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使來稟之事,乃是曹操攻下鄴城了。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在陳翎率軍北上欲奪取幽州之後,曹操聞報不禁有些急躁起來。


    須知,之前郭嘉與陳翎私下共分翼州之舉,並無其他紙麵協定可做憑證。待呂布攻下南皮、並占有幽州之後,已有養虎為患、虎大將噬人之兆。


    等呂布平定幽州之後,想必不會停留在翼州平原、河間一線,靜候自己攻擊鄴城罷。


    肯定會挾大勝之勢,侵入清河、廣平、陽平等郡,攻擊鄴城。


    若真的到了那般地步,自己圍困鄴城這麽久,一切都是為呂布作嫁衣,河北將不複為己有!


    如此想著,曹操遂收攏兵馬,調令夏侯淵、夏侯惇兩員大將至鄴城,僅留曹洪一將在許昌,並荀彧、荀攸等一幹文臣據守各處要隘,以策萬一。


    在張遼攻取聊城之時,曹操遣將徐晃、樂進、於禁等人輪番攻城,晝夜不息,終在陳翎招降逢紀之前,攻入鄴城中。


    這其中從平原逃迴鄴城的許攸,以及郭圖兩人功不可沒,私下與曹操陰結勾連以為內應,賺開城門,這才讓曹操覷機,攻下鄴城。


    許攸與曹操、袁紹都交好,無論侍奉哪一家,對於他來說,隻要有高官厚祿,一切都成。


    郭圖則是因東平陵之戰後,為袁紹所厭惡,看呂布、曹操兩家奪取河北之地,兵圍鄴城、南皮,知曉袁紹無力翻天之下,這才起意向曹操投誠的。


    兩人迎曹操進城的同時,大肆殺戮仇怨家人。


    孟岱與審配有嫌,郭圖與孟岱、辛評相交好,又因孟岱為韓猛所斬殺,故此將仇怨報複在此刻還陷在平原的審配一族身上。


    審配、逢紀兩人一向驕傲奢侈,為袁紹長子袁譚所不喜,辛評、郭圖都同袁譚親近而與審配、逢紀有矛盾,故此,郭圖在曹操進入鄴城之時,欲行斬草除根之舉。


    郭圖驅使著曹軍兵卒將欲往審配府上之時,為辛評之弟辛毗所獲知。


    辛毗與審配兄子審榮交好,大驚失色之下,不敢通知審配族人,卻告知審榮知曉。


    審榮駭然,正待縱馬前往審配府上,為辛毗所阻。辛毗令左右將其綁縛之後,借著郭圖的名辭出了鄴城,投平原而去,那裏家兄辛評侍奉溫侯呂布,自己這一去,想必不會被輕待。


    許攸同樣也率著家丁曹軍撲向袁紹幾個謀士的家邸去,荀諶是荀彧之兄,現在荀彧、荀攸兩人貴為曹操重臣謀士,荀諶前程遠大,不是自己可以得罪得起的。但其他幾人,或有可能,趁此時機,一一剪除,以免將來或為其害。


    田豐、沮授兩人皆是袁紹的忠貞之臣,兩人俱為智謀深遠之輩,曹操若是招降此兩人,將來自己將處何地?


    又田豐、沮授兩人聲名遠播,曹操慕名已久,若是聞知自己殺害其家族人口,怕是不妥。


    許攸心中如此想著,不敢光明正大殺上府邸去,卻偷偷派遣家丁前去一一通告,言道,鄴城陷落,我聞田豐、沮授兩人皆是剛烈之人,怕是不會降曹,若真是這般,難免會禍及家人,不如你等現在出城罷了?


    田豐族人聽聞,心中念著家主還在鄴城,不敢遠離,隻是閉門不出。


    沮授一家聽罷,心中念著此刻沮授身在南皮,眼見袁紹已頹,不複之前榮光,乃在許攸的暗中私縱之下,攜上沮授之子沮鵠脫出鄴城,向著南皮而去。


    趁中城中混亂之際,孔順、華彥等一批袁紹文臣不接受許攸勸降,為其滅族。


    而韓珩、董昭等一批文官則在許攸的勸進之下,向曹操投降。


    文臣是如此,武將則是或沒於陣中,或投降曹操。


    朱靈、郭援、馮禮等將,見曹軍破開城門,乃跪地乞降,遂保得性命無憂。


    鄧升、淳於瓊等將,在混亂中為曹操大將曹仁、徐晃等所斬殺。


    鄧升是迎戰曹仁,才被其砍殺的,而淳於瓊則冤枉很多。


    淳於瓊是西園八校尉之一,本來想投誠曹操,但他遇上徐晃,就很倒黴了。


    徐晃自投曹操以來,每每遇上強敵,若說寸功未立是有些過了,但處境非常尬尷。徐晃驅馬直入,縱馬間見淳於瓊率兵前來阻擋自己進軍之道,大怒之下,不等兩廂交談,便持開山斧猛劈了過去。


    淳於瓊見之,自忖不是敵手,唯恐被斬,倉皇而逃。


    淳於瓊前麵縱馬逃竄間,為徐晃自背後斜斬而下,砍為兩截。


    外城嘈雜的聲音傳入內城,此時袁紹麵色蒼白,不複之前威風凜凜之狀。


    看著妻兒,軍師田豐,大將文醜、顏良,外甥高幹,趙睿等偏裨將校,袁紹喃喃自語著道:“何複如此?”


    袁紹有三子,長子為袁譚,現已成年,有勇武,袁紹在外征伐間,便是此子留駐鄴城,支持軍政大事。


    次子為袁熙,字顯奕,剛及弱冠,才名不顯,為人怯懦但有仁義之心,為袁紹所不喜。


    三子為袁尚,還未及加冠,一十三歲的童稚小孩,相貌極似袁紹本人,為袁紹所偏愛。


    把握著三子袁尚的手掌,袁紹看覷著垂淚中的夫人劉氏,心中意有所決,乃道:“曹操攻入城中,餘者皆可生,惟有我不可免。”


    袁紹此言一出,殿下眾文臣大哭起來。


    大將文醜、顏良等各個暗皺眉頭,不知主公於此時,為何提起這些來。難道不是應該在曹操未攻入內城之時,想想對策,可有妙計解此困頓之境?


    “元皓,”袁紹悲聲喚了一句,接著說道:“元皓,我不求其他,隻乞求於你,在此刻為我阻擋曹操片刻進軍之勢,讓我能將三子送出,脫逃了性命去。”


    田豐聽罷,向袁紹躬身深深一禮,沉靜說道:“主公但且放心,臣必不負所托!”田豐說完,轉身退出殿中,向著殘部而去。


    見田豐離開,袁紹振作精神言道:“我掌河北之時,帳下大將千員,謀臣如雲,此刻曹操即將下鄴,汝等何去何從,我不複贅言。”


    聽著袁紹喪氣之語,殿下的文臣哭聲更大。


    袁紹煩躁起來,對著文醜、顏良兩將囑咐說道:“汝倆人保我三兒出城,往投溫侯呂布…”袁紹此言一出,文醜、顏良大驚失色,急言道:“主公,呂布與我等亦為生死大敵,何故收留我等?”


    袁紹嗬嗬一笑,沒有解說,令兩人抱上袁尚,急速出城去。


    袁紹看著文醜、顏良兩將離開,轉身過來看覷向袁譚、袁熙兩子,對著高幹、趙睿說道:“元才,你兩人護持著顯思、顯奕也一並隨之出城去罷。”


    袁譚、袁熙兩人恨恨的望著袁紹一眼,各自心中暗暗道著,原來三子乃是此三子啊!


    袁尚得文醜、顏良兩將護持,能夠逃脫的機會比起自己兩人來說,會更加大一些。何況,逃脫了鄴城之後,有顏良、文醜兩將扶持,三弟,在呂布軍中定然會安然無恙,不然呂布將以何收攏文醜、顏良兩人忠誠之心,而自己倆人呢?


    嗬嗬…


    鄭重向袁紹行了一個大禮之後,袁譚、袁熙攜上高幹、趙睿離開了大殿。


    於路行間,袁譚向著袁熙言道:“顯奕,父親已然昏聵糊塗,將顏、文兩將遣出,攜三弟往投呂布,嗬嗬…”


    袁熙不明袁譚為何發笑,問道:“大兄何故見笑?”


    袁譚停下步法,轉身麵朝袁熙言道:“父親自言獲死,我看未必。”看著袁熙有些震驚的臉色,袁譚繼續說道:“隻要你我兩人投至其帳下,為父求情,曹公未必見誅。”


    袁熙聽罷,歎息一聲,顧袁譚言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袁譚怒道:“顯奕,你難道甘心父親為曹操所弑殺,而見死不救?”


    袁熙不言不語,攜著高幹、趙睿兩人就欲離開,袁譚拔劍出鞘,橫眉冷對高幹、趙睿兩人喝令道:“汝等兩人將我二弟挾製住,一並隨吾前往曹公軍中!”


    袁譚久為少主,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威勢,高幹、趙睿兩人不敢不從,乃挾製袁熙跟隨袁譚而走。高幹、趙睿如此為之,實則因兩人心中,對投向曹操並無反對之意,相比自己一人前往投降,由少主帶領著歸順過去,更為體麵一些。


    袁紹看覷著三子都已離去,心中苦悶,對著劉氏言道:“夫人,我愧對與你啊!”說完不等劉氏迴話,抽出寶劍,疾刺過去。


    這劍由胸口而入,透背而出,劉氏眼中全是驚駭之色,袁紹見之,緩緩跪坐下來,扶住劉氏的身軀,垂淚言道:“勝王敗寇,曹孟德須不會放過你我,這不僅是為收我舊部著想,也是為了斬草除根呀!”


    劉氏咳著血,斷斷續續說著道:“夫君,…”


    她的眼神渙散,已經即將離去,袁紹嗚咽著抱住劉氏的身軀,低聲說著道:“夫人,來世再見罷。”袁紹說著,反手橫劍自刎了。


    殿上之事,太過突兀,待及眾人醒悟過來,袁紹、劉氏兩人相偎相依著傾倒在地。


    那一片黝紅的血跡在慢慢滲透開來,宛如一朵瑰麗的鮮花。


    本書來自 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