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便已至建安四年六月,中原大地除了孫、曹、劉、呂四家之外,僅餘荊襄劉表一處依然挺立在孫、曹、劉三勢的交界地帶。.


    張魯誤解劉備兵出劍閣有取漢中之意,其中劉備未嚐沒有見機奪取漢中之心。


    益州地處中原西南,若想從這裏征討中原,興複漢室,除了漢中這一要道之外,亦隻有荊襄一路可走。


    待益州局勢平穩之後,為報昔日劉表收留之恩德,劉備令屯兵於永安的關羽兵進荊州建平郡,助其抵禦曹操的侵攻。


    同時從漢中逃脫出來的楊柏投向劉循,乞為家兄報仇雪恨,劉備借此屯積重兵於梓潼,待漢中勢變,便從此攻入其境內去。


    在劉備短暫沒有了烏戈國騷擾,備戰奪取更多的城池,進取中原之時,曹操突然從荊襄撤兵,退往陳留、譙縣、彭城、濮陽一線。


    曹操如此為之是因孫、呂兩家在逐漸增兵屯防,看勢戰事或有一觸即發的可能。


    呂布這一方自不必說,青州張遼、翼州呂布、並州陳翎三地都沒有了後顧之憂後,唯一可圖的就是如今曹操還占據的兗州。


    原本徐州亦在謀劃內,但前者呂布既然已經決定先與曹操決一生死,然後再與孫策一分高下,呂布帳下眾臣也就將目光聚焦在兗州上。


    此次大戰分為三地,一仍舊為鄴城隔河相對的濮陽。


    此地雖然名為呂布所有,但在曹操屯兵於側的情況下,實則為曹操所占。


    其二就是從泰山出兵攻入兗州,順勢奪取諸郡的張遼一軍。


    張遼此次以攻城拔寨為主,援濮陽為次,在曹操與主公呂布對峙之時,將兗州境內濟北國、山陽郡、魯國等郡國納入己方勢力範圍之內是為首職。


    其三是偏師陳翎一軍,在呂布、張遼與曹操開戰之際,兵出壺關,進入河內,奪取司隸。


    為避免籌劃泄露,此一策止有區區數人知曉,其中有呂布、張遼、陳翎三人,另有軍師陳宮、沮授兩人以及長史諸葛瑾。


    陳翎在接到此一密報之後,知接下來的戰事,兗州沒自己之事後,便遣人進入司州收集消息,與此同時密令薛蘭於黃河邊上開始囤積坐船。


    做完這些,陳翎暗自忖著戰事尚有數月之久,不如攜家人外出遊玩一番?


    正待打道迴府,便有一急使進內求見。


    此正是往日陳翎所特意囑托緊盯江東呂蒙、陸遜等少年英傑的那人,陳翎心中思緒百千,暗道著這其中莫非有變故?


    “五月下旬,孫策麾下奮武校尉孫靜、揚武校尉孫輔操舟出海去向不明。隨之消失不見的江東將領呂蒙、陸遜就在其中,其餘還有老將黃蓋、韓當等以及軍師陳端!”這人如此稟報著道。


    稍一思慮,陳翎啞然失笑,當初主公呂布曾戲言說將搭乘海船直接攻入江東,想不到如今孫策竟然預先布下此一局。


    曹操自從失了徐州之後,就沒了出海口,如今惟有青州隔海與徐州遙遙相對。


    從下邳攻入東海,再由東海取得琅琊,這樣的戰略部署穩紮穩打,不過必須麵對張遼近十萬兵勢的抵擋,孫策怕是想出奇策破之。


    由此聯係剛得到的消息,孫策令麾下大將乘船出海所為何,不言自明。


    著令有賞,命他下去休息之後,陳翎手書急信一封,即刻令人給張遼送過去。


    在信中,陳翎沒有指手畫腳之意,隻是寫道,得到消息,孫策或從海上攻向青州。


    在沉思中,陳翎想著孫策為何?


    呂布不論如何說道,此前對孫翊一片私情影響著他對徐州的策略。


    張遼從北而下攻入徐州,比之翻越泰山,出兵進取兗州,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切,如今看來似乎被孫策視為軟弱可欺?


    孫策取得如今之轄地,除了他自己的確有此本事之外,更是因曹、呂兩家相爭的後果。


    默念此前孫策所有的戰事,似乎他還未經一次大戰。


    袁術那類不能算作是敵手,江東建業劉繇那種隻能算是小小的波折,其實也不算什麽。


    突兀中,一絲陰霾籠罩在陳翎的眉頭。


    這其中或有詐?


    往昔袁紹在時,就是呂布與曹操攜手共擊之,主公方能有如今之勢。


    假使現在曹操與孫策…


    這不是不可能,現在的曹操勢弱,必須借力才能抵禦住自家主公的攻勢,那麽與孫策聯手也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隻是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一些自己不知曉的事情,會令得失地之曹操,以及得寸進尺的孫策不顧繼續攻入兗州而來戰呂布?


    百思不得其解,慎重起見,將自己慮及了的這一切,同樣封為一書信,令人急送往青州張遼處。


    卻說張遼領青州牧,麾下大將有顏良、文醜、麴義、呂曠、呂翔、張南、高幹、臧霸、孫觀等人。


    臧霸、孫觀兩將為主公所遣,駐泰山,張遼不好另置將領,因此依然以此兩人為城防大將。


    而慮及東海、琅邪兩郡本應屬徐州,不過數年前,就是於此主公才得以借其力奪取青州,從而傲視群雄,更因此時占據徐州的孫策反複無常,張遼特遣顏良、文醜兩將分別屯兵於此。


    除了這四將之外,餘者惟有麴義可一用,張遼遂將此等人者分遣郡縣內屯兵,以待將來從軍為戰。


    時至有急使自並州來,張遼心中懷著疑惑,令人進內,接過書信一觀之後,心道一聲原來如此!


    哼哼冷笑中,張遼自思徐州本來就該屬自家所有,隻是往年與曹操大戰,無暇顧及孫策才會令他竊取了此一州地。


    如今,我尚未提兵往征,他倒好,自己就想出兵來攻取青州。


    正待稍作部署,就此戰他個措手不及,張遼便聞得又有一急使自並州來。


    望著之前的使者,張遼言道:“你家大人怎的一信分為兩批送?”


    使者念及之前種種來,不止就這麽一件,隻得苦笑解說道:“大人想起一些來便會寫一點,…”餘下的話不再細表,一臉的就是苦了我等的樣子。


    此本是戲言,不能當真,張遼循之前例,令來使上來。


    在兩使嘿嘿竊笑中,張遼展開此書信一觀,看畢,張遼罷手令兩使退下,心中頓時就沉重起來。


    若隻是曹操、孫策中的任何一方前來,張遼自是不懼,但若是兩方聯手,那麽這其中的戰事就頗為艱難了。


    陳翎隻道這不過是他的一家之言,但在張遼看來,這的確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不提張遼接了陳翎之信後作出如何部署以待或有可能的孫、曹聯軍,這一前一後的兩使者,能讓張遼出口戲言,非是一般,卻有著與常人不同之處。


    郝昭為人雄壯,王昶器宇不凡,就算是張遼卜一見,當知麵前此兩小校,跟隨陳翎之後,他日前程不可限量。


    若不是心憂戰事將起,見之悅之的張遼說不得會留兩人寒暄一番。


    慮及青州戰事將起,陳翎在他倆前來之前,便囑托過,可暫留青州,抑可速迴並州。


    這其中的選擇,便是陳翎的一種考量,郝昭、王昶兩人雖然年少,但如何不明陳翎的心思?


    自賬房領了賞錢之後,兩人便出了府衙,沿街行走間買了一些酒菜。


    待從店鋪中出來,便見整個北海城內警戒衛卒往來,比之前兩人進城之時增加了不知多少。


    各個暗中稱讚的同時,翻身上馬,並駕齊驅往城外趕去。


    兩人所去的目的地,乃是陳翎的故居“杞園”。


    在陳翎府上待得久了,便會聽得仆役多有言及此處如何之好,本是少年郎的兩人心中好奇之下,怎能不來見識一番?


    杞園原為陳翎所建,後送予諸葛亮。


    呂玲綺、諸葛亮夫婦去了鄴城之後,這裏便僅留下數名下人打理,一時無主居住。


    一前一後,兩人沿著鄉間小道一路行來,依稀可見此處昔日的繁華。


    車轍痕跡仍可辨別,在這條逐漸荒蕪的馬道上,沿途還有不少坑窪。


    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七星樓”,這樓建造之時,陳翎兼顧了實用與美觀,現在矗立在郝昭、王昶兩人麵前,使得他倆同時有一種驚豔之感。


    流連忘返眺望了數次,王昶歎道:“原來大人他也有年少不經之時…”說完此話,王昶與郝昭相視一笑。


    王昶此話不假,當初陳翎建這樓之時,便隨即帶起了一批大建高樓的風氣。


    此類建築與平常所見大不相同,屬於離經叛道之舉。


    不過當初呂布既然不以此見責,也就無所謂了。


    看過“七星樓”之後,剩下的“杞園”若是沒有進去一觀,郝昭、王昶兩人心中大抵會覺得遺憾。


    如此,兩人遂牽馬緩步上來,來至園前,叩門。


    站在陽光底下曬了半日,兩人皆有口渴之感,眼見無人答應,正待找一地方,放下酒菜對膝暢談之際,便聽得園內有一女子幽幽問道:“外麵何人?何事來此?”


    透過斑駁漆印的大門,聲音帶著一絲沉悶之氣,郝昭年在王昶之上,拱手向裏稱道:“昔日此地之主,今日欲一遊舊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