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特殊年代,你不消滅敵人,敵人就吃掉你.
自從有了這一仗,戈把式的老婆和戴家莊的婦女們發現了一個消滅鬼子的好辦法,就是引誘鬼子們來村裏吃她們烙的大餅,在他們沉迷之際幹掉他們.
村裏的婦女們,當然不是全用鍋鏟拍,擀麵杖掄,熱鍋烙,她們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更加幹淨利落的辦法.
比如有一次,來的鬼子多,戈把式的老婆和婦女們給他們烙大餅時,悄悄地在大餅裏下了藥,毒殺整整一個小隊的日本鬼子.
整整抗戰八年,戈把式的老婆和婦女們消滅了幾十名日本鬼子,同時練就了烙萬層大餅的絕活.
後來抗戰勝利了,戴家莊的婦女們,卻把萬層餅的技術一代代傳了下來.
當然,這種技術,戈把式的老婆最拿手,論大餅技術,戈家最是權威,成為村裏的代表作.
金童聽著,看著,欣賞著,腦海裏便是一動:將來,要是把戴家莊戈家的萬層大餅弄到城裏去,豈不是一代名吃?
戈把式抬頭看天,今天的天氣大好,大餅烙好,紅燒草魚做好,便在當院裏擺飯桌,就著春風麗日吃"院子飯".
其實農村的這種"院子飯",吃起來別有風味,從仙界出來的金童,對此並不陌生.
戈把式對金童嗬嗬笑道:"嗬嗬,正是夏天,人又多,就不坐屋裏吃了,咱就在這大樹底下吃如何?"
"很好啊!這樣更有意思!"金童迴答.
戈把式征得金童意見,便讓外孫女戈蘭蘭到近鄰張建華家借了個飯桌來,連同自家的三個飯桌.四張桌子並靠在一起,周圍放了15個小凳,一個農家院的大宴桌就擺好了.
全家人陪著金童就座.老壽星被家人們從屋裏扶了出來,端坐在上座上.
戈家女人們齊動手.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飯菜.
焦黃泛油的那萬層大餅,切成一個個大三角,放在一個大大的高粱杆編成的"淺子"裏,擺於桌中央,它的周圍,有一碗用水和好的紅色豆麵醬,一盤子洗好切好白綠分明的大蔥.一大盤炒好的金黃的雞蛋.
"小心別燙著,魚來了!"戈蘭蘭的母親王俊芳,兩手端著一個白瓷盆子,盆子裏麵騰騰地熱氣冒出來.
金童隔著老遠,都能聞到那野生魚的香味.
這條魚就是戈蘭蘭叉的那條三斤重的大草魚,這可是純野生的魚啊,它飄出來的香味,自然和養殖的魚不同.
為了氣派,戈蘭蘭的媽媽特意整條紅燒的,諾大一條紅燒魚.盛在一個特大盤子裏,擺於飯桌中央,看著那魚的樣子.就來食欲.
所有成年女人中,就數戈蘭蘭的母親最豪爽,金童看了一眼這位三十七八歲的農村婦女,幹淨利落,一身清爽,頭上梳著漂亮的發鬏,身上穿著得體的農村春裝.
可別看她生過仨閨女,卻一點也看不出老相,胸前挺繃繃的.腰身細細的,腿長長的.一雙眼睛亮亮的.
她一會兒摸摸戈蘭蘭的頭,一會兒拍拍戈蘭蘭的腰.一會兒揪揪戈蘭蘭的耳朵,一點也沒有在妖人麵前拘束客套的意味,就像自家人一起吃飯一個樣.
戈蘭蘭的媽媽還時不時地悄悄瞥金童一眼,那眼裏的意味,真是濃厚無窮.
金童細看戈蘭蘭媽媽那長相,腦子裏想象著她年少時,簡直就是個過去版的戈蘭蘭.
即使她那清爽的脾性,也能見到戈蘭蘭的影子.
俗話說,有其母,才有其女.
除了這條大魚外,還有一大海碗噴香的小魚,這是戈把式上午用搬網從灣坑裏新抓的.
小魚做熟之前都是活蹦亂跳的,地地道道的野生小魚,有小草魚,有小鯽魚,有小鐮魚,都是手指般大,小魚沾上麵粉,下在鍋裏用油煎過,再文火慢燉,吃在嘴裏,連嫩嫩的魚骨一起嚼,把人香暈了.
那是當然了,唱主角的,還是那一大盤紅燒草魚,就是剛才戈蘭蘭叉的那一條,才出水的野生魚,立刻就下鍋紅燒了,要多鮮美有多鮮美.
這時候,戈蘭蘭的媽媽拿起一塊烙得火候最好的餅,把餅兩麵一揭,朝當中塞一大塊炒雞蛋,雪白的胳膊一伸,塞給金童:"來,蘭蘭師父,吃萬層餅,在這個平原小村裏頭,也沒什麽好吃的,你可要吃飽,別迴家餓肚子睡覺."
金童剛剛接過大餅,眼前就出現了一截蘸了麵醬的大蔥,這是戈蘭蘭肉都都的小手伸過來的:"師父,在我家,放開吃,不許客氣哦."
金童把蔥段接過來,啪哧咬一口大餅夾雞蛋,哢哧咬一口大蔥蘸黃醬,過癮地大嚼幾下,真是味美無尋.
金童品嚐之後發現,這萬層大餅果然名不虛傳,它比都市裏最好的掉餷糕點還要酥脆,咬在嘴裏,似乎自己發散,且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滿口溢溢.
即使仙人,平時哪裏吃過這等大餅,這大餅裏,可以蘊涵著婦女們的多年功夫啊.
"老爺爺,爺爺,你們不來幾盅?"戈蘭蘭此時興高采烈,情緒激昂地動員老爺爺和.[,!]爺爺喝酒.
當然她的真正目的,是讓她的師父外金童喝酒,說是戈家請客,其實就是蘭蘭頭的主謀嘛.作為主謀,哪能不讓師父盡興.
戈蘭蘭的爸爸和張建華的哥哥一起到城市裏打工去了,不在家裏.
爸爸不在家,戈蘭蘭便把一個少女的撒嬌用在了老爺爺和爺爺身上了.
那紅光滿麵的老壽星,自從幾年前被魚刺卡了嗓子後,落下個毛病,不能發音說話,聽了重孫女戈蘭蘭的話,便微笑著點頭.
金童看著這位不能說話的蒼桑老人,心裏想著,如何設法治好老壽星這個病,讓老壽星開口說話.
他要能開口說話,自然又是一番境地.
戈把式聞聽孫女之言,立刻道:"喝酒?那是當然啦!今兒個是什麽日子啊,哪能不喝酒啊,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再喝酒,這為的是不傷胃."
金童想從儲物袋裏提出兩瓶白酒來,卻見戈蘭蘭的媽媽和她的兩位姐姐,迴屋提來了幾瓶本地產的白酒,拿來了農村人用的瓷質小碗形狀的酒杯,這在農村裏,一般叫酒盅.
金童心想,先喝這本地酒吧,自己從水下帝國帶來的酒過會兒再喝.
金童聽說過,在這個行政縣中的一個孤村上,也有個酒廠,設在縣城裏,不過規模不是很大,年產白酒幾十噸的樣子.
那種名為"十裏香"的白酒,完全是原汁酒,沒有經過任何勾兌,酒瓶子是老實巴交的傳統玻璃瓶子,標簽是一個很小的長方形淡黃紙,酒瓶上標的度數為66度,沒有華麗的廣告說詞,就是簡簡單單地寫著:原料:高粱,大米,運河水.
然而,這種酒卻是貨真價實的糧食酒.
金童在戴家莊生活期間,喝過幾次這種"十裏香",它喝在嘴裏辣辣的,沒有多少香味,但喝完之後,便覺周身發熱,渾身舒暢,神清氣爽,心裏還有莫名其妙的愉悅感.
農村人實在,那瓷質小碗形狀的酒盅,倒一盅酒有一兩,而戈把式帶頭喝,一口幹一盅,說這樣喝才能喝出酒味來.
年過7旬的戈把式這樣豪爽喝酒,金童豈能扭捏,也是一口幹一盅,還別說,在農家院子裏,這樣一口幹一盅的喝法,還真是過癮.
酒過三巡,戈把式臉放紅光,來了更大的興頭,站起身來,走到院子西邊的小草屋裏,取來他的傳家寶貝九龍鞭,掂在手中,瞄了他老爸一眼,又看一眼金童,金童知道,這老頭要顯擺一下了.
這是戈把式的慣例,隻要是個大好日子,他就甩鞭子,那長長的九龍鞭甩起來,"嘎嘎"地爆響,比鞭炮還要響上幾分.
戈把式過71歲生日時,他整整甩了71響.
而為他的父親老壽星祝賀111歲大壽時,他整整甩了111響!
那是何等功夫!
"嘎!嘎!嘎!……"
戈把式今天身心兩爽,筋脈舒張,長長的鞭子甩將起來,如風似電,聲音又脆又響.
"一響,兩響,三響,四響……"金童默默地數著,戈把式總共甩了108響.
"108炮!嗬嗬,整整108炮!一炮不少!給我外孫女蘭蘭8炮,給外鄉妖人100炮,兩人加起來總共是108炮,一炮不少!嗬嗬."戈把式笑嗬嗬地說道.
那108鞭子甩完,他大氣不喘,聲若洪鍾.
戈把式早就在心中打上了金童的主意,他能不對金童的視作上賓嗎?
金童聽到戈把式特意為他和戈蘭蘭甩鞭子,自然明白戈把式的用意,微笑不語,卻是目送感激.
戈把式這樣甩鞭子,還有一個用意,是甩給張家聽的,你張家不是請外鄉妖人去吃兔子肉餡的餃子嗎,那我就請外鄉妖人來吃戈家傳世美食萬層大餅,而且這酒席搞得比你張家還要熱鬧許多.
切,想和我戈家比,你張家還差了點.(未完待續)
自從有了這一仗,戈把式的老婆和戴家莊的婦女們發現了一個消滅鬼子的好辦法,就是引誘鬼子們來村裏吃她們烙的大餅,在他們沉迷之際幹掉他們.
村裏的婦女們,當然不是全用鍋鏟拍,擀麵杖掄,熱鍋烙,她們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更加幹淨利落的辦法.
比如有一次,來的鬼子多,戈把式的老婆和婦女們給他們烙大餅時,悄悄地在大餅裏下了藥,毒殺整整一個小隊的日本鬼子.
整整抗戰八年,戈把式的老婆和婦女們消滅了幾十名日本鬼子,同時練就了烙萬層大餅的絕活.
後來抗戰勝利了,戴家莊的婦女們,卻把萬層餅的技術一代代傳了下來.
當然,這種技術,戈把式的老婆最拿手,論大餅技術,戈家最是權威,成為村裏的代表作.
金童聽著,看著,欣賞著,腦海裏便是一動:將來,要是把戴家莊戈家的萬層大餅弄到城裏去,豈不是一代名吃?
戈把式抬頭看天,今天的天氣大好,大餅烙好,紅燒草魚做好,便在當院裏擺飯桌,就著春風麗日吃"院子飯".
其實農村的這種"院子飯",吃起來別有風味,從仙界出來的金童,對此並不陌生.
戈把式對金童嗬嗬笑道:"嗬嗬,正是夏天,人又多,就不坐屋裏吃了,咱就在這大樹底下吃如何?"
"很好啊!這樣更有意思!"金童迴答.
戈把式征得金童意見,便讓外孫女戈蘭蘭到近鄰張建華家借了個飯桌來,連同自家的三個飯桌.四張桌子並靠在一起,周圍放了15個小凳,一個農家院的大宴桌就擺好了.
全家人陪著金童就座.老壽星被家人們從屋裏扶了出來,端坐在上座上.
戈家女人們齊動手.不一會兒,桌上便擺滿了飯菜.
焦黃泛油的那萬層大餅,切成一個個大三角,放在一個大大的高粱杆編成的"淺子"裏,擺於桌中央,它的周圍,有一碗用水和好的紅色豆麵醬,一盤子洗好切好白綠分明的大蔥.一大盤炒好的金黃的雞蛋.
"小心別燙著,魚來了!"戈蘭蘭的母親王俊芳,兩手端著一個白瓷盆子,盆子裏麵騰騰地熱氣冒出來.
金童隔著老遠,都能聞到那野生魚的香味.
這條魚就是戈蘭蘭叉的那條三斤重的大草魚,這可是純野生的魚啊,它飄出來的香味,自然和養殖的魚不同.
為了氣派,戈蘭蘭的媽媽特意整條紅燒的,諾大一條紅燒魚.盛在一個特大盤子裏,擺於飯桌中央,看著那魚的樣子.就來食欲.
所有成年女人中,就數戈蘭蘭的母親最豪爽,金童看了一眼這位三十七八歲的農村婦女,幹淨利落,一身清爽,頭上梳著漂亮的發鬏,身上穿著得體的農村春裝.
可別看她生過仨閨女,卻一點也看不出老相,胸前挺繃繃的.腰身細細的,腿長長的.一雙眼睛亮亮的.
她一會兒摸摸戈蘭蘭的頭,一會兒拍拍戈蘭蘭的腰.一會兒揪揪戈蘭蘭的耳朵,一點也沒有在妖人麵前拘束客套的意味,就像自家人一起吃飯一個樣.
戈蘭蘭的媽媽還時不時地悄悄瞥金童一眼,那眼裏的意味,真是濃厚無窮.
金童細看戈蘭蘭媽媽那長相,腦子裏想象著她年少時,簡直就是個過去版的戈蘭蘭.
即使她那清爽的脾性,也能見到戈蘭蘭的影子.
俗話說,有其母,才有其女.
除了這條大魚外,還有一大海碗噴香的小魚,這是戈把式上午用搬網從灣坑裏新抓的.
小魚做熟之前都是活蹦亂跳的,地地道道的野生小魚,有小草魚,有小鯽魚,有小鐮魚,都是手指般大,小魚沾上麵粉,下在鍋裏用油煎過,再文火慢燉,吃在嘴裏,連嫩嫩的魚骨一起嚼,把人香暈了.
那是當然了,唱主角的,還是那一大盤紅燒草魚,就是剛才戈蘭蘭叉的那一條,才出水的野生魚,立刻就下鍋紅燒了,要多鮮美有多鮮美.
這時候,戈蘭蘭的媽媽拿起一塊烙得火候最好的餅,把餅兩麵一揭,朝當中塞一大塊炒雞蛋,雪白的胳膊一伸,塞給金童:"來,蘭蘭師父,吃萬層餅,在這個平原小村裏頭,也沒什麽好吃的,你可要吃飽,別迴家餓肚子睡覺."
金童剛剛接過大餅,眼前就出現了一截蘸了麵醬的大蔥,這是戈蘭蘭肉都都的小手伸過來的:"師父,在我家,放開吃,不許客氣哦."
金童把蔥段接過來,啪哧咬一口大餅夾雞蛋,哢哧咬一口大蔥蘸黃醬,過癮地大嚼幾下,真是味美無尋.
金童品嚐之後發現,這萬層大餅果然名不虛傳,它比都市裏最好的掉餷糕點還要酥脆,咬在嘴裏,似乎自己發散,且有一種獨特的香味滿口溢溢.
即使仙人,平時哪裏吃過這等大餅,這大餅裏,可以蘊涵著婦女們的多年功夫啊.
"老爺爺,爺爺,你們不來幾盅?"戈蘭蘭此時興高采烈,情緒激昂地動員老爺爺和.[,!]爺爺喝酒.
當然她的真正目的,是讓她的師父外金童喝酒,說是戈家請客,其實就是蘭蘭頭的主謀嘛.作為主謀,哪能不讓師父盡興.
戈蘭蘭的爸爸和張建華的哥哥一起到城市裏打工去了,不在家裏.
爸爸不在家,戈蘭蘭便把一個少女的撒嬌用在了老爺爺和爺爺身上了.
那紅光滿麵的老壽星,自從幾年前被魚刺卡了嗓子後,落下個毛病,不能發音說話,聽了重孫女戈蘭蘭的話,便微笑著點頭.
金童看著這位不能說話的蒼桑老人,心裏想著,如何設法治好老壽星這個病,讓老壽星開口說話.
他要能開口說話,自然又是一番境地.
戈把式聞聽孫女之言,立刻道:"喝酒?那是當然啦!今兒個是什麽日子啊,哪能不喝酒啊,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再喝酒,這為的是不傷胃."
金童想從儲物袋裏提出兩瓶白酒來,卻見戈蘭蘭的媽媽和她的兩位姐姐,迴屋提來了幾瓶本地產的白酒,拿來了農村人用的瓷質小碗形狀的酒杯,這在農村裏,一般叫酒盅.
金童心想,先喝這本地酒吧,自己從水下帝國帶來的酒過會兒再喝.
金童聽說過,在這個行政縣中的一個孤村上,也有個酒廠,設在縣城裏,不過規模不是很大,年產白酒幾十噸的樣子.
那種名為"十裏香"的白酒,完全是原汁酒,沒有經過任何勾兌,酒瓶子是老實巴交的傳統玻璃瓶子,標簽是一個很小的長方形淡黃紙,酒瓶上標的度數為66度,沒有華麗的廣告說詞,就是簡簡單單地寫著:原料:高粱,大米,運河水.
然而,這種酒卻是貨真價實的糧食酒.
金童在戴家莊生活期間,喝過幾次這種"十裏香",它喝在嘴裏辣辣的,沒有多少香味,但喝完之後,便覺周身發熱,渾身舒暢,神清氣爽,心裏還有莫名其妙的愉悅感.
農村人實在,那瓷質小碗形狀的酒盅,倒一盅酒有一兩,而戈把式帶頭喝,一口幹一盅,說這樣喝才能喝出酒味來.
年過7旬的戈把式這樣豪爽喝酒,金童豈能扭捏,也是一口幹一盅,還別說,在農家院子裏,這樣一口幹一盅的喝法,還真是過癮.
酒過三巡,戈把式臉放紅光,來了更大的興頭,站起身來,走到院子西邊的小草屋裏,取來他的傳家寶貝九龍鞭,掂在手中,瞄了他老爸一眼,又看一眼金童,金童知道,這老頭要顯擺一下了.
這是戈把式的慣例,隻要是個大好日子,他就甩鞭子,那長長的九龍鞭甩起來,"嘎嘎"地爆響,比鞭炮還要響上幾分.
戈把式過71歲生日時,他整整甩了71響.
而為他的父親老壽星祝賀111歲大壽時,他整整甩了111響!
那是何等功夫!
"嘎!嘎!嘎!……"
戈把式今天身心兩爽,筋脈舒張,長長的鞭子甩將起來,如風似電,聲音又脆又響.
"一響,兩響,三響,四響……"金童默默地數著,戈把式總共甩了108響.
"108炮!嗬嗬,整整108炮!一炮不少!給我外孫女蘭蘭8炮,給外鄉妖人100炮,兩人加起來總共是108炮,一炮不少!嗬嗬."戈把式笑嗬嗬地說道.
那108鞭子甩完,他大氣不喘,聲若洪鍾.
戈把式早就在心中打上了金童的主意,他能不對金童的視作上賓嗎?
金童聽到戈把式特意為他和戈蘭蘭甩鞭子,自然明白戈把式的用意,微笑不語,卻是目送感激.
戈把式這樣甩鞭子,還有一個用意,是甩給張家聽的,你張家不是請外鄉妖人去吃兔子肉餡的餃子嗎,那我就請外鄉妖人來吃戈家傳世美食萬層大餅,而且這酒席搞得比你張家還要熱鬧許多.
切,想和我戈家比,你張家還差了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