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楨看她如此堅決,也不忍心拒絕她,讓她喬裝打扮一身,換上一身男裝就帶著她出了城。
可是兩人出了城沒多久就遇到了押送穆生白的官兵,得知穆生白已經被他的兩師兄帶迴去了,知道再見到麵的機會很小,杜月妍還是滿懷期待地接著趕路,可是一直到了平州城門口也不見人。
杜月妍心裏堵得慌,一勒馬繩就像繼續追,可是被杜維楨阻止了。
杜維楨一臉不忍,可還是不得不狠心道:“妍兒,追不上了,我們迴去罷。”
“太子哥哥.....”杜月妍杏眼蒙上了一層水汽,下唇被咬得微微發白,“我好難過,真的好難過,要是以後真的再也見不到生白了我該怎麽辦?要是他忘了我然後娶妻生子幸福一生了我該怎麽辦?我是個自私的人,我不願意看到他過著沒有我的幸福生活。”
杜維楨心裏觸動,可是迫不得已還是將她帶迴了皇城。
暖春和三月都不知道原本還精力充沛,日日念叨著穆大人今天會不會來找她的自家主子,怎麽突然消沉了下來,每日安靜用膳,看書,就寢,除此之外,好像對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她們心裏焦急,可也無能為力。
而既然穆生白已經沒有在皇城的必要了,那麽穆府也就沒了存在的必要,穆府被抄家了,下人們被遣散,留下了的護衛包括幾個孩子和劍客都迴了山莊,穆府徹底失去了生氣,想必很快就會被人徹底遺忘了。
安全迴到流雲山莊的穆生白也不見得有多好,一腔抱負竟然被人陷害到如此地步,在山莊休養時也有些消沉。
穆生白被救了,那麽景元帝也必須對羿丹王有個交代,他擇了一個死刑犯,讓他過了幾天逍遙日子後,安心代替穆生白做了殺人兇手。
接著又讓人故意在半路上殺了他,然後告訴羿丹王兇手已經畏罪自殺。
即使羿丹王心裏再懷疑也沒辦法了,畢竟死無對證,無論是不是,他也隻能認了。
外敵暫時解除,剩下的就該處理內患了。
朝堂上,景元帝麵前攤開的正是穆長風派霧嵐送過來的信,上麵記錄著一個很重要的情報有人不滿景元帝的統治,在宿州組織了一群義軍,意圖謀反,這就是穆長風用來交換穆生白的重要資本,畢竟這個消息若是穆長風不說,整個朝堂無人知曉。
景元帝麵色凝重,“諸位愛卿覺得誰適合去圍剿那群叛軍?”
兵部尚書站了出來,“微臣覺得蘇明蘇大人能擔此重任。”
蘇明不過是屈屈六品小官,不過若他隻是這樣定是配不上的,不過他的身份卻是不一般,家裏世代出了不少武官、大將軍,背景顯赫,且他的大哥還是當朝從三品兵部侍郎蘇藝。
蘇藝一聽就出來了,一臉不滿,顯然並不認可兵部尚書的話,“蘇明資曆尚淺,若是讓他去圍剿叛軍豈不是以卵擊石,微臣認為萬萬不可。”
於公是如此,於私是蘇藝並不放心讓蘇明去,他覺得蘇明胸無點墨,整日隻知道打打殺殺,是半分計謀也沒有,若是到時候遇到的叛軍稍有些腦子將他繞進溝裏了,他就是帶著再多人也是白搭。
兵部尚書道:“蘇大人太不相信自己弟弟的實力了,蘇大人前段時間跟著穆大人建功立業,鋒芒畢露,可是在軍中掙得了不少的威信。”
景元帝也覺得可以,並且蘇家的勢力成功圍剿叛軍也大有益處,便一錘定音,命令蘇明和蘇藝兩兄弟一齊帶兵前往宿州。
兩人前腳剛離開皇城,後宮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景元帝心納的妃子英妃突發重病,高燒嘔吐不止,因為這英妃剛承寵,頗受皇上寵愛,故後宮上下都為她這個病提心吊膽,有人憂愁有人喜。
椒房宮,宮女們進進出出,神色匆忙,英妃從早上開始就在嘔吐、冒冷汗,她們隻能一直幫她擦拭身體
“娘娘,太醫來了,太醫來了。”
英妃的貼身宮女帶著醫術最高深的太醫小跑進來。
床榻上躺著一個柔弱的美豔女人,汗水浸濕了她的衣衫,她嘴唇發紫,還在微微顫抖著,似乎是想說話,可是最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太醫幫她把脈,神色突變,如喪考妣,“英妃娘娘這是......這是天花啊!”
英妃娘娘得了天花的消息立馬傳遍了整個後宮,頓時人人自危起來,椒房宮的宮女都不願意進去伺候她來。
景元帝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外麵跪了一大批宮女,互相推搡著都不願意進去。
他麵色鐵青,怒斥道:“你們主子在裏麵受苦,你們這些做奴才的就在外麵看著,成何體統!”
宮女們都被嚇得哭了出來,“皇上,英妃娘娘得的可是天花,奴婢們也不想留娘娘一個人在裏麵,可是著實是......”
景元帝握緊了拳頭,神色陰霾。
很快就有幾個全身上下包裹在白色紗布下的醫女提著箱子過來了,對景元帝行過禮就進去了照顧英妃了。
同時有幾個侍衛抬著擔架過來了,前頭的那個低聲對景元帝說:“皇上,查出來了,是英妃身邊的一個宮女傳染給英妃的,微臣們剛才過去的時候她已經死在屋子了。”
有一個侍衛掀開了白布的一角,露出一張腐爛的臉。
景元帝露出厭惡,讓人抬著那具屍體去火葬了。
天花無藥可醫是根種在眾人意識中的想法,在眾人看來英妃必死無疑,皇上現在找來醫女伺候著不過是吊命罷了。
英妃用過的碗筷、衣物乃至用過的水都得專門找個地方銷毀,後宮人人自危,這種情緒也蔓延到了前朝。
好幾位大臣上報將英妃送到宮外囚禁起來,以免天花傳播。
以前處理患了天花的宮人、妃子的方法都是囚禁在外麵或者是冷宮,任由她自生自滅,可是這樣被囚禁的人很快就會神經失常、生不如死。
景元帝實在是不願意看到往日百般寵愛的英妃落得如此下場,一一駁迴了他們奏折。
可是兩人出了城沒多久就遇到了押送穆生白的官兵,得知穆生白已經被他的兩師兄帶迴去了,知道再見到麵的機會很小,杜月妍還是滿懷期待地接著趕路,可是一直到了平州城門口也不見人。
杜月妍心裏堵得慌,一勒馬繩就像繼續追,可是被杜維楨阻止了。
杜維楨一臉不忍,可還是不得不狠心道:“妍兒,追不上了,我們迴去罷。”
“太子哥哥.....”杜月妍杏眼蒙上了一層水汽,下唇被咬得微微發白,“我好難過,真的好難過,要是以後真的再也見不到生白了我該怎麽辦?要是他忘了我然後娶妻生子幸福一生了我該怎麽辦?我是個自私的人,我不願意看到他過著沒有我的幸福生活。”
杜維楨心裏觸動,可是迫不得已還是將她帶迴了皇城。
暖春和三月都不知道原本還精力充沛,日日念叨著穆大人今天會不會來找她的自家主子,怎麽突然消沉了下來,每日安靜用膳,看書,就寢,除此之外,好像對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她們心裏焦急,可也無能為力。
而既然穆生白已經沒有在皇城的必要了,那麽穆府也就沒了存在的必要,穆府被抄家了,下人們被遣散,留下了的護衛包括幾個孩子和劍客都迴了山莊,穆府徹底失去了生氣,想必很快就會被人徹底遺忘了。
安全迴到流雲山莊的穆生白也不見得有多好,一腔抱負竟然被人陷害到如此地步,在山莊休養時也有些消沉。
穆生白被救了,那麽景元帝也必須對羿丹王有個交代,他擇了一個死刑犯,讓他過了幾天逍遙日子後,安心代替穆生白做了殺人兇手。
接著又讓人故意在半路上殺了他,然後告訴羿丹王兇手已經畏罪自殺。
即使羿丹王心裏再懷疑也沒辦法了,畢竟死無對證,無論是不是,他也隻能認了。
外敵暫時解除,剩下的就該處理內患了。
朝堂上,景元帝麵前攤開的正是穆長風派霧嵐送過來的信,上麵記錄著一個很重要的情報有人不滿景元帝的統治,在宿州組織了一群義軍,意圖謀反,這就是穆長風用來交換穆生白的重要資本,畢竟這個消息若是穆長風不說,整個朝堂無人知曉。
景元帝麵色凝重,“諸位愛卿覺得誰適合去圍剿那群叛軍?”
兵部尚書站了出來,“微臣覺得蘇明蘇大人能擔此重任。”
蘇明不過是屈屈六品小官,不過若他隻是這樣定是配不上的,不過他的身份卻是不一般,家裏世代出了不少武官、大將軍,背景顯赫,且他的大哥還是當朝從三品兵部侍郎蘇藝。
蘇藝一聽就出來了,一臉不滿,顯然並不認可兵部尚書的話,“蘇明資曆尚淺,若是讓他去圍剿叛軍豈不是以卵擊石,微臣認為萬萬不可。”
於公是如此,於私是蘇藝並不放心讓蘇明去,他覺得蘇明胸無點墨,整日隻知道打打殺殺,是半分計謀也沒有,若是到時候遇到的叛軍稍有些腦子將他繞進溝裏了,他就是帶著再多人也是白搭。
兵部尚書道:“蘇大人太不相信自己弟弟的實力了,蘇大人前段時間跟著穆大人建功立業,鋒芒畢露,可是在軍中掙得了不少的威信。”
景元帝也覺得可以,並且蘇家的勢力成功圍剿叛軍也大有益處,便一錘定音,命令蘇明和蘇藝兩兄弟一齊帶兵前往宿州。
兩人前腳剛離開皇城,後宮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景元帝心納的妃子英妃突發重病,高燒嘔吐不止,因為這英妃剛承寵,頗受皇上寵愛,故後宮上下都為她這個病提心吊膽,有人憂愁有人喜。
椒房宮,宮女們進進出出,神色匆忙,英妃從早上開始就在嘔吐、冒冷汗,她們隻能一直幫她擦拭身體
“娘娘,太醫來了,太醫來了。”
英妃的貼身宮女帶著醫術最高深的太醫小跑進來。
床榻上躺著一個柔弱的美豔女人,汗水浸濕了她的衣衫,她嘴唇發紫,還在微微顫抖著,似乎是想說話,可是最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太醫幫她把脈,神色突變,如喪考妣,“英妃娘娘這是......這是天花啊!”
英妃娘娘得了天花的消息立馬傳遍了整個後宮,頓時人人自危起來,椒房宮的宮女都不願意進去伺候她來。
景元帝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外麵跪了一大批宮女,互相推搡著都不願意進去。
他麵色鐵青,怒斥道:“你們主子在裏麵受苦,你們這些做奴才的就在外麵看著,成何體統!”
宮女們都被嚇得哭了出來,“皇上,英妃娘娘得的可是天花,奴婢們也不想留娘娘一個人在裏麵,可是著實是......”
景元帝握緊了拳頭,神色陰霾。
很快就有幾個全身上下包裹在白色紗布下的醫女提著箱子過來了,對景元帝行過禮就進去了照顧英妃了。
同時有幾個侍衛抬著擔架過來了,前頭的那個低聲對景元帝說:“皇上,查出來了,是英妃身邊的一個宮女傳染給英妃的,微臣們剛才過去的時候她已經死在屋子了。”
有一個侍衛掀開了白布的一角,露出一張腐爛的臉。
景元帝露出厭惡,讓人抬著那具屍體去火葬了。
天花無藥可醫是根種在眾人意識中的想法,在眾人看來英妃必死無疑,皇上現在找來醫女伺候著不過是吊命罷了。
英妃用過的碗筷、衣物乃至用過的水都得專門找個地方銷毀,後宮人人自危,這種情緒也蔓延到了前朝。
好幾位大臣上報將英妃送到宮外囚禁起來,以免天花傳播。
以前處理患了天花的宮人、妃子的方法都是囚禁在外麵或者是冷宮,任由她自生自滅,可是這樣被囚禁的人很快就會神經失常、生不如死。
景元帝實在是不願意看到往日百般寵愛的英妃落得如此下場,一一駁迴了他們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