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當已送走家人、劉備的老婆、甚至還有林辰鴿子的荀攸,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也就是在此時,他放心大膽的和荊州各大家族正式接觸了起來。


    手握重兵的蔡瑁,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然後就出事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捧的太過,接觸過幾次荀攸,且眼看著劉表逐漸開始裝鵪鶉以後的蔡瑁,忽然就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蔡瑁,為何就不能是荊州刺史?”


    這一想法生出的那一刻,就連蔡瑁自己都被嚇了一跳。


    他是鎮南將軍……軍師不假,自身還是荊襄豪族也沒錯,可是有些位置吧,看著好像沒什麽,真要想得到,其實是很難的。


    比如說由鎮南將軍軍師,轉變成鎮南將軍,再加一個荊州牧……


    要想做到這一點,起碼得有團結手下、統禦世家豪族的能力,且自身再怎麽著都得有一些根基。


    比如,劉表的根基是劉磐和張允。


    當然了,這最後一點,蔡瑁就算和劉表相比,那也是不差多少的。


    但問題在於,他完全無法滿足前兩個條件,也就是團結手下、統禦世家豪族的能力。


    倒不是說蔡瑁有多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的政治能力其實也還不差。


    可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他是荊州本地人。


    這個問題可就有點大了。


    大在什麽地方?


    其實說來也簡單。


    因為,隻要是人,幾乎都有貪心的時候。


    比如,一個村的兩個農民,都有可能因為用水問題、占地問題、收割問題,甚至埋葬問題……等一係列的問題打起來。


    就更不要說是世家、豪族了。


    畢竟,誰也沒有先見之明,誰也不可能猜到接下來就是天下大亂、諸侯並起的局麵。


    也因此,很多世家豪族在天下大亂之前,幾乎都在利用手中的權利,瘋狂進以兼並土地、壟斷貨物、收斂錢財……等行為壯大己身。


    發家自蔡瑁祖父時期的蔡氏,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而且,由於蔡氏發家過晚,荊州的許多資源早就被占住了。


    因此蔡氏自發家之後,很是做了一些讓其他家族咬牙切齒的‘好事’。


    其實吧,這些事真心不算什麽,有個一兩代也就能夠說得過去了。


    畢竟大家都是這麽幹的嘛。


    比如,潁川的荀家和陳家。


    當初這兩家,幾乎都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現在不也一樣互相扶持?


    但問題在於,蔡氏是新興世家。


    當初那一兩代的怨氣還沒過去呢。


    就現如今來說,也依舊還有許多的世家、豪族,從內心裏便很抵製蔡氏的崛起。


    恰逢蔡氏的當代家長蔡瑁也並非長袖善舞的人,因此這怨氣自然是還沒散掉的。


    說不定還多了一些。


    畢竟,當初他蔡瑁支持劉表的時候,可是殺了一些人的。


    這種情況之下,蔡瑁想當荊州刺史,真心可以說是是想瞎了心。


    他自己其實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一直以來,他想要的也都隻是蔡氏能繼續壯大下去的可能,而不是直接掌握一州權柄。


    可是,伴隨著劉備的稱帝,以及荀攸對他的吹捧,蔡瑁漸漸地就生出了一點不一樣的想法。


    就在這時,劉表又當了縮頭烏龜。


    隨著兩件事的同時發生,蔡瑁私底下再一琢磨。


    他忽然間就開始覺得,如今是蔡氏最好的機會。


    當這種心思愈發重起來的時候,蔡瑁沒有察覺到不對勁。


    他直接找了幾個還算靠譜的謀士,偷偷摸摸地便在私底下合計起來。


    經過合計。


    那些謀士十分真誠的告訴蔡瑁,想要抓穩一州的權利,而且還要相對獨立的話,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首先,他必須得清除某某人、某某家……


    其次,再把這些位置上安插自己人。


    最後,蔡氏就可以把荊州抓在手裏了。


    蔡瑁聽後認真地想了想,之後又下意識地用這些辦法,跟劉表的掌權道路進行了對比。


    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真要是能做到謀士們所說的一切,蔡氏還真就有可能掌握整個荊州。


    甚至於在他看來,真要是能把事情做好,自己也不是不能複刻趙佗的成功。


    而到了那時……


    哪怕是劉備,估計也得看他的臉色吧?


    畢竟,劉備雖然稱帝了,可他還要掃平其他的諸侯,才算是真正的皇帝。


    在這期間,他蔡瑁隻要提供一些糧食,順便再明麵上表達表達對劉備的臣服,這事不就成了嗎?


    越想越覺得可行的蔡瑁,逐漸就走到了動兵的那一刻。


    可以說,蔡瑁的想法真心很不錯。


    真要是讓他成功了,說不得劉備真就得捏著鼻子認下來。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剛一帶兵出現,襄陽就亂了。


    最關鍵的是,當襄陽亂起之時,不僅他計劃當中要清除的人在抵抗,就連黃承彥這樣看似無害的人,居然也都在偷偷摸摸地招兵買馬……


    不過,這些事其實是他後來才知道的。


    最開始的時候,蔡瑁麵對的是計劃當中要清除的一些實權派,因此他完全沒有察覺到問題存在。


    甚至於,他還威風凜凜了好幾天,殺了許多不可能交出權利的人。


    不過,就在他以為自己要勝利之時,龐季、劉先和霍篤(霍峻兄長)這樣的荊州本土派動了起來。


    還沒等蔡瑁表達驚訝,呂介、王威這些掌兵之人出兵的消息,也一同傳了過來。


    但還沒完,在這混亂時刻,傅巽、司馬芝、裴潛等南遷人才也動了。


    當得知這些消息時,蔡瑁隻是麻木,並沒有太當迴事,直到……龐季、黃承彥這樣的人也都動起來後,他終於傻了眼。


    這些人,當然不僅僅隻是針對蔡瑁。


    實際上,他們都有著各自的權利需求。


    比如南遷的人才,開始時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隻是不死在亂軍當中而已。


    但隨即,他們便想多了一點,比如在這亂局當中稍微揚揚名。


    然後,等到荊州動蕩完了之後,他們這些有過名字的人,自然也就能順勢出仕為官了。


    至於荊州的本土派,那就更簡單了。


    他們主要是不想襄陽的混亂變大罷了,不然以後說出去也不好聽啊。


    這年頭當官也是要講究一個官聲的。


    另外的一些本土世家,比如黃承彥這樣的,他們的想法則更加簡單——避免被殺瘋了的蔡瑁殺掉。


    然後,整個襄陽就亂了。


    可以說是一片大亂。


    關鍵在於,他們彼此之間還並不知道彼此的想法。


    這等亂局當中,原本來說大家是不會有明確進攻目標的。


    可蔡瑁動手殺人的舉措,卻是讓他們人人自危。


    也因此,他們漸漸地就走到了一起,並開始朝蔡瑁一方發起進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勸劉備去南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郭並收藏開局勸劉備去南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