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庫旁邊的壩子裏,鄧躍進背著手,眺望著東方的天際線,那裏一輪紅日正噴薄而出,把小半個天空的雲彩都染成了紅色。
於頭兒他們已經去了六天了,昨晚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最棘手的幾個問題已經敲定,付廷躍帶二十二人作為第六排加入北寧軍;法院獨*立,檢察院和警察局歸北寧自治聯盟管轄,羅越飛、曹禮鵬、謝勁鬆分任公檢法的頭兒;最重頭的物資部門,總共安排了四個人管理,馮輝那邊是遊飛、吳月姑,於濤這邊是陳嘉柔和胡玥寶。
對於這個結果,老頭兒覺得還算滿意,無論如何,最關鍵的中常委自己這邊占了五個人,五比三,應該不會吃虧了。
想到這兒,老頭兒心情好多,把目光聚集到壩子中央正在訓練的各個排上。
蔣媛媛的三排是前天到的——金庫那邊徹底搬空了——至此,北寧軍所有的部隊都在這兒了。
各個排大量的新兵急需加緊訓練,所以此刻壩子裏各種口令聲和腳步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鄧躍進緩緩掃視著塵土飛揚的訓練場,突然,他的目光在樊建明身上停頓了下來。
這個五排長自從加入以後氣兒就不是很順,平時的訓練更像是在敷衍走過場,當他得知兩個團隊即將合流後,情緒就更大了。將熊熊一窩,他一鬧脾氣,整個五排看起來就不對勁兒了——本來人就少,越發顯得沒精打采、蔫頭耷腦的。
老頭兒眉頭輕輕皺了起來,看來,這事兒是該解決的時候了,必須把他的氣兒理順了,實在不行隻好換人。
不過他很清楚,這不是他該管的事兒,如果他找樊建明談心了,那他就越權了——歸心得歸到於濤身上才行,歸到他這半截入土的老頭兒身上,算怎麽迴事兒?
想到這裏,老頭兒索性不再看訓練情況,轉過了身,油庫那高高的圍牆出現在了視野裏,隱約能看到上麵走動著哨兵身影。
油料是個好東西,可這麽大三個罐子杵在那兒,實在是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這些天,每一輪進駐的哨兵鄧躍進都要反複叮囑,千萬不能出一點兒問題。
正看著呢,壩子旁邊的山腳處傳來了一陣女人們的歡笑聲,鄧躍進扭過頭,看著那片茂密的鬆林,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那是後勤部還有普通幸存者裏的女人們正在采摘野菜,估計帶隊的又是那個胖乎乎的王芬。
老頭兒沒猜錯,此刻背著小背簍,走在一大群女人最前麵的,正是王芬。
初春的山林裏,到處都是可以采摘的新鮮野菜——野韭菜、野椿菜、嫩槐葉、野蔥……裝得她的小背簍沉甸甸的。
這讓她的心情很好,更讓她心情好的,是身後這幾十個姑娘,經過她誨人不倦的教導,絕大多數都能準確地找到藏在草叢中的各種野菜了。
尤其讓她心情大好的,是這個即將建成基地的地方和對平靜生活的那份沉甸甸的期盼!
剛到村子,她就急不可待在鴨池河畔開出了一塊菜地,把她沿途搜集的蔬菜種子凡是應季的都種了下去,幾天功夫,就有種子開始冒芽了。
每次她靜靜地蹲在菜地旁,看著那些新鮮翠綠的生命時,心中總有股莫名的幸福感在往外冒——是啊,經曆了幾個月顛沛流離、出生入死的末世生涯後,還有什麽能比平靜安穩的生活更可貴呢?
樂顛樂顛地走迴食堂,把采來的野菜放下,交代了趙若曦她們怎麽做以後,她轉身出了門——每天都得去菜地看看。
剛走出不遠,就看到一夥兒普通幸存者,有男有女,拿著鋼槍背著背包正咋咋唿唿地朝村外走。她知道他們是要出外收羅物資了——陳嘉柔三天前下了通告,今天就是終止糧食供應的日子了——這讓王芬心裏頗有些感慨,不過對於這個決定她還是理解的,畢竟,到哪兒都沒有白吃白喝的道理不是?
和其中認識的幾個人打過招唿後,王芬繼續向前走,經過村子中央的空地時,她看到了那塊貼滿了通告的告示板前,南宮晴孤零零地身影正矗立在那兒。
她沒有驚動她,徑直朝鴨池河畔走去。
告示板前,南宮晴已經站了半個多小時了。
對於告示板上的那些通告,其實內容她早已爛熟於心——關於糧食物資的管理辦法、關於治安的管理辦法、油庫周圍村鎮市集分布圖、物資兌換表、救濟糧申領條件和程序……
這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她想不通,既然都是在末世裏苦苦掙紮求活的幸存者,為什麽大家就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呢?為什麽非要分出一些人可以吃食堂,而另一些人就得出去自己找食物呢?人與人之間,就必須要有這些差距和不平嗎?
是!羅越飛,她的男人多次跟她解釋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不是體現在大鍋飯上,而是體現在法律麵前的。
可這就更讓她糊塗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就是木允文那樣戴了綠帽子的人都要忍氣吞聲嗎?
茫然而無助的四處張望了一下,她看到從村口進來的馬路上,靜悄悄地看過來了幾輛車。
打頭的車上,趙海正興致勃勃地觀察著這個充滿了生機的村子。
他身下的車不是汽車而是電動車——經過方建林的反複實驗,終於找到了用柴油發電機通過充電樁給這些電動車充電的方法,以後趙海再不用為汽車那巨大的聲響發愁了。
現在讓他發愁的,是另外一件事——隨著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倉庫裏各種物資已經堆積如山,雖然他已經組建了一支武裝護衛隊,但他還是為這些物資的安全擔心,另一個方麵,他發現,以物易物這條路越來越難走了,總得想個什麽法子解決才行。
車行到食堂附近的倉庫停了下來,趙海下車,和守在那兒的胡玥寶交接了這次的物資,剛剛處理完,他就看到白發蒼蒼的厲鹹平步履蹣跚的朝他走來。
“趙總,我想到辦法啦,咱們得趕緊找點真空包裝機!”還沒等走到跟前,老人家就衝他興奮地喊道。
————————————————————————————————————————————————————————————
兩份表格,一模一樣,分別擺在了於濤和馮輝的麵前。
這就是這次談判的結果了。
聯盟被分成了兩大塊——一塊是北寧軍,一塊是自治委員會。
北寧軍這一塊,軍長於濤,參謀長鄧躍進,下麵除了六個步兵排,一個偵察排,一個炮兵排之外,增設了參謀處——處長由鄧躍進兼任;軍令處——處長由李聞軒兼任;訓練處——處長由周斌兼任;內務處——處長陳嘉柔;物資處——處長胡玥寶;軍工處——處長王明遠,這是這一次大清查裏發現的老軍工,今年47歲;對外聯絡處——處長黃勝。
自治委員會這一塊,主席是馮輝,副主席則有許琪、遊飛、吳月姑、曹禮鵬,下麵分設物資委員會,主任由遊飛兼任、副主任陳嘉柔、吳月姑、胡玥寶;規劃委員會,主任由馮輝兼任;基礎建設委員會,主任張智坤,馮輝手下的學土木工程的;檢察委員會,主任由曹禮鵬兼任;審計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輕工業委員會,主任都是馮輝的女人;醫療衛生委員會,主任由許琪兼任;農業委員會,主任王芬;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方建林;電力委員會,主任包衡利,也是這次大清查中發現的人才,原電網公司搞繼電的;民政委員會,主任郝夢。
原本於濤還打算設立一個商業委員會,主任由趙海擔任,但因為趙海的商業網絡肯定要承擔情報刺探的任務,所以隻得作罷。
於濤靜靜地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看著這份“北寧幸存者聯盟機構表”,讓他欣慰的是,多達55個名字裏,大多數他都很熟悉,至少是有印象。
看完以後,他抬起了眼皮,隻見對麵的馮輝也正看著他,兩人會心地笑了。
兩人在名單上都簽下自己的名字後,各自保留了一份。
於濤站了起來,朝馮輝伸出了手,“老同學,今天我們先迴去,我在油庫等你!”
馮輝握住了他的手,“三天!三天之內我們肯定把能搬的都搬過去……糧食……隻能慢慢來了。”
於濤笑笑,沒說話。
ps:第二卷《建軍》到此完結。到今天,螃蟹已經完成了將近八十萬字的創作,迴頭看看,感慨良多。
首先是書名和簡介,這個已經被吐槽太多,不說了,權當交學費了。
其次就是開頭,現在看來,開頭很糟糕,幾乎到了讓人讀不下去的地步了,敘事龐雜而沒有條理,人物蒼白而單薄,這種狀況一直到了六七十章以後才慢慢開始好轉,所以螃蟹非常感謝一路追到這裏的書友大大們,感謝你們的包容!
比較而言,第二卷要稍稍好一些,可問題還是很多,人物的刻畫方麵雖然有所提高,但層次感太差,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誠如某位書友大大所說,主要人物不夠突出,被衝淡了。
還有就是大場麵的描寫很不足,常常找不到關鍵點,這個也是需要加強的地方。
第三卷卷名《曙光》,還是受到了某位熱心的書友大大的啟發。
有書友大大說本書名為喪屍,實際喪屍威脅並不大——這一卷裏麵,大大們就能看到喪屍的威力了!
經濟決定上層建築,所以第三卷裏,經濟方麵的描寫會比較多,螃蟹希望自己能寫得不那麽枯燥:)
最後,希望大大們繼續追更《胖子》,也請大大們相信,螃蟹會越寫越精彩:)ps2:感謝@荒澤孤雁大大、@心慧不冷大大、@陌上/伊人大大、@不在乎也大大、@河灣程大少大大的打賞支持:)
於頭兒他們已經去了六天了,昨晚終於傳來了好消息:最棘手的幾個問題已經敲定,付廷躍帶二十二人作為第六排加入北寧軍;法院獨*立,檢察院和警察局歸北寧自治聯盟管轄,羅越飛、曹禮鵬、謝勁鬆分任公檢法的頭兒;最重頭的物資部門,總共安排了四個人管理,馮輝那邊是遊飛、吳月姑,於濤這邊是陳嘉柔和胡玥寶。
對於這個結果,老頭兒覺得還算滿意,無論如何,最關鍵的中常委自己這邊占了五個人,五比三,應該不會吃虧了。
想到這兒,老頭兒心情好多,把目光聚集到壩子中央正在訓練的各個排上。
蔣媛媛的三排是前天到的——金庫那邊徹底搬空了——至此,北寧軍所有的部隊都在這兒了。
各個排大量的新兵急需加緊訓練,所以此刻壩子裏各種口令聲和腳步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鄧躍進緩緩掃視著塵土飛揚的訓練場,突然,他的目光在樊建明身上停頓了下來。
這個五排長自從加入以後氣兒就不是很順,平時的訓練更像是在敷衍走過場,當他得知兩個團隊即將合流後,情緒就更大了。將熊熊一窩,他一鬧脾氣,整個五排看起來就不對勁兒了——本來人就少,越發顯得沒精打采、蔫頭耷腦的。
老頭兒眉頭輕輕皺了起來,看來,這事兒是該解決的時候了,必須把他的氣兒理順了,實在不行隻好換人。
不過他很清楚,這不是他該管的事兒,如果他找樊建明談心了,那他就越權了——歸心得歸到於濤身上才行,歸到他這半截入土的老頭兒身上,算怎麽迴事兒?
想到這裏,老頭兒索性不再看訓練情況,轉過了身,油庫那高高的圍牆出現在了視野裏,隱約能看到上麵走動著哨兵身影。
油料是個好東西,可這麽大三個罐子杵在那兒,實在是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這些天,每一輪進駐的哨兵鄧躍進都要反複叮囑,千萬不能出一點兒問題。
正看著呢,壩子旁邊的山腳處傳來了一陣女人們的歡笑聲,鄧躍進扭過頭,看著那片茂密的鬆林,嘴角微微上揚,他知道,那是後勤部還有普通幸存者裏的女人們正在采摘野菜,估計帶隊的又是那個胖乎乎的王芬。
老頭兒沒猜錯,此刻背著小背簍,走在一大群女人最前麵的,正是王芬。
初春的山林裏,到處都是可以采摘的新鮮野菜——野韭菜、野椿菜、嫩槐葉、野蔥……裝得她的小背簍沉甸甸的。
這讓她的心情很好,更讓她心情好的,是身後這幾十個姑娘,經過她誨人不倦的教導,絕大多數都能準確地找到藏在草叢中的各種野菜了。
尤其讓她心情大好的,是這個即將建成基地的地方和對平靜生活的那份沉甸甸的期盼!
剛到村子,她就急不可待在鴨池河畔開出了一塊菜地,把她沿途搜集的蔬菜種子凡是應季的都種了下去,幾天功夫,就有種子開始冒芽了。
每次她靜靜地蹲在菜地旁,看著那些新鮮翠綠的生命時,心中總有股莫名的幸福感在往外冒——是啊,經曆了幾個月顛沛流離、出生入死的末世生涯後,還有什麽能比平靜安穩的生活更可貴呢?
樂顛樂顛地走迴食堂,把采來的野菜放下,交代了趙若曦她們怎麽做以後,她轉身出了門——每天都得去菜地看看。
剛走出不遠,就看到一夥兒普通幸存者,有男有女,拿著鋼槍背著背包正咋咋唿唿地朝村外走。她知道他們是要出外收羅物資了——陳嘉柔三天前下了通告,今天就是終止糧食供應的日子了——這讓王芬心裏頗有些感慨,不過對於這個決定她還是理解的,畢竟,到哪兒都沒有白吃白喝的道理不是?
和其中認識的幾個人打過招唿後,王芬繼續向前走,經過村子中央的空地時,她看到了那塊貼滿了通告的告示板前,南宮晴孤零零地身影正矗立在那兒。
她沒有驚動她,徑直朝鴨池河畔走去。
告示板前,南宮晴已經站了半個多小時了。
對於告示板上的那些通告,其實內容她早已爛熟於心——關於糧食物資的管理辦法、關於治安的管理辦法、油庫周圍村鎮市集分布圖、物資兌換表、救濟糧申領條件和程序……
這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樣!
她想不通,既然都是在末世裏苦苦掙紮求活的幸存者,為什麽大家就不能作為一個整體呢?為什麽非要分出一些人可以吃食堂,而另一些人就得出去自己找食物呢?人與人之間,就必須要有這些差距和不平嗎?
是!羅越飛,她的男人多次跟她解釋過,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不是體現在大鍋飯上,而是體現在法律麵前的。
可這就更讓她糊塗了,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就是木允文那樣戴了綠帽子的人都要忍氣吞聲嗎?
茫然而無助的四處張望了一下,她看到從村口進來的馬路上,靜悄悄地看過來了幾輛車。
打頭的車上,趙海正興致勃勃地觀察著這個充滿了生機的村子。
他身下的車不是汽車而是電動車——經過方建林的反複實驗,終於找到了用柴油發電機通過充電樁給這些電動車充電的方法,以後趙海再不用為汽車那巨大的聲響發愁了。
現在讓他發愁的,是另外一件事——隨著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他的倉庫裏各種物資已經堆積如山,雖然他已經組建了一支武裝護衛隊,但他還是為這些物資的安全擔心,另一個方麵,他發現,以物易物這條路越來越難走了,總得想個什麽法子解決才行。
車行到食堂附近的倉庫停了下來,趙海下車,和守在那兒的胡玥寶交接了這次的物資,剛剛處理完,他就看到白發蒼蒼的厲鹹平步履蹣跚的朝他走來。
“趙總,我想到辦法啦,咱們得趕緊找點真空包裝機!”還沒等走到跟前,老人家就衝他興奮地喊道。
————————————————————————————————————————————————————————————
兩份表格,一模一樣,分別擺在了於濤和馮輝的麵前。
這就是這次談判的結果了。
聯盟被分成了兩大塊——一塊是北寧軍,一塊是自治委員會。
北寧軍這一塊,軍長於濤,參謀長鄧躍進,下麵除了六個步兵排,一個偵察排,一個炮兵排之外,增設了參謀處——處長由鄧躍進兼任;軍令處——處長由李聞軒兼任;訓練處——處長由周斌兼任;內務處——處長陳嘉柔;物資處——處長胡玥寶;軍工處——處長王明遠,這是這一次大清查裏發現的老軍工,今年47歲;對外聯絡處——處長黃勝。
自治委員會這一塊,主席是馮輝,副主席則有許琪、遊飛、吳月姑、曹禮鵬,下麵分設物資委員會,主任由遊飛兼任、副主任陳嘉柔、吳月姑、胡玥寶;規劃委員會,主任由馮輝兼任;基礎建設委員會,主任張智坤,馮輝手下的學土木工程的;檢察委員會,主任由曹禮鵬兼任;審計委員會、教育委員會、監察委員會、輕工業委員會,主任都是馮輝的女人;醫療衛生委員會,主任由許琪兼任;農業委員會,主任王芬;交通運輸委員會,主任方建林;電力委員會,主任包衡利,也是這次大清查中發現的人才,原電網公司搞繼電的;民政委員會,主任郝夢。
原本於濤還打算設立一個商業委員會,主任由趙海擔任,但因為趙海的商業網絡肯定要承擔情報刺探的任務,所以隻得作罷。
於濤靜靜地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看著這份“北寧幸存者聯盟機構表”,讓他欣慰的是,多達55個名字裏,大多數他都很熟悉,至少是有印象。
看完以後,他抬起了眼皮,隻見對麵的馮輝也正看著他,兩人會心地笑了。
兩人在名單上都簽下自己的名字後,各自保留了一份。
於濤站了起來,朝馮輝伸出了手,“老同學,今天我們先迴去,我在油庫等你!”
馮輝握住了他的手,“三天!三天之內我們肯定把能搬的都搬過去……糧食……隻能慢慢來了。”
於濤笑笑,沒說話。
ps:第二卷《建軍》到此完結。到今天,螃蟹已經完成了將近八十萬字的創作,迴頭看看,感慨良多。
首先是書名和簡介,這個已經被吐槽太多,不說了,權當交學費了。
其次就是開頭,現在看來,開頭很糟糕,幾乎到了讓人讀不下去的地步了,敘事龐雜而沒有條理,人物蒼白而單薄,這種狀況一直到了六七十章以後才慢慢開始好轉,所以螃蟹非常感謝一路追到這裏的書友大大們,感謝你們的包容!
比較而言,第二卷要稍稍好一些,可問題還是很多,人物的刻畫方麵雖然有所提高,但層次感太差,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誠如某位書友大大所說,主要人物不夠突出,被衝淡了。
還有就是大場麵的描寫很不足,常常找不到關鍵點,這個也是需要加強的地方。
第三卷卷名《曙光》,還是受到了某位熱心的書友大大的啟發。
有書友大大說本書名為喪屍,實際喪屍威脅並不大——這一卷裏麵,大大們就能看到喪屍的威力了!
經濟決定上層建築,所以第三卷裏,經濟方麵的描寫會比較多,螃蟹希望自己能寫得不那麽枯燥:)
最後,希望大大們繼續追更《胖子》,也請大大們相信,螃蟹會越寫越精彩:)ps2:感謝@荒澤孤雁大大、@心慧不冷大大、@陌上/伊人大大、@不在乎也大大、@河灣程大少大大的打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