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咄咄逼人的武後,紫陽真人卻無法對抗,隻能無奈地選擇退讓。


    而他的退讓還不是以退為進、暫避其鋒芒,以示弱來迷惑對手,而待到時機來臨之時,東山再起,突然間從暗處出手、給予對手致命一擊,從而一錘定音,反敗為勝。


    這是兵家慣用的計謀,也是謀略家的隱忍之道,史上不乏有借此策而成功者。譬如司馬懿,就是此道高手,一家子的陰謀家,前後曆時三代四人,方才擷取了曹魏的大權,取而代之。


    不過,紫陽真人不是兵家,更加不想做陰謀家,且他龍虎山傳承的根基在芸芸眾生,怎麽能和統禦萬民的皇家交惡、甚至是動手?


    為了讓龍虎山一脈的道統能夠傳承下去,而不會在他的手上衰敗、甚至是斷絕,從而惹得曆代祖師爺都死不瞑目,一個個爭著搶著從墳墓中爬起來將他給掐死。


    他別無選擇,隻能犧牲自身,借以化解武後心中的忌憚。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從某種意思來說,也是必然的結局。


    誰讓他活得太久、又在天下道門中擁有那麽高的影響力呢?而今在大唐的土地上,每一座大大小小的道觀以及道觀中的每一個道士,從道教傳承上來說都可以算是他的徒子徒孫。


    他老人家打一個噴嚏,都會被徒子徒孫們認為是三清道尊顯靈,用“一唿百應”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威望。


    這一點其實就已經犯了帝王的大忌,換成誰當皇帝也不能容忍。


    帝王是孤獨的,他們獨坐在高位上,冷眼看百官們忙忙碌碌、勾心鬥角,將士們征戰沙場、馬革裹屍,而升鬥小民們缺衣少食、饑寒交迫……


    人世間的一切,都看在他的眼中,苦與難,生與死,榮與辱,蠅營狗苟,偷奸耍滑,整個一個人家百態,何曾能瞞過帝王們廣布天下的眼睛?


    龍虎山可不是一般的傳承,前隋尊其為道教祖庭,可謂是尊崇有加,享譽千古。


    而本朝的高祖皇帝自立國後,曾大肆追溯老李家的列祖列宗,最後認定了道教祖師老子就是他們的祖先,也因此欽定了龍虎山為大唐王朝的護道者,道教也成了大唐的國教,一榮俱榮,與國同休。


    太宗皇帝繼位以後,更是親自前去龍虎山祭拜三清祖師,曉諭天下,並奉上金冊玉書,敕封龍虎山為天下道門都領袖,而龍虎山的掌教也被尊為“真人”和“國師”,記入史冊。


    待到高宗皇帝繼位,他本來也打算效法太宗皇帝,前往龍虎山遊覽一番,順便再給紫陽真人添加一份尊榮,誰料到卻被時已上位的武後阻止。


    也就是在那一次,一心維持皇帝的權利、欲打壓武後野心的上官儀,也就是上官婉兒的爺爺,因當朝駁斥武後,滿口“牝雞司晨,婦恃幹政,乃國之亂像,亡國之兆矣!”


    不僅如此,他還以昔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舊事,借以勸諫高宗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最好是把野心勃勃、且不守婦道的武後給廢了。


    武後可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小女子,當日見上官儀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對他進行口誅筆伐,嘰嘰歪歪,沒完沒了,不由得大怒,從珠簾後撲出來,指著上官儀質問高宗皇帝:“何不撲殺此獠!”


    武後當作滿朝文武的麵,華麗地上演了一出“牝雞司晨”的大戲,不僅將上官儀一族碾為齏粉,還借此拽下了珠簾,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前台,同高宗皇帝平起平坐。


    雖為忠臣,但卻沒眼力勁的上官儀人頭落地,上官一族也遭到了沉重的打擊,死的死,做官奴的做官奴,剩下的三兩小魚小蝦也隻能潛伏在爛泥中苟延殘喘。


    在武後的強勢幹涉下,“怕老婆”的高宗皇帝隻能妥協,放棄了龍虎山之行,而是同武後一起登上泰山,進行祭天封禪。


    祭天和祭拜三清看上去貌似沒多大區別,實則其中的區別可大了。


    高祖皇帝不是說老子是李唐皇室的祖先嗎?


    而老子在傳說中就是三清之一的太上道德天尊的化身,他進入此界,其目的就是為了將道教傳承散播出去,從而強奪人族的氣運。


    這樣一來,三清全都成了老李家的老祖宗,祭拜三清就如同祭祖,李唐的氣運和三清的氣運就連在一起,這樣下去,李唐的國運將傳承萬世,如日月同在,那麽對於不甘雌伏的武後,何日才是出頭之日?


    而泰山祭天則不同,天上可不是隻有三清祖師,還有許許多多的神靈,甚至有獨立門戶單幹且與三清祖師不怎麽對付的西天佛陀。


    而且,武後對於舍龍虎山祭拜三清、而是去泰山祭天,可謂是讓人引經據典、旁征博引,找出了切實的證據。


    那就是自古以來,帝王之所以稱之為“天子”,就是因為帝王是天的子嗣,代天牧守一界,教化萬民。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泰山封禪的時候,收買術士提前設下了機關,演繹出一段神跡。而武後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被上尊號為“天後”,並與高宗皇帝並稱為二帝,野心也越來越大。


    麵對武後的忌憚,紫陽真人思前想後,覺得僅僅是退位還不夠,並不足以讓武後放心。


    隻要他不死,還在龍虎山杵著,以他老人家的威望和號召力,隻要振臂一唿,立刻就會有數不清的響應者,想幹點什麽並不是件難事。


    為了讓武後放心,紫陽真人也想通了,不就是嫌我老人家活得太長,老而不死嗎?


    那麽,我死總行了吧?


    他是個果斷的人,說死就死,且死得很徹底,幹幹淨淨,連殘蛻都不見,據說是羽化飛升了。


    紫陽真人的確死了,從此龍虎山再也沒有上代掌教,但是江湖上卻多了一個嬉笑怒罵不拘小節的掃塵老道。


    他以詐死讓武後放心,而真身卻化身掃塵老道,前往隱世傳承的各大聖地,其目的就是找那些藏在洞裏的老不死們。


    他在人世間拚死拚活,為整個道門收集氣運,如今道教卻遭到帝王的猜忌,龍虎山的道統已危如累卵,如此危局不是他一個人能扛得住的了。


    他需要借力,也需要幫手,而同為道門一脈,你們總不能袖手旁觀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之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河行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河行者並收藏無敵之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