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辰良雖然算不上高手,但也有不俗的武藝傍身,一邊後退想著等手下過來,一邊摸伍錦源的底細:“我跟你素未謀麵,是誰讓你來殺我的?給了你多少錢?我能比他給的更多!”
伍錦源不怒反笑,攻勢漸猛,手中的劍耍得人頭眼昏花,“我是誰!你殺了我的族人,搶奪我的東西,現在反倒過來詢問我是誰!這天底下還有你這等蠢人!”
杜辰良知道這下攻心沒戲了,兩人注定的你死我活,他一把掀翻桌子,暫時攔住了伍錦源,借著自己對房間的熟悉左藏右藏,一邊還威脅伍錦源,“你要是識相就快點離開,不然等人來了,你可就走不掉了。”
伍錦源一劍穿透擋在兩人之間的桌子,無動於衷,其實他早就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族人親人都沒了,他一個人就算登上高位又有什麽意義呢?如今的他一無所有,與其苟且偷生,不如拉著罪魁禍首一起死!
可是就在這時,侍衛們破門而入,以最為迅疾的速度將杜辰良團團圍住,周全地保護起來,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湧了過來,伍錦源除非是有通天的本領,否則根本不可能解決掉這麽多人殺了杜辰良,繼續留在這裏不但傷不了杜辰良,還有可能白白丟了一條命。
伍錦源在瞬間想到了所有,然後一點猶豫都沒有就轉身離開了。
杜辰良氣急敗壞地在後麵喊著:“來人將他抓起來!將他抓起來!”
可是伍錦源的功夫哪裏是那群侍衛們能比的,雖然打起來他打不過這麽多人,但是逃跑,再多人也攔不住他。
伍錦源最後成功逃走了,把杜辰良在後麵氣的直咧咧,他差點被人闖進房間殺死,這是何等奇恥大辱!不殺此人!他咽不下這口氣!
可是他派出這麽多人搜尋了一夜,都沒有能找到伍錦源的下落,隻好悻悻而對,而在第二日,他的人就迴來稟報,說是從昨天開始,皇城突然有不少人開始打探起他的消息。
杜辰良一聽,當即覺得是杜維楨他們迴來了,心中焦急,於是就決定加快計劃了!
他讓人找來一具屍體,跟杜維楨的身形相差無幾,還讓人給屍體化妝,最後呈現的模樣,要不是極為熟悉杜維楨的人近在咫尺細細觀察,還真的辨別不出來。再說了,“杜維楨”就算是死了,那身份也是非同一般的尊貴,哪裏是能容許別人玷汙的?更別說近距離觀看了,這可也是對皇權的藐視!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在杜維楨不在期間負責處理政務的首輔將杜維楨的屍體帶了上來,表情沉痛,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樣,宣布了皇上駕崩的消息。
滿朝文武都震驚不已,可是果真如杜辰良想的那樣子,就算是有人懷疑,他們也不敢提出要近距離觀察皇上屍體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朝廷的氛圍就在一種詭異又安靜的的狀態下結束了。
甫一下朝,首輔在杜辰良的配合下,就迫不及待將皇上駕崩的消息傳了出去,不到半天就家喻戶曉,不少百姓沉浸在悲痛之中,紛紛誇讚杜維楨是賢皇,為了百姓們的安寧,親自上戰場,結果落得身死的下場。
說來也諷刺,杜維楨在“活”著期間沒有受到的讚譽,在“死”後通通得到了,而這一切又是他的好皇弟的手筆,可真的是諷刺的不得了啊。
杜維楨得知後,苦笑不已。
朝廷上雖說有不少人都被杜辰良收買了,巴不得杜維楨死,所以對這個消息不但沒有懷疑,相反的還十分高興,但是那些還在繼續支持著杜維楨,或者是對國家忠心耿耿的老臣們,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相信皇上駕崩的消息,就在暗中進行調查。
可是杜辰良如今在皇城的勢力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想象,他很快就知道了那些老頑固在背地裏鬧得動靜,從中阻攔不說,甚至還讓手下扮成伍錦源以前鬥篷遮身的裝扮,在暗地裏大肆暗殺那些老臣子。
這一次,慘死冤死了不少人,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就再也沒有辦法睜開眼睛好好看一看他們這個熱愛、付出了一輩子,奉獻所有青春的國家。
多人的連續死亡鬧得皇城人心惶惶,首輔裝模作樣地調查一番,煞有其事地得出了一個結論,說是做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前朝伍家的幸存者伍錦源,他聯合前朝其他人的目的,就是趁國家無君之日,為了攪亂昆國,同時,他還苦口佛心的表示:國不可一日無君,昆國現在急需一個明君來平定內亂,恢複往日的和平安定。
隻是杜維楨並未有皇子公主,皇室更是沒有其他的皇子了,難道隻能從皇室旁係中找人?不少人都是不願意的,覺得旁係之人血統不正,如何能擔當重任。
就在所有人都焦頭爛額之際,某位大臣突然說了,原來王爺在競州有個遺腹子,年紀雖小,好歹也是皇室血脈,何不將他找迴來,委以重任?
那個大臣早就投奔杜辰良名下,他在這種時機說出的話也是經過了杜辰良的授意。
但是還是有些覺得杜維楨還沒有死的大臣們對此是不同意的,一來,杜辰良是待罪之身,他的遺腹子要當上一國之君的位置,恐難服眾啊,二來,年紀這般小,要將他培養成能夠做事的年紀,不知道還要耗費多少時間,這期間,又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麽事情。
可是不同意的大臣們終歸隻是占了少數,最後還是安排人去了競州。
這些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杜維楨他們耳中,不少百姓感概王爺那位遺腹子真真是天生富貴命,牙齒估計都沒有長全呢,就又這般福氣,誰能不眼紅?投胎果然是一門技術活。
杜維楨聽了消息,憤怒不已:“杜辰良這是想當皇帝啊!”先是把自己的兒子推上去,後麵又鬧出一場死而複生的鬧劇把自己的兒子抱下來自己上位。
伍錦源不怒反笑,攻勢漸猛,手中的劍耍得人頭眼昏花,“我是誰!你殺了我的族人,搶奪我的東西,現在反倒過來詢問我是誰!這天底下還有你這等蠢人!”
杜辰良知道這下攻心沒戲了,兩人注定的你死我活,他一把掀翻桌子,暫時攔住了伍錦源,借著自己對房間的熟悉左藏右藏,一邊還威脅伍錦源,“你要是識相就快點離開,不然等人來了,你可就走不掉了。”
伍錦源一劍穿透擋在兩人之間的桌子,無動於衷,其實他早就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準備,族人親人都沒了,他一個人就算登上高位又有什麽意義呢?如今的他一無所有,與其苟且偷生,不如拉著罪魁禍首一起死!
可是就在這時,侍衛們破門而入,以最為迅疾的速度將杜辰良團團圍住,周全地保護起來,眼看著越來越多的人湧了過來,伍錦源除非是有通天的本領,否則根本不可能解決掉這麽多人殺了杜辰良,繼續留在這裏不但傷不了杜辰良,還有可能白白丟了一條命。
伍錦源在瞬間想到了所有,然後一點猶豫都沒有就轉身離開了。
杜辰良氣急敗壞地在後麵喊著:“來人將他抓起來!將他抓起來!”
可是伍錦源的功夫哪裏是那群侍衛們能比的,雖然打起來他打不過這麽多人,但是逃跑,再多人也攔不住他。
伍錦源最後成功逃走了,把杜辰良在後麵氣的直咧咧,他差點被人闖進房間殺死,這是何等奇恥大辱!不殺此人!他咽不下這口氣!
可是他派出這麽多人搜尋了一夜,都沒有能找到伍錦源的下落,隻好悻悻而對,而在第二日,他的人就迴來稟報,說是從昨天開始,皇城突然有不少人開始打探起他的消息。
杜辰良一聽,當即覺得是杜維楨他們迴來了,心中焦急,於是就決定加快計劃了!
他讓人找來一具屍體,跟杜維楨的身形相差無幾,還讓人給屍體化妝,最後呈現的模樣,要不是極為熟悉杜維楨的人近在咫尺細細觀察,還真的辨別不出來。再說了,“杜維楨”就算是死了,那身份也是非同一般的尊貴,哪裏是能容許別人玷汙的?更別說近距離觀看了,這可也是對皇權的藐視!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在杜維楨不在期間負責處理政務的首輔將杜維楨的屍體帶了上來,表情沉痛,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樣,宣布了皇上駕崩的消息。
滿朝文武都震驚不已,可是果真如杜辰良想的那樣子,就算是有人懷疑,他們也不敢提出要近距離觀察皇上屍體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朝廷的氛圍就在一種詭異又安靜的的狀態下結束了。
甫一下朝,首輔在杜辰良的配合下,就迫不及待將皇上駕崩的消息傳了出去,不到半天就家喻戶曉,不少百姓沉浸在悲痛之中,紛紛誇讚杜維楨是賢皇,為了百姓們的安寧,親自上戰場,結果落得身死的下場。
說來也諷刺,杜維楨在“活”著期間沒有受到的讚譽,在“死”後通通得到了,而這一切又是他的好皇弟的手筆,可真的是諷刺的不得了啊。
杜維楨得知後,苦笑不已。
朝廷上雖說有不少人都被杜辰良收買了,巴不得杜維楨死,所以對這個消息不但沒有懷疑,相反的還十分高興,但是那些還在繼續支持著杜維楨,或者是對國家忠心耿耿的老臣們,可不會這麽輕易的就相信皇上駕崩的消息,就在暗中進行調查。
可是杜辰良如今在皇城的勢力遠遠超過任何人的想象,他很快就知道了那些老頑固在背地裏鬧得動靜,從中阻攔不說,甚至還讓手下扮成伍錦源以前鬥篷遮身的裝扮,在暗地裏大肆暗殺那些老臣子。
這一次,慘死冤死了不少人,他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就再也沒有辦法睜開眼睛好好看一看他們這個熱愛、付出了一輩子,奉獻所有青春的國家。
多人的連續死亡鬧得皇城人心惶惶,首輔裝模作樣地調查一番,煞有其事地得出了一個結論,說是做出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前朝伍家的幸存者伍錦源,他聯合前朝其他人的目的,就是趁國家無君之日,為了攪亂昆國,同時,他還苦口佛心的表示:國不可一日無君,昆國現在急需一個明君來平定內亂,恢複往日的和平安定。
隻是杜維楨並未有皇子公主,皇室更是沒有其他的皇子了,難道隻能從皇室旁係中找人?不少人都是不願意的,覺得旁係之人血統不正,如何能擔當重任。
就在所有人都焦頭爛額之際,某位大臣突然說了,原來王爺在競州有個遺腹子,年紀雖小,好歹也是皇室血脈,何不將他找迴來,委以重任?
那個大臣早就投奔杜辰良名下,他在這種時機說出的話也是經過了杜辰良的授意。
但是還是有些覺得杜維楨還沒有死的大臣們對此是不同意的,一來,杜辰良是待罪之身,他的遺腹子要當上一國之君的位置,恐難服眾啊,二來,年紀這般小,要將他培養成能夠做事的年紀,不知道還要耗費多少時間,這期間,又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麽事情。
可是不同意的大臣們終歸隻是占了少數,最後還是安排人去了競州。
這些消息自然也傳到了杜維楨他們耳中,不少百姓感概王爺那位遺腹子真真是天生富貴命,牙齒估計都沒有長全呢,就又這般福氣,誰能不眼紅?投胎果然是一門技術活。
杜維楨聽了消息,憤怒不已:“杜辰良這是想當皇帝啊!”先是把自己的兒子推上去,後麵又鬧出一場死而複生的鬧劇把自己的兒子抱下來自己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