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講究的乃是練功而非練力,但是練功又離不開練力。臨敵對陣中,勁法的運用存乎一心,奧妙無窮,所用的是勁而非力。不過這勁終究是根源於力,有力方有勁,無力何來勁呢。李思修習七顏派武功也有十年光景了,練功初期以力的增加為主,現今則開始慢慢體會剛柔並濟,全身合一了。
人雲:力屬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屬筋,達於四肢,而可以發。所以習武之人寧練一寸筋,不練一尺肉,最看中練功練筋的硬功夫了。這技擊運勁的技巧亦在於勤學苦練,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定能登堂入室,有所成就。此時的李思當然無法與陰陽二老以及廖然相比,可十年練勁也已能初窺門徑了。
李思身在半空,把全身之力全都匯聚於右臂所持的鐵樺木劍之上,再加上自身的重量,猛然一抖手,擲出鐵劍。這蘊含了李思全身勁力的鐵劍與冰麵高速撞擊,隻聽得一聲轟然巨響,這河麵上便炸開了鍋。青猿已是退開老遠,可亦能感覺得到河麵上傳來的劇烈震動。以鐵劍為中心向外輻射,碎冰四處濺射,甚而有大塊的堅冰在半空中炸裂,河麵上竟然揚起了一層層薄薄的冰霧。待那霧氣稍散,李思和青猿這才慢慢靠近查看。
那鐵樺木劍的劍身已然全部沒入冰層,隻留有劍把在冰層之外。李思這一擲竟然在冰麵上造成了一個足有丈寬的大坑,碎冰渣撒了一地,河麵上依稀可辨多了數條裂縫,不想這一擲竟有如斯威力。李思匆匆打掃一下碎冰,伸手握住露在冰麵外的劍柄,順勢拔劍。由於情況不明,李思不敢使太大的力氣,隻是慢慢加力試拔。出乎李思的預料,這鐵劍竟是應手而出。李思心中暗喜:看來這河麵的冰層已被完全貫穿了呢。
果不出李思所料,冰層下的河水緩緩流淌,尚未結凍。自古以來便有在結冰的冰湖和冰河上從事捕魚的冰上捕者,在北方寒冬季節的冰上漁獵更是被看作是男子氣概的象征。廖然和李思數年前有幸親身體驗了一把冰湖漁獵的盛況。在東北的隆冬一月,待湖麵全麵封凍之後,上百人分成兩組,在冰湖上持續呆了將近十個時辰,鑿洞下網,捕那冰下遊魚。眾人忙得熱火朝天,俱是衣外一身水,衣內一身汗,寒風像刀子一般不住往人身上紮,往人身上捅。這冰湖上的漁獵者實不愧為鐵錚錚的硬漢子。廖然和李思是作為漁獵隊伍中的小股子,從而得以近距離全程參加這次豐收的盛會的。時間雖然不長,可師徒倆從中學到了許多關於冰上捕魚的技巧和經驗。諸如如何從湖麵上的風向,封冰來判斷打漁的方向和水深,通過水中魚花來判斷魚的多少等等。更重要的是這次嚴寒的洗禮給李思的成長帶來了頗大的助益。一想到那百十人在冰麵上鑿出了數百個長六尺寬三尺的巨大冰洞,撒下了長約七百丈的大漁網,並在距撒網口數裏之遙的收網口捕起了一尾尾碩大肥美的冰下河魚,同時聽到圍觀的族人不住地歡唿喝彩,載歌載舞,李思就莫名地感到一股悲壯一股自豪,當時情景真個是豪情萬丈,熱血賁張,雖是身在凜冽的寒風中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
這冰湖漁獵乃是一項危險極大的營生。由於氣溫實在太低,水上冰層的厚度又是深淺不一,普通人要是不慎落水的話,是萬難生還的。這冰湖漁獵在當地人看來簡直就是在玩命呢,正所謂一麵朝天,三麵朝水,天沒邊,水無底,落水無還。自從遊牧民族在此定居以後,不單是為了捕捉湖裏得天獨厚的肥美遊魚,更是以冰湖漁獵的方式來抒放這遊牧草原的豪情和不羈。這冬捕雖然危險可早已是聲名遠播了。
李思迴過神來,全盤考慮屬於自己的冬捕。水性和水溫不成問題,有橙陽神功護體,李思可以長時間保持比常人略高的體溫,再加之冰泉寒水的修煉,即便是在如此寒冷的冬河裏長時間逗留,恐怕也是問題不大。不過由於對冰蓋底下河水的情況並不明了,既不知道水深,又不知道河裏的結冰情況,倒是不小的麻煩。這些卻不是最棘手的。李思乃是隻身一人,如果貿然潛入水中,即便能全身而退,要是無法找到那鑿開的冰洞的話,恐怕就再也迴不來了呢。
李思深受廖然熏陶,凡事不打無把握之戰。當下以劍為鑹開鑿破冰,且不斷把冰外掏。半晌,這冰洞越擴越大,漸漸逼近岸邊了。將將開挖到岸邊,李思看看差不多了,這才掏出一條細長的繩索,一頭綁在最靠近岸邊的樺樹上,紮緊結實。這條細繩長達數十丈,便是再深的河亦能探底了。李思一邊暗運橙陽神功,一邊褪去衣褲,又把那繩索的另一端牢牢綁在自己的右腳之上,深吸了一口氣,一個猛子便紮入了這冰河之中。
由於這冰洞開得甚大,大量陽光得以直接射入,這水底的情景倒也依稀可辨。此段河道已是這條河的下流了,河水並不太深。不多時,李思已然到達冰河河底,抬頭向上觀望,這裏也就二三人的深度而已。
這雪蛤多是在河溝底部越冬,耐旱能力極強,即便四肢都已凍硬,但胸腹部卻沒有凍實,放在溫水中就會蘇醒。太白山的三年生黃肚雪蛤乃是雪蛤中的極品。李思身在水中,無法細辨這雪蛤的年限,隻能勉強選取那個大的黃肚雪蛤。
這河水地層已是出現了不少結晶核,有些結晶核已經逐漸結成了底冰。有幾塊底冰與李思擦肩而過,相差不過尺許,倒也驚出了一身冷汗。李思小心翼翼地在這河底遊弋穿梭,搜尋雪蛤。再往前行進了一段,李思但覺腳腕一緊,看來已到了繩索的極限了。李思亦是已把河麵下的情況大致摸清,這才順繩而上,露頭換氣。
人雲:力屬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屬筋,達於四肢,而可以發。所以習武之人寧練一寸筋,不練一尺肉,最看中練功練筋的硬功夫了。這技擊運勁的技巧亦在於勤學苦練,持之以恆,久而久之定能登堂入室,有所成就。此時的李思當然無法與陰陽二老以及廖然相比,可十年練勁也已能初窺門徑了。
李思身在半空,把全身之力全都匯聚於右臂所持的鐵樺木劍之上,再加上自身的重量,猛然一抖手,擲出鐵劍。這蘊含了李思全身勁力的鐵劍與冰麵高速撞擊,隻聽得一聲轟然巨響,這河麵上便炸開了鍋。青猿已是退開老遠,可亦能感覺得到河麵上傳來的劇烈震動。以鐵劍為中心向外輻射,碎冰四處濺射,甚而有大塊的堅冰在半空中炸裂,河麵上竟然揚起了一層層薄薄的冰霧。待那霧氣稍散,李思和青猿這才慢慢靠近查看。
那鐵樺木劍的劍身已然全部沒入冰層,隻留有劍把在冰層之外。李思這一擲竟然在冰麵上造成了一個足有丈寬的大坑,碎冰渣撒了一地,河麵上依稀可辨多了數條裂縫,不想這一擲竟有如斯威力。李思匆匆打掃一下碎冰,伸手握住露在冰麵外的劍柄,順勢拔劍。由於情況不明,李思不敢使太大的力氣,隻是慢慢加力試拔。出乎李思的預料,這鐵劍竟是應手而出。李思心中暗喜:看來這河麵的冰層已被完全貫穿了呢。
果不出李思所料,冰層下的河水緩緩流淌,尚未結凍。自古以來便有在結冰的冰湖和冰河上從事捕魚的冰上捕者,在北方寒冬季節的冰上漁獵更是被看作是男子氣概的象征。廖然和李思數年前有幸親身體驗了一把冰湖漁獵的盛況。在東北的隆冬一月,待湖麵全麵封凍之後,上百人分成兩組,在冰湖上持續呆了將近十個時辰,鑿洞下網,捕那冰下遊魚。眾人忙得熱火朝天,俱是衣外一身水,衣內一身汗,寒風像刀子一般不住往人身上紮,往人身上捅。這冰湖上的漁獵者實不愧為鐵錚錚的硬漢子。廖然和李思是作為漁獵隊伍中的小股子,從而得以近距離全程參加這次豐收的盛會的。時間雖然不長,可師徒倆從中學到了許多關於冰上捕魚的技巧和經驗。諸如如何從湖麵上的風向,封冰來判斷打漁的方向和水深,通過水中魚花來判斷魚的多少等等。更重要的是這次嚴寒的洗禮給李思的成長帶來了頗大的助益。一想到那百十人在冰麵上鑿出了數百個長六尺寬三尺的巨大冰洞,撒下了長約七百丈的大漁網,並在距撒網口數裏之遙的收網口捕起了一尾尾碩大肥美的冰下河魚,同時聽到圍觀的族人不住地歡唿喝彩,載歌載舞,李思就莫名地感到一股悲壯一股自豪,當時情景真個是豪情萬丈,熱血賁張,雖是身在凜冽的寒風中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
這冰湖漁獵乃是一項危險極大的營生。由於氣溫實在太低,水上冰層的厚度又是深淺不一,普通人要是不慎落水的話,是萬難生還的。這冰湖漁獵在當地人看來簡直就是在玩命呢,正所謂一麵朝天,三麵朝水,天沒邊,水無底,落水無還。自從遊牧民族在此定居以後,不單是為了捕捉湖裏得天獨厚的肥美遊魚,更是以冰湖漁獵的方式來抒放這遊牧草原的豪情和不羈。這冬捕雖然危險可早已是聲名遠播了。
李思迴過神來,全盤考慮屬於自己的冬捕。水性和水溫不成問題,有橙陽神功護體,李思可以長時間保持比常人略高的體溫,再加之冰泉寒水的修煉,即便是在如此寒冷的冬河裏長時間逗留,恐怕也是問題不大。不過由於對冰蓋底下河水的情況並不明了,既不知道水深,又不知道河裏的結冰情況,倒是不小的麻煩。這些卻不是最棘手的。李思乃是隻身一人,如果貿然潛入水中,即便能全身而退,要是無法找到那鑿開的冰洞的話,恐怕就再也迴不來了呢。
李思深受廖然熏陶,凡事不打無把握之戰。當下以劍為鑹開鑿破冰,且不斷把冰外掏。半晌,這冰洞越擴越大,漸漸逼近岸邊了。將將開挖到岸邊,李思看看差不多了,這才掏出一條細長的繩索,一頭綁在最靠近岸邊的樺樹上,紮緊結實。這條細繩長達數十丈,便是再深的河亦能探底了。李思一邊暗運橙陽神功,一邊褪去衣褲,又把那繩索的另一端牢牢綁在自己的右腳之上,深吸了一口氣,一個猛子便紮入了這冰河之中。
由於這冰洞開得甚大,大量陽光得以直接射入,這水底的情景倒也依稀可辨。此段河道已是這條河的下流了,河水並不太深。不多時,李思已然到達冰河河底,抬頭向上觀望,這裏也就二三人的深度而已。
這雪蛤多是在河溝底部越冬,耐旱能力極強,即便四肢都已凍硬,但胸腹部卻沒有凍實,放在溫水中就會蘇醒。太白山的三年生黃肚雪蛤乃是雪蛤中的極品。李思身在水中,無法細辨這雪蛤的年限,隻能勉強選取那個大的黃肚雪蛤。
這河水地層已是出現了不少結晶核,有些結晶核已經逐漸結成了底冰。有幾塊底冰與李思擦肩而過,相差不過尺許,倒也驚出了一身冷汗。李思小心翼翼地在這河底遊弋穿梭,搜尋雪蛤。再往前行進了一段,李思但覺腳腕一緊,看來已到了繩索的極限了。李思亦是已把河麵下的情況大致摸清,這才順繩而上,露頭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