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營地,搖曳的篝火映照出眾人激動、興奮的神色。


    勝利的喜悅充斥在每一個義軍的心中,笑聲與歡唿聲此起彼伏,仿佛整個草原都在為他們的勝利而歡慶。


    然而在這其中,作為為數不多了解此次林仲雲進攻草原真相的袁景新此刻卻是眉頭緊皺,神情顯得格外凝重。


    他抬頭瞧了一樣剛從眾人簇擁之中脫身的林仲雲,內心極其複雜,糾結無比。


    北蠻是他中原的宿仇,


    他們每一代的中原人都有一個驅逐北蠻,封狼居胥的野望。


    而今,現在他們距離這個目標已經非常的近,這是他們千載都難得一遇的機會,一旦錯過等下次他們攻入北蠻府邸又不是何時歲月了。


    然而,他同樣也明白,他們現在這般孤軍深入,實際上也是在賭,在破釜沉舟的一搏。


    他們對這草原府邸,人生地不熟的,一旦被那北蠻之人察覺,極有可能陷入他們事先準備好的圈套。


    更重要的是,此番入草原他們根本就沒有帶多少的糧草。


    雖然他們此行也僅有四五萬人罷了,規模並不是很大,但這眼看著糧食一天天見底,他心中也是沒了底氣。


    袁景新站在篝火旁,望著那些歡笑的麵孔,心中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


    他明白,自己這番話無疑會給正在興頭上的林仲雲澆上一盆冷水,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甚至會引起林仲雲的勃然大怒。


    但縱使如此,他還是要將這番心底裏講出來。


    不因為別的,就因為林仲雲是他的主公,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他身為一個臣子要做且必須做的事情。


    他微微頷首,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走向林仲雲。篝火的光芒在他臉上投下斑駁的影子,映襯出他內心的糾結與堅定。


    “殿下,我們僅剩的糧草隻怕支撐不了多少時間了!”袁景新聲音低沉,但卻充滿了堅定。


    林仲雲的眸光閃爍,臉上的笑容微微一滯,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那絲不悅就演變成對袁景新的讚賞。


    他知道,袁景新是為了義軍的未來才敢冒死進諫,有這樣一位對他忠心耿耿,直言敢諫的臣子他高興都來不及,又怎會對袁景新發火?


    事實上,就在剛剛他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糧草,


    無論是在什麽時候都是行軍打仗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


    這次,若不是因為北蠻在央州鬧出大亂子,切斷他們糧草的攻擊,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命令大軍撤退鎮壓央州的叛亂,自己僅帶著這些人馬孤軍深入。


    他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這樣孤軍深入的風險,日日見底的糧草他也是看在眼底。


    隻是他更明白,


    這個直搗黃龍的機會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


    他們真的可以等來年重整旗鼓,在進攻北蠻,但是那個時候的北蠻就不會像現在這般疲弱了。


    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樣鮮活的例子,他已經在前世的曆史中看到了不止一次。


    所以,他這次力排眾議,深入草原,為的就是要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我知道你的擔憂!”


    林仲雲目光如炬,望著遠方那隱入在黑暗中的草原,聲音微沉道:“我們確實孤軍深入,糧草也緊缺,但這正是我們必須麵對的挑戰。


    若不趁此機會一舉攻破北蠻,我們可能再無如此良機。”


    袁景新心中一緊,知道林仲雲的決心已下,但他仍不願放棄勸諫的機會。“殿下,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謹慎行事。草原上的環境我們並不熟悉,一旦敵人設下埋伏,我們將陷入極大的危險。”


    林仲雲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沉思。他明白袁景新的擔憂,也知道當前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袁景新所擔心的事情,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草原的夜風吹拂著他的臉龐,帶來一絲寒意,也讓他的思緒更加清晰。


    袁景新見林仲雲並未因他的勸諫而動怒,心中稍感安慰,但他仍舊憂心忡忡,“殿下,現在央州叛亂還未平息,那北蠻被我打的隻能據城不出,大不如以前。”


    他繼續道:“其實殿下心中也明白,即便是我們主動撤退,那北蠻也絕無餘力守住北境,我們完全可以等到明年重整旗鼓,再給北蠻致命一擊。”


    在他看來,現在他們完全可以撤退,林仲雲孤軍深入有些急功近利了。


    事實上,讓他之所以不肯放下勸諫林仲雲的心思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發生在央州的叛亂,現在還僅僅是央州因為糧草的事情而哀聲載道,但如若放任不管的話,隻怕這種恐慌的情緒會蔓延整個中原大地。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原先對他們嫉恨的世家大族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推波助瀾的機會,在他們的操縱下,隻怕中原又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那個時候,他們有沒有剿滅北蠻不說,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就這樣輕易的拱手讓人了,這讓他心中實在不甘。


    但他也明白,這隻是他心中的一個擔憂而已,現在講出來有些危言聳聽,因此他一直都不敢對林仲雲講出來。


    林仲雲沉默片刻,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我知道你現在所擔憂的就是糧草的問題。對於這點,我心中早已有定計。”


    袁景新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他知道林仲雲一向深思熟慮,但此刻孤軍深入,糧草緊缺,他實在看不出有什麽萬全之策。


    “以戰養戰,隻要我們順著這條河繼續追下去,絕對還會遇到他們送糧草的隊伍。”林仲雲目光如炬,望向遠方那條蜿蜒的河流,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對於糧草,這點他還是不怎麽擔心的。


    雖然說這草原之上,環境惡劣,糧草稀缺,但那北蠻能在這草原之上生存,他們絕對是有著糧草儲備的。


    前世的知識告訴他,即便是在草原之上,能產生定居點,有大量糧食的地方通常都有一個特性,那便是距離水源極近。????因此別看這草原廣袤無垠,一眼望不到盡頭,但即便是那些部族再如何遷徙,始終逃不了這幾點。


    隻要他們順著這條河沿路搜過去,無論如何都會遇到北蠻的那些部落的,那個時候糧草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袁景新聽到這裏,心中稍感安慰,但憂慮仍未完全消散。“殿下,這確實是一個辦法,但我們需要更多的偵查和準備,以確保萬無一失。”


    林仲雲點點頭,表示讚同,“你說得對。我們不能貿然行事,必須加強偵查,確保每一步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他轉身對身邊的將領們下達了命令,“立即派出偵查小隊,沿河而行,尋找北蠻的糧草儲備地。同時,加強營地的防禦,防止敵人的偷襲。”


    將領們領命而去,營地中的氣氛也隨之緊張起來。士兵們紛紛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袁景新看著這一切,心中稍感寬慰,但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夜幕降臨,營地中的篝火依舊熊熊燃燒,映照著每一個義軍將士的臉龐。


    林仲雲站在營地中央,目光堅定,仿佛在思索著未來的每一步。他知道,這場戰鬥不僅僅是為了驅逐北蠻,更是為了中原的未來。


    ……


    而與此同時,先前僥幸逃出的北蠻兵短暫的休息之後,便開始拚命狂奔。


    星夜奔馳,戰馬的聲音在草原之上不斷激蕩,塵土飛揚。


    兩人都是北蠻中的精銳戰士,身經百戰,但這一次,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與緊迫感。


    義軍的強大與迅猛讓他們感到深深的震撼,他們知道,這個消息對於北蠻的重要性,絕不能有半點的怠慢。


    夜幕下的草原,寒風凜冽,戰馬的唿吸在寒冷的空氣中化作白霧。兩人緊緊抓住韁繩,目光堅毅,心中隻有一個信念——將這個消息盡快傳迴北蠻,告知各部族的首領。


    一路上,他們沒有一點的歇息。馬蹄聲在草原上迴蕩,仿佛催促著他們加快速度。夜空中的星光微弱,但卻足以指引他們前行的方向。


    草原的遼闊與寂靜此刻顯得格外壓抑,每一刻的延遲都可能意味著北蠻的滅亡。


    終於,他們在黎明破曉之時,抵達了北蠻的主城。兩人幾乎是從馬上摔下,疲憊不堪,但他們沒有一刻的停留,立即奔向大帳,向各部族的首領匯報。


    當這個消息傳迴北蠻之後,各部族首領頓時大吃一驚,一片嘩然。大帳內的氣氛驟然緊張,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震驚與不安。


    “什麽?義軍已經深入草原?”一名部族首領驚唿道,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


    “那這樣的話,豈不意味著大汗他們……?”另一人瞪大雙眼,麵色慘白的說道。


    “他們的速度竟如此之快!”另一名首領憤怒地拍桌而起,眼中閃爍著憤怒與恐懼的光芒。


    人心惶惶,整個大帳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各部族首領紛紛議論,試圖找出應對之策,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不安與恐慌。


    他們不是沒有收到前方戰線危急的情報,相反的唿延喚與唿延仲早早的就將消息告知他們,他們各大部族已經開始了遷徙。


    但即便如此,他們怎麽也沒想到前線居然崩潰的如此之快,那義軍竟然現在就已經到了草原腹地。


    按照義軍這樣的速度,隻怕用不了幾天,那義軍就會趕到王庭,他們就會全軍覆沒。


    想到這點,眾人心中的麵色更是一白,現在他們心中不由生出了一股悔意。


    如果當初聽從唿延喚與唿延仲兩人的話快速撤離的話,隻怕也不會麵臨現在這樣的局麵,他們也不會如此的被動。


    “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一名年長的首領沉聲道,試圖穩定局勢,“不能讓義軍繼續肆虐下去!”


    “現在我們即便是撤退,隻怕也是已經來不及了!”有人心中一片悔意,悔不當初的說道。


    “撤退?”


    對此則是有人冷哼一聲,低聲喝道:“撤退撤退,整天想著撤退,我北蠻難道就真不如那義軍?”


    “你這話說道輕巧。”


    另一名首領憂心忡忡地說道,聲音中充滿了無奈與絕望。“但我們的糧草儲備已經不多,如何能夠與他們抗衡?”


    ……


    一時間,整個大帳之內一片混亂,爭吵個不停,猶如鬧市一般。


    各部族的首領都有著自己的考量,各執己見,互相不服,一時間任誰都拿不定主意。有人主張立刻集結兵力迎戰,有人則建議撤退到更安全的地方。


    在這片混亂與恐慌中,唿延喚終於站了起來,目光如炬,掃視著眾人。他知道,這個時候必須有人站出來,穩定軍心,製定應對之策。


    “夠了,諸位冷靜!”唿延喚的聲音低沉而有力,迴蕩在大帳之內,瞬間壓住了大帳之內的喧囂。眾人被他的氣勢所震懾,紛紛閉口,目光齊刷刷地望向他。


    “現在一切都還未確定那義軍的真實意圖,諸位不要自亂陣腳。”唿延喚繼續說道,語氣中充滿了堅定與冷靜。他深知,隻有在冷靜的情況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說說完這句話,他緩緩走到先前那日夜奔馳的兩名兵卒麵前,冷著臉問道:“那義軍統兵之人究竟是誰?他們有多少人?”


    兩名兵卒此刻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強打起精神,詳細匯報道:“迴稟大人,那義軍統兵之人乃是林仲雲,義軍大約有四五萬人。”


    唿延喚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這次居然是林仲雲領兵,那這樣的話這件事就變得非比尋常了。


    “你們可曾探查到他們的具體動向和意圖?”唿延喚繼續追問,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兩名兵卒的心思。


    其中一名兵卒稍作思索,迴答道:“我們一路逃竄,未能探查到他們的具體動向。但據我們所見,義軍似乎在沿河而行,可能是為了尋找糧草補給。”


    “尋找糧草?”兩人的話讓唿延喚的眼前頓時一亮,似乎想到了破局之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複少年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複少年時並收藏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