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楨陪杜月妍坐了好一會才出去,外麵太陽已經出來了,陽光灑在他的身上,非但沒有帶來一絲暖意,還讓他遍體生寒。
連遭天災讓他對自己的產生懷疑的同時也讓他意識到現在陪在自己身邊的皇妹很有可能是假的,何其殘忍?
隻是他不能消沉下去了,他必須振作起來,若是身邊的皇妹是假的,那麽他的妍兒一定在某個地方等著他去救她!
他必須振作!
杜維楨深吸了一口氣,腳步比來時更為堅定。梧桐宮這位現在還不能動,不然定會打草驚蛇,害了妍兒,所以他得將事情查清楚。
杜維楨將外界的謠言置若罔聞,謠言止於智者,隻是這普羅眾生大多都稱不上智者,所以總被謠言所蠱惑,其實也不用管那麽多不是?說得再多總也比不上做的。
他開始分派人手,募捐災款,甚至在從國庫裏掏了大堆銀兩用以賑災。
還有朝堂上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們私底下的動作算不上小,他前段時間不加理會隻是因為沒有這個心思,現在有了,那麽遭殃的就是他們了。
他知道那些奸臣甚至存了拉攏支持杜維楨等肱骨之臣的心思,那些老臣們自然不屑於搭理他們,於是杜維楨想出了個計策,他讓老臣們將計就計。
奸臣們還以為老臣們棄暗投明了,高興到不行,專門舉行了一場晚宴共商大計,哪知道他們在上麵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記得明明白白,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杜維楨當眾揭開了他們一層遮羞布。
奸臣們哭喊著冤枉,說他們忠心耿耿,肯定是不知道哪個人誣陷的他們。
杜維楨不給他們廢話的計劃,根據老臣們收集來的信息,一些存了堅定的反心,甚至已經開始行動,在暗裏謀策的,杜維楨十分果斷地判處他們死刑或者是下牢,有些罪責輕一些,隻是符合卻不敢行動的,杜維楨念在他們還有改造的機會,也不想一下子處理太多人,這樣會影響朝堂的正常運作。
朝堂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剩下得令他最為憂心的就是梧桐宮的事情了。
晚上,杜維楨召來影衛,讓他們這短時間都留在梧桐宮,觀察杜月妍的一舉一動,每日事無巨細地告訴他。
昆國誰不知道,當今皇上和唯一的公主感情不是一般得深厚,要是平常人得了這種吩咐,怎麽也會表現得詫異一些,隻是這群影衛毫無表示地點頭應下,接著就消失在原地了。
窗外一片白茫茫,鵝毛般的大雪壓在枝頭,最終大樹承受不了壓力,“啪嗒”一聲,一支樹枝斷落在地,很快就被埋了。
這是一片冰雪世界。
杜維楨打開窗戶,讓寒風灌進來,他打了個激靈,心中的傷春悲秋的那點傷感似乎被凍住了,他的表情有些冷漠,視線投向不遠處的梧桐宮,眼神幽深得很。
此次天災影響範圍之大,之廣,超乎所有人想象,所以不僅是杜維楨,還有不少心存家國之人關心著百姓民生。
孟浮生就是其中一個。
自觀天象得到天災已經發生後,他就開始關注各個地區的情況,所以也十分及時地得知在杜維楨的努力下,一部分地區的情況已經穩定住的消息。
他稍稍放心了下來。
隻是受災的範圍太廣了,朝廷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長,譬如在流雲山莊不遠處的一座小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高,整個昆國入冬的時間又比以往早了好幾個月,他們那裏溫度下降得更快,也更冷,不少百姓都沒有錢購買到足夠的棉衣禦寒,甚至連儲存的碳都不夠多,不足以度過一整個寒冬,也就是碳一旦用完,等待著他們的就是刺骨的寒風。
小鎮叫臨門鎮,好在這裏的鎮長還算負責任,他將情況匯報給了官府,官府很快就派人受理,想辦法給他們募捐物資。
隻是人太多,即使是官府也不能保證全部都負責的了。
孟浮生知道後,二話不說親自去捐了一大筆銀兩,甚至還派人協助那裏的鎮民們去砍樹燒炭。
讓他十分意外的是,在他捐了之後,一些附近有錢的商戶也紛紛響應,也捐了不少銀兩。
也是因為他們,這次募捐到的數額格外大,起碼幫助臨門鎮的百姓們過一個不需要挨餓受凍的冬天是沒有問題的了。
這本來也是好事啊,隻是他們早不捐晚不捐,偏偏在孟浮生捐了之後才行動,這未免有些奇怪了。
孟浮生也是因為他總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因此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而是選擇逗留一段時間。
他的預感果真沒有錯,在兩天後,官府突然貼出告示,說是募捐到的災款全部被偷了。
這次丟失的銀兩數額之大,以及用途,都決定了這件事情不一般。
孟浮生看到告示後,第一時間去官府查看。
這一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因為領頭捐款的事情,官府不少人都認識孟浮生,對他頗為敬重,因此他毫無阻礙地見到了官老爺。
且這一路,他發現了不少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帶了些傷,他問了幾句,才知道他們都是在昨晚和盜賊打鬥中受傷的,他們還算是受傷輕的,有些重的現在還沒有醒過來,生死未卜呢,甚至連官老爺也被刺了一劍,好在沒有刺中要害的地方。
孟浮生是在床上見到的官老爺,臉色蒼白沒有血色,正在喝藥。
他看見孟浮生,愁眉苦臉的,“孟先生,讓你看笑話了,我們連災款都看不了,我這個官啊,做到頭了,可憐的是臨門正的百姓們,他們要怎麽過這個冬哦。”
官老爺雖說不是什麽愛民如子之人,可到底也知道自己身份代表的意義,對盜賊們恨得咬牙切齒。
孟浮生安慰了他幾句,就問他昨日發生衝突的地方在哪裏,他們是在哪裏發現盜賊的,他決定親自去看看,現場有沒有留下什麽蛛絲馬跡。
連遭天災讓他對自己的產生懷疑的同時也讓他意識到現在陪在自己身邊的皇妹很有可能是假的,何其殘忍?
隻是他不能消沉下去了,他必須振作起來,若是身邊的皇妹是假的,那麽他的妍兒一定在某個地方等著他去救她!
他必須振作!
杜維楨深吸了一口氣,腳步比來時更為堅定。梧桐宮這位現在還不能動,不然定會打草驚蛇,害了妍兒,所以他得將事情查清楚。
杜維楨將外界的謠言置若罔聞,謠言止於智者,隻是這普羅眾生大多都稱不上智者,所以總被謠言所蠱惑,其實也不用管那麽多不是?說得再多總也比不上做的。
他開始分派人手,募捐災款,甚至在從國庫裏掏了大堆銀兩用以賑災。
還有朝堂上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們私底下的動作算不上小,他前段時間不加理會隻是因為沒有這個心思,現在有了,那麽遭殃的就是他們了。
他知道那些奸臣甚至存了拉攏支持杜維楨等肱骨之臣的心思,那些老臣們自然不屑於搭理他們,於是杜維楨想出了個計策,他讓老臣們將計就計。
奸臣們還以為老臣們棄暗投明了,高興到不行,專門舉行了一場晚宴共商大計,哪知道他們在上麵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記得明明白白,在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杜維楨當眾揭開了他們一層遮羞布。
奸臣們哭喊著冤枉,說他們忠心耿耿,肯定是不知道哪個人誣陷的他們。
杜維楨不給他們廢話的計劃,根據老臣們收集來的信息,一些存了堅定的反心,甚至已經開始行動,在暗裏謀策的,杜維楨十分果斷地判處他們死刑或者是下牢,有些罪責輕一些,隻是符合卻不敢行動的,杜維楨念在他們還有改造的機會,也不想一下子處理太多人,這樣會影響朝堂的正常運作。
朝堂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剩下得令他最為憂心的就是梧桐宮的事情了。
晚上,杜維楨召來影衛,讓他們這短時間都留在梧桐宮,觀察杜月妍的一舉一動,每日事無巨細地告訴他。
昆國誰不知道,當今皇上和唯一的公主感情不是一般得深厚,要是平常人得了這種吩咐,怎麽也會表現得詫異一些,隻是這群影衛毫無表示地點頭應下,接著就消失在原地了。
窗外一片白茫茫,鵝毛般的大雪壓在枝頭,最終大樹承受不了壓力,“啪嗒”一聲,一支樹枝斷落在地,很快就被埋了。
這是一片冰雪世界。
杜維楨打開窗戶,讓寒風灌進來,他打了個激靈,心中的傷春悲秋的那點傷感似乎被凍住了,他的表情有些冷漠,視線投向不遠處的梧桐宮,眼神幽深得很。
此次天災影響範圍之大,之廣,超乎所有人想象,所以不僅是杜維楨,還有不少心存家國之人關心著百姓民生。
孟浮生就是其中一個。
自觀天象得到天災已經發生後,他就開始關注各個地區的情況,所以也十分及時地得知在杜維楨的努力下,一部分地區的情況已經穩定住的消息。
他稍稍放心了下來。
隻是受災的範圍太廣了,朝廷的手也不能伸得太長,譬如在流雲山莊不遠處的一座小鎮,因為地理位置比較高,整個昆國入冬的時間又比以往早了好幾個月,他們那裏溫度下降得更快,也更冷,不少百姓都沒有錢購買到足夠的棉衣禦寒,甚至連儲存的碳都不夠多,不足以度過一整個寒冬,也就是碳一旦用完,等待著他們的就是刺骨的寒風。
小鎮叫臨門鎮,好在這裏的鎮長還算負責任,他將情況匯報給了官府,官府很快就派人受理,想辦法給他們募捐物資。
隻是人太多,即使是官府也不能保證全部都負責的了。
孟浮生知道後,二話不說親自去捐了一大筆銀兩,甚至還派人協助那裏的鎮民們去砍樹燒炭。
讓他十分意外的是,在他捐了之後,一些附近有錢的商戶也紛紛響應,也捐了不少銀兩。
也是因為他們,這次募捐到的數額格外大,起碼幫助臨門鎮的百姓們過一個不需要挨餓受凍的冬天是沒有問題的了。
這本來也是好事啊,隻是他們早不捐晚不捐,偏偏在孟浮生捐了之後才行動,這未免有些奇怪了。
孟浮生也是因為他總覺得有什麽不對的,因此沒有第一時間離開,而是選擇逗留一段時間。
他的預感果真沒有錯,在兩天後,官府突然貼出告示,說是募捐到的災款全部被偷了。
這次丟失的銀兩數額之大,以及用途,都決定了這件事情不一般。
孟浮生看到告示後,第一時間去官府查看。
這一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因為領頭捐款的事情,官府不少人都認識孟浮生,對他頗為敬重,因此他毫無阻礙地見到了官老爺。
且這一路,他發現了不少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帶了些傷,他問了幾句,才知道他們都是在昨晚和盜賊打鬥中受傷的,他們還算是受傷輕的,有些重的現在還沒有醒過來,生死未卜呢,甚至連官老爺也被刺了一劍,好在沒有刺中要害的地方。
孟浮生是在床上見到的官老爺,臉色蒼白沒有血色,正在喝藥。
他看見孟浮生,愁眉苦臉的,“孟先生,讓你看笑話了,我們連災款都看不了,我這個官啊,做到頭了,可憐的是臨門正的百姓們,他們要怎麽過這個冬哦。”
官老爺雖說不是什麽愛民如子之人,可到底也知道自己身份代表的意義,對盜賊們恨得咬牙切齒。
孟浮生安慰了他幾句,就問他昨日發生衝突的地方在哪裏,他們是在哪裏發現盜賊的,他決定親自去看看,現場有沒有留下什麽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