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麗娜沒料到自己還沒出手太後竟然把婚賜了。盡管如此,她依然如實道出自己的來意:看望小公主並且請太後給小叔子賜婚。


    太後笑著說:“讓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點上人們狠容易達成默契。可後麵婚事的具體操作你們兩家人去辦,我可不摻和了。求婚更是應該去她的娘家求婚,宮裏沒結婚的男女太多,可別把別人的嫉妒心都給勾出來了。”


    宮裏那麽多未婚男女,隻要有點八卦都能鬧騰一陣,在這裏求婚傳出去還不得炸窩!尤其是那些尚在“隻可意會不可言表”的男女青年,如果有人把求婚規格搞得太高,讓後來者何以是從?


    說完太後讓人把孩子抱出來給安吉麗娜看、讓她抱一抱。


    抱著孩子出來的正是凱瑟琳,兩人見麵之後才發現是相互認識的。她們在柏來貴族女校是校友。


    瑟莎自己計算了一下,半個月來,她被至少50個不同的貴婦抱過。還知道了民間有一個傳說:想生女兒的女子抱抱皇帝的女兒就能生出女兒來。


    如此不靠譜的話到底是誰傳出去的?


    所以她很想知道這些女人抱的究竟是她這個人,還是抱了條能保佑她們女兒的錦鯉。


    但顯而易見的,許多人都相信了這種話,來自全國各地的貴婦的求見的申請書就有好幾百份。宮廷貴婦想抱卻沒有抱到的大有人在。


    瑟莎確定這不是個以女為尊的國家,從女官和宮女的談話中能感受到這個國家有濃烈的重男輕女觀念。


    可是為什麽這麽多女人都想生女兒呢?


    和文家認為兒子越多越好有所不同,武家認為女兒才能保佑戰場上的父親兄弟。武家男人這輩子個個都得去從軍,萬一全兄弟和父親出征在外或者犧牲,法律強行要求40歲以前的寡婦在喪夫一年後改嫁,家裏的姐妹既可以撫養兄弟遺孤也可以招贅婿延續家族血統。武家母親和大姑母當家的非常多,安吉麗娜這種嫂子當家的比較少。


    安吉麗娜為了能夠生到一個女兒連續生了4個兒子了,盡管已經奔四了,她還想努力最後一次。


    瑟莎不懂安吉麗娜想的是什麽,有人抱她也不嫌棄。她曉得隻要是醒著的時候,90%的時間都是被人抱著的。


    她不知道的是,她每天都會在熟睡時中被自己的父親抱起來看一看。


    但是因為她不喜歡哭,宮城之中出現了一股流言,說她是個啞巴。但比她更讓人詬病的是她的親生父母,因為她出生了這麽久還沒受洗禮、沒起名字,在世人看來,這種父母是不負責任的。


    安吉麗娜在和太後的聊天也隻好稱她“殿下”。


    找個小家夥的家長們,其他的人都在期待著這個小娃的名字。因以前的皇女名字個個都是從祖母和祖母輩以上的女性親屬名字裏選的,京城裏的賭坊甚至還開了賭局,押孩子的首名。下注最多的是太後的名字伊莎貝拉和皇帝的曾祖母的名字維多利亞,皇帝的祖母索菲無人下注。


    可是她家長們一點都不急!


    送走了安吉麗娜後,瑟莎打了個哈欠,被輕輕放迴了搖籃。


    希帕蒂亞讓昨天許諾說給女官和宮女們講講文家和武家,趁著孩子睡著召喚宮女和女官到育嬰室的小陽台集合。


    希帕蒂亞是昨天下午才到的新任女官,她亞是一位隱性的文家才女,可對於文家而言,才女並不是褒義詞。


    在開始講之前,她叮囑道:“今天在這裏講的話,你們聽著放在心裏,不要去外頭講,更不要當故事講給別人聽,總之,出了這個門,我什麽都沒講,你們也都什麽都沒聽。”


    女官們和宮女們都發了誓。


    接著,用很小的聲音開始跟她們講。


    許久許久以前,馬特亞民族是全民居住在一起的,後來因為生產方式和地理分布不同分成了三個部分:北馬特亞、南馬特亞和中馬特亞。經過了幾輪演變之後,北馬特亞形成了巴庸王國等國家,中馬特亞建立了馬特亞王國等國家,南馬特亞建立了合亞蘭王國等國家。


    成立王國之後,國王把土地和奴隸賜分給了公爵,公爵分給侯爵、侯爵分給伯爵……這麽一級一級的分了下去,形成了各級貴族。臣屬隻對直接領主負責而不對國王負責。


    貴族們有了兒子,但隻有一個嫡子能夠繼承頭銜,其他的兒子要輔佐自己的兄弟,這些兄弟有的負責掌管文事、有的兄弟掌管武事,這些人都屬於士人階層,他們又把自己的工作傳給自己的兒子。士人階層漸漸地有了文武之分。


    隨著貴族們勢力逐漸壯大起來,他們越來越不把國王放在眼裏。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國王下令全國所有的大、小貴族都必須服從自己的命令而不再服從上層領主的命令。許多在上層領主的壓迫下難以維持生計的小貴族宣布效忠國王,而手裏有大批財富和領土的大貴族卻不願意如此。


    亨利一世國王下詔宣布廢除這些不服者的貴族頭銜;要求他們的附庸效忠國王;宣布不服從的貴族為叛逆者,任何人殺死叛逆者及其家人死或因此而死死後靈魂都將得到救贖;任何人搶得叛逆者的物質財產,哪怕一粒糧食、一塊磚頭都可以據為己有,但是家裏的奴隸和土地是國王當時恩賜下的,歸國王所有……此舉引發了長達270年的內戰,國家分裂成了幾十個小國,馬特亞王國僅僅保留了原來國土110大的土地,即今天的帕特爾京畿特區和源州。盡管如此,也是中馬特亞各國裏最大、最富有的國家。


    威廉一世繼承了舅舅的皇位,母親葉卡捷琳娜女親王攝政,女親王對國家進行了一係列改革。法律上全國土地依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允許私人使用和買賣,隻是需要交納地稅,奴隸的身份不再由國王親定改為主人自定,除非自行賣身,否則平民不得成為奴隸。


    繼承製度上也進行了改革,最出名的是全民實行“子以母貴”和“從母製”。本國國法為一夫一妻製,多個妻子為重婚罪;小妾地位越過妻子丈夫獲罪;臣民離婚或者喪偶之後不能提拔情人或小妾為配偶。庶子女和私生子女不得繼承財產和爵位,由生母和外租家養育,父親可以在妻子的允許下予以幫助。貴族可以指定繼承人,但繼承人必須是嫡子或者同為嫡出的兄弟姐妹或其嫡子女、嫡孫子女;但男性繼承人和直係繼承人優先。


    貴族的定義也有所變化,貴族特指“有頭銜的人”,大前提是嫡出。貴族在世的時候,貴族的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都稱為“貴族出身”,貴族死,其配偶仍為貴族,非繼承人及其子女將為“士人”。


    在官製上:廢除官員世襲製,由國王任命全國文武官員,文官和武官可對自己的屬下進行選拔,報由國王批準。因為家學淵源,原來的文人成了文官,原來的武人當了武官。


    幾百年的戰爭下來,王國老貴族剩下不到20家,一些對民眾負責、為國立功的士人被冊封為新的貴族,文武兩種家風也就這樣被帶入了貴族階層,新貴族的子女在和老貴族的聯姻中把自己家的傳統思想帶到了老貴族家,於是文家和武家的概念正式形成。


    但身份可以互換,比如身體孱弱家子弟可能會被送去學文,完全沒有讀書頭腦的文家子弟也可能去學武。尤其自從馬特亞帝國開始“收複失地戰爭”後,許多文家投筆從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女的進階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采遺思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采遺思道並收藏皇女的進階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