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蕙蘭歎息道:“灰心不灰心,其實有甚麽要緊?要緊的是陛下的意思,皇後即便再好性,陛下容不得我,便是容不得!你不見三月裏陛下命人修了《女誡》,連皇後都不許幹政?我如今被厭棄,隻在嬪位,看起來是一宮主位,但遷居別苑已經三載,幽禁已近兩年,且不說陛下不曾來過,你見陛下何時問起過我麽?”
翠縷咬咬嘴唇:“主子有三位皇子,陛下再厭棄您,終究是不曾害您性命,既有性命,主子便好好活著,終有一日太子登基,你是太後,還是有出頭的一日。”
“出頭?我再出頭,太子登基,我固然是生母太後,尊貴非常,但皇後卻是母後皇太後,嫡庶尊卑,還是高我一級,豈是我能左右?”蕙蘭冷笑道。翠縷咬咬牙:“主子如今橫豎無路,不如向死而生,棋行險招。”
“險招?”蕙蘭笑意更冷,“未必依你看,秋芹一事還不夠密不夠險?她馬秀英豈是好蒙騙的?當日佩茹便是例子!當著一府的人,施以幽閉之刑,彼時,棣兒才多大!陛下心軟了?”
“擒賊先擒王!趙氏不中用在於沒有謀害應害之人,您若比她高明,自然比她福澤深厚!”翠縷見蕙蘭動搖不定,又壯著膽子繼續道,“皇後若在,皇子再多,能害幾個?隻要皇後在,終究無益,但若皇後沒了,主子您才有出頭之日。陛下再如何,不能囚禁太子生母吧?太子現在已經十三歲了,其餘的不過是毛孩子,有什麽可怕的?”
蕙蘭聽了倚門望天不語,良久道:“我已經不想再沾血,過一日算一日吧!”翠縷忿忿不平的還想說什麽,蕙蘭擺擺手:“我乏了,你退下吧。”
時間的巨輪,滾滾向前:五月底攻下汴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六月楊碌、朱亮祖攻克靜江、旋下南寧、象州,平定廣西。命馮勝為征虜右副將軍。七月,朱元璋自開封返迴應天。
相隔小半年,朱元璋終於來坤寧宮看阿秀,遣退內侍們,自己一人進來,正看見蓮兒和阿秀說笑,笑問:“嬌妻美妾,笑語嫣然,不知有什麽好事,也說給朕聽聽?”
蓮兒起身見禮,阿秀卻不動,隻是欠欠身子,朱元璋也不惱,笑著扶起蓮兒,自己貼著阿秀坐下,向著蓮兒道:“你且看看咱們這位皇後,不過幾個月不見,架子到大起來了!”
蓮兒起身坐下,一時也笑了:“皇後娘娘身子不爽快,一時懶怠動,陛下也說幾個月不見,如今見了,又隻顧著調侃。”朱元璋聞言一愣,正色問阿秀:“皇後病了?太醫看過沒?戴先生不是帶了幾位國手迴來進了太醫院麽?”
阿秀淡淡道:“你且聽蓮兒丫頭編排,我隻是這幾日天氣漸熱食欲安寢不佳,身上發懶,並不是什麽大事,陛下進來的時候,我想起身,做得久了,腿麻了而已。”
說著,阿秀就要起身行禮,朱元璋按下她:“且坐著吧!幾個月不見,如今當了皇後,不見你豐腴,還是這般瘦,好歹顧及朕的顏麵,再這麽瘦下去,別人還道我輕慢皇後呢!”
阿秀撇撇嘴:“幾個月不見,見了又隻會說我架子大,橫豎陛下怎麽說,臣妾就怎麽聽罷了!”蓮兒一旁憋不住笑:“明白人知道這是皇上皇後,不明的聽了去,隻當是尋常小夫妻拌嘴!”
朱元璋哈哈一笑:“蓮兒這話朕喜歡聽!朕和皇後當初成婚時,常常鬥嘴,自稱王之後,這樣鬥嘴的時候,反而少了!夫妻間相敬如賓,遠不如打打鬧鬧,朕不願皇後變成相敬如賓,寧可她像現在這樣,況且她隻有內侍官不在時才這般,這便是她的好處。”
阿秀聽他這麽說,反而收斂了顏色:“陛下既然迴來了,新秀女共八人,已進宮,陛下可要她們伺候?”朱元璋尷尬的咳了一下:“喏喏喏,才說完,就拿這些話來掃興。”
蓮兒一邊搭話:“皇後是皇後,體恤宮人是皇後母儀垂範,新秀都是小家小戶的小兒女,進宮幾個月學規矩也學得枯燥,皇後想是陛下新歸,換了新人,以悅君王。陛下倒先挑理了。”
朱元璋摟一摟阿秀:“今日朕哪裏都不去,隻在皇後這裏歇了!以後日子多,別說八個,八十個也有的是見她們的日子!”
蓮兒見阿秀嘴巴上不露聲色,臉上卻是很受用,知道阿秀心裏高興,借口迴去打理尚工局的事務,離開了坤寧宮。
這一個月,朱元璋每日都在坤寧宮用膳安寢,除了偶爾迴去處理奏折,幾乎都是在坤寧宮,一時間宮中人人樂道帝後和諧,伉儷情深,是天下之福。
清筠月中時來坤寧宮求尚儀局的差使,恰逢朱元璋也在,十分高興的稱讚清筠識大體,懂得為皇後分憂,賞清筠三梭布兩匹,絲綢八匹,白銀百兩。
直到七月,阿秀因為暑熱,貪食了西瓜,病了幾日。朱元璋才在阿秀的堅持下,第一次寵幸了秀女鄭才人。
鄭映雪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生人,進宮隻有15歲,父親是滁州轄下的一個芝麻官,映雪是家中獨女,母親出自家道中落的書香世家,所以不僅讀書識字,也彈得一手好琵琶。
初承寵第二日,便封為婕妤,其後連續六晚,鄭才人的琵琶聲,在宮苑裏久久迴蕩。第八日,更又升一級,封為鄭昭儀,雖不及嬪位,但破格賜居太極殿西廂,這是朱元璋稱王以來,頭一次有人有此盛寵。
阿秀腹瀉病愈,聽聞朱元璋給鄭氏賜居宮苑,便賞了鄭昭儀布匹首飾和陳設。映雪來謝恩時,穿的十分素淨:頭上隻一個高椎髻,飾以一柄珊瑚簪,兩朵小小絹花,耳上一對銀墜子,身上是一套水藍色的衣裙。
“賤妾鄭氏,叩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嗓音婉轉清亮的鄭映雪,端端正正的給阿秀跪下見禮。
(未完待續。)
蕙蘭歎息道:“灰心不灰心,其實有甚麽要緊?要緊的是陛下的意思,皇後即便再好性,陛下容不得我,便是容不得!你不見三月裏陛下命人修了《女誡》,連皇後都不許幹政?我如今被厭棄,隻在嬪位,看起來是一宮主位,但遷居別苑已經三載,幽禁已近兩年,且不說陛下不曾來過,你見陛下何時問起過我麽?”
翠縷咬咬嘴唇:“主子有三位皇子,陛下再厭棄您,終究是不曾害您性命,既有性命,主子便好好活著,終有一日太子登基,你是太後,還是有出頭的一日。”
“出頭?我再出頭,太子登基,我固然是生母太後,尊貴非常,但皇後卻是母後皇太後,嫡庶尊卑,還是高我一級,豈是我能左右?”蕙蘭冷笑道。翠縷咬咬牙:“主子如今橫豎無路,不如向死而生,棋行險招。”
“險招?”蕙蘭笑意更冷,“未必依你看,秋芹一事還不夠密不夠險?她馬秀英豈是好蒙騙的?當日佩茹便是例子!當著一府的人,施以幽閉之刑,彼時,棣兒才多大!陛下心軟了?”
“擒賊先擒王!趙氏不中用在於沒有謀害應害之人,您若比她高明,自然比她福澤深厚!”翠縷見蕙蘭動搖不定,又壯著膽子繼續道,“皇後若在,皇子再多,能害幾個?隻要皇後在,終究無益,但若皇後沒了,主子您才有出頭之日。陛下再如何,不能囚禁太子生母吧?太子現在已經十三歲了,其餘的不過是毛孩子,有什麽可怕的?”
蕙蘭聽了倚門望天不語,良久道:“我已經不想再沾血,過一日算一日吧!”翠縷忿忿不平的還想說什麽,蕙蘭擺擺手:“我乏了,你退下吧。”
時間的巨輪,滾滾向前:五月底攻下汴梁,改汴梁路為開封府。六月楊碌、朱亮祖攻克靜江、旋下南寧、象州,平定廣西。命馮勝為征虜右副將軍。七月,朱元璋自開封返迴應天。
相隔小半年,朱元璋終於來坤寧宮看阿秀,遣退內侍們,自己一人進來,正看見蓮兒和阿秀說笑,笑問:“嬌妻美妾,笑語嫣然,不知有什麽好事,也說給朕聽聽?”
蓮兒起身見禮,阿秀卻不動,隻是欠欠身子,朱元璋也不惱,笑著扶起蓮兒,自己貼著阿秀坐下,向著蓮兒道:“你且看看咱們這位皇後,不過幾個月不見,架子到大起來了!”
蓮兒起身坐下,一時也笑了:“皇後娘娘身子不爽快,一時懶怠動,陛下也說幾個月不見,如今見了,又隻顧著調侃。”朱元璋聞言一愣,正色問阿秀:“皇後病了?太醫看過沒?戴先生不是帶了幾位國手迴來進了太醫院麽?”
阿秀淡淡道:“你且聽蓮兒丫頭編排,我隻是這幾日天氣漸熱食欲安寢不佳,身上發懶,並不是什麽大事,陛下進來的時候,我想起身,做得久了,腿麻了而已。”
說著,阿秀就要起身行禮,朱元璋按下她:“且坐著吧!幾個月不見,如今當了皇後,不見你豐腴,還是這般瘦,好歹顧及朕的顏麵,再這麽瘦下去,別人還道我輕慢皇後呢!”
阿秀撇撇嘴:“幾個月不見,見了又隻會說我架子大,橫豎陛下怎麽說,臣妾就怎麽聽罷了!”蓮兒一旁憋不住笑:“明白人知道這是皇上皇後,不明的聽了去,隻當是尋常小夫妻拌嘴!”
朱元璋哈哈一笑:“蓮兒這話朕喜歡聽!朕和皇後當初成婚時,常常鬥嘴,自稱王之後,這樣鬥嘴的時候,反而少了!夫妻間相敬如賓,遠不如打打鬧鬧,朕不願皇後變成相敬如賓,寧可她像現在這樣,況且她隻有內侍官不在時才這般,這便是她的好處。”
阿秀聽他這麽說,反而收斂了顏色:“陛下既然迴來了,新秀女共八人,已進宮,陛下可要她們伺候?”朱元璋尷尬的咳了一下:“喏喏喏,才說完,就拿這些話來掃興。”
蓮兒一邊搭話:“皇後是皇後,體恤宮人是皇後母儀垂範,新秀都是小家小戶的小兒女,進宮幾個月學規矩也學得枯燥,皇後想是陛下新歸,換了新人,以悅君王。陛下倒先挑理了。”
朱元璋摟一摟阿秀:“今日朕哪裏都不去,隻在皇後這裏歇了!以後日子多,別說八個,八十個也有的是見她們的日子!”
蓮兒見阿秀嘴巴上不露聲色,臉上卻是很受用,知道阿秀心裏高興,借口迴去打理尚工局的事務,離開了坤寧宮。
這一個月,朱元璋每日都在坤寧宮用膳安寢,除了偶爾迴去處理奏折,幾乎都是在坤寧宮,一時間宮中人人樂道帝後和諧,伉儷情深,是天下之福。
清筠月中時來坤寧宮求尚儀局的差使,恰逢朱元璋也在,十分高興的稱讚清筠識大體,懂得為皇後分憂,賞清筠三梭布兩匹,絲綢八匹,白銀百兩。
直到七月,阿秀因為暑熱,貪食了西瓜,病了幾日。朱元璋才在阿秀的堅持下,第一次寵幸了秀女鄭才人。
鄭映雪是至正十三年(1353年)生人,進宮隻有15歲,父親是滁州轄下的一個芝麻官,映雪是家中獨女,母親出自家道中落的書香世家,所以不僅讀書識字,也彈得一手好琵琶。
初承寵第二日,便封為婕妤,其後連續六晚,鄭才人的琵琶聲,在宮苑裏久久迴蕩。第八日,更又升一級,封為鄭昭儀,雖不及嬪位,但破格賜居太極殿西廂,這是朱元璋稱王以來,頭一次有人有此盛寵。
阿秀腹瀉病愈,聽聞朱元璋給鄭氏賜居宮苑,便賞了鄭昭儀布匹首飾和陳設。映雪來謝恩時,穿的十分素淨:頭上隻一個高椎髻,飾以一柄珊瑚簪,兩朵小小絹花,耳上一對銀墜子,身上是一套水藍色的衣裙。
“賤妾鄭氏,叩見皇後娘娘,皇後娘娘萬福金安。”嗓音婉轉清亮的鄭映雪,端端正正的給阿秀跪下見禮。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