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當時我的感覺是,原來以前的工作都是幻覺,我其實從來沒有在這裏工作過。***********************若
是十幾年的工作,對有些人來說,是十幾年啊。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個月。
他就是這麽來影響他身邊為其服務的人的,他就是這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他可以來做這個社會的良知嗎?他可以讓濱江市民相信嗎?等到哪天不幸降落到我的頭上,誰來為我呐喊?
“後來,當我決定辭職的時候每個人都問我,這麽好的工作為什麽還要想著迴家當個家?為什麽不呢?這是最標準的我的方式。
其實,後麵的話我不好意思說,我怕說出來大家笑話我。
為什麽不呢?這是我的本行,如果我真的學會了什麽,如果我真的有一點點能力的話,哪怕就那麽一點點,我為什麽要貢獻給別人。
如果我有一點正義感,我有一點良知,哪怕它很快就會被心裏的絕望吞沒,我也希望我能利用它,為讀者做點事情。就這麽簡單。
“我所在的市委,要求我們有正義感,要求我們有責任感,要求我們在這個社會裏,為大家指引方向,哪怕這個方向也依然模糊不清。
我敢說,有些領導幹部腳踏實地的作風,倒是真正體現出民族脊梁的先鋒風範。
“我認同。
“我也一直這麽做。我的退卻是我開始對個別領導失去信心。他們根本還沒有學會尊重個人,這個地方不需要我,所有的個人都顯得那麽渺小。在這裏,理想主義隻配得到嘲諷和打壓。
“在我工作十幾年的地方,一進大廳迎門照壁上‘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莊嚴凝重,讓人頓感肩上的擔子沉重而莊嚴。
可是,一到了具體事情上,比如對待那些**無門的渺小苦人,卻你也不是人民,他也不是人民,到底誰是人民呢?困惑。悲哀!
“不客氣地說,在我當市委秘書這十二年,親眼所見人人痛恨的□□並不多,但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說,廣義的‘□□’——‘公權的濫用’卻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外延要大得多。
除‘謀私’外,還包括不具有‘謀私’動機的許多作為和不作為。如主觀主義,信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敵視科學,決策如兒戲。視納稅人血汗如糞土,少慢差費,好大喜功(盡管‘好的是社會主義廣大群眾利益,喜的是人民之功’),禍國殃民;如官僚主義,苛政如虎,視民如草芥,張揚‘肅靜’、‘迴避’衙門遺風——每次跟羅書記出去都是興師動眾,足跡所至,雞犬不寧;如形式主義,凡事不講實效,花拳繡腿第一。
文山會海,虛報浮誇,天下無事,庸人自擾,乃至不為無益之事,難遣有涯之生;又如機構臃腫,低效無能,在其位不謀其政。
清茶一杯,報紙一張,香煙繚繞中以傳播小道消息、黃色段子為能事。這些行為沒明確的‘私利’動機(當然,經濟學認為,閑暇、虛榮、精神滿足也是收益),但受納稅人供養而不提供合格的公共產品,都屬於公權的非正常使用即‘濫用’,理應列入廣義的□□範疇。”(出處:裹紅布的麥克風——小侯的blog《□□的經濟學透視》)。在此意義上,無能本身就是□□,甚至最嚴重的本質□□。”
滔滔不絕,一瀉千裏。
女記者一直在刷刷記著,沒有打斷他。
支隊長沉默不語。在跟麵前這個人打交道的日子裏,他的心情是矛盾的。張鐵山幾次聽不下去想打斷程貴陽,但見別人沒說什麽,也就聽著。離題萬裏嘛!不說動機,怎麽扯這麽遠?
“說說動機和那天的事。”他終於忍不住,提示道。
程貴陽看看他,再看看其他人,反應淡然。
“是什麽促使你走出最後一步的?”
“是什麽?”程貴陽反問,看看女記者,淡然笑道:“我也不知道。我說過。現在想想,是有個過程——我總不能前天還把一個自己當成恩人的人,睡一覺醒來就對其痛下殺手吧?是不是?可是,是什麽促使我走出這最後一步的呢?”
張鐵山鐵青著臉出去了。
支隊長依然悶頭抽煙。
“我的戰友,趙吉林,就是你們都知道的趙小鬼兒。為了保衛祖國,他沒死在越南鬼子手裏,卻讓羅書記給整的那樣狠,關了半年多,打得大便都拉在褲子裏,最後卻連個說法也不給,這是我第一次對羅書記失望或者說心生恨意。
趙吉林在戰場上是英雄,差點兒沒死了,都毫無怨言,他僅僅是對一些事看不慣,氣不憤而已,其實沒他啥事,那封舉報信其實是我寫的,也根本就沒受任天輝的指使。我們這些戰友都覺得你市委書記也好,你兒子也好,不能這麽霸道,在濱江市想怎樣就怎樣,這麽幹,對得起***麽?”
“然後……你就?”女記者問。
“不。”搖頭。“決不這樣簡單。”
“不管怎麽說,羅書記對我是有恩的,這一點不能否認。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他就沒有我複員後那麽多年的幸福生活。不怕你笑話,認識羅書記之前,我從沒坐過小車。
第一次坐,就是他的奧迪,因為密封太嚴,又緊張,都吐了。羅書記啥也沒說,讓司機停車,拍打著我的後背,讓我吐完。
我當兵是從農村走的,迴來還迴農村。羅書記找我的時候,是聽一位作家——我的朋友,當時在縣委辦政策研究室當主任,他介紹的。
羅書記對原來的筆杆子不太滿意,問他有沒有新人,他就介紹了我。那時我還在文化館,因為我複員後根據自己的經曆寫了一些戰爭題材的,被借調到縣文化館搞創作輔導。
後來他一見我,沒說幾句話就相中了,決定要我。告訴我,周一到縣委上班,手續後辦——後來一切手續都沒用我操心,都是組織上辦的,我真的周一就到縣委上班了,從一個沒有任何份量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了縣委書記身邊的紅人。唉!”
沒有人說話。
是十幾年的工作,對有些人來說,是十幾年啊。不是幾天,也不是幾個月。
他就是這麽來影響他身邊為其服務的人的,他就是這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他可以來做這個社會的良知嗎?他可以讓濱江市民相信嗎?等到哪天不幸降落到我的頭上,誰來為我呐喊?
“後來,當我決定辭職的時候每個人都問我,這麽好的工作為什麽還要想著迴家當個家?為什麽不呢?這是最標準的我的方式。
其實,後麵的話我不好意思說,我怕說出來大家笑話我。
為什麽不呢?這是我的本行,如果我真的學會了什麽,如果我真的有一點點能力的話,哪怕就那麽一點點,我為什麽要貢獻給別人。
如果我有一點正義感,我有一點良知,哪怕它很快就會被心裏的絕望吞沒,我也希望我能利用它,為讀者做點事情。就這麽簡單。
“我所在的市委,要求我們有正義感,要求我們有責任感,要求我們在這個社會裏,為大家指引方向,哪怕這個方向也依然模糊不清。
我敢說,有些領導幹部腳踏實地的作風,倒是真正體現出民族脊梁的先鋒風範。
“我認同。
“我也一直這麽做。我的退卻是我開始對個別領導失去信心。他們根本還沒有學會尊重個人,這個地方不需要我,所有的個人都顯得那麽渺小。在這裏,理想主義隻配得到嘲諷和打壓。
“在我工作十幾年的地方,一進大廳迎門照壁上‘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莊嚴凝重,讓人頓感肩上的擔子沉重而莊嚴。
可是,一到了具體事情上,比如對待那些**無門的渺小苦人,卻你也不是人民,他也不是人民,到底誰是人民呢?困惑。悲哀!
“不客氣地說,在我當市委秘書這十二年,親眼所見人人痛恨的□□並不多,但正如有一篇文章所說,廣義的‘□□’——‘公權的濫用’卻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外延要大得多。
除‘謀私’外,還包括不具有‘謀私’動機的許多作為和不作為。如主觀主義,信仰‘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敵視科學,決策如兒戲。視納稅人血汗如糞土,少慢差費,好大喜功(盡管‘好的是社會主義廣大群眾利益,喜的是人民之功’),禍國殃民;如官僚主義,苛政如虎,視民如草芥,張揚‘肅靜’、‘迴避’衙門遺風——每次跟羅書記出去都是興師動眾,足跡所至,雞犬不寧;如形式主義,凡事不講實效,花拳繡腿第一。
文山會海,虛報浮誇,天下無事,庸人自擾,乃至不為無益之事,難遣有涯之生;又如機構臃腫,低效無能,在其位不謀其政。
清茶一杯,報紙一張,香煙繚繞中以傳播小道消息、黃色段子為能事。這些行為沒明確的‘私利’動機(當然,經濟學認為,閑暇、虛榮、精神滿足也是收益),但受納稅人供養而不提供合格的公共產品,都屬於公權的非正常使用即‘濫用’,理應列入廣義的□□範疇。”(出處:裹紅布的麥克風——小侯的blog《□□的經濟學透視》)。在此意義上,無能本身就是□□,甚至最嚴重的本質□□。”
滔滔不絕,一瀉千裏。
女記者一直在刷刷記著,沒有打斷他。
支隊長沉默不語。在跟麵前這個人打交道的日子裏,他的心情是矛盾的。張鐵山幾次聽不下去想打斷程貴陽,但見別人沒說什麽,也就聽著。離題萬裏嘛!不說動機,怎麽扯這麽遠?
“說說動機和那天的事。”他終於忍不住,提示道。
程貴陽看看他,再看看其他人,反應淡然。
“是什麽促使你走出最後一步的?”
“是什麽?”程貴陽反問,看看女記者,淡然笑道:“我也不知道。我說過。現在想想,是有個過程——我總不能前天還把一個自己當成恩人的人,睡一覺醒來就對其痛下殺手吧?是不是?可是,是什麽促使我走出這最後一步的呢?”
張鐵山鐵青著臉出去了。
支隊長依然悶頭抽煙。
“我的戰友,趙吉林,就是你們都知道的趙小鬼兒。為了保衛祖國,他沒死在越南鬼子手裏,卻讓羅書記給整的那樣狠,關了半年多,打得大便都拉在褲子裏,最後卻連個說法也不給,這是我第一次對羅書記失望或者說心生恨意。
趙吉林在戰場上是英雄,差點兒沒死了,都毫無怨言,他僅僅是對一些事看不慣,氣不憤而已,其實沒他啥事,那封舉報信其實是我寫的,也根本就沒受任天輝的指使。我們這些戰友都覺得你市委書記也好,你兒子也好,不能這麽霸道,在濱江市想怎樣就怎樣,這麽幹,對得起***麽?”
“然後……你就?”女記者問。
“不。”搖頭。“決不這樣簡單。”
“不管怎麽說,羅書記對我是有恩的,這一點不能否認。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他就沒有我複員後那麽多年的幸福生活。不怕你笑話,認識羅書記之前,我從沒坐過小車。
第一次坐,就是他的奧迪,因為密封太嚴,又緊張,都吐了。羅書記啥也沒說,讓司機停車,拍打著我的後背,讓我吐完。
我當兵是從農村走的,迴來還迴農村。羅書記找我的時候,是聽一位作家——我的朋友,當時在縣委辦政策研究室當主任,他介紹的。
羅書記對原來的筆杆子不太滿意,問他有沒有新人,他就介紹了我。那時我還在文化館,因為我複員後根據自己的經曆寫了一些戰爭題材的,被借調到縣文化館搞創作輔導。
後來他一見我,沒說幾句話就相中了,決定要我。告訴我,周一到縣委上班,手續後辦——後來一切手續都沒用我操心,都是組織上辦的,我真的周一就到縣委上班了,從一個沒有任何份量的小人物一下子成了縣委書記身邊的紅人。唉!”
沒有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