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探馬來報:曹操大軍自過蕭縣之後,所到之處,片瓦不留,殺戮百姓,發掘墳墓,但有村落,盡行毀壞,不存一人。


    陳宮仰天大慟,眾將皆默然,呂布猶自綽戟在手怒喝道:“曹阿瞞如此作為,不怕天譴嗎?”


    許汜於旁垂淚道:“此皆陶使君識人不明所致,張闓雖惡,猶不及曹賊之害,還望主公能吊民伐罪,拒曹軍於徐州之外。”


    呂布聽聞,未曾接話,陳宮以袖抹了一把,拱手道:“主公,曹軍勢大,不可出擊,然此事與徐州陶使君關係甚大,以吾之見,主公何不修書一封,令臧霸、孫觀兩人撤了下邳之圍,與陶徐州結為盟約之好,共討曹操?”


    呂布沉思不語,心中思量著,自己攻戰彭城,雖是陶謙出兵在先,理屈在彼;但奪人城池,畢竟不比尋常。此刻派出使者前去解了下邳之圍,若是陶謙固執己見,不肯結盟,擊潰臧霸、孫觀一路軍馬之後,麾軍殺奔而來,豈不是適得其反?


    看著呂布躊躇不定的樣子,陳宮暗自歎著,呂布心思他明白,然陶謙外慕聲名,內非真正,曹操大軍壓境之下,豈會錯過如此賺取名聲的機會,而去攻伐剛剛占了彭城的呂布?不攻呂布,方能顯其仁德之名聲;攜兵而來與呂布共擊曹操,方能顯其氣量宏達,非常人所能為。


    再者,此時攻滅呂布,於他陶謙有何益處?


    呂布盤踞彭城,掐住曹操大軍前進之道路,陶謙隻恐呂布兵少擋不了曹操,待臧霸、孫觀兩人退兵之後,定然會整兵出下邳,或援或擊,以求並力將曹操擋在徐州之外。


    相對而言,在陶謙看來,呂布隻是秋毫之末,曹操才是洪水猛獸。


    呂布不從,陳宮隻得再次拱手道:“主公,吾與孟德有舊,宮願往曹軍大營一行,說其退兵。”陳宮這是打算仗著以往的恩情,說得曹操退兵,若是不能,那麽隻有開戰這一選項了。


    曹操與陳宮之事,眾人皆聞,呂布本待不應,可細想曹軍來勢兇猛,的確非現在自己所能敵,伸手欲攔,口中喚著“公台…”


    見著陳宮身影蕭瑟,說不出的清寂,呂布心中念道,先前不聽子儀之言,雖攻占了彭城,奈何現在前有曹操,後有陶謙,孤懸於兩者之間,若是兵強馬壯自是不懼,可現在…


    呂布長歎一聲,說道:“曹阿瞞狡詐多謀,殘暴不仁,公台小心為上。”


    陳宮心感呂布之意,執禮而退,匹馬離城向著曹操大營而去。


    陳宮遠遠望見曹操中軍豎起白旗二麵,上書“報仇雪恨”四個大字。


    待至寨門,又見士卒皆穿縞素,領頭一將覷得陳宮,喝問道:“來者何人?所為何事?”此人卻是巡寨大將於禁。


    陳宮下馬自報家門,向著於禁道:“呂布麾下,東郡陳宮求見曹將軍。”


    於禁聽得如此,又見僅陳宮一人,遂喝令左右侍衛小心提防,向著中軍大帳而去,報以曹操得知。


    曹操得聞於禁稟報,知陳宮是為呂布作說客來了,本欲不見,可又滅不過舊時恩義,隻得請入帳中相見。


    陳宮進入大帳之內,見曹操亦是身穿縞素,雙目之中悲切萬分,陳宮遂拱手施禮道:“明公,還請節哀順變!”陳宮說完,又是深深躬身一禮。


    曹操擺手道:“公台,別來無恙?”頓了下,曹操接著說道:“聽聞汝現在於呂布帳下為軍師,然吾為鎮東將軍,占三州之地,麾下兵多將廣,與其相較,難道曹某尚且不如呂布乎?”曹操不言呂布現在處境危困,實乃看在以往情分上,不忍陳宮難堪。


    陳宮不答,這個問題在自己心中早有定論。


    曹操見其不答,知陳宮對己成見頗深,歎了聲道:“公台,汝若是為呂布、為徐州來說曹某,那麽請迴吧,我意已決,斷無更改之理!”


    陳宮上前一步道:“明公,尊父之事實乃都尉張闓所為,非陶謙之罪,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仇?大軍所到之處欲盡殺百姓,黎民與此事又有何幹係?明公,望三思而行啊。”


    曹操聽聞陳宮如此說道,心中惱恨,蓋陶謙之為謙,實乃貪利賴寵,規眉睫而迷禍福者;陶謙外示溫仁,體足剛直,眾人皆道如此,然為何令張闓護送己父曹嵩?豈不就是垂涎而假手於別將耳?


    曹操旋折翻臉大怒道:“公昔棄我而去,今投呂布帳下,有何麵目複來相見?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公雖為之遊說,其如吾不聽何!”


    曹操話已至此,再說無益,陳宮沉悶垂聽之後,便欲告辭退出帳內。


    看著陳宮,曹操放緩下來接著說道:“呂布虓猛,然吾大軍至此,勢不可擋。汝可迴之說其來降,看覷汝麵,吾自當親而迎之,仍不失封侯之位。”


    “至於公台,不如就此留下如何?”曹操問詢道。


    陳宮不答拱手退出,待及賬外之時,方才迴道:“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百姓何罪之有,殺之不祥,明公,望三思而行!”


    看著陳宮的背影,時任校尉的典韋說道:“主公,陳宮出入不禁,覷得我軍虛實,莫如就此斬殺如何?”


    曹操嗬嗬一笑撫其背道:“公台予吾有恩情,傳令下來,若再見之,隻可生擒,不可誅殺!”


    典韋稱“諾”而退,持一百六十斤雙鐵戟巡營去了。


    陳宮歸彭城,將此事報予呂布得知,呂布聽聞舉箸不定,隨即唿令仆從送上酒樽痛飲起來。


    陳宮歎聲告退。


    翌日,曹操親帥大軍四萬臨彭城下。


    呂布遠望曹操大軍如鋪霜湧雪,軍馬列成陣勢,大將如同雁翼排將開來,簇擁曹操於華蓋大傘之下。


    不說呂布與曹操如何交戰,卻說臧霸、孫觀兩將攜吳敦、尹禮、昌豨三人兵圍下邳。


    下邳乃是徐州治所,城高池深,雖然陶謙一派曹豹援彭城,二遣劉備助彭城,下邳城中守卒已是不多,然就是如此,也不是臧霸、孫觀兩人短時間內能夠攻克下來的。


    待及曹豹迴師,臧霸、孫觀見其兵勢浩大,不敢擋,避開其銳,讓曹豹進入城內。


    眼見如此,臧霸、孫觀兩人召集吳敦、尹禮、昌豨三將商議,孫觀言道:“宣高,曹豹帥軍而迴,下邳已然無望,不如就此撤兵如何?”


    臧霸含笑遍觀諸將,說道:“仲台,曹豹撤迴彭城之軍,然溫侯在彼攻伐,若是此時我等迴開陽,曹豹又將援彭城,反複往來,我等皆淪為笑談。莫如繼續圍困下邳,曹豹出陣則擊而敗之;若是畏縮不出,吳敦、尹禮、昌豨汝三人可往周邊村落征招士卒入伍,募集糧草,以待彭城一戰結局如何,再作打算。”


    臧霸之謀劃,深得幾人歡心,皆喜而退,前去辦理諸多相關事宜。


    如此幾日,未見曹豹出城而戰,諸將依計行事,臧霸與孫觀輪換圍城,不作他想。


    時至陳登敗迴下邳,在城中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


    本書來自 品&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一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色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色翎並收藏三國一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