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源的意思是,我們走過的這一路,每個接近山區之處,都要留下一些軍卒?”


    劉備反應稍慢一些,但在魯肅說出聲的那一刻,他也就明白了過來。


    隻是,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


    “如此廣闊的區域,該由誰來統轄?再者,此計劃期間,若是孫策勇猛精進,不斷收服整個揚州區域,我們留下的這些人,又是否能擋得住誘惑?”


    劉備一生看人還算準確,出錯的幾率並不算太大。


    也正因為這項能力,令他雖沒有見過孫策,卻能直接斷言對方可以收服整個揚州。


    隻不過是時間上的早與晚罷了。


    所以,他很關心日後自己等人留下的人手、還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都會被孫策所直接采取。


    他早就看出來了。


    林辰所設計的這個體係雖然簡單,但卻能最直接的治理一大片區域。


    就如魯肅所言,稍稍往上設計那麽幾個等級,就算是拿過來治理天下,也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最多就是作風粗獷了一些。


    畢竟,他們所留下的人都是軍隊出身嘛,這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主公放心,辰自是不會做這等肥他人之事。”


    林辰胸有成竹的笑了笑,道:“這件事,我本來就已經有了對策,待會兒我就會和主公一同前去視察各個軍伍,同時挑選其中識字之人,以管理一方,再從這些人當中,挑選出一兩個有將帥才華的人……”


    “當然,如果實在是沒有的話,我還有辦法!”


    看到劉備和魯肅對他所說都露出了苦笑,他一咬牙,轉身迴了房間。


    “子敬,你覺得子源待會兒又會拿出來什麽令人震撼的事物?”


    趁著這段時間,劉備拿起了那份帛書,在明顯有些發呆的魯肅眼前晃了晃。


    “這……肅可不敢斷言。”


    魯肅搖搖頭,之後掃了眼林辰剛進去的房舍,覺得他一時半會不會出現後,便露出了一臉高山仰止的表情道:“但肅覺得,子源有大才,既然他說了有應對之法,想來…也該是足以令人心生敬畏之物。”


    “你怎麽……?”劉備看著魯肅的表情,有些愣神。


    “子源年紀還小,心性尚且未曾定下,若是誰人都對他一副恭恭敬敬,若是幾年之後,他若是廢了,又當如何?”


    魯肅鄭重道:“因此,他需要一個或者幾個人在其旁邊不時敲敲邊鼓,如此才不至於令他心性大變。”


    “那我…”劉備要開口說什麽,可下一刻他就被打斷了。


    隻見魯肅搖了搖頭,一臉堅定地道:“這人,主公不合適,關、張二位將軍也不合適,目前來說,也唯有肅最是適合不過了。”


    說到這裏,他苦笑著問道:“莫非,主公當真以為我乃是那喜好爭權奪利之人?”


    一開始,他確實有點。


    可是經過這一係列的變化之後,魯肅的想法也就淡了,甚至於他對林辰,還有幾分莫名的崇拜。


    這般年紀,便有這等的能力,若是經過幾年磨礪,其又當變得如何恐怖?


    魯肅很期待。


    但為了不至於讓那一天不出現,或者是因為太過受到重視,以至於其中途出現心性變化,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自己來做一個小小的“壞人”。


    當然,這個壞人同樣也是不怎麽壞的,主要是保持和林辰的競爭關係。


    也讓他明白明白,這天下間還是有不少厲害之人的,千萬別就此怠惰,以至於……徹底變得庸碌。


    “子敬當真是用心良苦……”


    劉備完全控製不住情緒的爆發,一把抓住了魯肅的手,另外一隻手,則是伸出了三根手指頭,並發出承諾道:


    “三年,隻需三年,子源的心性也就會定下來了,到時備會將一切告知,若是他變化夠快,或許隻需一兩年也可……”


    就在他還要說的時候,眼角卻注意到了走出來的那道身影,忙閉上了嘴,也鬆開了手。


    “你們說什麽呢?什麽一兩年、三四年的?”林辰走了出來。


    “沒什麽,隻是一些小事罷了……”


    劉備隨意地敷衍了一句,緊接著便迅速地轉移話題道:“快,讓我看看,子源你又準備了什麽東西。”


    “這是某個高人所著的《三十六計》、這是我所寫的《治理要術》、這是太史公的《史記》、這是三本書的通用詞典。”


    林辰將幾天下來整理的四本,用左伯紙所寫,薄薄的書,放在了桌子上。


    然後他自信一笑道:“若是軍中實在是沒有可用之人的話,那就讓他們在學習《倉頡篇》、《急就章》的同時,把這兩本書也吃透。”


    他之所以敢這麽說,並且敢這麽做,並不是要挖世家的牆角啦,滅掉所有為官不仁的家夥啦之類的……


    那都是扯淡。


    教幾本書,就挖了牆角?


    怎麽可能呢!


    要知道,在漢代時確實有很多文盲不假。


    甚至於…在這個時期,隻要會寫幾千個字的人,隻要稍稍有點腦子,並且不是太笨的,大多都能當官、或者當吏。


    但是。


    俗話說,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瞎說。


    根據後世1930年出土的《居延漢簡》,還有東漢後期崔寔所著的《四民月令》證明了許多問題。


    比如,《居延漢簡》證明了,當兵想升級,那是要學:《倉頡篇》、《急就章》以及“九九表”等蒙學書的。


    還比如,《四民月令》當中的‘貧子冬日乃得學書’這句話,則是證明,漢代便已經有了帶有一定局限性、隻在農閑時才有的鄉村小學。


    因此,隻要林辰不是傻乎乎的把《荀子》、《陳子》…等一係列大家族族學搞的天下盡知,那就絕對不會有麻煩。


    其實想一想也該知道,真要說起治理地方來,若是隻有他們這些人,完全沒有其他人配合,那真的行嗎?


    世家當官、寒門做吏,這才是當下的風尚與規則。


    沒有吏,官還怎麽當?


    而吏要是一點字都不識,還完全不懂該怎麽做事,他們這些人真能把官做好?


    很顯然,這是不科學的。


    最科學的說法是,他們掌握了核心科技,掌握了治理大縣、大郡、大州、天下的能力,而其他人則是掌握了與之配套的能力。


    林辰所拿出來的,基本都算是配套的。


    所以,再怎麽都不會和世家起衝突。


    說話間,魯肅和劉備已經分別交換的將林辰所拿出來的書看完了。


    看完之後的他們,忽然覺得之前的想法好傻。


    尤其是魯肅,更是心中苦笑道:“似林子源這等人物,還需要人來節製?他怕是比我懂得都多哦!”


    ……


    “大概看完了吧?”


    林辰見到二人放下書,笑眯眯地道:“現在,還覺得有問題嗎?”


    “子源大才!”劉備隨口吹了個彩虹屁。


    “《三十六計》不必說了,僅此一書,便足以讓留在此地的人避免被人算計了,而子源你所著的《治理要術》,則是搜集了之前這一帶的所有問題,隻要照此辦理,策略方麵是絕對不會有誤的。”


    魯肅同樣苦笑著開口,說完之後,他還喃喃道:“甚至,由於我們所留下之人,隻有少部分人才知道要做什麽,泄密方麵就更是不必擔心了。”


    “最後,我現在隻擔心一點了。”


    “什麽?”林辰好奇道。


    “我在想……”魯肅怔怔地看著林辰道:“有這些東西在手,若是再有一員大將鎮守,孫策會不會被我們留下來的人給反過來壓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勸劉備去南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勝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勝郭並收藏開局勸劉備去南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