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


    嗬嗬,嗬嗬什麽?


    為什麽這麽多人都不將真相告訴自己?


    南華臨走之時,言道:若非是有陳翎這麽一弟子,你或已經算是我弟子了。嗬嗬…


    嗬嗬…


    又是嗬嗬,這些隱士高人除了嗬嗬,難道就不會說點其他別的什麽?!


    就算甄宓撒嬌,一副愁苦麵容,亦不能從陳翎,南華兩人身上打聽出一點任何有用的消息之後,甄宓銀牙一攪,便暗自下定了決心,你們都道我這孩兒要離開,那麽我就寸步不離,看爾等如何將他帶走?!


    張郃、高覽、審配、賈逵、公孫羽五人焦慮的等待著陳震的信號,左右往來,坐立不安間,見得城頭有人持火炬前後搖擺了數下,皆大喜,遂按照之前約定的序列從城中一一出擊。


    陳翎、周泰等一幹將帥為了將城外的兵勢分散調動開來,不顧他人勸阻,執意如此,張郃、高覽暗自讚歎之際,亦感重任在肩,不能有任何一絲的差錯,是故早有約定襲擊前後排列。


    劉備麾下猛將眾多,就如陳翎所言那般,任何一人與他們糾結不休之後的下場,那便是己方會因此而敗北。


    如此,在審配、賈逵、公孫羽三人皆非能戰之將的情況之下,張郃、高覽兩人一前一後,張郃攻襲在前,高覽壓陣,其餘三人身處中間見機行事。


    這樣的排兵布陣雖然不能預防所有的意外發生,但至少能減少審配、賈逵、公孫羽三人為敵將強行攻至身旁,斬殺的幾率。


    數萬人軍勢,必須要有大將身處其中指揮,而當張郃、高覽兩人與敵將相並之時,是不可能做到一邊搏殺,一邊指揮作戰這樣的事情,是故必須要有審配、賈逵、公孫羽這樣的帥才一同前往。


    大軍所麵對的將是僅僅張飛一部加上劉備本部人馬,還是其餘三城的兵馬皆在的情形,張郃、高覽等人誰也不知曉,因此隻能祈求上天幫忙,不然這一戰,徒勞耗損兵卒不說,自己等人皆有可能身隕其中。


    因陳翎自東門出城襲擊關羽一營之事,城外的戒備之意很濃。


    高高豎立起的哨塔上,影影綽綽的不少士卒在瞭望著,眼見許昌西門開啟,二話不說,直接就吹響了口中的哨嘀。


    尖銳的聲響驚起一大片敵方兵卒的注意,他們環首四顧,探頭探腦看覷著城中之兵源源不斷的湧現出來。


    已經得到消息的劉備劉玄德,並龐統一群文武,聚在大帳中商議。


    距離出城之將整列陣勢攻入營寨中還有一段時間,就是這麽一點時間,能夠讓劉備速度的指派將佐前往協防張飛一營。


    這是陳翎的聲東擊西之計,此次出城而戰的大軍才是他的全力一擊!


    戰事至此,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故而,川中名將張任派了出去,他率數千弓弩手,為阻截敵軍攻襲而必須先行布置至張飛的寨中去。


    其次是魏延、李嚴兩將,這兩人所率的都是步軍,且此兩將皆是文武具備之人,不會因是黑夜之中看不清楚敵軍動向而陷入不知所措的境況。


    再次是傅肜、呂義等這樣的驍將,大軍混戰廝殺,這樣的部將才是真正能夠支撐住局勢、穩住戰局,使得自己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中堅力量。


    留在劉備身側唯一的大將止有黃忠一人,黃忠看著原本滿滿一帳的諸將在龐統的號令之下,數息間一空,惟有自己被留了下來,身感此任不輕,黃忠禁不住將背後的弓箭解了下來,就提在自己的手中,彷如隻有這般,才能令他稍感安全。


    劉備見之,上前扶其背笑言道:“漢升,毋需憂慮,有諸將在彼,就算呂布親至,亦不能奈我其何,何況僅僅是陳翎帳下之將校!?”


    黃忠身長八尺,身形健碩,完全不似有花甲之齡的長者,白髯長飄,精神矍鑠,有英雄氣。


    聽聞自家主公笑言如此,黃忠乃放下手中之弓置於案幾上,抱拳言道:“老臣職責如此,不得不防。”


    劉備聽得黃忠所言,乃不再相勸,直與龐統談論戰事不提。


    稍一整頓陣勢,張郃提槍便引軍殺奔向張飛大營。


    隻有殺透了張飛一營後,方能接近劉備大營所在,是故張郃完全視張飛營中的弓弩手不顧,親冒弓矢率先衝陣。


    張郃這一部人馬止有數千,在之後的乃是為陳翎所看重的賈逵,賈逵人馬稍多一些,約近萬人左右,接著是審配,審配所轄人馬最多,已達到一萬五千人的規模,最後便是公孫羽的五千,以及高覽將的餘下的兵卒。


    由於整列陣勢,攻襲時間被錯開,首先攻向張飛營寨的張郃遇上了張任的阻截。


    黑夜之中,張郃如何能夠看得清楚這飛射而來的箭矢?


    惟有見敵方將射出弓矢的那一刻,早早有所預備,這才能夠及時躲避。


    就算如此,待及賈逵率軍抵達張郃身旁之時,此處距離張飛大營還有約半箭之地。令步卒持盾前擊,張郃借著賈逵掩護,這才欺身靠近張飛大營寨門。


    來到此處之後,實際上就已經是短兵相接之時。


    張任本是與張繡、趙雲兩人同一師尊門下,所擅長的武器除了挽弓開射之外,亦是長槍。


    原以為此處沒有了張飛等大將之後,自己的進軍會變的通暢起來,未料到與張任交手三合,張郃便感覺到敵將武藝不在己下,遂在遮攔住張任一槍之後,張郃喝問向張任說道:“來將何人,可報上名來,吾張郃不斬無名之將!”


    張任身長八尺,相貌堂堂,目似朗星,聽得張郃問起自己的姓名來,乃迴道:“我乃蜀中張任,張郃你可識得否?”


    張任出生於貧寒之家,他自少就膽大勇敢,為人有誌向節氣。後拜師童淵,與趙雲、張繡乃是齊名之人,張郃怎會不知?


    不過此際乃是性命相並之時,不能漲他人誌氣,滅了自己威風。


    張郃遂朗笑一聲,長槍疾刺而去,同時喝道:“無名下將不曾聽過,在我張郃槍下,惟有一死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