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薄命,英雄遲暮,本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和無奈。


    按照曆史的慣性,再過幾年,一代絕世紅顏將淒涼落幕,成為塚中枯骨,並且落下叛逆的惡名,載入史冊中。


    對此,趙無敵不想看到,也不能接受。她漸行漸遠,身影已漸漸模糊,可他始終堅信,她隻是暫時迷失了方向,終有一天會迴頭。


    他願意做她的接引人,將迷失的她從茫茫人海中找迴,一起渡過滾滾紅塵。


    窈娘柔聲道:“夫君,去吧,去長安,保護她,將她接迴揚州。小揚州是個乖巧孩子,可又恨敏感,沒有了母親,會很傷心的。”


    “好,謝謝你,窈娘姐姐,今生能與你相遇相守,是我最大的福分。”趙無敵將窈娘緊緊擁住,在她額頭上輕輕一吻。


    接下來的日子裏,安王在月落湖老宅裏住了些日子,同問道坐而論道,指點他修行路上的迷津,然後又對大管家趙忠孝做了細致的交代。


    趙忠孝是故去的老管家趙老實的長子,子承父業,做了安王府的大管家,經過多年的磨煉,已是越發地老成,將府裏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韋團兒與窈娘相處甚好,小嘴很甜,一口一個姐姐,哄得窈娘很開心。


    一家子和和睦睦,親親熱熱,就沒有那些個大宅門的勾心鬥角,讓韋團兒感慨萬千,連稱這輩子值了。


    小昊兒還小,指望他接管安國太不現實。趙無敵親赴揚州,同柳先生、池飛、趙政以及王忠義等人共議,前後花了好幾個月時間方才將政務理順,並對三十八州各地州縣官員進行了考核,根據政績、賦稅、民風等各方麵的匯總,最終做了不少變動。


    一潭死水養活不了大魚,必須讓水流動起來,而魚兒也要流動,才能各盡其能。


    有人升遷到揚州六司任職,有人從縣衙高升到州府,同樣也有不稱職的官員不升反降,同時,也有一些出身大世家的子弟辭官歸鄉,在大唐另謀出路。


    經過柳先生池飛等人的書信召喚,一大批經國大才從四麵八方千裏迢迢齊聚揚州,甘願在安國效命好一展心中的抱負。


    張士昭,蜀中人氏,年五十有九,長須及胸,仙風道骨,史書上不曾留其名,可卻通讀古往今來聖賢文章,融會貫通,並著一家之言,企圖傳承於世。


    這是一個隱者,生性恬淡,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得到柳先生書信以後,思之再三,心緒久久難以平靜。


    對安王大名,那是如雷貫耳,可卻大多在征伐之間,而今安王立國,成立文院,求天下大賢執掌,教化治下萬民,不論貧富,一視同仁,可謂是一件德被蒼生的大功德。


    張士昭張老夫子心動了,在家人的陪伴下自蜀中不遠萬裏來到了揚州,得到了安王的隆重接待。


    為了表示對大賢的敬重,安王出城三百裏親自迎接,這份禮賢下士的行徑,古來都不曾見。


    張老夫子接下了文院的教鞭,而他隨行的子侄弟子等十多人也在文院中做了先生,開始招募士子,開啟盛世文風之旅。


    小昊兒結束了快樂的歲月,被鳶兒給送到了文院,做了第一批學子。同時進文院的,還有一百多人,都是月落湖的子弟,以及軍中諸將的子侄。


    他們的父輩作為安王的部曲和部下,隨安王征戰八方,掃蕩了四夷,立下了不世之功。


    而他們也將子承父業,成為安王世子的部曲,追隨小昊兒,接過父輩的戰刀,守衛安國,獲得新的榮耀。


    縱觀安王這一生,看似是以武立國,十多年來東征西討南征北戰,憑借刀槍得來了今日的榮耀,在這段古史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可他卻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夫,一直都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將領,要文武兼濟,德才兼備,假以時日才能成為一個不世名將。


    他們不緊要在文院讀聖賢文章,同時還要在武院習武,研讀兵書戰策,推演戰陣之道。


    當然了,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將有各自的側重點,譬如小昊兒將來是要做一名王者,相對於文成武略,更重要的是處理政務,因此,對武略戰陣略知一二即可,沒必要太深究。


    他有個好舅父,替他打下了大好江山,不需要去征戰四方,隻要能做一個有德的國主,讓治下三十八州之民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就足矣。


    他因為天賦限製,將無法踏上仙途,就連武道的成就也有限,不過,鳶兒對此無所謂,反正有少女火兒的靈丹,就是做一個凡人,也能活上百多年壽元,還有什麽可遺憾的。


    就連鳶兒也沒有苦修的意思,十多年了還在築基層次上停留,就這還是少女火兒的丹藥加上他大兄以自身真元替她洗精伐髓,凝聚道基。


    鳶兒知道大兄疼她,可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兄是注定要離開這一界去星辰大海遨遊的,而她則打算留守在揚州,看著子孫綿延,興盛昌隆,讓揚州趙家千秋萬代,香火不絕。


    這是她的執念,對家族看得太重,寧願守著趙氏家族,連仙途都無所謂。


    揚州趙家在這世間隻剩下他們兄妹二人相依為命,大兄精彩絕豔,驚豔萬古,將注定成仙,而她自認為資質有限,即便是苦修,也無非就是多一些壽元,至於飛仙那是想都不敢想,那麽又何必執著,不如安心留在紅塵中,為揚州趙家開枝散葉。


    鳶兒長大了,不再是個孩子,對於她的選擇,趙無敵雖不舍,但卻也無法規勸,隻能是隨她去了。


    他花了幾個月時間,將安國大小事務給理順,製定了完整的法度,讓所有人有法可依,接下來照章辦事,將少了諸多風險。


    至於神武軍則要簡單得多,王忠義本是軍中老人,足可以鎮得住那些殺才,再加上郭破、周豪、孫武等久經沙場的大將,根本就無需趙無敵操心。


    二十萬大軍,若是加上胡騎,差不多接近三十萬,震懾天下,守衛安國,將沒有任何問題。


    他又不想逐鹿天下,做那人世間的帝王,因此也沒有必要擴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神龍二年過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之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河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河行者並收藏無敵之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