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刺史對趙無敵的想法大肆誇讚,連連拱手,稱侯爺慈悲,生就一副菩薩心腸,且是個念舊的人,富貴不忘鄉鄰,足以為士族之楷模、萬世之表率,頗有古之聖賢風采。


    對崔刺史昧著良心的吹捧,趙無敵難得地沒有臉紅,而是一副坦然接受的模樣,繼而與崔刺史相視一眼,然後一起大笑……


    兩個奸人站在山坡上,麵對著月落湖,仰天大笑,其音隆隆,激蕩在山間和湖麵,引起各種迴音,糾纏在一起,就像是天雷滾滾,轟鳴不休。


    相視一笑,就決定了數百人的命運,這就是權利的妙處。怪不得古往今來,多少豪情勃發的英傑曾立下大宏願,要為往聖繼絕學,為生民立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可一旦投身於仕途中,在爛泥坑中摸爬滾打,最終被同化,淪為追權奪利之輩。


    自今日起,原本時代居住在月落湖畔、龍山腳下的這些軍戶,將脫離軍籍,成為安侯爺的部曲,就連那些正在揚州折衝府中服役的子弟,也不例外。


    至於揚州折衝府的折衝都尉張翰和兵部會不會答應,崔刺史根本就沒有考慮。因為他手中可是擁有天後的聖旨,借他張翰老兒八個膽子,也不敢吱聲。


    而兵部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從家族中得到消息,這個安侯爺是當今軍中第一人、新鮮出爐的輔國大將軍的女婿,而兵部尚書、新加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房相,同秦大將軍可是一夥的,怎麽會為了幾十府軍而撥了安侯爺的麵子?


    至於房遺則與秦懷玉之間的那種關係,並非是什麽密不透風的機密,縱然是武後不知,可他們這些古老世家存在悠遠,神通廣大,觸角已延伸到世間各個角落,多世間很多所謂的秘密都了如指掌。


    也正是因為此,古老世間才避過了一次次的戰亂,無論是王朝更迭,還是外族入侵,都無法真正損傷他們的根基。且一直矗立於人世間,其子弟始終充斥在朝堂之中,掌控著各種權利,對皇權都起到了牽製的作用,讓曆代皇室對其恨得牙癢癢,但卻不敢撕破臉。


    而武後一心要取代李唐,做那史上第一個女皇帝,並認為世家作為正統的維護者,必然將成為她的絆腳石。


    她是個果斷的人,一旦有了決斷,立刻付諸行動,搶先向世家出手,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從而讓世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損失了好多人手和棋子,就連在朝堂中樞中也讓出了許多重要位置,被武後打壓得喘不過氣來。


    世家從來都不是英雄,也不屑於做那破釜沉舟的霸王項羽。在局勢不妙之際,五姓七望的當家人齊聚於長安,在密室中商議了三天三夜。


    至於商議的內容,外人不得而知,就連族中子弟也並不知曉。不過,在商議結束不久之後,有世家中重要人物暗中來到神都,與武後在武成殿中相見。


    對於此人和武後見麵說了些什麽,坊間有各種傳言,但卻都被各大世間斷然否認。


    就連當日曾參與其會的上官婉兒都沒有透露分毫,武承嗣和武三思都曾送上厚禮,企圖從她口中洞悉一二,可上官婉兒卻一反常態,首次沒有給兩個如日中天的大紅人麵子。


    這也不能怪她,要知道她雖是戴罪之身,可終究出身上官氏,也是關隴世家的一員,在涉及個人前途和世家利益的衝突時,將毫不猶豫地選擇維護世家而放棄個人。


    其實,武成殿中的這次密談,不過是世家和武後之間的一次妥協,雙方都做出了讓步。


    世家將不反對武後登基稱帝,但也僅僅是不反對,可要他們公然讚成和勸進,他們是打死也不幹的。


    世家長存於人世間,千百年而不倒,靠的是聲名和氣節,方才成為士族的領袖。可若是沒有了這兩樣,一個個世家將轟然倒下,誰也無法幸免。


    如武後不肯讓步,非要將世家逼到這步天地,那麽雙方將不死不休,直到一方徹底倒下,才會結束這場戰爭。


    而這個結果也是武後不願意看到的,她也是世家出身,武氏一族同樣是世家之一,而將來將取代李唐成為新朝帝族,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世家的影子。


    此時,她若是不惜一切代價與世家決戰,即便是她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將五姓七望一一鏟除,可焉知螳螂捕蟬,沒有黃雀在後?


    要知道她登基稱帝的絆腳石可不知五姓七望,還有李唐的開國功臣一係,其勢力同樣極為龐大,竊居不少高位,尤其是在軍中的影響力,讓武後每當想起,便有一種寢食難安的感覺。


    以一人之力、亦或是以武氏一族之力,同時對抗五姓七望和整個老牌勳貴階層,殊為不智。


    若是逼迫太盛,讓五姓七望和老牌勳貴結盟,豈不是弄巧成拙,自食苦果?


    不如暫且與五姓七望各退一步,以些許好處換得他們的支持,哪怕是表麵上的“支持”也已足夠,可以讓她一門心思提防老牌勳貴興風作浪,以及李唐餘孽的作亂,再派武氏子弟進入軍中,拉攏一些實力派,尋機掌控兵權,用溫水煮青蛙的辦法,漸漸剝奪勳貴的軍權。


    世家與武氏一族“和解”,並得到武後承諾,將在朝堂中得到一些重要位置。而崔刺史也暗中搭上了太平公主這條線,將於不久後調入神都,於六部中出任一實權高位。


    而天後此番命他督辦安侯府邸的建造事宜,不啻於是給了他一個天大的好機會,隻要能把這件事情辦好,讓安侯爺和天後滿意,還愁前途不是一片平坦?


    於是,崔刺史可著勁地討趙無敵歡心,隻要是安侯爺開口,無有不準,且主動為安侯爺尋找理由,引經據典,大肆讚美,力求把安侯爺打造成一個悲天憫人的活菩薩,活在當世的大聖賢。


    軍戶變部曲的事情搞定了,時代居住在月落湖畔的六十一戶軍戶搖身一變成了安侯爺的部曲,從此脫離了府軍之籍,再也不用三年一戌邊了。


    安侯爺該有一百戶部曲,可這些府軍隻有六十一戶,還缺少三十九戶。


    對此,崔刺史可不敢擅專,將那一雙火辣辣的眼睛又瞅向安侯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之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河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河行者並收藏無敵之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