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
鄭刺史就是揚州衙門的頭,如今離開了揚州,且來迴至少要三月之久,那麽揚州城是不是就此會亂成一鍋粥?
可事實上揚州城是平靜的,並沒有因為鄭刺史的離開而陷入騷亂中。城門按時開啟和關閉,武侯按時巡街,準時執行宵禁,衙門的官員按時坐班和處理各種公務,商戶也按時做買賣,升鬥小民各忙各的,就連瘦西湖中的畫舫也按時亮起紅燈籠,招攬年少多金的少年郎共赴夜宴。
抬眼看天,隻見層雲疊嶂,鉛幕低垂,但天穹依然是天穹,並沒有塌下來。
大周包括大唐的官製並非開國帝王拍腦袋的嘩眾取寵之作,而是延續了前朝已運作久遠的成熟體製,隻不過是稍作微調,剔除了不合理的東西,然後在執行中不斷修正,最終建立了一套高效、完整而又成熟的體製。
在這種體製中,誰都不是必須和唯一的,缺了誰都照樣運行,哪怕是帝王離開神都出巡天下,也有事先指定的太子等人監國,照章辦事,一樣將整個朝堂維持的不錯。
這是一個穩定的結構,相互協作,相互製衡,誰也無法獨大。即便是在另一個時空中出了長孫無忌那樣的權臣,獨霸朝堂,隻手遮天,可在武後輕輕一擊下就轟然倒塌,沒有一絲反抗之力。
在三省六部製的架構中,就沒有人真正能夠隻手遮天、獨霸朝堂,一切的尊榮都不過是表現,就如同那來自西域的胡子玩的幻術,瞧上去美輪美奐,不可思議,可一旦被戳穿,就什麽都不是。
朝堂上如此,地方州縣同樣如此,離開了刺史,揚州官員們照樣吃草,一切都有章可循,他們隻要照章辦事就好。
新的別駕是一位混跡官場多年的老人,宦途中多在地方任職,且是從小縣的縣丞起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往上爬,在來揚州之前就在楚州任別駕,輔助刺史治理地方,對一州的吏治和政務駕輕就熟,在六曹的輔助下,將揚州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刺史麵前,你一個別駕再有能耐也得慎言,否則就是壞了規矩。可一旦刺史不在,作為揚州第二號人物的別駕就要主動擔起重任。
神武軍大營裏依然熱火朝天,沒有休憩的跡象。本來按照趙大將軍的想法,打算讓郎將以上的將領從臘月十八開始輪班休整,每日安排一名中郎將、三名郎將值守,以免那些殺才偷懶。
趙大將軍是一番好意,可除了康大王以外就沒有人領情。無他,並非他們不知好歹,而是絕大多數都並非揚州本地人,家鄉太遙遠,無法迴鄉,你讓他休憩有能去哪裏?不如索性賴在大營地,好歹人多熱鬧吧?
就連長史獨孤平之和錄事參軍趙政都一樣,在揚州城裏舉目無親,因此依然待在大營中,該幹嘛幹嘛,渾然沒有將大將軍的話當迴事。
隻有康大王那小子興衝衝地迴家了,餘者依然如故,打算就在大營裏過年了。
沒人領情,趙大將軍也不惱,將軍中之事交代一番,便同窈娘等人搬迴了月落湖畔的府邸,大肆采買,張燈結彩,就等著新年的來臨。
這就是在外領兵的好處,整個揚州、直至整個淮南道,除了老天爺以外,就算他趙無敵最大。不像是朝堂中的那些大佬們,此刻還在正常坐班,遇到朝會日,也要摸著黑出門,走在寒風和雪地中上朝,頂著滿腦袋的冰雪渣子,唿一口氣都是霧靄彌漫,太折磨人了!
不僅如此,即便是歲日也無法安心待在家中,等著全家人的膜拜,而是要成群結隊進宮,給女帝拜年。
拜完女帝,迴到府中又要強打精神祭拜祖先,然後接受家人和仆從等賀歲,給仆從們一人發一個裝滿銅錢的布袋子,以示對人家操勞忙碌一年的感謝。
待到繁瑣的禮節全都走完,再闔家吃個團圓飯,舊歲已過,新歲來臨,想睡一會兒都是奢望,因為他們又要進宮給女帝道賀,再接受女帝的賜食。
這還沒完,除非你混成了老賊,放眼整個神都城除了女帝以外就沒有值得你拜年的主,方才可以穩坐於家中,等著別人的拜年。
否則,你得備下一份份厚禮,去走動走動,到上官和勳貴府中拜個年,再說幾句吉利話兒。
接下來會有相好的官員邀請你赴宴,大家夥一起胡吹海侃一同,直到醉臥火盆旁。
在他們心中,過年真的很累,還不如平日裏十日一次的休沐,無須迎來送往,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活得其樂融融,那滋味要多美就有多美。
可我們的趙大將軍卻沒有這種煩惱,他無須半夜裏爬起來上朝,也不用每日坐在都督府中處理公務,而揚州城中也沒人能承受他安國縣公的賀喜,太自由了,簡直就是隻羨鴛鴦不羨仙。
今年是他與窈娘和鳶兒過的第一個年,加上成親了,家中添了沫兒和月娥,再加上女弟子星樂,總算是湊夠了一屋子的人,可以熱熱鬧鬧一迴。
安國縣公府上不差錢,公爺又親自囑咐,不要怕奢華和浪費,盡管可著勁地采買,想買什麽就買什麽,那勁頭恨不得將揚州城給搬空了!
對於人們的疑惑,安國縣公大手一揮,裝起十三:“不就是錢嗎在本公的眼裏,但凡是能用錢搞定的事都不是事。錢是什麽?錢就是個王八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了再去掙就是了!
人這一輩子,生了就是為了享樂的,吃好喝好玩好,虧什麽也不能虧著自己個。
可大多數人卻本末倒置了,寧願餓肚子也不願話一個大錢,將銅錢當做命,一個一個地塞進瓦罐子裏,擱在床底下,可直到臨死前,才發現這輩子太虧了,沒吃好沒喝好,至於玩……瘦西湖中的畫舫都沒有登臨過,太後悔了!
對這些人,本公深感不值,所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待金樽空對月!得樂且樂,來來來,勸君盡飲杯中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安國縣公言罷,滿屋子鴉雀無聲,俱都是大眼瞪小眼,被雷到了!
鄭刺史就是揚州衙門的頭,如今離開了揚州,且來迴至少要三月之久,那麽揚州城是不是就此會亂成一鍋粥?
可事實上揚州城是平靜的,並沒有因為鄭刺史的離開而陷入騷亂中。城門按時開啟和關閉,武侯按時巡街,準時執行宵禁,衙門的官員按時坐班和處理各種公務,商戶也按時做買賣,升鬥小民各忙各的,就連瘦西湖中的畫舫也按時亮起紅燈籠,招攬年少多金的少年郎共赴夜宴。
抬眼看天,隻見層雲疊嶂,鉛幕低垂,但天穹依然是天穹,並沒有塌下來。
大周包括大唐的官製並非開國帝王拍腦袋的嘩眾取寵之作,而是延續了前朝已運作久遠的成熟體製,隻不過是稍作微調,剔除了不合理的東西,然後在執行中不斷修正,最終建立了一套高效、完整而又成熟的體製。
在這種體製中,誰都不是必須和唯一的,缺了誰都照樣運行,哪怕是帝王離開神都出巡天下,也有事先指定的太子等人監國,照章辦事,一樣將整個朝堂維持的不錯。
這是一個穩定的結構,相互協作,相互製衡,誰也無法獨大。即便是在另一個時空中出了長孫無忌那樣的權臣,獨霸朝堂,隻手遮天,可在武後輕輕一擊下就轟然倒塌,沒有一絲反抗之力。
在三省六部製的架構中,就沒有人真正能夠隻手遮天、獨霸朝堂,一切的尊榮都不過是表現,就如同那來自西域的胡子玩的幻術,瞧上去美輪美奐,不可思議,可一旦被戳穿,就什麽都不是。
朝堂上如此,地方州縣同樣如此,離開了刺史,揚州官員們照樣吃草,一切都有章可循,他們隻要照章辦事就好。
新的別駕是一位混跡官場多年的老人,宦途中多在地方任職,且是從小縣的縣丞起步,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往上爬,在來揚州之前就在楚州任別駕,輔助刺史治理地方,對一州的吏治和政務駕輕就熟,在六曹的輔助下,將揚州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
在刺史麵前,你一個別駕再有能耐也得慎言,否則就是壞了規矩。可一旦刺史不在,作為揚州第二號人物的別駕就要主動擔起重任。
神武軍大營裏依然熱火朝天,沒有休憩的跡象。本來按照趙大將軍的想法,打算讓郎將以上的將領從臘月十八開始輪班休整,每日安排一名中郎將、三名郎將值守,以免那些殺才偷懶。
趙大將軍是一番好意,可除了康大王以外就沒有人領情。無他,並非他們不知好歹,而是絕大多數都並非揚州本地人,家鄉太遙遠,無法迴鄉,你讓他休憩有能去哪裏?不如索性賴在大營地,好歹人多熱鬧吧?
就連長史獨孤平之和錄事參軍趙政都一樣,在揚州城裏舉目無親,因此依然待在大營中,該幹嘛幹嘛,渾然沒有將大將軍的話當迴事。
隻有康大王那小子興衝衝地迴家了,餘者依然如故,打算就在大營裏過年了。
沒人領情,趙大將軍也不惱,將軍中之事交代一番,便同窈娘等人搬迴了月落湖畔的府邸,大肆采買,張燈結彩,就等著新年的來臨。
這就是在外領兵的好處,整個揚州、直至整個淮南道,除了老天爺以外,就算他趙無敵最大。不像是朝堂中的那些大佬們,此刻還在正常坐班,遇到朝會日,也要摸著黑出門,走在寒風和雪地中上朝,頂著滿腦袋的冰雪渣子,唿一口氣都是霧靄彌漫,太折磨人了!
不僅如此,即便是歲日也無法安心待在家中,等著全家人的膜拜,而是要成群結隊進宮,給女帝拜年。
拜完女帝,迴到府中又要強打精神祭拜祖先,然後接受家人和仆從等賀歲,給仆從們一人發一個裝滿銅錢的布袋子,以示對人家操勞忙碌一年的感謝。
待到繁瑣的禮節全都走完,再闔家吃個團圓飯,舊歲已過,新歲來臨,想睡一會兒都是奢望,因為他們又要進宮給女帝道賀,再接受女帝的賜食。
這還沒完,除非你混成了老賊,放眼整個神都城除了女帝以外就沒有值得你拜年的主,方才可以穩坐於家中,等著別人的拜年。
否則,你得備下一份份厚禮,去走動走動,到上官和勳貴府中拜個年,再說幾句吉利話兒。
接下來會有相好的官員邀請你赴宴,大家夥一起胡吹海侃一同,直到醉臥火盆旁。
在他們心中,過年真的很累,還不如平日裏十日一次的休沐,無須迎來送往,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活得其樂融融,那滋味要多美就有多美。
可我們的趙大將軍卻沒有這種煩惱,他無須半夜裏爬起來上朝,也不用每日坐在都督府中處理公務,而揚州城中也沒人能承受他安國縣公的賀喜,太自由了,簡直就是隻羨鴛鴦不羨仙。
今年是他與窈娘和鳶兒過的第一個年,加上成親了,家中添了沫兒和月娥,再加上女弟子星樂,總算是湊夠了一屋子的人,可以熱熱鬧鬧一迴。
安國縣公府上不差錢,公爺又親自囑咐,不要怕奢華和浪費,盡管可著勁地采買,想買什麽就買什麽,那勁頭恨不得將揚州城給搬空了!
對於人們的疑惑,安國縣公大手一揮,裝起十三:“不就是錢嗎在本公的眼裏,但凡是能用錢搞定的事都不是事。錢是什麽?錢就是個王八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了再去掙就是了!
人這一輩子,生了就是為了享樂的,吃好喝好玩好,虧什麽也不能虧著自己個。
可大多數人卻本末倒置了,寧願餓肚子也不願話一個大錢,將銅錢當做命,一個一個地塞進瓦罐子裏,擱在床底下,可直到臨死前,才發現這輩子太虧了,沒吃好沒喝好,至於玩……瘦西湖中的畫舫都沒有登臨過,太後悔了!
對這些人,本公深感不值,所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待金樽空對月!得樂且樂,來來來,勸君盡飲杯中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安國縣公言罷,滿屋子鴉雀無聲,俱都是大眼瞪小眼,被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