、諸真寶誥等;章表類:建齋設醮時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詞等。
這些書讓莫閑眼界大開,他如饑似渴閱讀,他才知道,他所修的《黃庭經》有多個版本,有《內景經》,有《外景經》,有《中景經》,還有《黃庭內景五髒六腑補泄圖》、《黃庭遁甲緣身經》、《上清黃庭養神經》、《太清中黃真經》、《誦黃庭經法注》、《太清境黃庭經注解》等,中間多處含糊不清,他才明白,他得到《黃庭集注》是一本真正修行寶典。
但那些並不是沒有用,《黃庭經》一書,衍生出各類修行方法,甚至有金丹*,以《黃庭經》中的內容為譬喻,也解說得頭頭是道。
莫閑隱隱有悟,方法是不同,但大道是殊途而歸,最終都為了能登上大道的巔峰。
轉眼間過了二個月,這日,莫閑依然在看書,門口傳來了聲音。
“拜見長老。”
莫閑趕忙將手中書放下,而另一個人正在打坐,熬煉精神,並未進入深層次的入定之中,聽到動靜,趕忙起身,連收功都顧不上。
潛虛子已經走了進來,兩人忙上前拜見。
潛虛子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實際上他在進入藏經樓時,就已用神識打量了一遍,他是傳法長老,想看看幾個人究竟在做什麽。
他已經知道兩人剛才在幹什麽,他微微一笑:“莫閑,你說說你有什麽收獲?”
“晚輩看了一些書,才知道真正的道術浩如煙海。”莫閑中規中矩的迴答。
“你挺不錯,道基築就。”
“晚輩在進入宗門時,就已修黃庭大道,有些基礎。”
“宗門並不強求你修行金丹之道,道家三千六百門,門門有正果。”
“師叔,為什麽本門大多數修行金丹大道?”旁邊的秋聲問到,遇仙宗不到金丹或者類似層次,都無法號,一入金丹,會有賜號大典,然而,修行者如牛毛,又有幾人有這個榮譽?
“因為我宗祖師丹陽子修行的金丹大道。你修行的龍虎丹法,而且走的借天地之力的方法,這種丹法在修行界是主流,好好修行。”
龍虎丹法分為二種,一種是內煉,一種是外煉,其中外煉是主流,築基後,先采地煞,再融天罡,以外界天罡地煞為龍虎,一旦交匯,生成金湯玉液,再以真意為媒,金丹成就。
這種丹法一旦進入地煞,戰鬥力就顯現出來,要比內煉龍虎丹法強上不少,不過,耐久性就比不過內煉,通常隻有內煉的四分之三,在進入金丹後,內煉法慢慢追上外煉法。
內煉者,築基之後,以自身為基,開地煞七十二穴,凝天罡三十六穴,共一百零八穴,曾有修煉者,煉到三百六十穴大周天圓滿,不過大多數人在一百零八穴時,就開始龍虎交匯,以產生金湯玉液。
畢竟修行者是人,壽命是個大問題,築基之後,壽至一百五十至二百歲,金湯玉液一成,壽三百。
金丹是一類*,基本上分為三類,清淨丹法,陰陽丹法和龍虎丹法,清淨丹法悟性要求高,陰陽丹法,易於流入邪道采戰,故龍虎丹法成為主流,步驟清晰,練氣、築基、地煞、天罡、龍虎交匯、金丹等,後麵就是培育元神,元嬰、化神,接下來,還虛和合道,世間法盡於此。
成就金丹,就是神仙,壽八百,並且來生胎中不謎,到達一定歲數,就會憶起前世經曆。
“師叔,莫閑師弟煉的黃庭之道如何?”
“黃庭之道,亦是一部*,不走金丹,存思內觀,周身神現,育就聖胎,不弱於金丹大道。”潛虛子說道。
“師叔,我聽聞佛法,不知佛法如何?”莫閑想起了惠明和惠海,感覺到亂的一塌糊塗,不知是敵是友,莫閑雖然很想成為他們的朋友,可是卻殺了保護惠明的端木良,惠明可能沒有認出他來,要不然,上次在鄭侯府中,自己恐怕就難逃一劫。
“佛法號稱八萬四千門,不過是誇張,分為小乘、大乘和秘密乘,修法眾多,禪法最重,分為如來禪、祖師禪、秘密禪。”潛虛子說到這裏,想了想,又補充道:“還有一門淨土宗的念佛禪。”
“各種禪法有什麽特點?”莫閑問到,他很想了解一下佛教的修行,畢竟有可能有佛教的敵人,而秋聲和斛丹也很感興趣,這二人和莫閑一起在藏經樓一樓。
“如來禪為三學六度之禪,以安般入手,都攝六根,則重息法,其目的,小乘在破惑證真,大乘在圓成實相;祖師禪以觀心為本體,則重心法,其目的在明心見性;秘密禪以六大四曼三密為體相用,則重於色法,其目的在即身成佛;念佛禪是以念誦佛號和觀想為主的禪法,不失是一種快捷方便法門,在世俗界有較大影響力。”潛虛子遲疑了一下,“秘密禪爭議較大,一般說來,密宗受佛家所謂外道影響較大,甚至有些大乘小乘佛宗不承認密宗。”
“何謂三學六度?”莫閑又問到。
“三學,又稱之為三無漏學,使所有佛子修行的總綱,依照三學的次第修行而得到最終的解脫。其內容雖然短短三個字,但是包括了佛教無量行門。三無漏學為‘戒,定,慧’。六度,度梵語為波羅密達或是波羅密多,意為到彼岸,六度既是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六度是大乘菩薩道的修學總綱,六度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何謂安般?”
“安般,即安那般那,是一種唿吸相關的修行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教他的兒子羅睺羅修學的法門。梵語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就是一唿一吸。”
三個外門弟子難得有此機會,借機進行討教,總算對佛法有了個大概的認識,色在佛法中是有形的物質,六根是指人的六種感覺器官,或認識周圍的能力,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不過潛虛子也不太了解佛法,他畢竟不是修佛,隻說了他所了解的,就這些,也讓三人眼界大開,莫閑還好一些,畢竟在藏經樓中讀過二本佛經,而秋聲和斛丹雖身在藏經樓,連書都沒有看過二本。
潛虛子今日興致頗高,末了,他想起一事,對三人說:“下個月,門中進行大比,你們準備好。”
“不是說還有半年?”秋聲問到。
“提前了,你們不用問,我今天來,就是想看看有什麽好苗子。”他眼睛瞄了一下莫閑,莫閑沒有留意,但秋聲和斛丹眼中流露出一絲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