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林楓隱隱察覺眾臣子之間發生矛盾,忍不住警惕起來。kanshu58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君臣不和,朝政難行,群臣不和,庶政不平。


    他常年在外征戰,朝中政務全交由六部臣子處理,若發生臣子不和的事情,將對嚴重影響政令通達,朝政處理,乃至影響國家軍政。


    況且求賢令,招募諸侯國人才的政令尚未解除,朝堂重臣發生內鬥,消息傳出,諸侯國士子武人,豈會繼續湧入燕國,為燕國獻計出力。


    勢必會大大影響燕國形象,繼續吸引人才,怕得不到預料的好處。


    此刻,群臣爭執不休,林楓出言詢問,眾臣瞬時閉口不言,沉默起來。


    林楓何等精明,眾臣沉默不語,他越發意識到事情有貓膩。


    頓時一怒,手掌狠狠拍在案台,猛地起身,暴跳如雷,喝道:“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你們莫不是準備欺君罔上,架空朕的皇權不成?”


    一聲巨響,傳遍暖閣之中,案台上茶杯內茶水也飛濺出來,林楓麵色猙獰,站在高台上,雙眼虎視眈眈盯著諸臣,一副咄咄逼人態勢。


    天子動怒,群臣受驚,麵色驚悚,急忙起身,紛紛俯身跪地,連連唿聲道:“皇上饒命,皇上饒命!”


    君臣心中,林楓素有傲氣,性格霸道,對待群臣卻平易近人,任人唯賢,極少在群臣麵前大動肝火。


    “饒命,饒命,朕要知道事情真相,取你們性命有何鳥用?”林楓大怒,對這群人失望之極,虧他把朝政交給他們,相信他們。


    若非今日之事,他尚不清楚朝中群臣,早非當年披荊斬棘,共度難關時,大家齊心協力。


    而今群臣之間出現裂痕,若不快速撫平,任其發展下去,把朝政繼續交給他們,燕國不發生禍亂才怪!


    狠狠掃了眼地麵求饒的官員,林楓利劍般目光集中在司徒身上,喝道:“司徒,究竟怎麽迴事?”


    司徒倒吸口冷氣抬起頭,扭頭戰戰兢兢盯著文季師,神情不悅的道:“皇上,微臣建議,此事由文大人細說?”


    事情由燕國本土文臣挑起,文季師作為文臣領袖,司徒希望文季師有勇氣承擔此事,把事情前因後果講出來,趁著事情尚未發展到失控局麵,提早亡羊補牢,挽迴局麵,


    畢竟,事情嚴重性,司徒作為吏部尚書,豈會不清楚。


    此刻,皇帝震怒,他希望通過皇上之手,把這件事情完美解決,不然事情若失去控製,將會對燕國帶來非常嚴重危害。


    文季師狠狠的瞪眼司徒,吞了口唾沫,麵色惡寒,不清楚該怎麽向林楓道明。


    他清楚林楓痛恨什麽,當年世家大族企圖把持朝政,接過被連根拔起,血流成河,朝堂世家大族子弟,除了少數有才華者,餘下之人,全部被清除。


    而今,朝中形成派係,觸及皇帝逆鱗,他真怕道明事實後,朝中大臣受到牽連,怕又會釀成流血事件。


    若不說,怕又會遭皇上震怒,不把他貶斥,也會發配邊疆!


    想了想,文季師覺得有必要把事情告訴皇上,雖說他是燕國文臣首領,卻極少參與朝中派係之爭,與司徒關係沒有徹底僵化。


    輕輕咳嗽兩聲,起身拱手道:“皇上,不管李大人,楚大人,推舉或反對趙鴻儒將軍為帥,皆為本土文臣與諸侯國文臣矛盾,此事,因柳將軍參與派係之爭,延續軍中,所以...所以...”


    聞言,了解事情前因後果,林楓麵色卻變得猙獰不悅起來,目光在文季師,司徒等人身上掃來掃去。


    利箭似得目光,散發出森寒惡氣,有幾分殺人氣味。


    暖閣內,氣氛變得異常詭異,眾人誰也不敢大聲喘氣,生怕招惹林楓引來禍患。


    麵對林楓犀利眼神,一個個冷汗津津,許久,林楓唿口氣,示意諸臣坐下,問道:“誰是事情始作俑者?”


    派係之爭,表麵看能夠平衡朝中勢力,皇上容易掌控,實則,容易引起朝綱混亂,政令不通。


    若矛盾繼續擴大,極有可能傷害國本,朝堂自上而下形成更大派係。會演變成更嚴重的宗派鬥爭,導致社會各種矛盾趨於尖銳化,深了燕國統治危機,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滅亡。


    燕國這場派係之爭,林楓透過事情表麵,大概看清本質,所謂兩派之爭,實則乃世家官僚與底層出身官僚之爭,他們之間分歧不僅是政見不同﹐還包括對禮法﹑門風等文化傳統態度不同。


    一句話,世家門閥力量滲透到燕國,滲透到朝堂,影響燕國施政者。


    好在司徒主政,更掌管燕國司法,門閥力量不曾取得上風,不然,燕國之大,怕又要出現幾個門閥世家了。


    濾清事情緣由,林楓意識到事情不單單找出始作俑者這麽簡單,要徹底消除門閥世家力量,唯有把段,溫,韓等,這些諸侯國依舊存在的門閥全部清除,沒有了老牌世家滲透,朝堂頒布限製世家門閥的法令,這類事情才會從根源上徹底解除。


    此刻,文季師,司徒等人落座,暗暗鬆口氣,均不言不語,林楓所詢問的始作俑者,至今大家也不清楚事情究竟由誰先引起。


    派係之爭,乃小事演化而來,當初什麽事情,何人生事,率先拉幫結派,若要獲悉,必須詳查,畢竟,派係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這時作為百官之首,皇上親自拍案的輔政大臣,司徒站起來,道:“皇上,不管在做諸位大臣心中怎麽想,微臣建議,必須嚴控世家力量侵蝕燕國,不然,皇上先前努力,朝中新鄭所帶來的效果,將會漸漸被腐蝕,付之東流。


    皇上爭霸圖強,一統諸侯的野心,也會被擱淺!”


    “司徒大人,世家力量過大,確實會影響燕國發展,然而在燕國爭奪天下時,必須吸收世家力量,司徒大人不要忘了,世家門閥,不單單具備強大財力,更具備強大人才儲備及人脈,若皇上吸收世家力量,大燕國力勢必會再次蒸蒸日上。”對於司徒希望整治世家豪族的建議,作為燕國僅存兩大世家家主之一,柳乘風起身直言反駁,


    “柳大人此言差矣,若當初燕國沒有試行新政,頒布軍功製,科舉製,提拔寒門士子,燕國確實需要世家豪族幫助,然科舉製頒布以來,從民間提拔人材,相對於世襲、舉薦、等選材製度,科舉考試無疑是公平、公開及公正的方法。


    更做到不論出身,貧富皆可參加。不但大為擴寬了燕國選拻人材渠道,還讓處於社會中下階層士子,有機會透過科考向社會上層流動,對維持整體社會穩定有重要作用。


    另外,科舉製對於文化普及和民間讀書風氣,亦有非凡推動作用。一旦皇上統一諸侯國,推行燕國文化,科舉製對知識普及起了一定作用。這些讀書人是相同製度下的產物,學習的亦是相同典籍文化,故此亦間接維持了燕國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統一和向心力。


    這些好處,世家門閥能夠比擬嗎。不能,世家門閥隻顧及家族利益,甚至把家族利益,淩駕於國家利益之上,若任其強大,燕國怕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晉國,趙國。


    寒門子弟能夠做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門閥子弟可以嗎?怕是不可能吧,傷及家族利益,就會放棄國家,何況麵對生死呢,豈不是要逃之夭夭!”司徒毫不畏懼,舉例反駁。


    司徒,柳乘風之爭,讓剛剛被震懾的群臣,再次吵鬧起來。


    林楓早逼著雙眸,靠在軟榻上麵,早兩耳不聞窗外事,對群臣爭執,置若罔聞。


    派係之爭,超出預料,到了不治不行時候了!


    這時,諸臣察覺林楓舉動,擔心皇帝處於暴走邊緣,文季師急忙道:“皇上,先前之事,影響朝中政務,微臣有罪,請求皇上處罰!”


    從前門閥影響諸侯國,今日依然如此,唯有燕國例外,始終不歡迎世家門閥,憑借燕國當前力量,門閥權勢再大,也大不過燕國,大不過林楓手中權力,門閥世家若不與諸侯國聯合,很難撼動燕國地位。


    更不要說,林楓手中有百萬雄兵了!


    世家門閥與燕國作對,完全是以卵擊石,更何況燕國之中,小世家豪門了!


    林楓擺擺手,語氣淡然:“此事下不為例,大家各司其職,繼續商議封賞之事,散了,全散了!”


    不管文季師,或者司徒,聽聞林楓言語,均變得不解。


    依照林楓性格,發生這麽嚴重的事情,該著手處理,大肆清查,扭轉當前不利局麵才對,不該輕描淡寫處理這件事情。


    然而,林楓既已決定,眾人亦不敢言語,生怕招來殺身之禍,紛紛躬身散去。


    林楓沒有在暖閣內久留,眾臣離開,他也起身離去,穿梭在皇宮之內。


    今日之事,影響極為深遠,盡管目前隻是稍稍露出跡象,也該徹底扼殺在搖籃之內,看來不下大力氣,是不能徹底鏟除世家影響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品帝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魂並收藏極品帝王最新章節