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老的傳承被連根拔起,老巢被趙大將軍霸占,作為星辰大海在瀛洲的總部,並改了名字叫做“湯穀”,取自神話傳說中太陽棲居之地。


    不僅如此,就連倭奴的聖山和聖城都換了名字,一座自半山腰起就被白雪覆蓋的山自然該叫雪山,大道至簡,返璞歸真,簡單才是最契合道的本源。


    山名雪山,城,也就是那座土圍子,被賜予“東極”。天地有五極,瀛洲居於東,叫東極沒毛病。


    對於瀛洲,趙大將軍沒想要全部征服,一個莽荒之地也沒什麽價值,還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資,太不劃算了。


    他命令趙金玉將東極方圓百五十裏給牢牢控製,收了一批走狗,然後,在走狗的帶路下對這片範圍內進行了一場大清算,汰優存粕,留下大量的奴隸。


    星辰大海將在東極駐軍三千,外加五百騎兵,全都配備了甲胄和精鐵武器,另外,還有大量的八牛弩之類的重器,在瀛洲可謂是天兵天將般的存在,太恐怖了!


    墨家子弟按照趙大將軍的要求對東極做了規劃,並在海灣建立數座碼頭和水師基地,用直道將二者聯係起來,組成一條暢通無阻的快速運兵道。


    墨家子弟負責督造,有東極駐軍拿著皮鞭驅趕海量的奴隸開采巨石,砍伐老樹,建造城牆,修建道路和房屋。


    這些奴隸很老實,隻要能給吃個大半飽,一個個不要命地幹活,你趕都趕不走。


    曹誌剛等一批老家夥鐵了心追隨趙無敵,將自己定位在臣屬,而以他兒子為首的年青一代將迴歸中土,複興墨家,可大海茫茫,無法飛渡,隻能暫時留在東極為趙大將軍效力,至於什麽時候迴中土,得看趙大將軍的臉色。


    野馬台依然是女王,住在新修建的王宮裏,重簷鬥拱,雕梁畫棟,可把她給樂壞了,絲毫不在意給星辰大海做傀儡。


    以前,她也隻是名義上的王,各地的豪強打來打去,也沒人給她進貢,可如今住在大屋子裏,每頓都是好酒好肉,恨不得將趙大將軍當做親爹一樣。


    至於她的臣屬,星辰大海都給她安排好了,不牢她費心。從相國到大將軍,所有的重要位置都由星辰大海的人出任,然後挑了些聽話的走狗出任一些看不上眼的職位,一個小朝廷就組建完畢。


    相國,同時也是星辰大海在東極的提督高天賜,由趙金玉舉薦,趙無敵批準,新鮮出爐,並開始履職。


    另外,星辰艦隊在瀛洲留下了一支分艦隊,論戰鬥力,差不多可以輕易消滅野馬次郎的水師,首任都統海闊天,是星辰艦隊的老人,曾攻伐南洋,海戰經驗豐富,是一員不可多得的水師統帥。


    水上天親自帶著部分戰艦朝石見方向航行,隨行的有兩千步卒,五百騎兵,他們將奪取石見,占領方圓百裏之地,一支綿延到大海邊。


    隨行的有墨家子弟,將在那裏建造碼頭、城池和礦,將那裏打造成星辰大海的銀庫。


    至於其餘地方,趙大將軍沒興趣占據,以野馬台女王的名義頒旨,要他們立即派人前來東極朝拜,接受女王的冊封,並在以後接受女王的統治,按時進貢。


    聽話的給個大名的封號,譬如將鎮守石見的王中就是石見大名,至於不聽話的,女王將號召所有大名,天下共伐之。


    群雄混戰,戰火紛飛,將是趙大將軍喜聞樂見的,一塊鐵板才是最大的麻煩。


    趙金玉和曹誌剛在一起嘀咕了一整天,想出了一個餿主意,要給趙無敵建立神廟,塑造神像,好讓倭奴朝拜星辰神王。


    舊的神明被摧毀了,就要及時樹立一個新的神明,否則,對於已依賴於神明庇護的倭奴來說,是一場精神上的劫難,將無所適從,導致崩潰。


    神廟選址在雪山腳下,比東極高十幾二十來丈,占地廣闊,殿宇巍峨,太恢宏了,讓人不由得生出自卑心,不由自主地膜拜。


    神像高九丈九,之所以沒有超過十丈,是因為在道門理念中,九為數之極,九丈九就到頂了,再往上可是對上天的不敬,為天地所不容。


    金色的神像著裝繁瑣,趙無敵瞅了半天也沒看出是那個朝代的服飾,而且,那神像威嚴而神聖,睥睨眾人,一副視眾生如芻狗的臭屁模樣,讓趙無敵自己看著都淡疼。


    可趙金玉卻振振有詞,神王自然要極盡威嚴,那能像家主一樣平易近人?


    神像落成,由曹誌剛主持,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儀式,所有星辰大海中人、野馬台女王的小朝廷和她在東極的臣民全都參加了,對著神像虔誠地膜拜。


    為了彰顯神王的不凡,曹誌剛化身神棍,硬是將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給按在趙無敵身上,讓趙神王恍然了,仿佛真的曾置身混沌中,手持開天斧,開天辟地,演化洪荒……


    他身在神廟中,就站在神像前,可信眾們眼裏隻有高大威嚴的神像,對神王的真身卻置若罔聞,讓趙神王情何以堪。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時間已進入了天道六年,趙無敵覺得該迴家了。


    他失去了沫兒和月娥,在心傷之下一怒東渡,率星辰大軍征伐瀛洲,滅了伊賀穀的道統,也算是給她們二人報仇了。


    他殺光了伊賀穀中人,連三足烏都隕落了,其後,他更是向各地大名和豪強頒布神王法旨,要他們將身邊的伊賀穀中人全部屠戮,否則,將出動天兵討伐不臣。


    他甚至倭奴的劣根性,僅憑一張法旨,不可能讓所有人聽令,於是找了個借口,出動騎兵,並由武道高手隨行,區區半月之間掃平了七家大名,將他們奉養的伊賀穀中人盡數屠戮,並將大名家族連根拔起,一個不留。


    這震懾了所有人,有大名使出各種陰損招數,下毒、陷阱、放火,隻要能幹掉伊賀穀中人就行。還別說,這些法子還真起了作用,不少伊賀穀中人中招了,剩下的人逃到大海邊,麵對蒼茫大海卻沒有一艘漁舟,無奈之下,他們懷著悲憤和絕望的心情,朝東極而來,欲同趙神王公平一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之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河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河行者並收藏無敵之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